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MP分析法的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研究

2022-12-15 01:16郭二艳何静秦心语
商展经济 2022年23期
关键词:康养旅游者河南省

郭二艳 何静 秦心语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2)

2016年,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与2021年的国家重大会议上提出“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等发展战略[1]。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愈发强烈,在旅游方面,人们的旅游方式和旅游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从最初的低价游、走马观花式的旅游逐渐转变为高质量的休闲度假旅游。在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化愈发明显的时代,人们向往自然、向往森林,希望在大自然中释放压力,净化心灵。同时,在亚健康人群与日俱增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的健康与保养,比起治疗,更渴望预防。作为近年来旅游行业中的新兴产业——森林康养旅游,无疑十分符合新时代旅游业的需求。森林康养旅游作为既能促进健康发展,又能推动经济效益的康养产业,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顺应了时代发展,意义深远且重大。

1 文献回顾

森林旅游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为恢复体力和脑力获得愉悦感受而自主选择的,在森林环境中进行的一切旅游活动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2]。王琪(2020)认为,发展森林旅游能够有效实现创业就业的工作机会,助力我国脱贫攻坚的战略;游礼枭等(2021)结合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森林旅游+”的发展模式[3]。康养旅游最初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澳大利亚与美国,中国康养旅游产业2009年发源于中国西南部地区。

2 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RMP分析

RMP(昂谱)分析法是吴必虎提出的,它以旅游产品为中心,进行资源(R性)分析和市场(M性)分析后,以此为基础再进行产品(P性)分析,并最终提出以旅游产品为中心的规划框架。

2.1 旅游资源(R性)分析

2.1.1 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资源整合

依照旅游资源的形式、特征及现存状况,并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005-1999)标准,将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资源分为5个主类、33个基本类(见表1)。

表1 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资源分类统计

2.1.2 资源利用情况

据统计,河南全省自然保护地324个、森林公园129个。2019年至今,全省共累计创建森林康养基地129个、森林特色小镇100个。相关部门利用河南省丰富优质的森林资源,为森林康养旅游打造活动地域,赋予森林资源更多价值,更好地发挥了河南省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2.2 旅游市场(M性)分析

森林康养旅游市场是指森林康养旅游市场需求或森林康养旅游客源市场,本文以问卷调查为基础,了解河南省旅游客体的基本特征及出游方式偏好、对森林康养旅游的了解程度及认同程度、对森林康养旅游项目的需求及兴趣所在,可以了解森林康养旅游市场需求,研究其发展方向,使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市场进一步发展。

2.2.1 受访者特征分析

在高中田径模块跳跃类的教学中,采用物理学原理和技术教学相结合的实验研究,能够让学生有目的的加强物理学科基本知识的学习,在熟练掌握之余,通过同伴互助,团队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提高技术动作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技术的有效性。

据统计,如今大多数旅游者的学历都在本科以上,收入状况良好,具备良好的出游条件与旅行认知。此外,有半数以上的旅游者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为偶尔会有疲劳的情况,有十分之一的旅游者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的身体状态,少数受访者患有基础慢性病。

2.2.2 受访者出游目的及出游方式偏好

据统计,受访者出游的目的主要有四种:舒缓压力、放松心情;观光游览、娱乐;拓宽眼界、学习知识;康养、疗养,这四种所占比重较大。此外,三种出游目的为走亲访友、购物和其他占比较少,同时,受访者主要偏爱自助游,占比超过四分之三。

2.2.3 对森林康养旅游的了解度及对其功效的认同程度

据调查,受访者对森林康养旅游非常了解的人数占8.81%,一般了解的人数占17.61%,听过但不了解的人数占28.3%,从没听过森林康养旅游这一概念的人数最多,占45.28%。由此可得,受访者对森林康养旅游的了解程度总体不高,仍须进一步提高大众对森林康养旅游的认知程度。

2.2.4 对森林康养旅游活动的类型及项目偏好程度

调查显示,旅游者最为感兴趣的依次是观光游览、养生度假、森林徒步;较为感兴趣的有冥想放松、美食购物、迷宫探险;一般感兴趣的为科普教育与亲子互动,可见旅游者更偏向森林环境带给人们对大自然的视觉体验和对身心的舒缓放松及疗养疗愈功效。

2.3 旅游产品(P性)分析

2.3.1 森林康养旅游产品类型

结合旅游者对旅游活动需求的内容与动机,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产品可分为五类,即森林休闲度假类(拥抱自然、舒缓压力)、森林娱乐运动类(猎奇探险、挑战自我)、森林养生养老类(康养治疗、平静身心)、森林医疗保健类(康体保健、关注健康)和森林会展科普类(文化普及、创新学习)。

2.3.2 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河南省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景区以森林休闲度假类、森林娱乐运动类的为主要产品类型,而对于养生养老类、医疗保健类旅游产品的开发远远不够。因此,2019年至今,河南省不断地完善对康养类旅游产品的打造。例如,南阳市桐柏县立足其森林资源优势,积极建设包含养老核心区在内的“映山红康养小镇”;洛阳栾川的王府竹海森林康养基地被誉为“伏牛山森林沐场”等。

3 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总体特征

3.1 旅游资源丰富,但康养资源利用性不强

河南省内森林康养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类型多样,不仅包括丰富的森林树木资源,还包括山川、湖泊、溪流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此外,省内森林环境品质优良,空气清新,自然景色壮观,为本省森林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目前河南省在森林资源的利用上偏重旅游者观光游览的需求,而忽视了森林资源康养疗愈功效与价值的利用,致使其康养资源利用性不强。

3.2 市场潜力巨大,但宣传力度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旅游者的出游目的主要集中于舒缓压力、放松心情、观光游览和康养疗养,对森林资源的康养疗养功效与价值的认同度普遍较高。森林康养旅游作为健康产业、绿色产业,在河南省旅游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河南省对森林康养旅游的宣传力度不足,阻碍了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

3.3 康养产品特色不鲜明,缺乏相应配套设施

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产品大多为休闲度假类与娱乐运动类,观光游览、登山运动、漂流、攀岩等活动都是热门的森林旅游产品,但这些产品特色不鲜明,没有让旅游者真正感受到“养身”“养心”的康养度假游。此外,由于省内森林资源多处于较为偏僻、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当地的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基础知识,服务意识淡薄,相应的配套设施也有所欠缺。

4 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进一步提升发展策略

4.1 深度挖掘资源,塑造特色河南省森林康养品牌

河南省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可深度挖掘省内独特的历史、地理和人文资源,并结合河南省优质的森林资源,突出中原特色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在省内森林康养旅游区内开展相关的森林景观游览、森林理疗、森林运动健体、温泉疗养、森林文化科普等活动。在开发过程中,可以强调森林康养活动与林下动植物资源相融合的概念,例如开展林间采摘、食疗保健、动物乐园等收费项目来刺激旅游消费、科普森林康养价值,进而打造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森林康养品牌,提高森林康养旅游的市场竞争力,以达到良好的开发效果。

4.2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市场影响力

在互联网数字化时代,利用各新媒体平台对森林康养旅游进行宣传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例如在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微博知名博主等宣传渠道,利用大数据投放森林康养旅游等宣传与科普视频和产品广告;积极与各大线上旅游平台沟通合作,创建森林康养旅游产品购买入口,为旅游者提供更方便的线上预订渠道,着力宣传森林康养旅游对游客身心健康的预防与疗养功效,提高森林康养旅游的营销能力。

4.3 打造特色鲜明、产品类型丰富的森林康养度假区

从旅游者需求出发,有助于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市场的开发。例如,针对亚健康及中老年人群,应重点发展医疗保健类和养生养老类的旅游产品,打造森林温泉、森林理疗、芳香疗养等慢节奏的休闲放松场所;针对青少年、企业等教育或商务团体,打造科普教育和森林会展类的旅游产品,将森林康养旅游与教育科普森林文化相结合,能够更好地体现旅游景区的价值。

4.4 完善森林康养旅游产品的服务体系与康养设施

森林康养旅游作为新兴旅游产业,相对传统旅游,对旅游区的服务体系与康养设施的要求较高。在服务体系方面,需要按照科学的标准与规范,细化完善服务内容、服务程序等;在康养设施方面,需要具备专业且科学的森林康养配套设备设施,例如符合国际标准的森林氧吧、林间步道、森林浴、森林康复中心等。此外,可以联合当地医疗机构、林业生产单位、科研院等完善森林康养区的打造,从而更加有效地保障旅游者的森林康养旅游体验。

猜你喜欢
康养旅游者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那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