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四重逻辑

2022-12-16 15:21付文军王秭移
江汉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特色

付文军 王秭移

“经济体制是社会经济的主要现象之一。它的变化会引起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社会系统的变化。”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党坚决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进行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体制改革,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②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理路,既有助于提高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有助于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以引领中国经济走向新的辉煌。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丰硕成果,就在于它有着科学的理论支撑。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法论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是我们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④。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并不会处于一种“永定和谐”的状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这是总结人类社会历史基本经验的产物。“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⑤这些已经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另一种交往形式所代替”⑥。照此思路与逻辑,我们首先应该“历史地”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换言之,我们应该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继而将其视为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和人类历史变化中的存在。

我国的特殊国情、特殊历史和多变的世界发展态势,加之经济体制并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自动调整,必然会使我们克服重重困难而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而不是回避这些问题,继而“改革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以及有关的具体制度”⑦。同时,我们还应该“辩证地”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既要在“世界历史”视域中呈现其普遍性,又要在中国具体实践的发展过程中把握其特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我们应该以最彻底、最科学的“发展论”来考察它,应该从“不断的运动中”⑧对其加以理解和运用。总之,唯物史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方法论原则,它要求我们直面经济现实本身并唯物、辩证且历史地看待一切社会经济现象,继而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进行改革的实践。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有科学的方法论作为指导,还有扎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论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遵循。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性分析之后,马克思提出了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要求,即“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⑨。这也回应了他在1848 年所发出的“消灭私有制”⑩的革命号召。要改变资本的社会性质,祛除资本的阶级属性,而将其“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⑪。同时,生产资料也要“全国性的集中”以“成为由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各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的基础”,继而使得“生产者将按照共同的合理的计划进行社会劳动”。⑫这些经济原则,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三个层面⑬:一是在所有制形式上,社会直接占有一部分生产资料作为维系和扩大再生产之用,即强调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二是在分配关系上,社会总产品中的消费资料由劳动者个人所有,即在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基础上实现劳有所得;三是在社会关系层面,社会生产不再是盲目、自发和无序的形式,而是按照社会总体、个人需要等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调节和控制。马克思所论述的这些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所必须坚持的原则,它为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方向和指导。

当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市场经济的诸多论述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的理论基础。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 二者之间能否兼容的问题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以至于形成了一股否认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错误思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重点论及了经济交换的基本规则与价格体系的运作规律,阐明了商品交换的前提是产品拥有者必须互相承认对方是“私有者”⑭,以及所有权和产权之间的分离状况等,这些都启示我们“只要改革公有制实现形式,将财产所有权与产权分离,明确界定产品所有权,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可以发展市场经济”。⑮当然,马克思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二重性、计划经济等的论述也成为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指引。⑯

鉴于“中国实际”的特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唯物史观,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继而灵活采用符合中国国情的特殊实践策略。马克思并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⑰,他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⑱。由是观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应该首先坚持原则性——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⑲。同时还应兼具灵活性——“社会主义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而应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具有过程性,它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结合中国实际而进行的一项伟大事业。作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重要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也历经了一个探索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期探索:1921—1977 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虽然全国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制度并未建立,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进行相关的经济改革。中国共产党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当时的革命根据地,被敌占区隔离分割,没有联成一片,因而在经济上不可能统一经营管理,只能实行‘政策上的统一领导,业务上的分散管理’的方针。”㉑同时,为了团结力量来争取革命的胜利和保卫革命的果实,中国共产党还在不同的时期和地点实行了不同的经济政策。在总结井冈山的斗争时,我们党将根据地的土地分配标准由原来的“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和“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的原则变为“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㉒对于土地税的征收也根据各地区的地形条件、人民生活水平等酌情加以调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再次明确了“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㉓的基本原则,着力打造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同时也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发展“各种合作经济”,大力推行“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㉔的策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再次强调“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因素”㉕。在解放战争爆发之后,中国共产党又依据实际提出要在新解放区普遍实行“减租运动”以“发动大多数农民群众的革命热情”。㉖显然,这些灵活多变的经济体制改革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各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为夺取革命胜利提供了经济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有条不紊地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完成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而将地主所有制变为农民所有制,统一财经和稳定物价使得国民经济的状况得以根本好转。㉗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实现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农业方面,以合作化为基本形式,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按照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发展模式展开;在工商业方面,则是以赎买政策完成对其的限制、利用和改造,继而实现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在手工业方面,通过合作化的道路,以合作小组和合作商店为主要形式将个体手工业变为集体所有。由此,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得以确立。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其弊病也十分明显。对此,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我们党也采取了一系列探索性的改革策略。比如,在充分肯定国营经济主体地位的同时,允许个体经济作为补充性的存在;在计划占主导的情况之下,也将部分权力下放到企业和地方单位。在国民经济的调整期(1961—1965 年) 内,中共中央提出要按照“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实行改革,并在农业、工业和金融业等部门迅速落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逐渐科学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与推进:1978—2011 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改革首先是思想改革(或思想解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有两大重要贡献:一是在思想上正本清源,提出了解放思想的任务;二是在工作中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实践策略。从1978 年到2011 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先后历经三个阶段。

一是“放权让利、松绑式改革”阶段(1978—1983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㉘,由此拉开了全方位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针对计划经济体制管得过紧、过多、过死的状况,党中央分别对农民、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和城镇居民实行了“放权让利和松绑式改革”。㉙市场调节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到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党中央直接确立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㉚的经济方针,以市场调节作为计划经济的辅助和补充,并作了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的详细区分。由此,市场机制与计划经济体制之间开始对接。

二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1984—1991年)。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又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思想。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有了明确表述——“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㉛,确立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在正确的改革方针引导下,我国的经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2011 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着重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㉜这对思想界的模糊认知进行了清理,也引领了改革的方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并提出要在保证国有资本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这成为今后改革工作的重要方向。随后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了进一步解释,即“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㉝,以此建构“竞争的市场主体、完善的市场体系以及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㉞。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不仅旗帜鲜明地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㉟,还明确要在2020 年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不仅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还提出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并推进“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㊱经过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㊲。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2012 年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受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我国一直以来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难以持续,经济增长方式必然要相应发生改变。在此境况之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政策也发生了显著改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并强调“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不仅如此,党中央还指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㊳当然,在具体操作层面,我们还应该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即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就为今后的改革工作定了基调。

在对政府和市场作用的认识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作出的判定,它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深化对市场规律的认识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等问题有着莫大的帮助。在对所有制的认识上,党中央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有助于改变“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还有助于深化对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社会历史作用的认识。在分配制度的表述方面,党中央反复重申要坚持基本分配制度并要不断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解决我们过去注重初次分配而相对忽视再分配的问题。

针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就提出了“新常态”的概念。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发生“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㊴三个改变,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㊵,经济体制改革尤其要注重将五大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㊶。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㊸。在“十四五”规划中,党中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㊹。可以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在新时代有条不紊地开展,妥善应对了来自国内和国际的各种挑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逻辑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政策是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它能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有效指引。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基础:立足中国大地,符合时代要求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妥善回应时代要求的必然结果。“时代是思想之母”㊻,任何有意义的理论和举措都必须立足“时代前沿”、聆听“时代之音”和体现“时代关照”。革命年代,“救亡图存”就是时代给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要求,根据地的各种经济政策的施行就是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恢复国民经济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成了“站起来”的时代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富起来”的时代要求;进入新时代,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是“强起来”的时代要求。每一次时代的新要求,都会使我们不断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和具体举措,以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代同频共振。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动力:直面现实挑战,回应中国问题

瞬息万变的时代和现实给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复杂的挑战,也为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呈现了众多的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㊼面对现实的挑战和现实的难题,中国共产党人并未退缩,而是以饱满的热情和充分的自信来迎接挑战、化解难题。

在革命时期,由于敌我实力悬殊、根据地分散、各地经济状况差异大等因素,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切身体验和调查研究发现,既要保证革命斗争的顺利进行,又要推动根据地经济建设的良性运转是当时情势之下的一大难题。简言之,如何“抓革命、促生产”是革命时代的现实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在根据地按照“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推行一系列具体措施,如推行减租减息政策,实行公私兼顾、军民兼顾、拥政爱民等举措,发出发展生产、厉行节约的号召等。这些政策和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接手的是一个生产萎缩、民生困苦、市场混乱和物价飞涨的“烂摊子”,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当务之急。中国共产党人迅速行动起来,按照政策没收官僚资本,还依靠工人阶级发展国营工业和国营经济。同时,中国共产党人还取得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胜利,通过整顿市场、整顿税收、推销公债等措施使得物价趋于平稳,全国财经管理体制得以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复杂,如何引领中国人民尽快“富起来”是现实的难题。为有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党中央开始着力解决各种经济体制问题。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展,原本“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业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在城市和企业中,传统计划体制之下的“老国企”也逐渐被淘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国企”初露锋芒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如此,为了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我们还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进入新时代,虽然落后的生产状况、国际地位、综合国力等都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实体经济问题、创新问题、民生短板问题等依旧突出。我们还需要在“强起来”的时代里有所作为,不断改革以化解这些难题。精准扶贫、国企改革、乡村振兴、构建双循环格局等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就是我们不断改革的具体表现。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方略:制定科学方针,积极贯彻落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还有赖于我们制定了科学的方针并加以落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践行了切实可行、科学有效的实践方略。在改革过程中,我们首先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㊽在改革过程中,我们直面问题本身,以我国的具体国情为参照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时刻牢记“离开火热的社会实践,在恢宏的时代主旋律之外茕茕孑立、喃喃自语,只能被时代淘汰”。㊾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㊿,也是经济体制改革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依据。

当然,我们还在实践中稳步推进了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了改革的具体方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51],我们要在实践中全面深化改革。就长远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完成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使命,即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就短期而言,就是要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来适应、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更为具体地说,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方向、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核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为重点的一系列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方案,都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要。要在产业、经济体制、城乡区域发展、收入分配、绿色发展、市场体系和全面开放体系等方面不断深化和践行改革方略,以期引领新时代中国经济跃上一个新台阶。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价值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完善,为人民谋幸福和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价值旨归。

(一) 以人民为中心,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深刻改变中国命运和人民命运的历史抉择。“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52],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在多个层面充分体现了人民性的理论品格。其一,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唯物史观早已对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进行了科学的界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5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充分印证了改革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是在改革过程中得出的有益经验。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参与者,人民群众当中蕴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诸多经验和智慧,他们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感悟最深,对于相关问题的体会也最贴切。要充分汇聚民力、民智,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继而为改革献力、献策。其二,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切实关照人民的利益是改革政策制定和执行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5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脱贫、脱困迈向小康、富强的历史。在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55],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来抓,切实将人民置于改革的中心位置。同时,改革要以不断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创造更好的医疗、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工作和更好的环境等为目标。换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这是改革的根本遵循。其三,促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它是以“人类社会”为立足点的。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探索中不断践行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前景的论断。尊重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目的在于为人民群众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人民共享改革成果以促进其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换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也对接着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

苏珊·桑塔格谈不上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但是她为数不多的优秀作品都是在践行她特立独行的形式美学原则。也恰恰是因为她对于“形式”的执着,成就了她别具一格的美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56]。如此,方能“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57]。

(二) 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所要承担的重要责任。一方面,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58]。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积极探索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道路。经过不断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显著增强。我们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而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不断将脱贫攻坚、创新发展等措施落到实处,在2020 年底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是“彻底改变中国社会发展面貌与中国人民生存境况的中国社会革命深入发展与全面推进的必然逻辑结果”[59]。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我们得到了一条重要的有益经验,即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坚持改革,以此兴业、兴民和兴国,继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覆盖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60]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我们,“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61]。中国共产党人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真抓实干中攻坚克难,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6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形势一片大好,逐渐引领我们迈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 展现国际担当,为世界经济繁荣富强贡献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虽然是在中国大地之上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调整,但这种调整和改革也不是偏安一隅的局部变革。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着眼于解决国内的现实问题,还要将这些问题置于国际环境和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加以考察,继而展现出我国改革的国际责任和世界情怀。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遵循和平与发展这一主旋律的自我革新。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要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国际局势,既要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又要以全新的面貌接受“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挑战。[63]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我们的所有政策和方案都显示出我们的立场和思路,即一如既往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地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64]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也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提供了样本和经验。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充分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和发挥人们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并积攒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也走过很多弯路。具体而论,中国可以以自身的发展案例和经验来把脉世界经济发展、助力国际减贫进程、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中国经济腾飞的实例完全可以成为其他国家的重要参照和样本,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可以借鉴。中国也一如既往地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打造和衷共济、共赢合作的国际局势。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我们始终放眼长远,努力塑造“各国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坚决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65]

五、结语

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利益中的核心作用。也即是说,我们要不断夯实改革的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和民心基础,使得政策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继而将各项政策和方案落到实处。当然,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也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具体化,要求我们在改革过程中立足于中国实际、把握中国问题、明确历史方位、适应时代潮流,推出一系列带有中华民族特色、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政策与举措。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突出制度建设,注重改革关联性和耦合性,真枪真刀推进改革,有效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66]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勇于推进改革,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永不僵化、永不停滞”[67],以顺应时代潮流和回应人民要求,继而开创“历史逻辑一脉相承、理论逻辑相互支撑、实践逻辑环环相扣,目标指向一以贯之,重大部署接续递进”[68]的新局面。

注释:

① 何建章:《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第5 页。

②㊲[66][67]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 年11 月17 日。

③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14 页。

④㊴㊵㊾[61][62][6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 2 卷,外文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107、229、200、350、32—33、39、538 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1 卷,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第 412 页。

⑥㊺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 575—576、12 页。

⑦㉑㉗ 方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年版,第1、86、88—94页。

⑧⑨⑭ 马克思: 《资本论》 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2、874、103 页。

⑩⑪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 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 45、46 页。

⑫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3 页。

⑬ 孙立冰、丁堡骏:《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基本经济原则》,《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 年第5 期。

⑮ 王东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管理世界》2018 年第4 期。

⑯ 张宇:《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经济研究》2016 年第6 期。

⑰⑱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0 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 7、691 页。

⑲㊳㊽[51][53][57][58][6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 1 卷,外文出版社 2018 年版,第 22、75、25、67、5、5、35、335 页。

⑳㊶㊷㊸㊻[54][55][56][60][64][6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3 卷,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76、23—24、241、240、21、134、135、142、1、45、180 页。

㉒ 《毛泽东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71 页。

㉓㉔ 《毛泽东选集》 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678、678 页。

㉕ 《毛泽东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058 页。

㉖ 《毛泽东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172 页。

㉘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6 页。

㉙ 萧冬连:《探路之役:1978—1992 年的中国经济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年版,第30 页。

㉚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30 页。

㉛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30—31 页。

㉜ 《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 373 页。

㉝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38 页。

㉞ 崔友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特点及全面深化》,《经济与管理评论》2018 年第6 期。

㉟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24 页。

㊱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3 页。

㊹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 年 11 月 4 日。

㊼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0 卷,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 289—290 页。

㊿ 习近平: 《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 年8 月 25 日。

[5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 年5 月5 日。

[59] 刘同舫:《“建成”意味着对中国社会革命的阶段性检阅》,《社会科学报》2020 年11 月26 日。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特色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经济稳健发展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光辉历程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16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议部署八大改革任务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