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明挖基坑施工技术研究

2022-12-15 08:00刘小琦张宇明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22期
关键词:冠梁挖掘机土方

刘小琦,张宇明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郑州 450000)

1 引言

纵观地铁车站施工全流程,基坑施工属于重要环节,但由于现场施工条件复杂多变、施工工序丰富,易出现质量或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基坑施工技术的探讨,根据地铁车站基坑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其中,明挖法是地铁车站基坑施工中的常见方法,加强对此项施工工法的分析具有必要性。

2 工程概况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土建五工区,包含3站4区间,全长6 757.59 m。其中,黄田站基坑开挖深度16~21 m,采用了明挖顺作法,开挖时间安排在围护结构封闭且地连墙、冠梁等相关支护结构建设成型后。以分段、分层、分区、对称的基本方式进行基坑开挖,根据现场地质、环境条件合理控制安全坡度,在安全的前提下精准开挖到位。

3 基坑明挖法施工方案

根据分段开挖的原则,将本车站划分为9个施工段,开挖采用台阶法,按照先两头、后中间的顺序开挖,为各工作面适配3~4台挖掘机和10~15台自卸车,分别用于开挖土方和外运土方。开挖土方输送安排在夜间10点至次日5点,目的在于避免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为满足清基土方难以及时外运而产生的临时堆放需求,在车站两端开挖临时弃土场。自卸车装载土方后,先将轮胎冲洗干净,再按照指定的路线将土方运送至堆放场。土石方开挖分层依次推进,基坑内安排1台挖掘机,用于向地面倒土,再由自卸车装载、外运。联合应用龙门吊和坑内小型挖掘机,协同完成基底土的出土作业,首先用龙门吊将土方吊运至基坑周边,再由挖掘机辅助,将吊运后的土方装载至自卸车上,以便外运。严格控制各层的开挖量,避免超挖、欠挖。

4 明挖基坑施工方法、流程及要点

4.1 施工方法

按竖向自上而下分层的方式有序开挖土石方,横向先开挖中间土体,再转向两侧,纵向形成台阶。开挖期间采取基坑降排水措施,削弱水对基坑的侵蚀作用,并采取边坡防护措施,用于维持边坡的稳定性。注重对基坑的防护,基坑开挖后的暴露时间不可超过24 h。根据支撑位置、断面变化等,灵活调节每段的开挖长度,确定开挖段后,进一步细分为多个长为6 m、高为3 m的小层,依次开挖各层。遇淤泥质土层时,为保证开挖安全,小层的高度不超过1 m。首层开挖后,施作冠梁和支撑梁,待支护结构的强度达标后,安排第二层的开挖,并在开挖后随即采取支撑措施,如此类推,直至完成各层的开挖作业为止[1]。

4.2 开挖流程

根据分层开挖的要求,将整个开挖范围划分为4层,具体如下:

1)冠梁底以上(第一层):开挖设备采用反铲挖机,开挖深度1.5 m,从车站大里程端开始向小里程端推进,从小里程端外运土方。

2)第一道钢支撑以上(第二层):台阶法开挖,开挖深度7.2 m,多台反铲挖掘机接力作业。本层以淤泥质土、砂砾、粉质黏土居多,根据土层的特殊性做针对性的开挖。其中,淤泥质土层的开挖陡坡不超过1∶2,为保障坡顶机械的安全运行,在基坑内挖机下铺设钢板平台。局部地质条件较差而无法开挖成台阶,此时开挖采用长臂挖掘机完成。

3)第二道钢支撑以上(第三层):台阶法开挖,开挖深度4.5 m,开挖陡坡不大于1∶1.5,多台反铲挖掘机接力开挖。

4)基底以上(第四层):台阶法开挖,开挖深度4.4 m,开挖陡坡不大于1∶1.5,多台反铲挖机接力开挖[2]。基底土方开挖设备选用长臂挖机,土方运输用10 t龙门吊完成,及时输送开挖产生的土方,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第四层土方开挖示意图

4.3 开挖要点

1)为强化对基坑开挖质量的控制,根据总体开挖量分段、分层,逐步开挖。每完成一部分开挖后,随即安排质量检验,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理问题。优先对两端开挖,再转向中间区域。在分段的前提下,进一步细分为多个小段和层次,有条不紊地开挖各细分部分。

2)土石方开挖施工示意图,如图2所示。开挖设备采用反铲挖掘机,深层土方由多台设备接力完成,开挖产生的土方及时转移至地面,用自卸车运输至指定堆放场所。每层土方开挖厚度不大于3 m,每层适配2台反铲挖掘机。

图2 基坑“分层台阶法”开挖示意图

3)每层开挖时,首先在中间成槽,再向两边扩展,按照此顺序开挖。考虑到开挖稳定性的要求,及时架立钢管支撑,适当施加轴力,实现对围护桩体变形量的有效控制。待该层支撑装置设置成型且具有稳定性后,方可安排下层土方的开挖[3]。

4)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2 m部分不再继续机械开挖,宜由人工作业,目的在于避免超挖。开挖至基坑底部时,土方转运难以采用台阶法反铲接力的方式实现,该部分调整为汽车起重机和提升吊运共同配合的方案。开挖产生的土方应及时转运,禁止过度堆积在开挖现场。

5 基坑挂网喷锚防护

5.1 挂网喷锚施工流程

按照如下基本流程完成挂网喷锚作业:开挖→修整基面→挂设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抹面收光。

5.2 喷射混凝土

1)喷射前检验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故障后安排维修;检查风、水、电管路和电线,保证水电等基础资源供应的可靠性。

2)纵向单次开挖长度取5~10 m,开挖后及时挂网喷锚,缩短开挖基坑暴露至外界的时间。

3)钢筋焊接时,单面焊、双面焊的焊接长度分别取10 d、5 d,接头避开受力较大的部位,每次挂网应在下部预留30 cm的搭接长度。

4)混凝土喷射环节,喷射机的风压稳定在0.3~0.5 MPa,喷头距受喷面1.5~2 m。分段、分片喷射混凝土,首先完成钢筋网与围护桩间隙的喷射作业,再喷射钢筋网间部分。混凝土喷射过程中喷头连续做圆周运动,后一圈压前一圈1/3。

5)遇桩间土超挖时,喷射适量的素混凝土,用于弥补超挖的部分。

6 基坑支撑施工要点

6.1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

施工灌注桩顶层冠梁,借助此结构实现对钻孔灌注桩顶部的连接,构成完整的整体结构,进而提升灌注桩的稳定性,避免桩体因基坑开挖的扰动而出现异常;为确保基坑在开挖期间不变形,还需设置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基层表层土开挖至支撑底标高处时,施工冠梁和第一道支撑施工要点如下:

1)钻孔桩及止水帷幕旋喷桩施工30~40 m后,组织冠梁上方首层土方的开挖作业,而后凿除冠梁顶部疏松部分,向该区域外露的钢筋搭接钢筋混凝土支撑、冠梁钢筋。钻孔灌注桩顶伸入冠梁底面5 cm,灌注桩钢筋与冠梁钢筋连接。

2)支撑梁底模施工环节,采取填平夯实、覆盖尼龙薄膜的处理方法,或是先将模板铺设到位,具有平整性后再开展垫层施工、油毛毡铺设等相关工作。钢筋绑扎建立在测量放线结果的基础上,要求绑扎的钢筋位置准确并维持稳定,此后将侧模板安装到位。

3)用拉杆螺丝固定支撑梁的侧模,根据设计要求对撑梁适当起拱。

4)在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等各项准备工作均完成后,用滚浆法浇筑混凝土,辅以振捣措施,提升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表面平整性。混凝土浇捣后,洒水养护,防止开裂。

6.2 冠梁和支撑施工技术措施

清理灌注桩顶的浮浆,适度凿毛,用清水冲洗使凿除部位保持干净;绑扎冠梁及第一道支撑钢筋;为顺利与下节冠梁主筋搭接,钢筋绑扎时预留适量的主筋长度。

侧模选用组合钢模板,联合应用方木和木条对模板做支撑处理。支模前,先清理模板上附着的杂物,再均匀涂抹隔离剂,以便顺利脱模。

经过冠梁和第一道支撑梁的混凝土浇筑后,安排不少于7 d的养护,养护期间加强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便混凝土的有效成型。

6.3 钢筋混凝土支撑的拆除

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准的75%时,人工手持风镐拆除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用氧割的方法切断多余的钢筋。支撑的拆除流程如下:

1)拆除前的准备工作(搭建操作平台)。用钢管搭设架体结构,采取临边防护措施,提供安全防护,供支撑拆除人员在该平台上高效作业。立杆、水平杆的布设间距均为1 500 mm,支撑底水平杆距梁底200 mm。于梁底水平杆中间的部位设置立杆,避免支撑断裂时冲击水平杆。

2)支撑的拆除。根据地铁车站施工进程适时拆除支撑结构,全程遵循分段、分层的基本原则。结构施工成型同时强度达到设计标准后,具备拆除支撑的条件。正式拆除时,由人工用风镐剥除支撑钢筋外面的一圈混凝土,露出的无用主筋用气焊割断;为便于吊装支撑,拆除后用风镐分段破碎,根据龙门吊的吊装能力控制每段的重量;破碎时加强对混凝土块尺寸的控制,要求散落部分的单块直径不超过200 mm。

7 结语

综上所述,明挖法是地铁车站施工中代表性的方法之一,本文结合地铁车站工程实例对该施工技术展开了分析,提出在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喷锚支护、冠梁和钢筋混凝土支撑设置等方面的施工要点。在未来的地铁车站建设中,施工单位仍需加强对明挖法的技术探索,从理论的深化、作业方式的优化、机械设备的升级等角度着手,全面提高明挖法在地铁车站中的应用水平,促进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工作的有效开展。

猜你喜欢
冠梁挖掘机土方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冠梁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SMW工法桩冠梁精细化设计研究
浅谈蓄水池土方填筑施工
挖掘机尿素喷嘴散热改进
探析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深基坑支护中冠梁对灌注桩的影响
露天采矿挖掘机的维修保养
土方计算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
徐工XW1300C大型挖掘机
挖掘机的较量:履带式挖掘机VS.轮式挖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