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IP的发展与策略分析

2022-12-16 15:23孙雨潇广东财经大学
文化产业 2022年32期
关键词:广电文创广播电视

孙雨潇 广东财经大学

结合当下融媒体时代背景阐述广播电视产业,进一步探究其滥觞、发展以及和文创产业IP之间的关系。着重从创新力、品牌效应、产业链等方面入手,提出促进广电文创产业IP发展的策略,以推动该产业进步嬗变。

在文化产业高速发展、传统文化市场趋近饱和、竞争力不断攀升的时代,文化市场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盛景。广电文创产业应加大IP价值的传播影响,立足于广播电视领域,进一步阐述文化产业的新概念和新机遇。众多从业者要把握时代特征,紧跟主流价值观,促使文创产业IP产业得以健康、高效发展。

融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产业时代风貌

当下,传媒领域已走上产业化道路,是文化产业中的主要建构,而广播电视则居于重要地位。广播电视产业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利用现代化科技生产涵盖教育、民生、娱乐、经济等内容的节目。从宏观层面来看,广播电视产业既具备生产信息的作用,又具有特殊的产业价值,具体反映在广告运营项目、采集制作节目素材等方面。

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给广播电视产业带来了成长契机与发展平台。随着文化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广播电视设置的频道、制作节目的规格等都有变化,从业者数量猛增。传统广播电视虽然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但其价值和影响力是无法被替代的,目前可以通过与新媒体合作继续体现媒体价值。

总的来看,媒体对现代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倘若没有媒体行业,很多社会经济活动都很难开展。广播电视既开阔了大众的视野,又拓宽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同时还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元素,与各个领域建立了密切关系。

新时代下,广播电视已经由业内走向业外,由事业发展成产业,由单一变为多元,应持续延伸产业领域,提高媒体影响力,力求构建具备特殊意义与特色的大众传媒。

文创产业IP在广电领域的新生孕育

文创产业与IP的滥觞与发展

文创产业概念的提出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以创新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业态,经过数年发展,现可以更好地整合思想文化理论技能,输出创意产品,构建“服务型”知识体系。现如今,广电产业集团数量陡增,各家媒体积极增加受众数量,扩大经营收入规模,引进广告运营。

但事实上广告投放内容呈现出同质化问题,如何从中脱颖而出,扩大收视群体数量,这是广电产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因此,广电产业需借助文创IP的“东风”,重新焕发生机。

在融媒体的影响下,文创IP不仅成为联结文创与强变现穿透能力的纽带,更是兼具当下流量池的核心概念。

近些年,我国媒体领域迅速崛起,发展成“泾渭分明”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集群,细化为电影文艺创作与表演、电子出版业、文化遗产保护、新闻业与影像业等诸多领域,而广播电视是有较强舆论导向力的传统大众媒体,文创IP是否能得到充分保障,业界人士是否能抓住文创IP变现周期长的特征,不仅关乎创意者本身,更是促进广电传媒集团、文创产业长青的重要因素。

所以,“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广播电视产业冲击新市场,保障自身的“护身符”,而“IP维稳”是满足大众多样化文化需求,提高媒体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策略。

广播电视是文创IP成长的关键推动力

一方面,广播电视是文创IP的核心层。国内关于文创IP的归类,目前尚未形成准确、统一的界定,但根据广电总局与文化和旅游部等对文化产业的阐述,广播电视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有巨大作用。

另一方面,广播电视是“撬动”文创产业IP的杠杆,可以延长产业链。文创产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可以借助广播电视更新内容和进行创意累积,促进产业发展,构建发展平台,打造品牌。

第一,广播电视是大众传媒,拥有强大话语权,虽然在呈现形式上略显单一,但其影响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整合产业资源的“推手”,这是新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第二,文创IP产业竞争点集中在品牌IP上,借助广播电视可以提升整合文化资源的最终效果,掌握无形资产,利用品牌文化版权定位,提高广播电视在市场中的地位。

第三,广播电视是创新产出内容的主要“发源地”,内容始终是传统媒体生存与进步的基础,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作用,可以打造“内容为本”“创意为魂”的产业运营环境,激发文创产业的活力,为文创产业IP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素材。

广播电视产业链涵盖创意、策划、产品与市场全过程,可以最大程度地覆盖文创IP,并达到延长产业链条的效果。

比如,国产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在2005年问世后,国内有50余家电视台播放。动画片热播后,产生了很多衍生品,覆盖人偶剧、电影、文具、游戏等诸多领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横向文化产业链。该部国产动画片打造了新型的商业模式,借助传统媒体的巨大影响力,“蔓延”到深层产业链。

所以,广播电视媒体今后可以尝试扩大联动领域,加强与动漫游戏、音乐制作等文创产业的联系,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广播电视文创IP发展策略

“内容为本”,树立优质节目品牌形象

纵观传媒领域行业领军企业,如央视等,其往往拥有市场熟悉且被信任的品牌。《航拍中国》《艺术里的奥林匹克》等精品节目注重输出自身价值,打造个人品牌。节目策划者需要准确把握国内市场动向,才能制作出兼顾大众审美与自身特色的节目。

实质上,广播电视文创产业为大众的休闲娱乐提供服务,因此在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激发受众的兴趣,不断提高受众对品牌定位的认同度。湖南卫视目前已经“打出”了品牌,推出了很多特色节目。例如,《声临其境》就极具影响力,其选取“配音”作为切入点,邀请非配音专业的艺人,向观众展示艺人声音的魅力。在精品节目的加持下,电视台文化品牌效应得以快速提高,也创造了更多经济效益。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工作人员对内容的创新与把握。可以说,广播电视文创产业只有凭借内容打开市场,才能建立品牌信任感。

“创新为魂”,维护文创IP创新及产权二重性

相关从业者必须摒弃旧有的只关注收视率的观点,尝试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结合现代受众正确的审美观,以“内容为王”为核心,在增强节目观赏性的基础上,打造高端、精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节目。

广播电视在与其他媒体合作制作文化节目时,应规范输出节目的平台渠道,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保证产权的基础上,扩大节目影响力。

创新应用优秀传统文化是改善泛娱乐化及“快餐式”学习风气的良方。例如,《典籍里的中国》利用戏剧的假定性特性、舞台空间的自由转换、时空的古今交错以及观演关系的切换,搭建了跨时空古今对话的桥梁;通过演员精彩的演绎,让观众获得沉浸式的体验;采用“电视+新媒体”的融合传播渠道,传播典籍文化和中国故事;以新颖的跨屏传播方式,通过多场景多舞台共同讲述一部经典,让数千年文明通过影像展现了一场视听盛宴,满足了受众的需求。该节目的演绎能够让中华儿女回望千年岁月,感受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中的民族精神。这种以“戏剧表演+影视演绎+文化访谈”的呈现形式,已成为该节目的代名词,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知识产权及其保护与使用,是保障文创IP不断发展的基础。文创IP产业应当把知识产权纳入工作重点清单以及加强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上。对于文化产品来说,知识产权是核心,也是衡量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只有保护与合理使用知识产权,才能最大限度地输出产品价值。

制作品牌IP周边,延伸产业运转链条

新媒体下,广播电视文创产业面对的竞争形势有了新的变化,从原本在电视领域抢占市场,转移到了产业链上。

因此,为推动其发展,应当注重延伸产业运转链条,加强其与广告、动漫等的联系,努力建设具有深厚文化、内容多元的产业链,促进广播电视文创产业发展。

广电文创产业应与其他产业机构建立密切关系,打造品牌IP周边,探索创新道路,形成多元化的运行模式。

例如,青岛电视台设置农业频道,不仅为当地“三农”发展提供了服务,还成为相关衍生产品的销售渠道。

不论是《唐宫夜宴》还是《洛神水赋》,河南卫视选取了传统文化的标识性元素,运用现代媒介技术对其进行“集成重装”,在传承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广电文创的发展。

诸如此类,其为产业本身发展注入动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媒体的影响力。电影《微微一笑很倾城》在公映日推出了同名手游,实现了多个路径的有效对接,此种影游联动的方式让该部电影占据当日票房首座,手游在相应领域的付费榜上同样位居前列。所以,推动文创IP产业链的建设可以促进自身发展,不断挖掘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潜力。

创新产业IP运行模式,抢占行业市场高地

在互联网语境中,广播电视文创产业需要主动更新自身的运行模式。

首先,传播渠道。目前“一云多屏”已不是新概念,而是在广电领域中出现的高热度词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移动娱乐方式变得更受欢迎,电视的使用率逐年下跌,原本占据“家庭核心区”的电视,逐渐被手机、平板电脑等取代。基于此,广电媒体应拓宽传播渠道,向多屏、多终端延伸,实现“一云多屏”模式。

其次,经营板块。在互联网时代,跨界联动已然成为一种趋势。从2014年开始,我国多家网络巨头开始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打造影视、文学、动漫、音乐、游戏等多领域的全方位业务。广电媒体应积极引进互联网思维的模式,重新审视自身的业务形态、运行程序及服务形式,将互联网的个性化、参与性、便捷性等诸多特点应用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探索出一条新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最后,运营机制。人才和机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新媒体的运营和发展为广电文创产业带来了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在目前的互联网语境下,信息数据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因此,广电IP产业要融入互联网思维,重新思考市场受众、产品及价值,努力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抢占行业高地,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稳步前进。

注重创新创意工作,助力文创产业的发展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是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行业为提高收视率,需要注重创新内容,警惕“文化热”中的“文化炒作热”,严格禁止打着文化产业名号进行垃圾信息传播的行为。与此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例如,2004年开播的《垄上行》,是一档对农服务电视栏目,受到了群众的喜爱,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效果。当前,“三农”节目的制作由于题材陈旧,无法吸引大量受众,但该节目对内容、题材和形式进行了创新,不仅改变了以往静态的播报方式,还将新闻、服务内容、娱乐进行了融合。这种方式不仅拉近了电视节目与农户之间的距离,也为电视制作开辟了全新道路,为行业树立了优秀榜样。

注重广播电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文创产业与广播电视的结合,还要注重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对当前现有内容的高效利用。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要不断创新广播电视资源,积极转变当下广播电视节目的模式,开展媒体资源管理工作。目前,国家级广播电视媒体单位中有大量的音视频信息,具备较高的价值,对其进行完好保存、全面管理、合理再利用,能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如此,将媒体资产管理概念、创建媒体资源管理系统内容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可以降低运营成本。这有利于广播电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相关企业和广播电视行业进行文化协助,多领域协调联动,文创产业IP才能稳步发展。因此,行业集团公司与广大从业者需要基于正确价值取向,挖掘创新元素,保障文化版权,逐步扩大产业覆盖面,延长运行链条,广电文创产业IP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广电文创广播电视
陶溪川文创街区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广电新媒体发展需要“融合”什么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