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护理满意度分析

2022-12-14 07:59谭平
人人健康 2022年22期
关键词:状态满意度心理

谭平

(简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41400)

慢阻肺是临床常见疾病类型的一种,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群体。一般患者对疾病缺乏了解,加上疾病影响,患者容易出现消极情绪,担心病情及治疗费用,不利于患者疾病康复。老年患者在临床症状的影响下,呼吸肌会变得紧张,影响肺功能的同时病情也容易反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自身容易焦虑或者抑郁。因此,相应的护理干预手段同样重要,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常规护理在护理效果方面并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患者,所以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有研究认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对胃癌和结直肠癌化疗患者中,能够发挥出积极作用,提高患者整体护理效果[1-2]。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主要以76 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为例,分析心理护理在实际中发挥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时间:2020 年5 月~2021 年5 月;研究对象:老年慢阻肺患者;例数:76 例;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 例)和观察组(38 例)。

对照组男性20 例,女性18 例;年龄61 岁~82岁,平均(71.5±3.5)岁;病程2.2 年~11.3 年,平均(6.8±1.5)年。

观察组男性21 例,女性17 例;年龄62 岁~81岁,平均(71.5±3.2)岁;病程2.1 年~11.6 年,平均(6.9±1.6)年。两组资料比较(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1)病历资料可查并签署文件表示同意参与者;(2)年龄在60 岁~90 岁者;(3)具备正常沟通与交流能力者。

排除标准:(1)中途离开者;(2)配合度及依从性难以达标者;(3)存在认知缺陷、精神障碍者;(4)有严重传染性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病情,健康教育,安抚情绪,指导患者保持清淡饮食,并向患者传授腹式呼吸法,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内容如下:(1)健康教育。给患者分发健康手册,并观看疾病宣传视频,提高患者认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并详细回复,让患者能够全面了解疾病知识,能够正视疾病。(2)心理疏导。给患者播放舒缓音乐,可以选择钢琴曲以及古典音乐等,让患者在韵律中放松自己,缓解焦虑。并引导患者将心中焦虑诉说出来,帮助患者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让患者可以放松身心,树立治疗信心,更加自信地面对疾病治疗。(3)指导患者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例如读书、看报、下棋以及跳广场舞等,让患者能够放下心理包袱,并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4)指导患者学习冥想,保持盘坐位,并听从引导词,保持合适的呼气与吸气,让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开解,保持身心放松,调整呼吸,有效解压,减轻不良情绪,忘却烦恼。(5)指导患者家属做好患者陪护,并于患者多交流,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心中充满安全感。不断给患者加油打气,让患者有信心重新面对疾病,并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调整患者呼吸状态,改善患者症状,并让患者可以坚持锻炼,促进机体症状改善。(6)病房环境护理:在病房内摆放一些绿植,让患者看到后能够拥有好心情。另外可以给患者播放喜爱的电视剧,并将温湿度调整到适宜状态,提升患者舒适度。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评分:根据SAS 与SDS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100 分,前者50分-59 分判定为轻度焦虑,得分在60分-69 分判定为中度焦虑,得分在69分以上则表示重度焦虑。后者:轻度抑郁:53 分-62 分,中度抑郁:63 分-72 分,重度抑郁:72 分以上。得分越高表明心态越差。

(2)护理满意度:根据我院自量表进行评估,分值0 分-100 分,根据情况的不同划分为3 个层次,评分在85 分以上判定为非常满意,评分在60 分-85 分为基本满意,分值在60 分之下为不满意。

(3)根据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患者生活质量评估,主要包括症状、疾病影响、活动能力以及总分4 个部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的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SAS 与SDS 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对比(,分)

表1 两组心理状态对比(,分)

焦虑(SAS) 抑郁(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8 61.34±5.11 45.23±3.14 61.03±3.25 44.13±2.68对照组 38 61.52±5.08 51.38±3.56 61.17±3.38 50.19±2.29 t 值 - 0.154 7.986 0.184 10.597 P 值 - 0.878 <0.001 0.854 <0.001组别 例数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2.3 两组患者SGRQ 评分的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各项SGRQ 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SGRQ 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SGRQ 评分对比(,分)

项目 时间 观察组(n=38) 对照组(n=38) t 值 P 值症状部分护理前 62.82±15.15 63.41±15.62 0.167 0.868护理后 41.75±9.14 53.16±12.30 4.590 <0.001疾病影响护理前 67.30±20.63 67.85±20.53 0.116 0.908护理后 50.36±13.87 59.13±16.85 2.477 0.016活动能力护理前 65.20±20.64 65.42±20.13 0.047 0.963护理后 46.02±12.15 57.16±15.27 3.519 0.001 SGRQ 总分护理前 64.14±18.85 64.48±19.02 0.078 0.938护理后 46.01±12.37 55.13±15.20 2.869 0.005

3 讨论

慢阻肺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患者发病时肺内的气流会受到阻碍,让患者出现呼吸不畅、胸闷等症状。由于疾病反复发作,让患者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甚至处于消极的生活状态下,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3-4]。所以,需要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让患者病症得到改善,并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本文从心理护理的角度出发,考量对患者产生的影响。

常规护理在针对性与有效性方面存在缺陷,无法满足护理需求。心理护理是针对患者较为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能够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充分体现出来,让患者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提高配合度,调整心态,对患者病情康复具有良好作用[5-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态更好,说明心理护理可以发挥出良好作用,能够调节患者情绪,让患者减少情绪波动,保持平稳情绪。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说明通过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可以让患者得到更加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对患者病情康复有积极影响。观察组生活质量更好,表明在心理护理的应用下,可以让患者正确认知疾病,减少心理压力,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心理护理可以安抚患者思绪,并重塑患者心态,让患者能够感受到被尊重,进而改善焦虑、抑郁,改善患者身心状态。有研究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升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7-8]。本次研究结果与其相似,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满意度及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早康复。老年慢阻肺患者在疾病的困扰下,心理比较敏感,并且容易烦躁,心理护理则能够将患者作为护理重点,充分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并实施针对性疏导,让患者尽快从消极的状态中摆脱出来,保持平稳的思绪,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加快康复进程,早日回归到正常生活当中。

本次研究病例数有限,并没有对患者产生的远期效果进行研究,因此研究结论相对片面。所以希望在未来研究中,能够将研究内容进一步扩展,并将思路进一步拓宽,再次验证研究结论,不断深入研究相关内容,为临床护理研究提供更多参考依据,让更多老年慢阻肺患者能够得到更加高效而全面的护理,尽早恢复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将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慢阻肺患者中,能够对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行有效改善,并让患者生活质量得到稳步提升,让患者护理效果更加显著,让患者可以调整好心态,更加从容地面对疾病治疗,有利于患者预后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状态满意度心理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心理感受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