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糖尿病预防从你我他做起

2022-12-14 07:59陈梦媛
人人健康 2022年22期
关键词:酮体血糖糖尿病

■陈梦媛

11 月14 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

“联合国糖尿病日”的前身是“世界糖尿病日”,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 年共同发起。2006 年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从2007 年起,将“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将专家、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政府行为,促使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定义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 毫摩尔/升(200 毫克/分升);空腹血糖水平≥7.0 毫摩尔/升(200 毫克/分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小时血糖水平≥11.1 毫摩尔/升(200 毫克/分升)。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肖新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很多方面,最主要的可以总结为胰岛素分泌的缺乏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目前糖尿病的确切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工作压力等。他说,2 型糖尿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而肥胖是2 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高危人群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官网发布的《2021 全球糖尿病地图》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5.37 亿(10.5%),全球约十分之一的成年人受到影响。据IDF 推测,到2045 年这一数字将达到7.83 亿,成年人的患病比例可能达到八分之一。“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趋势,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活动量减少使得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急剧增加。”肖新华表示,超重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和巨大儿(出生体重≥4 公斤)生育史,具备任一因素都是糖尿病高危人群,都应注意预防管理。

40 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患者需要积极参与糖尿病的筛查和生活方式干预。另外,如果通过家庭血糖检测仪发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糖耐量测试等来确诊是否患有糖尿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通常不会在患者身上独立存在,而常与其他诸多非健康状态或疾病并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已知的糖尿病并发症多达100 种,糖尿病也“荣升”为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在这个“数病齐发”的过程中,糖尿病往往扮演着“助攻手”的角色。

感染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有利于细菌在体内生长繁殖,同时高血糖状态也抑制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使患者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常见的有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发生于糖尿病未经治疗、治疗中断或存在应激情况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严重不足,脂肪分解加速,生成大量脂肪酸。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氧化,其中间代谢产物酮体在血中的浓度显著升高,而肝外组织对酮体的利用大大减少,造成高酮体血症和尿酮体。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并发症当中导致死亡率比较高的一种,在早期阶段常见的症状就是尿白蛋白的含量比较高。一旦出现这种现象,说明肾小球功能出现了不可逆转的下降,因此一定要控制,否则可能会导致肾衰竭。

心脏病变

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机会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 倍~3 倍,常见的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

神经病变

在高血糖状态下,神经细胞、神经纤维易产生病变。临床表现为四肢自发性疼痛、麻木感、感觉减退。个别患者出现局部肌无力、肌萎缩,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则表现为腹泻、便秘、尿潴留、阳痿等。

眼部病变

糖尿病病程超过10 年,大部分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常见的病变有虹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等。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所以出现这种并发症原因有很多,比如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甚至可能是疾病感染等。如果不及时治疗,轻则截肢,重则危及生命安全。

并且,在传统的研究中,糖尿病和恶性肿瘤没有太多交集。但是,美国癌症研究学会的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纳入了超过两百万例结直肠癌患者。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了20%~40%。美国的两大学会联合发表声明:糖尿病患者具有多发恶性肿瘤的风险。

尽管如此,糖尿病还是可以预防的,特别是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包括健康饮食、保持规律运动和减重。并且,最重要的是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运动习惯。

除此之外,今年还传来了一个好消息。10 月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华领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申报的I 类创新药多格列艾汀片上市。这是全球第一款获批上市的葡萄糖激酶激活剂类药物,用于治疗成人2 型糖尿病。它能重塑人体血糖稳态,具有从源头上实现糖尿病缓解的潜力,也为2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猜你喜欢
酮体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尿酮体“±”或“+”代表啥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