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电影教育功能的实现机理与开发路径

2022-12-18 19:20刘红梅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8期
关键词:价值观价值大学生

刘红梅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龙山书院)

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文化现象,微电影以传播“微文化”为己任,集中体现了媒介化时代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等的深刻变革。基于独特的影像叙事特性,微电影除了具备商业价值和审美价值,还兼具道德、励志、公益、科普等社会教育功能,并在伦理构建层面实现了从外在表达范式到内在意义建构的系统性创新。本文旨在探讨微电影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价值与优势,对微电影教育功能进行系统分析,并据此提出强化高校微电影教育功能的策略。

1 微电影教育功能的内生机理

从本质上看,电影是一种叙事性的影像艺术,而叙事与人性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可视为电影审美的心理学依据。微电影具有不同于传统电影的叙事思路和表现范式,它转而重视叙事蒙太奇,在充分展现生活逻辑与群体情感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传递了主流价值观。这种不着痕迹、渗透式的宣教功能源于微电影的本质属性,即“文化性”和“社会性”。

“文化性”源于微电影对“边缘阶层”或“草根阶层”影像话语权的拓展,在商业捆绑、媒介限制和政策管控下,顽强地构筑了极具意义的互联网亚文化形态。由于娱乐化、去政治化以及话语意义转向的共同作用,当代微电影已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粗浅、越轨和扭曲”,但保留了亚文化语境中“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对应关系”,这就使“自我表达”“自主言说”成为可能[1]。一方面,微电影拓展了创作与影像主体,建立了个体与社会、文化、现实等多向度关联,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自下而上的“草根性”;另一方面,亚文化表征与创生平台实现了底层情感表达的艺术化和专业化,由此构建了崭新的民间话语场域和舆论空间,增强了互联网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与交融性。

“社会性”则源于微电影与公众生活的密切性。微电影并未因为商业性、篇幅限制和后现代主义风格而忽略价值观念塑造。与此相反,民间立场、传播时效性和制作低门槛赋予了微电影更多的道德责任。微电影对边缘群体和现实问题格外关注,涌现了大量道德、责任、人文关怀等主题作品,不乏道德审视、人性辨析和价值批判。“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微电影以叙事方式解析社会意识形态,必然以中介的身份反映公众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基于以上分析,微电影的魅力并非源于技术和商业,而是它再现现实的隐喻能力。实际上,微电影不仅制造出“与现实一致”的影像,还隐藏了更加深沉的含义,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并参与到影片所反映的情景之中。这正是当代中国微电影的本质——它存在于观众与电影之间的协同和共生现象中,通过“催眠”为人们提供了参与现实、思考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2 微电影教育功能的作用机制

进入“微”时代,微电影凭借“微叙事特性”成为知识、文化和价值传播的软性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独特的认知平台,并通过“文化认同”和“隐性渗透”实现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职能。

首先,微电影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文化现象,从外在表达范式到内在意义建构,是以实现自身意识形态诉求与价值观表达、满足大众心理与价值诉求并最终实现文化认同为目的。微电影已成为“微文化”时代重要的文化力量,兼具艺术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审美、商业及社会教育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中国,微电影不仅依靠其娱乐性和观赏性赢得受众市场,还在于它较好呈现了文化积淀和主流价值,推动了互联网文化的自我改造。

其次,微电影运用创造性思维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化演绎,人们被影像和情节所打动,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其中。这是因为,人们习惯将脑海中的构思以及内心的焦虑、痛苦等以某种方式演绎出来,而电影凭借技术手段与公众达成了一致,即电影创作过程与观众心理活动实现了完美结合,有效建立起了个体与社会、文化、现实等多向度的关联。一方面,每个观众都会依据自身人生与阅历来体验和理解影像内容,在大脑中对信息进行选择、组合和再现,并解读为曾经构思的情景。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足以使影片表达的理念和价值在空间和群体中得到传递,从而对个体的思维和人性产生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微电影本身是一种总结、传播特定时期主流文化与思想的有效手段,它在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社会思维和集体行为,并在价值观层面对个体的自我认知与自我表达予以支持。

再次,当代高等教育不仅涵盖知识、认知和理性范畴,更注重情感、道德、人格等教育,而微电影为大学生成长提供了极佳的实践体验载体。微电影与大学生价值教育紧密结合,是由两者的内在联系所决定的:一方面,两者参与主体、受众群体、主题内容乃至目标意义都是一致的,借助于微电影开展大学生价值教育可谓相得益彰;另一方面,两者发展模式非常相似,微电影契合大学生追求精神自由和互动交流的感性诉求,“寓教于乐”的微电影教育方式无疑更具亲和力、感染力和渗透力[2]。总之,微电影既是大学生思想观念碰撞的集结地,也是高校价值教育的前沿阵地和最佳载体。

3 微电影在高校价值教育中的机制优势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思想品德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纳入学业质量标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高校微电影的创作主体、形态、题材以及目标受众均以大学生群体为主,拥有传播伴生性、制作低廉性、内容丰富性等特性,在高校价值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机制优势。

首先,微电影优化了“微时代”主流价值教育模式。一是传播内容更加鲜活生动。微电影立足民间和现实,勇于结合当下话语实践,突出叙事强度、情感力度与人性深度,比传统电影更善于反映某种社会价值观。二是传播方式更为灵活快捷。微电影的传播效率较高,而协同过滤机制和大数据技术有助于提炼用户群体的价值观倾向,从而实现对新价值观的批判性接受,有助于促进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三是作用机制更为和谐自然。微电影的叙事特性及“移情作用”的发挥,促进了受众与叙事影像之间的深度融入,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感化和教化。

其次,微电影创新了科学文化知识传播模式。一是从抽象向具象转变。微电影利用影像叙事将抽象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具象化、形象化的纪实性剧情,给受众带来独特的视听体验,极大提高了大学生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兴趣与能力。二是从静态向动态转变。微电影将静态、枯燥的科学文化知识展现为动态、生动的知识性叙事,受众在融入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实现了主动学习。三是严谨性与趣味性相统一。微电影将严谨的科学知识植入可感、可视听的影像故事中,增加了科学知识的趣味性,使受众获得独特的认知体验和知识收益。

再次,微电影健全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机制。一方面,基于文化传承与发展使命,微电影通过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将之植入影像故事中,以此引领道德认知的统一性与民族意识的同一性,不断激发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另一方面,基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需要,微电影通过艺术作品促进道德行为的反馈,引导公众参与公共文化空间和主流价值体系构建,借助“移情作用”对大学生自我价值认同产生激励效应,使之不断领悟、内化,最终外化为实际行动。

4 微电影发展过程中教育功能的弱化

微电影是商业资本和消费文化催生的艺术形式,必然追求流量、利润和娱乐效应,但若奉行“娱乐至上”,则会对微电影的整体生态及教育功能发挥造成破坏性影响[3]。当前,微电影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有损其应有的原则、立场和使命。

一是价值取向呈泛娱乐化、媚俗化、功利化趋势,不利于弘扬主流价值观。在娱乐化、去中心化和碎片化背景下,微电影价值观表达趋于多元分散,一部分作品忽视了对生活、现实和人性的深度关照以及对“真、善、美”的价值引导,实质上是“表面热闹、富有吸引力但缺乏深度”,心灵体验和感召力量大打折扣,难以达到触动人心、引起共鸣的效果,这与微电影艺术的本质、功能和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二是内容生产存在定位失衡、文化失位、价值失范等弊端,不利于构建良好的生态。就整个行业来看,微电影创作团队的专业能力和制作水准整体偏低,表现为创作手法冗长、叙事方式碎片化、缺乏艺术表现力,以及滥用模仿、拼贴、包装等技法。而创作群体人文关怀和价值诉求的普遍缺乏,则损害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存在意义,因此就难以提供持久、优美的精神享受。

三是监管机制缺失导致外部生态恶化,不利于整合主流意识形态。当前,在商业文化和市场竞争影响下,部分微电影创作“以流量定胜负”,失德行为和违规现象时有发生[4]。因此,在弘扬行业道德规范,提高从业人员社会责任感的同时,还需进一步建立健全涵盖准入门槛、题材内容、制作水准、价值导向、惩戒机制等环节的系统性监管机制,平台服务商的监管动力和实际控制能力也需不断提高,共同为抵制低俗文化、构建健康的公共文化空间提供制度 保障。

5 强化高校微电影教育功能的具体策略

随着媒介融合不断深入,微电影在商业模式、创意文化、自我表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功,同时凭借自由、灵活、个性等特性获得了大学生群体的青睐,由此承载了高校价值观教育的部分职能。根据微电影产业发展现状,政府、高校和服务商等应加大协同力度,通过顶层设计引导微电影正确发挥其教育功能。

5.1 打造健康有序的校园文化空间

净化校园文化空间,有助于发挥微电影的舆论引导功能,为高校价值观教育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一是要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引导作用,通过协同创新打造超级融媒体,强化播放平台的公益性质,不断优化微电影发展生态,为校园文化空间建设提供基础支持。同时,应将微电影纳入伦理和道德评判范畴,使价值观真正融入技术和产业体系。二是应坚守“守门人”职责,通过政策法规、产业规划、指导文件等规范微电影产业发展,凸显其价值观、思想性和艺术性,引导大学生全面、理性、辩证地认识社会,提升自身责任感与使命感。三是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价值与思想性是微电影表达的核心内涵。在各种价值观混杂的自媒体时代,高校更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微电影突出社会价值,要求创作者深度理性思考并反映事件本质,促使创作者摆脱功利和浮躁心理,自觉承担主流文化生产和传播使命,不断提升微电影制作的艺术水准与审美价值,促使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四是要提升“意见领袖”的号召力,通过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传播正能量,建设“接地气”“有人气”的第二课堂,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低俗影视文化,有效弥补高校思政教育师资不足、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方式单一等缺陷。

5.2 构建良性发展的行业生态系统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微电影行业要坚持艺术创作的核心立场以及传播正能量的价值导向,构建良性发展的市场秩序。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主流价值导向,深入探究微电影创作机制与规律,不断创新叙事方式和表达范式,开展富有建设性的社会解析和意义建构,引导大学生从中获取深刻的心灵体验与人生感悟。实践证明,“主流影片之所以能够得到观众认同,在于准确把握了时代发展中人们心理、情感、愿望和价值观的微妙变化,有效表达了富有感召力、穿透力的主流价值观和健康的审美观”[5]。另一方面,应遵循文以载道的传统理念,将价值负载、艺术追求与商业诉求统一于作品创作之中。一是立场上要坚守初心,将核心价值、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等意识形态植入影像叙事中,让大学生从中感悟“真、善、美”的魅力,实现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有机融合;二是技术上要沿袭“由艺而道”的创作路径,以塑造“品格”为目标,通过对雅俗文化的兼收并蓄来表达“不流俗”的现代消费理念,寻求品牌价值、消费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契合点。

5.3 建立规范有序的产业监管机制

微电影教育功能的发挥还有赖于系统完善的监管机制,鉴于我国在这一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加强:一是与时俱进建立健全行业性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监管部门应主动研究微电影市场发展中遇到的新现象、新问题,及时出台、修订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二是探索建立行业负面清单,针对主要问题和突出问题划定基本底线;三是建立联动监督机制,通过构建工商、文化、通信、公安等多部门联动机制,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四是营造微电影批评氛围,通过客观公正的批判抑制价值观偏移、人文关怀缺失等弊端。

猜你喜欢
价值观价值大学生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一粒米的价值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