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能力提升要素研究
——针对不同入职年限教师的调查报告

2022-12-17 10:07尹元华张德宝冯占营郭荣春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职业高职素养

吴 娜 尹元华 张德宝 冯占营 郭荣春

(1.山东交通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3;2.济南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一、调研背景及意义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转变,从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产业转型升级具有跨行业、跨领域、跨专业等特点,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要求远远高于传统产业。目前我国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对产业转型升级速度产生了影响[1]。培养对接产业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亟须解决的问题。教育引领与服务能力要显著增强,包括教育对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引领和服务能力要进一步增强,对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都有基本要求。

高素质高质量职业人才培养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挑战。高职院校的师资质量直接影响高素质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高职类院校1468所,专任教师约55.6万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约为40%。为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通过建设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选派教师研修访学、培育教学创新团队等方式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全面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高职院校高质量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国家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任务。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是高职教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高职教师的能力提升需求和提升途径与策略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刘晓杰、杜娟研究了高职教师专业化成长规律、成长需求和成长路径,认为高职教师能力提升需求包括教学能力、信息化运用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途径包括政治素养、师德素养、理论素养和能力素养四个方面[2-3]。焦晓骏通过高职教师访谈方式研究发现,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影响因素包括个人特质、观念态度、职业规划、政策与环境等主观和客观因素,专业能力提升路径的关键在于内部动力的提升[4]。姜运隆研究认为通过构建创新平台、创新体系和创新驱动模式的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可以推动高职教师在跨界合作与探究中实现教学能力提升[5]。齐常辉研究了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和阻碍能力提升的现实障碍,提出从教师个体、学校管理和企业协助三个层面实现高职教师能力提升策略[6]。何婉婷、赵计平分析研究后提出通过构建职业-标准-课程的培养模式可以化解高职教师在教学能力提升中存在的困境[7]。周金容针对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进行研究,提出通过改变观念、深挖资源、建立共同体、强化培训等策略实现教学信息化能力提升[8]。王珍珍研究了高职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科研能力提升困境,明确提出通过科研能力的生态位扩充策略和生态位分化策略实现科研能力提升[9]。综上所述,尽管对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研究较多,但研究内容只是笼统地提出了建议或路径分析,缺乏针对不同入职年限的高职教师能力提升需求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本文通过对高职教师不同入职年限对能力提升需求不同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能力提升需求实施分阶段、差异化的引导和培训,激发高职教师能力提升的热情和决心,促进高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调研基本情况

设计调查问卷,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能力成长需求进行问卷调查。调研对象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调研学校为6所,其中山东省内高职院校3所。调研问卷的设计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如参与调研人员的学校、参加职业教育工作年限、职称和工作类型等内容;二是调研的主体部分,包括能力提升的侧重点和影响因素以及工作中影响能力提升的突出问题;三是调研不同入职年限在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和工程伦理素养三方面提升的不同需求。调查问卷共发放400份,收回382份,回收率95.5%。

三、调研内容分析

通过对调研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归纳、分析,形成以下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能力成长需求调查报告。

(一)高职教师能力提升需求的总体状况

高职教师能力提升需求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等多个要素,调查问卷显示对能力提升需求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占比分别为90%、81%和71%,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位居第4位和第5位,占比为57%和49%。分析发现,对于不同入职阶段的教师具有明显不同的能力提升需求。入职时间不足5年的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非常急需的能力提升要素;在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提升需求中,81%的教师认为实践能力提升非常重要;入职5年以上的教师对职业素养的提升需求较为迫切;而入职8年以上的高职教师开始注重科研能力的提升。

(二)影响教学能力提升的各要素的状况

将教学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进行细化处理,共给出影响教学能力提升的10个要素,调研结果中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专业实践能力、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教学价值观和激励机制。调研显示,82%的教师认为专业实践能力是影响教学能力水平的第一要素;74%的调查者认同专业理论知识会直接影响教学能力提升;而68%和50%的教师则认为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和教学价值观是促进教学能力快速提升的重要因素;教学激励机制对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位居影响要素的第5位。问卷选项中的同行竞争机制和教学监督与评价机制两个因素排在最后,说明参与问卷的高职教师认为这两个因素对促进教学能力提升影响最小。这也从侧面说明,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内在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外界竞争、监督、评价等因素必须通过激发调动内在因素才能发挥作用。

(三)教师入职年限与能力素养提升需求之间的状况

对高职教师入职年限和能力素养提升需求关系进行调研和分析。在高职教师专业能力需求(11项指标)、综合能力需求(4项指标)和工程伦理素养(7项指标)中,不同入职年限的高职教师对这三方面能力需求要素具有不同侧重点。入职1年以内的高职教师,注重专业知识讲解能力、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而师德素质的提升是工程伦理素养中最重要的,排在第1位。入职2-3年的高职教师认为教学设计能力、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是最重要的专业能力提升需求,师德素质和职业素养在工程伦理素养中排在首位。入职4-6年的高职教师认识到专业的理论深度和抗压能力急需提升,同时开始注重对教学从事专业的关注。入职7-9年的高职教师开始注重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前瞻能力,是专业基本能力和工程伦理素养中需要提升的能力要素,抗压能力需求在此阶段被特别看重。入职9年以上的高职教师则注重专业综合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教育激情,他们把这些作为能力素养提升的首位需求。

(四)教师岗位工作中与专业相关的问题状况

对目前高职教师岗位工作中存在的与专业相关的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0%的高职教师认为专业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是最突出的问题,其他问题依次是缺乏行业背景、缺乏专业技能、实际动手能力差以及学校政策导向不明确等。80%的高职教师承认缺少专业的行业背景,同时专业技能缺乏也是目前教师岗位工作中存在的较为突出问题。很多高职教师大学的专业学习侧重于理论知识,对专业技能掌握不足。另外,学校政策导向的不明确也是影响高职教师能力提升的因素之一。

四、调查结论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到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成长需求是多方面的,但其核心要素是共性的。调查中涉及的能力提升需求的核心要素可以概括为技术能力、学科基础和职业素养。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促进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提升。

(一)技术能力是高职教师能力提升需求的核心要素

高职教师的技术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和教学技术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是高职教师为解决专业实践问题而需要具备的技术能力,这需要通过相关专业学习获得。教学技术是教师通过对教学资料准备、教学过程设计和实施、教学效果评估等环节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培养和提升。从调研中可以看到,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高职教师最重要的能力提升需求。专业实践能力、专业理论知识是影响教学能力提升的首要因素,而这些恰好是由高职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决定的,说明专业技术能力对高职教师整体教学能力具有主导性;而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是教学技术能力的重要体现。不同入职年限的高职教师认为专业知识的讲解、专业教学设计能力、专业理论深度提升和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分别是入职1年以内、2-3年、4-6年和7-9年对专业技术能力提升的第一需求,表明专业技术能力和教学技术能力提升是高职教师实际工作能力提升的核心要素。

高职教师所教和所学专业相同或密切相关时,更利于教师通过教学过程运用专业技术能力实现理论知识讲授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当教师所教专业与所学专业存在较大差距或相关性较小时,就会出现专业所学与实际工作脱节问题,造成高职教师教学挫败感,影响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积极性,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专业不一致也是阻碍高职教师能力提升的突出问题之一。另外,高职教师专业技术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教师技术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尤其当高职教师入职多年对科研能力提升有较高需求时,专业技术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科研水平。

教学技术能力直接决定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学技术能力对于非师范类毕业的教师而言是需要重点培训和加强的。尤其对于入职1-3年的高职教师,教学技术能力的提升是重点。1972年英国著名的《詹姆斯报告》提出“教师教育三段论”,即通过“培养-任用-培训”三个连续的教师教育阶段实现教师培养计划。入职后,教师培训是高职教师职业生涯中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通过专业培训和专门训练提升课程开发、课程组织和教学能力,是高职教师教学技术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二)学科基础是高职教师能力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师需要精通所教的学科以及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法[10]。精通所教学科就是指专业学科基础扎实,专业学科基础对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国外职业教育教师非常注重教师的专业学科基础,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在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必须经过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才能胜任职业教育工作。专业实践能力要求高职教师具备与行业和岗位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通过教学的方式将专业知识、职业要求和职业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专业学科基础对教师教学起到支撑作用,随着高职教师入职时间的增加,对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需求逐步提升,专业学科基础对这些能力提升的助推作用会越来越明显。调研过程中反映出的在专业理论深度、专业知识创新能力、专业综合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也是专业学科基础薄弱的表现。调研中还反映出行业背景缺乏,也是专业学科基础不足的表现。职业教育为产业和行业的变革提供技术人才支撑,人才培养一定要有前瞻性。如果专业学科基础不扎实,高职教师对专业变化和行业需求就不敏感,就不能依据行业需求特点进行有效教学,更不能敏锐识别行业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使教学和人才培养相对于行业产业变化存在滞后性。

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法都可以归结为教育科学知识。一个具有深厚教育学基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教育学相关知识,对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和提升作用。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部分非师范类院校硕士生、博士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任教,其教育科学基础相对薄弱。即使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生,他们入职前的培养基本上是一种以学科划分的专业教育模式,其教育科学知识主要是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而对职业教育原理、职业教育学和职业教育心理学等知识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掌握[11]。这些原因造成新入职教师对职业教育教学过程往往缺乏掌控能力。 一个熟练运用教育科学相关知识、尊重学习规律、把教学过程设计得趣味十足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可以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教学效果。相反,一个不注重学习规律且不能有效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职教师,其教学效果必定一般。加强和提升高职教师专业技术学科和教育学科水平及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职业素养是高职教师能力提升的内涵要素

当代著名的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斯普朗格在20世纪初提出师范教育需要强调教师人格陶冶的重要性,此观念对德国、希腊、意大利、英国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事业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通过教育要把人的创造力激发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这个教育过程需要教师完成[12]。教师的职业素养对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学生良好素质的养成需要具有良好素养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调研中存在的教学价值观和工程伦理素养提升需求都是高职教师职业素养层面的问题。教师职业素养包括教育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心理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其中,教育思想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高职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教育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素养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崇高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心理素养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必备条件,良好的心理素养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不急不躁、润物无声,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是全面的、持续的和无止境的,贯穿于高职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只有热爱教师职业,懂得教学艺术,具有对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的情感,才能激发出自身的工作热情,才能为培养人才尽心尽力,才能提高职业人才培养质量。

五、结语

通过调研问卷和对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入职阶段的高职教师对能力提升的需求不同。随着高职教师入职时间的增长,对能力提升需求依次是教学能力、职业素养、专业实践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其中,教育科学基础是入职1-6年的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和提升的能力。遵循教师成长规律,通过专业培训、教师自学和专家指导等方式实现教师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方面的提升能力,有助于高职教师入职后快速成长,体验教育教学的乐趣,增加对职业的热爱,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

猜你喜欢
职业高职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