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齐齐哈尔站人体育文化研究

2022-12-16 15:08祝元洋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30期
关键词:齐齐哈尔驿站少数民族

祝元洋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站人体育文化的发展,能更好地反映站人文化,并传播站人文化所带来的独特价值观。站人体育文化具有兼容性与亲和力,在我国体育文化乃至世界体育文化发展中都独具特色。随着全球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各国的体育文化受到了冲击,发展全国体育文化多样性是大势所趋,体育的多元发展与融合有利于中国体育文化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所以保护站人体育文化,也只是保护特色地域体育文化的一个例子。无论是对待其他少数民族文化,还是对待站人体育文化,积极进行保护并对外传播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1]。

站人体育文化在国内和国际的传播与发展仍然有许多阻碍,站人体育文化缺乏宏观的管理规划,也缺乏明确的体育文化传播指导,急需相应的运行机制配合。站人体育文化本来根基就浅,民间的体育文化传播机构也作用甚微,所以站人体育文化传播力度也十分有限。站人体育文化传播运作也还处在摸索阶段,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体系,并且最为重要的还是缺乏相关理论研究。我国学术界对于体育文化传播的研究十分稀少,多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研究视野窄,内容不够全面,而且社会调查和实证研究材料不够,无法深入研究,也缺乏传播的理论支撑[2]。

站人体育文化的传播发展应该有组织、有目的,要做好传承与创新。在发展过程中,不但要保留站人体育文化的时代文化特性,还要体现站人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3]。

1 站人的由来

1.1 驿站

驿站是古代传递文书情报和途中官员食宿往来的场所,驿站历史长达3000多年,清代形成了以现今的齐齐哈尔市为中心,延伸至西部呼伦贝尔的驿站网络,驿站的制度与现今的邮政系统、高速服务区、物流中心这些地方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清代黑龙江驿站的设立也反映了当时黑龙江的经济开发与发展以及防守力量的增强[4]。而古代驿站的站名,大多是用满语或者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命名的,有着非常丰富的民族语言文化含义,充满着历史感与时代文化感。虽然这些驿站站名大多已经不再使用,但他们作为老式地名,承载了非常多的历史文化意味,所以在研究驿站文化,研究站人文化以及站人体育文化时,也可从站名入手,感受历史文化的传承。

驿站网络在保卫边境和方便对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边境地区如齐齐哈尔地区的驿道,密切了边境和内地之间的联系,巩固了边防安全,也为中外交往作出了重要贡献[5]。

目前齐齐哈尔地区的古驿站,大多被今天的城镇地区沿用,成为乡镇和县城等,而研究齐齐哈尔地区驿站分布,可以为今天的城市规划,城镇化建设提供历史经验。所以,研究古驿镇,对于研究古时期齐齐哈尔的驿站文化、站人文化,以及细化到站人体育文化,都有极高的价值。

1.2 站人

站人是指在驿站周围形成的一批民族部落群体,清代的黑龙江齐齐哈尔地区的站人多为汉人农业移民。虽然站人群体在清代社会中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但在清末站人群体也获得了受教育权,并开始有了站人教育世家,为人们进一步了解站人文化提供了依据[6]。

而清代驿站中的站人也有详细的划分,站丁前期多为少数民族人,如达斡尔和索伦人,后期多为朝廷指派的站丁。清站仆,多为投降人士或者被抄家的人,与被流放相似,待遇很低,过着如奴隶一般的生活,这也是黑龙江沿江一代特有的站人文化[7]。

山风比午间更加狂烈,呼啸着,像一群怨魂,在天葬场的地面处游荡。白鹫仍然没有离去,它们中的一些盘旋在众人的头顶上空,另一些则站在天葬台对面的高坡上,不时发出一声声令人揪心的悲鸣。

站人作为黑龙江,尤其是齐齐哈尔地区一个重要的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这种习俗包括生活及体育文化习俗等,在历史上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站人作为黑龙江地区的特殊群体,以独特的生命力在这片土壤上创造了无数宝贵财富。这些财富中的精神财富融入文化,为后人提供了研究价值。研究和保护继承这种文化资源,对于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今天仍然有重要意义。

2 站人文化与体育文化

2.1 站人文化

站人作为黑龙江地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近300多年来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文化环境,在这文化环境中,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逐渐形成。站人在黑龙江地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独特的方式丰富和发展了齐齐哈尔地区乃至黑龙江地区地域文化,也为东北地区的文化贡献了力量[8]。

站人由少数民族外地迁入,与外人接触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站人方言,而且站人由于在长期驿站生活中受到严格控制,所以生活方式相对封闭,有独特的生活习俗。站人非常注重长幼尊卑,也就是俗话说的“讲规矩”,这也体现在他们的服装上,无论男女老少,都有独特的习惯,出门必然穿戴整齐且衣服洗得干干净净,且老年妇女多着黑白服装,带有英气[9]。

齐齐哈尔站人文化中古驿道选址的依据,可以作为现今交通建设的依据,如前文所述,古驿道也被今天的铁路公路沿用,所以驿道线路可以为今后交通建设提供历史借鉴。而站人的民俗文化,也是站人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的重要标志之一,已经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更好地开发旅游体育文化资源[10]。

2.2 站人体育文化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站人体育文化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站人体育文化和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这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之间既有共有属性,也有自身独特性,这些文化资源相互交叉包容。从体育的本质来说,体育是改造人类自身生物属性微效用的身体活动。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的体育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与其生产环境和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凝结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极具审美性、地域性、民族性和传承性。据统计,达斡尔族传统体育项目有28 项,鄂温克族22 项,鄂伦春族43项。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的体育文化之所以受到民族内部的喜爱并不断被传承,其原因是体育文化的趣味性。这些少数民族多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所以主要依靠行为方式去培养下一代,从鄂伦春族的孩童由幼年用小弓箭射杀小动物到长大独立狩猎这一过程就可以看出,这种体育技能的传袭,充满着无穷的趣味[11]。

这些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遗产也是站人体育文化形成的一部分,所以站人体育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民族性,也就是站人中的汉人群体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形成的体育文化具有民族性。另外,站人体育文化具有地域性,也就是不同地域及自然环境造就不同的文化传统。例如,鄂伦春族以狩猎为生,因冬季漫长,冰天雪地狩猎困难,所以为了生存,人们发明了滑雪板,而后逐渐演化为传统体育项目——滑雪。这种传统体育项目与站人文化相结合,有了更深的地域意味。流传至今的体育文化遗产,是一辈辈传承而来的,在感受体育文化的传承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感受体育文化中蕴含的民族情感和历史文化基因,这些精神财富也是体育文化的精髓,能更好让人们感受齐齐哈尔地区的地域体育文化,乃至地域文化,甚至反映出黑龙江地区和整个东北地区的文化特点[12]。

3 站人体育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站人体育文化历史研究资料匮乏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在近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都创造出了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体育文化项目。而站人体育文化作为东北地区黑龙江领域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由于地域环境较偏,且多年来人们对于站文化和站人文化的研究多侧重于农业及其他文化领域,对体育文化研究的资料较少,而且学界对于齐齐哈尔站人体育文化的认识比较片面,理解认识不足。所以这些因素均制约了站人体育文化发展[13]。

人们也应该认识到,发展站人体育文化,应该从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深入剖析,然后再从站人体育文化的特性入手,这样无论是对于发展站人体育文化,还是对于进一步研究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和价值。

3.2 缺乏整体规划体系

我国民族体育文化起源于原始时代,到了近代,民族体育开始更多转向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文化和边境区域特殊体育文化,如研究站人体育文化[14]。

笔者认为,需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和站人体育文化放在一起进行研究。站人体育文化存在一定特殊性,人们研究其发展的同时,应该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和站人体育文化结合起来分析,建立整体规划体系。

3.3 民族教育与体育传承

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出现变化,少数民族教育也随之兴起,虽然受限于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但是齐齐哈尔地区少数民族也迈出了一小步,这一小步,奠定了齐齐哈尔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基础,也为后期的少数民族教育做出了铺垫。

少数民族教育的兴起,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有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少数民族知识群体,他们利用少数民族文字记载的历史事件和体育文化资料,为现今人们研究少数民族的发展提供了相关资料[15]。

清代末期是齐齐哈尔少数民族教育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发展受地域环境制约明显,也深受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尽管受到了制约,但是齐齐哈尔地区少数民族教育文化发展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在少数民族教育中,探究传统教育与新式教育的冲突时,人们也应该深刻认识到,站人体育文化发展也要依靠体育文化交流,但体育文化交流不是相互排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使站人传统文化走出去,走出黑龙江地区,走出东北地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16]。

4 站人体育文化发展路径

学界对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关注不够,对站人体育文化关注不够,所以研究也更具有现实意义,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研究其发展路径。

发展站人体育文化,要坚持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断坚持和创新,在时代与历史的篇章中稳固基础,坚定发展,在现实和历史中摸索平衡。站人民族体育最关键、最基础的根基就是站人体育文化,这也是体育文化传承的精神纽带,站人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清代的写意符号,与现今实际相结合,极具民族灵魂。

中华民族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历史进程中,从民族舞蹈到划龙舟、杂技等,我国人民也在不断学习和发展,形成了独立的民族特色。站人体育文化想要进一步发展,不仅需要认同原有的文化和本民族文化,还需要具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吸取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精华,确保站人体育文化更快速发展,更符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站人体育文化的发展也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相结合,在风向标的指引下发展体育文化,从理论框架到实践进行更新换代。发展站人体育文化也要形成一种文化自信,充分了解站人体育文化,认同所获得的体育成果,树立站人体育文化的自信源泉,在坚守社会主义文化风向标的同时,也发展独特的站人体育文化。

在新时代坚持站人体育文化自信,就是坚持民族体育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信,为文化自信发展提供保障,也是挖掘和感受历史体育文化的重要方式,人们应不断建立如站人体育文化一般的特殊群体体育文化的社会保护制度,使其在本土扎根,在现代体育文化发展的洪流中站稳脚步。

那么该如何建立整体规划体系呢?笔者认为,站人体育文化活态传承发展,应该以个人为核心,吸收保存文化精髓,以现代体育学为基础,更好地实现可持续传承与进一步发展。并且充分利用学校这一文化传播阵地,利用教育传播站人体育文化,在齐齐哈尔地区部分学校开设相关的站人体育文化课程,给学生带来丰富体验的同时,也进一步发展站人体育文化。并且也要通过民间传统体育竞赛的渠道,吸引感兴趣的民众参与其中,而且如果想继续发展深化,需要将站人体育文化中不健全不完善的体育赛制深化完善,与国内民族文化发展相结合,促进站人体育文化和民族体育文化协同发展[15]。

此外,在互联网普及的21 世纪,传播站人体育文化也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利用互联网进行辅助帮助,才能使站人体育文化更好地进入大众视野,使大众更好地理解站人体育文化背后的内核,以活性的方式实现站人体育文化活性发展与传承。

5 结语

首先,人们对待站人体育文化,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动,对体育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并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对站人体育文化进行维护发展,而且引导相关民间群体爱好者及站人后代进行站人体育文化发展、继承和传播。

其次,人们也应该加大对站人体育文化的研究力度,人们对于站人文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他其他领域,忽视了站人体育文化领域。要做到先了解,后研究保护。虽然站人体育文化发展研究也有许多困难,但人们也应加大力度汇编历史文化资料,用细碎的体育文化发展片段串联起站人体育文化资料,并收集民间站人的文献,拜访站人中的老一辈,进行采访记录,通过这些方式研究站人体育文化。

再次,还应该加强对站人体育民俗游戏文化等的开发、利用,建立民俗村,展示站人体育文化及民俗文化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形成特色的文化旅游场所。人们保护和开发站人体育文化,最不可取的就是闭门造车。齐齐哈尔、大庆、黑河这三地具有站人文化场所,应该加强联合,共同弘扬和发展站人体育文化,并举办参加各种体育文化研讨宣传会,促进站人体育文化发展,扩大站人体育文化知名度。

最后,在时代与国家大环境对于体育文化的冲击下,如何发展站人体育文化,是人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要提高站人体育文化的地位,使学界重视如站人体育文化一般的地域体育文化,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和站人文化研究中对于站人体育文化研究的比重,这将有利于促进站人体育稳健发展和传承,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文化发展,对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齐齐哈尔驿站少数民族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齐齐哈尔地区一例鹅圆环病毒的PCR诊断
齐齐哈尔冰球城市社会影响力的提升
少数民族的服装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AI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