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林白水故居

2022-12-17 09:59文兵马司北京
中关村 2022年11期
关键词:军阀白水白话

文兵马司(北京)

林白水是中国出国攻读现代新闻学的第一人,更是中国近代用白话文办报的第一人,与黄远生、邵飘萍并称“民国三大记者”。1904年11月16日,农历甲辰年十月初十,这一天正值慈禧太后的70大寿。为讨得慈禧太后的欢心,清廷上下竟然无视列强入侵、国难当头的紧迫形势,大肆糜费民脂民膏隆重操办慈禧太后的70大寿庆典活动。时任上海《警钟日报》主笔林白水,对腐朽没落的清王朝和祸国殃民的慈禧太后的种种所作所为看在眼里、恨在心上,并决定利用他所主持的《警钟日报》这一阵地,借题撰文大胆揭露、讥讽和痛批清王朝及慈禧太后的种种腐朽没落。

林白水写下一副对联在《警钟日报》发表:“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再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台海,七十又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每逢万寿必无疆!”

当时,该报对此联评议称:“冷嘲热骂含讽豪端,亦寿联中之别开生面者也。若令腐儒见之,必咋舌惊走曰:何物狂生,大胆如此。”一时间,国内各报刊纷纷予以转载。

林白水除了在《警钟日报》上刊登“讥讽寿联”之外,还专门撰写发表了题为《万寿无疆》的时评,对于清王朝大肆糜费民脂民膏操办慈禧太后70大寿庆典予以辛辣嘲讽和猛烈抨击,这在当时的国内也是极为罕见的。

林白水写到“甲辰十月十日,皇太后万寿至矣。我国之官绅士商,莫不颂太后曰:万寿无疆。各国之使臣,亦莫不呈递其本国君主、总统之书,而祝曰:万寿无疆。记者按:以此四字颂太后,实为确切不移。盖以近事证之,太后五旬万寿,则为甲申,其时法人攻越南,谅山一役,而安南之疆土无。六旬万寿,则为甲午,其时日人攻朝鲜,平壤一败,而台湾之疆土无。以是相继而起者,则德割胶州、俄割旅大、英割威海、法割广州湾。延至今年,七旬之万寿至,而西藏疆土又无。每遇万寿一次,则必失疆土无算。方今,联俄之说已大起矣。倘如,诸卖国贼之奸谋肆行无忌,以作万寿祝嘏之敬礼,则相继而失者,不知是某疆乎?某土乎?呜呼!所谓无疆也者,犹言无疆土也。举国而颂无疆,又有贼臣以为之助,吾恐瓜分之日,即在目前矣。”

林白水的这篇时评针砭时弊,气冲牛斗,可谓脍炙人口;言简意赅,语带双关,不禁拍案叫绝;胆量之大,讥讽入骨,在今天读来也令人敬佩不已。

林白水故居位于西城区椿树街道骡马市大街9号。1990年被公布为第二批(原)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中国网通盖办公大楼时将其拆除。后在全国新闻界朋友、北京市各界的呼吁下,林白水故居在网通大厦旁边重建。

现在的林白水故居

1925年12月10日的《社会时报》这样评价林白水——“无私无党,直言不讳者,白水一人而已。观其时评,无论任何军阀、任何政客、任何士民,有好坏处,莫不良心驱使,力加戒勉,且聪明绝顶,料事如神。”

1928年,国民政府为林白水、邵飘萍两位同被军阀杀害的报界先烈举行了千人追悼大会,场面甚为壮观。会场高悬一联,把两人的名字嵌入其中,满是悲惋痛悼之意:“一样飘萍身世,千秋白水文章”。蔡元培还亲笔为林白水题写了墓碑。

1962年邓拓先生在《燕山夜谈》专栏发表《林白水之死》一文,这位报业先驱才重新得到较公允的评价。

林白水故居原位于棉花胡同1号、四川营胡同13号,2004年至2006年迁建至今地。故居为两进四合院,整座建筑坐北朝南。

历史上前院是《社会日报》社所在地,有正房三间,进深七檩前出廊。两厢房各两间,进深五檩。倒座房三间,进深五檩,东面出半间通门道。正房东侧有门道通后院,后院为林白水的住宅,有正房三间,进深五檩加前廊。两厢房各两间,西厢房进深仅三檩,东厢房加一步,正房东有一门道通后街。

现在的林白水故居,已经大变样了。林白水故居,被改造成了社区特色的阅读空间:椿树书苑,设有林白水展览馆、亲子阅读区、浏览室、图书阅览室等。

走进书苑,一花一木的设置都颇为用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厅影壁以“有如白水”展示整个书苑的精神内核。

林白水是最早提倡白话的人之一

因为揭露军阀政客的黑幕丑闻,报社多次被查封,他也多次入狱,著名事件有刊登揭露曹锟贿选总统丑闻等。林白水实践着“新闻记者应该说人话,不说鬼话;应该说真话,不说假话”的诺言,甚至面临死亡威胁的险境,但这都没有动摇他高喊“报馆要替百姓说话,不去献媚军阀”的口号。他不畏权势、献身新闻事业的精神品格,对一代代报人而言都是莫大的精神鼓舞。

林白水还是最早提倡白话的人之一,1901年,他任《杭州白话报》主笔,在《杭州白话报》第一天出版的启事里,他写了一段话:“因为我是一个平民,所以我说白话,是一般老百姓的语言,而不是一般士大夫阶级的咬文嚼字或八股文的文章,我不满风花雪月,也不像别的报纸一样,捧戏子或歌颂妓女的美丽风骚。我只是把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小事报告给一般老百姓。”他创办的《公言报》更是完全采用通俗的白话,是北京有史以来第一个用白话出版的报纸。

林白水,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原名林万里,字少泉,号宣樊、退室学者、白话道人。中年后笔名为白水。林白水生前曾著《生春红室金石述记》等,另有《林白水先生遗集》传世。

1815年,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发行,采用的是文言文体。然而,第一份采用白话文的报纸当属1901年6月20日首发的《杭州白话报》,办报之人正是林白水。

林白水回忆起这段经历,言辞中尤为得意:“说到《杭州白话报》,算是白话的老祖宗。后来我从杭州到上海,又做了《中国白话报》的总编辑,中国数十年来,用白话语体做革命的宣传,恐怕我是第一人了。”

二十余年间,林白水先后创办或参与编辑的报刊就有《杭州白话报》、《公言报》、《警钟日报》等10多种,他以笔为武器、以报为阵地,不惧强权,为民疾呼,其报社被查封五次,三次入狱,仍不肯投笔,终因大胆发表揭露反动军阀的文章而惨遭杀害,以身殉报。

为国捐躯千秋白水文章

1926年4月26日,《京报》社长、著名新闻评论家邵飘萍在北京惨遭奉军杀害。黑云压城,人人自危。但林白水却临危不惧,6月5日发表《欢迎吴张者注意》,再次抨击炙手可热的军阀以及趋炎附势之徒。

主宰北京的张宗昌早就对林白水不满,因为他曾被林讽刺为鱼肉百姓的“狗肉将军”、遇上敌人就跑的“长腿将军”;而财政次长潘复乃张幕后军师,被称为“智囊”,早在前两年林白水就因在报纸上揭露过他而引起他的忌恨。此次潘复一心想当财政总长却没当上,林白水又在1926年8月5日的《社会日报》发表时评《官僚之运气》:“狗有狗运,猪有猪运,督办亦有督办运,苟运气未到,不怕你有大来头,终难如愿也。某君者,人皆号之为某军阀之肾囊,因其终日系在某军阀之胯下,亦步亦趋,不离晷刻,有类于肾囊之累赘,终日悬于腿间也。此君热心做官,热心刮地皮,因是有口皆碑,而此次既不能得优缺总长,乃并一优缺督办亦不能得……”

林白水在文中将“智囊”变作“肾囊”,张宗昌又有“长腿”绰号,此文一出,见者无不拍手大笑!潘复当晚也看到这篇嬉笑怒骂的奇文,气得七窍生烟,先是给林白水打电话,要他在报纸上更正并请罪,林以“言论自由,岂容暴力干涉”而断然拒绝;潘复恼羞成怒,拿着报纸在张宗昌面前哭诉,要求立刻枪毙林白水。张看后,也认为林如此公开谩骂,侮辱人身,实属过分,于是8月6日凌晨一点下令让北京宪兵司令王琦将林逮捕,关押在宪兵司令部。

林白水自知此次凶多吉少,于凌晨4点写下遗嘱:“我绝命在顷刻,家中事一时无从说起,只好听之!爱女好好读书,以后择婿,须格外慎重;可电知陆儿回家照应。小林、宝玉和气过日。所有难决之事,请孙、淮生、律阁、秋岳诸友帮忙。我生平不做亏心事,天应佑我家人也。丙寅八月七日夜四时万里绝笔(应为八月六日)。”

林白水被捕的消息传出,京中友好纷起营救。杨度和《黄报》记者薛大可等找到张宗昌苦求,甚至长跪不起。京剧名角程砚秋、杨小楼力陈林先生不可杀。郝鹏更以身家性命担保“林今后绝不如此放肆无礼”,张遂答应释放,郝鹏当场代写释放手令请张签字,并连夜直奔帽儿胡同宪兵司令部,王琦叫他在客厅“稍候”,但不久传来的却是手令来晚了,林早被执行的消息。

事实是,王琦接到手令后曾与潘复密商,于是日(8月6日)凌晨4点10分,将52岁的林白水押赴天桥刑场,未经审讯就以“通敌有证”的罪名匆忙枪决,然后谎称手令来迟一步。8月7日《晨报》报道,“子弹从后脑入,左眼出。被难之时,林身穿夏布长衫,须发斑白,双目犹未闭,陈尸道旁,见者为之酸鼻。”这一天离邵飘萍被杀相距不过百日,而且都在同一地点罹难,真是“萍水相逢百日间”。

林白水遇难后,他的徒弟建书到场收殓,厝于南下洼龙泉寺。19岁的儿子林陆起正在美国读书,14岁的女儿林慰君闻讯吞药自杀获救,将父亲的血衣埋于香山万安公墓。

1928年北伐成功后,首任北平市长何其巩主持召开邵飘萍和林白水的盛大追悼会,悬挂的挽联是:“以身殉报一样飘萍身世,为国捐躯千秋白水文章。”

1985年7月30日,国家民政部追认林白水先生为烈士,他的家乡闽侯县也修建了林白水纪念馆。

他短暂的一生都在亲历一个国家的政权更迭和民族危亡,一介柔弱书生勇担道义,用手中的“匕首”,怒骂贪官污吏,为民请命,拥护革命,为中国现代教育史和革命史留下了多彩的一笔。

猜你喜欢
军阀白水白话
白话寄生虫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模仿天才
Kiss and Ride
白水洋一日游
传统与现代之间——民初社会中军阀的行动逻辑
白水煮生活,笑料跑不掉
白水煮生活
余光中说文言是白话的润滑剂
在坏的时代能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