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2022-12-16 07:45兰玉彬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52期
关键词:妇科疾病全血血瘀

兰玉彬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东丰镇仁合卫生院,吉林 东丰 136300)

0 引言

在妇科疾病的诊疗中,有相关研究指出,血瘀证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其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患者发生血液不畅或血液淤积,进而造成瘀血现象,例如痛经、子宫肌瘤以及慢性盆腔炎等[1]。但对于此类疾病而言,西医治疗往往属于对症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停药后容易出现复发等现象,对于患者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故而整体的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2]。然而随着近年来中医药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其也获得了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除此之外,对于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医药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中活血化瘀法便是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3,4]。基于此种情况,笔者选取了40 例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血瘀证妇科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并对其进行分组管理,以分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更好地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为优质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9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期间,选取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东丰镇仁合卫生院收治的血瘀证妇科疾病患者,样本总量为40 例。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过临床辨证后确诊为血瘀证;(2)均对患者及家属讲明本研究目的与方法等相关内容,患者均在入组前亲自或由家属代劳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者精神或意识异常,无法进行正常交流;(2)伴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3)中途自动脱落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至两组,分别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活血化瘀法治疗(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组间性别、年龄等相关资料实施统计,并利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处理后,其结果显示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文数据对比具有较高可信度,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具体而言即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类型的不同,严格遵守西医疾病临床治疗规范实施相关治疗[5,6]。

观察组:在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活血化瘀法治疗。根据患者的病因分类并结合患者疾病类型进行相应的治疗:针对气滞血瘀患者,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治疗原则,实施少腹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等加减治疗;针对寒凝血瘀患者,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实施温经汤、当归四逆汤等加减治疗;针对气虚血瘀患者,以补气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实施八珍汤、四物汤等加减治疗,上述所有方剂用药及用量均严格参照《方剂学》第七版教材[7]。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8,9](包括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分析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中医证候积分(分) 高切全血黏度(mPa·s) 低切全血黏度(mPa·s) 血浆黏度(mPa·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0 35.64±10.26 11.34±2.08 6.33±1.25 4.40±1.22 13.31±1.66 9.19±1.53 1.90±0.41 1.38±0.36对照组 20 36.85±10.19 15.96±1.01 6.32±1.19 5.52±1.13 13.40±1.74 11.30±1.48 1.91±0.33 1.70±0.45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更高,为9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n,%)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15.00%、对照组为10.00%,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基础物质之一,然而对于女性而言,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所致,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均与血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古人云“女子以血为本”[10,11]。但由于女性经、孕、产、乳等特殊的生理过程均可伤其血,因此在妇科疾病的诊疗中,大多以血分病居多[12-15]。其中月经量过多、分娩失血、哺乳等均可导致女性发生血虚,而血虚日久则导致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导致血液在脉管内的运行缓慢,进而留滞成瘀,为血瘀之证;而女性以肝为先天,因此容易导致其肝气不舒,气滞成瘀;另外,若女性感受风寒之邪,加之正气不足以驱邪,久而久之则导致血瘀,由此可见,在妇科疾病的诊疗中,加强对血瘀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6-20]。对此,笔者开展此次研究,选取均经过临床辨证后确诊为血瘀证的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因分类结合患者疾病类型,分别对其实施不同种类的活血化瘀之法,其中,气滞血瘀者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气虚血瘀患者以补气活血化瘀;寒凝血瘀患者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进而观察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更高,为9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15.00%、对照组为10.00%,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笔者还观察了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11.34±2.08)分、(4.40±1.22)mPa·s、(9.19±1.53)mPa·s、(1.38±0.36)mPa·s]均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提示,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有效运用活血化瘀法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经过辨证属于血瘀证的妇科疾病患者而言,在其治疗中有效利用活血化瘀法可以显著增强其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患者预后状况,促进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并且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临床治疗安全性较高,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妇科疾病全血血瘀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话说血瘀证
远离妇科疾病这么做才正确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妇科疾病常见误区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诊治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微量全血彗星试验检测电子制造业不同工种人群DNA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