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场地设计中的应用

2022-12-16 14:46黄文霞代海博郭梦媛
大观 2022年8期
关键词:张家口赛区设计者

◇黄文霞 代海博 郭梦媛

场地设计是为了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的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不论是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还是城市设计,都是场地设计所涉及的内容。

当前,我国建筑设计领域存在“重”建筑“轻”场地的现象,缺乏对场地设计的深入研究。首先,建筑设计往往以功能、造型等为重,场地设计较为粗略,传统的场地设计多用以填补总平面的空白。并且设计者大多简单地将道路、绿化植物和建筑物进行匹配,缺乏对宏观层面及场地的基本要素和建筑设计的统一性方面的考虑。其次,在场地设计中,设计者经常以自身的主观想法为主,缺乏细致周密的论证,忽略了使用者对场地的需求。同时,设计者有时还会过分重视场地设计的视觉效果,忽视了场地本身的组织功能、使用便捷性及可持续性,从而影响到了建筑功能的使用。因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地设计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场地设计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希望给广大建筑设计者带来一定的启发,为其今后开展深层次的研究奠定基础。

一、可持续性场地设计的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初源于生态学,指的是对资源的一种管理战略,后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和社会学范畴,并加入了一些新的内涵。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过程中产生的能耗和碳排放量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如今,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入建筑设计行业,“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节能建筑”等概念及标准也被相应提出。不同地区的各类建筑都具有相应的节能标准、绿建标准,但对场地设计的重视程度较弱。2020年9月,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场地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第一步,是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推广可持续性场地设计势在必行。

从场地包含的要素来看,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是设计者在开展场地设计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场地就广义上而言,是指满足场地活动开展所需要的一切设施,具体来说,包括场地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就自然环境而言,建设活动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所以设计者在开展可持续性场地设计时,应因地制宜、因材制宜,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工环境是场地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其中建筑是场地设计的核心构成要素,建筑应与场地的其他要素互相影响、互相关联,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否则就会出现未到使用寿命的建筑被迫提前拆除的情况,从而会因反复修补场地而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只有可持续性场地设计才能保证建筑物的良好运转,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恰当地处理社会环境能够在场地设计中起到协调场地与区域及城市环境的作用,有利于传承地域文化及历史文脉,符合居民的心理需求及行为特征,这是可持续性场地设计必备的要素,只有如此,场地才能被留存、使用、认可、传承。可持续性场地设计与我国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目标一致,是全面提高建筑本身经济效益的必要环节。综上可见,可持续性场地设计研究的必要性及迫切性。

二、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地设计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

自1924年冬奥会开始,冬奥会理念就在不断发展。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绿色奥运”理念、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集约发展”的理念、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节俭办奥”理念均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念。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方面的诉求非常强烈,不论是在规划设计、空间体系方面,还是在场馆建筑等方面,都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本文侧重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可持续性场地设计角度进行剖析,为其他学者开展相关场地设计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一)做好选址与前期评估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选址打破了以往城市、山地两赛区的选址模式,形成了张家口赛区、延庆赛区、北京赛区三个赛区。首先,张家口赛区和延庆赛区的选址是考虑到了冬奥会比赛项目的特点,以距离和区域的自然优势为基础,以山体为依托,将其与冬季运动项目相结合。这一模式有助于资源辐射山区,带动延庆、张家口崇礼区的旅游、滑雪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及促进基础设施、投资、教育、文化、就业结构等的转型与升级,推动山区经济发展。同时,北京赛区场地的选择侧重于对资源进行再利用。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对现有场馆及工业遗产进行改造与再利用,可以节约资源和促进城市更新。场地选址即选择场地,主要考虑其是否适合它今后的发展,不仅涉及使用功能,也关系到内外联系、协同发展等问题。因此,在选址时,要做好前期评估工作,仔细分析场地地缘位置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分析不同备选场地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对备选场地的资源和能源潜力进行评估,尤其是自然资源、社会资源。

(二)充分利用制约条件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地设计中,各个赛区严格遵循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延庆赛区的自然资源丰富,但建设用地狭促,基础设施薄弱,对于场馆建设来说,自然优势也变成了制约条件,因此总体规划设计围绕“山林场馆、生态冬奥”展开,采用“近自然,巧因借”的理念,以自然为重,从建设全周期考虑场地的开发与设计。设计者通过调研赛区的生态摸清原有生态系统规律,不破坏山体地貌、林木生态,采用表土及草甸剥离、复垦回用的方式,保护珍贵的亚高山草甸及动植物资源,打造了北京高海拔地区生态修复的典范。张家口赛区的场地利用情况与延庆赛区类似,而北京赛区更多是受到现有社会环境、人工环境的制约。例如,在首钢工业园区中置入竞赛场馆,既要尊重工业遗产,又要满足比赛需求,同时还要创造出公共活动空间。其中,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就是在跳台结束区往湖下面下沉了5米,以使整个跳台看起来不会比冷却塔高,而是成为从冷却塔高度顺延而下的曲线。不论是张家口赛区从矿业的“黑色经济”转型为滑雪产业的“白色经济”,还是首钢工业园区“热”的炼钢工人转变为冰壶馆“冷”的制冰师,都是将制约条件转化为有利因素。与奥运会这种大型赛事场地的制约条件不同,一般建筑设计中的场地制约条件还包括容量、密度、限高、绿化等多方面指标,只有处理好场地设计中的一系列经济技术指标,才能在提升场地使用效益的同时,达到城市整体经济效益良好、空间布局合理的目的。

(三)全尺度视角下进行规划设计

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地设计遵循全尺度空间干预的框架,在空间尺度上根据人的活动范围划分了宏(不适宜步行,空间半径大于2km)、远(一般人步行15—30min可达,空间半径在1—2km)、中(一般人步行1—15min可达,空间半径为50m—1km)、近(一般人步行1min可达,空间半径在50m以内)、微(人体经一次动作可及的范围)5个尺度。其中,宏观尺度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合理布置赛区场馆建筑,侧重考虑基础设施、能源系统、运营定位、功能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内容。中尺度上重点考虑人的短距离行为活动感受,例如张家口赛区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以零距离换乘为人们提供步行的可能性与便捷性,体现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二是普遍应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外遮阳等绿色建筑策略提升空间使用舒适度,使张家口赛区的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尺度即触手可及、触目可辨细节的周围空间环境,重点涉及小尺度、材质肌理、屋顶形式、绿化种植、无障碍措施等方面,与人的使用行为、心理感受紧密相关。

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区规划设计给场地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场地不仅仅要满足功能使用需求,更是进行了由宏观至微观的全尺度、多要素的综合设计。全尺度场地设计就是要做到从功能性质、空间特性和场地自然条件分析开始,处理好用地布局、用地分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场地在交通、空间和视觉等方面都有一个很好的衔接,形成一个统一、相互协调的整体。

(四)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

我国生态环境基础薄弱,资源承载率过高,能源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可再生能源则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2022年冬奥会场地设计中对可再生能源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其中,延庆赛区以“节水优先”为理念,生活用水来自专门修建的自来水管,此外还采用造雪引水系统,利用塘坝、蓄水池对自然降水进行收集,利用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循环使用,各类生活污水也是净化后再利用。延庆赛区山地新闻中心在建设时就很好地利用风能、太阳能作为场馆的补充能源。张家口赛区通过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减少污染气体排放,以“海绵赛区”的规划理念为导向,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途径实现对雨水的合理收集与利用,以促进当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五)科学理论支撑

为了提升设计决策的“安全系数”,2022年北京冬奥会采用了人因分析与设计干预方法,这项新技术是采用虚拟仿真技术,通过收集人体生理信号数据获取信息协助设计决策。比如,首钢滑雪大跳台就是通过采用人因技术来确定滑雪大跳台的位置和方向的。设计者从东南方向开始,每5度制作一个测试场景,邀请在首钢生活了30—40年的老工人作为测试者,经过测试数据得出结果,选出最佳的审美角度。场地设计的中心思想是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生机勃勃的环境,以及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生活方式。因此,设计者应摒弃视觉上的华丽和空间上的壮观,要追求人的良好使用体验,借助科学技术、理论支撑提升设计效果。

(六)保持良好的运营与维护

赛后运营一直是奥运会关注的难题,2022年北京冬奥会也不例外。比如,张家口赛区的部分建筑采用装配式结构形式,施工效率高,灵活性强,对环境最为友好,便于安装、拆除;媒体运行区等诸多设施均采用临时设施,方便赛后拆除。为了避免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出现赛后缺乏实际用途而长期闲置导致老化的“白象效应”,设计者在其顶部设计了一个“大圆环”,远观如飞碟,赛后为可容纳500人的顶峰俱乐部,可用于举办会议和会展、接待和旅游观光等。同时,在整个张家口赛区场地规划中采用“2.5小时慢行体验”的环廊设计,由步行桥“冰玉环”串联“雪如意”、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3个场馆,形成一个慢行步道系统,良好而周全的设计是开展运营与维护工作的先天条件。但是保持良好的运营与维护仍需通过提升国民参与冰雪运动项目的热情、加强对奥运会的宣传、发展旅游项目等多种形式进行推动,以实现场地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地设计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从选址、制约条件的利用、全尺度视角下的规划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人因工程学的科学理论支撑到赛后的运营与维护均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因此,场地设计应以“设计者—使用者”的长效机制为出发点,在动态中把握对场地环境形态的塑造和对不同人群的心理认知,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导向,从全尺度视角开始构思、创作到进一步深入设计,使建筑物的内部功能与外部环境条件彼此协调,有机结合,实现场地应有的场所精神,使场地能真正为人们所用,变成一处具有生命力、场所感的空间形态。

猜你喜欢
张家口赛区设计者
202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浙江赛区预赛
高质高效完成冬奥会延庆赛区工程建设保障任务
精心保护赛区植物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张家口专场二)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张家口专场一)
2020德国iF设计奖
张家口发布氢能规划
来自张家口
博远设计:“城市有机更新”设计者
基于设计者竞赛平台的UG建模案例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