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不同血液净化治疗对于维持性血透伴MBD患者实验室指标及骨密度的效果

2022-12-16 02:56杨丽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44期
关键词:透析液血钙血透

杨丽明

(德宏州中医医院,云南 德宏 678400)

0 引言

当前在临床中,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且患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表明,全球慢性肾脏病患病率接近10%,现在该种疾病已经成为十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现阶段,临床上对肾脏疾病的治疗主要是应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方法,而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为矿物质和骨异常(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MBD),而MBD作为维持性血透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通常会出现钙磷代谢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骨质成分结构发生变化等情况。除此之外,另有研究表明,MBD会进一步提升维持性血透患者远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以及出现骨折相关事件的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可能会造成患者治疗失败[1],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同时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水平也有较为严重的负面作用,患者难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对于患者会造成身心的双重影响及负担。血液净化方案依然是现阶段终末期肾脏病病人的常规治疗方案,但由于不同透析技术对于患者血清代谢废物及毒素清除的机制存在差异,由此对MBD患者应用怎样的医治方式更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缺少确切的说法。为了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不同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对于维持性血透伴MBD病人的治疗效果,从而更好地在临床服务于患者。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研究资料是德宏州中医医院在2021年1月份至5月份收治的维持性血透伴MBD病例,共计90例,全部患者均符合研究标准且签署同意书,随后,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三组,设置为A组、B组、C组,每组患者纳入30例。在A组30例患者中,有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35-77岁,平均透析时间为(63.20±7.00)个月;在B组30例患者中,有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36-77岁,平均透析时间为(62.10±6.21)个月;在C组30例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4-77岁,平均透析时间为(63.84±7.10)个月。三组患者主要患有的疾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比较三组一般资料情况,相似性较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P>0.05)。

1.2 治疗方法

分别对三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

A组:应用HD方法治疗。选取的透析仪器为NIPRO公司SUREFLUX-130G型三醋酸膜透析器,血流量为250-30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为1.5mmol/L,每次透析时间为4h,每周透析3次[4]。

B组:应用HD+HDF方法治疗。HDF选取的仪器为NIPRO公司ELISIO-150B型三滤器,置换液流量为:5L/h,血流量为250-30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为1.5mmol/L;HD治疗步骤与A组相同,每次透析时间为4h,每周行1次HDF与2次HD[5]。

C组:应用HD+HP方法治疗。其中灌流器串联在透析器之前,选取的仪器为康贝TS-180型一次性血液灌流器,在对患者进行灌流2h之后继续实施血液透析,时间为2h,血流量为180-220ml/min,选择的透析器与A组一样,每周治疗1次HD+HP,2次HD。全部患者均接受治疗半年[6,7]。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的血磷和血钙水平。(2)治疗前后骨代谢相关因子水平,包括iPTH、β-CTX、PINP、FGF-23。(3)治疗前后骨密度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22.0;其中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前后血磷和血钙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前后血磷和血钙水平比较(s,mmol/L)

表1 三组治疗前后血磷和血钙水平比较(s,mmol/L)

组别 例数 血磷 血钙治疗前 治疗后半年 治疗前 治疗后半年A组 30 2.32±0.45 2.25±0.42 2.22±0.59 2.60±0.84 B组 30 2.23±0.42 2.18±0.38 2.29±2.40 2.24±0.95 C组 30 2.21±0.44 2.23±0.40 2.32±2.49 2.04±0.91

2.2 三组治疗前骨代谢相关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三组治疗前后骨代谢相关因子水平比较

表2 三组治疗前后骨代谢相关因子水平比较

组别 例数iPTH(pg/ml) β-CTX(ng/ml) PINP(ng/ml) FGF-23(ng/ml)治疗前 治疗后半年 治疗前 治疗后半年 治疗前 治疗后半年 治疗前 治疗后半年A组 30 426.49±644.55 458.50±70.30 2.86±0.48 2.94±0.52 154.10±42.30 160.90±45.84 452.25±85.72 460.93±88.25 B组 30 439.44±676.42 404.22±58.39 2.78±0.45 2.69±0.42 153.24±44.39 145.52±38.15 455.34±86.77 406.89±72.28 C组 30 443.56±660.49 380.44±44.40 2.75±0.42 2.13±0.18 156.49±45.74 143.37±35.00 451.08±83.69 396.64±70.21

2.3 三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三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水平比较(n)

3 讨论

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慢性肾脏病患者随骨折风险不断增加,其中比较常见与比较高发的并发症为MBD,对此并发症的状态及改善远期预后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8,9]。

维持性血液透析伴MBD主要是由于机体骨转换速度加快,破骨和成骨细胞活性紊乱及骨吸收矿化异常所致,典型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等,FGF-23能够在其中起到调节的作用[10-14]。有研究指出,维持性血透患者肾功能逐渐衰退致使血磷升高,代偿性刺激FGF-23表达分泌,而FGF-23通过对相关羟化酶表达进行抑制,下调活性维生素D合成,进而诱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iPTH随之大量分泌。在iPTH异常升高的情况下,通过有效激活RANKL/RANK系统,使破骨和成骨细胞活性增强,诱导骨转化异常,血清β-CTX和PINP水平升高[15-17]。

在本次研究中,A组治疗后血磷和iPTH水平均较治疗前高,表明HD治疗方案在改善维持性血透伴MBD患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有限。HDF方案通过高通量生物合成膜所具有的对流弥散作用清除中大分子,对于高磷血症和高iPTH血症能够发挥更有效的缓解作用。有研究指出,HDF方案能够使iPTH和FGF-23清除效果进一步提升,而且在透析液含有过高铝量的情况下,能够起到有效防范铝中毒的作用,减轻内毒素损伤,可使患者远期骨折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然而也有研究指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HDF治疗方案并不会起到显著改善患者矿物质代谢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B组治疗后iPTH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PINP和FGF-23水平均较A组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和单纯的HD方案相比,HD+HDF方案能够使血磷和iPTH清除效果得到更有效的提升,利于骨质代谢逐步恢复到稳定状态。HP方案通过物理吸附及疏水基团的相互作用发挥其吸附作用,从而实现有效清除大中分子物质的效果。有研究指出,HP+HD方案能够使iPTH清除效果提升,使肾性骨营养不良状态得以纠正。在本次研究中,C组治疗后的血磷水平相较于治疗前显著降低,和A组相比也较低;C组治疗后骨代谢相关因子水平也均较治疗前低,较A组治疗后低,且iPTH水平在治疗后低于B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HP+HD方案具有更为明显的调节钙磷水平和改善骨质代谢的效果,且该方案实施后,患者的血磷水平更低,提示其能够有效控制矿物质骨异常,尤其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在本次研究中,三组治疗前后的骨量低下和骨质疏松情况具备相似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HD+HDF和HD+HP方案在防治骨质疏松方面并没有显著的优势。

通过本研究结果证实:相较于HD方案,HD+HDF及HD+HP方案用于维持性血透伴MBD患者在改善矿物质和骨质代谢状态方面具有优势,其中HD+HP方案更有助于纠正骨质代谢紊乱。但因纳入样本量少、随访时间短及单中心等制约,所得结论仍有待更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证实[18-20]。

猜你喜欢
透析液血钙血透
不同品牌腹膜透析液变更对透析充分性的短期影响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含糖透析液对非糖尿病维持性 血液透析患者血糖血压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迟发性腹膜透析液渗漏的CT诊断及分析
无糖与含糖透析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的影响研究
高、低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血钙测定结果比较及其临床意义
护理礼仪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