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致因理论在化工企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2022-12-18 21:47秦菲枣庄市市中区应急管理局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丙烯酸化工企业危险

秦菲 枣庄市市中区应急管理局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化工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对化工企业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针对管理层面而言,管理人员需要为安全管理工作负责,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与人员一起制定安全风险防范策略。通过深入研究不同的案例充分证明,在化工企业安全评价中应用事故知因理论是最为科学的选择,值得在整个行业进行全面的推广。

一、事故致因理论概述

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就是因为产生了大量的内部隐患,当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质变,人们将其称为事物发展的主要规律[1]。通过正确认识发展规律,能够从源头上规避安全事故的出现,为安全评价机制的建立提供准确的依据,以客观性的评价化工生产的安全等级,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作出科学的预警,避免出现突发事故而引发严重的损失。在分析事故安全等级时,相关人员需要把握好问题的关键点,科学分析。一般在分析时主要以人、机、物和环境为主要的事故分析因素,如果已经具备两个因素,说明发生的事故的概率非常大。如果具备三个以上的因素,则说明事故属于高发区,需要加强防护力度。也就是说,事故致因理论能够将事故事物发展的本质充分展现出来,定性定量的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做好预防工作,有效规避事故的出现。

二、化工企业安全评价的主要类型分析

现如今,对于规模比较大的企业而言,在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安全工作,同时需要制定科学的对策,保证安全事故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安全评价的类型较为丰富,为了发挥安全评价的重要作用,相关人员需要深入分析安全评价的主要类型。

(一)安全预评价

在设计系统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可行性报告中的相关内容,深入分析系统建设及建成后可能出现的风险,明确其中的有害因素,做出正确的预测,并将其与规定的指标进行比较,以正确认识危害性决定是否对其进行处理,将安全依据提供给系统建设者[2]。

(二)安全现状评价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系统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加强企业的调查力度,对企业所应用的各种生产工艺及生产装置等于明确的了解和认识[3]。结合相关理论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了解其危险程度,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处理这些因素,从而有效避免系统事故的发生,保证其安全性。

(三)安全验收评价

在系统完成正式进入运营阶段后,需要针对系统中的建筑场地及工艺设备情况实施安全评价的评价,准确分析投产后可能出现的有害因素,对其危险的可能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安全管理服务[4]。

(四)专项安全评价

对特定行业中的某一活动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评价,就是专项安全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还需要对危险可能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科学的措施来提升生产的安全性[5]。

三、化工企业的危险性分析

(一)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特性分类

江苏省化工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储存、使用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乙酯等危险化学品。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相关规定,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属于甲类火灾危险;苯乙烯、丙烯酸等为乙类火灾危险性。

丙烯腈、丙烯酰胺等化学介质危害性较强;爆炸危险介质包括丙烯腈、丙烯酸乙酯等。

本项目的丙烯腈、丙烯酰胺、氨水、叔丁基过氧化氢、过硫酸钠属Ⅱ级(高度危害);苯乙烯、丙烯酸等属Ⅲ级(中度危害);过氧化二苯甲酰属于Ⅳ级(轻度危害)。

(二)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危险、有害性分析

本项目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苯乙烯、丙烯酸等物质,主要以液态形式存在,其中丙烯酸丁酯这一物质的沸点可以达到145.7℃,爆炸极限达到1.2-9.9℃,属于乙类危险。苯乙烯,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蒸气大于空气,能在比较低的位置快速扩散,且扩散距离较远,当接触到明火就会出现回燃。丙烯酸,非常容易燃烧,当空气与丙烯酸的蒸汽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爆炸混合物。与明火接触,在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就会引起燃烧爆炸。

(三)生产过程及装置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

在生产乳液系列产品的过程中会发生聚合反应,本评价项目未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

本评价项目的生产过程,需要以事故分类标准为依据,科学分析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在本项目中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等都属于比较主要的危险,此外机械伤害、触电伤害、高处坠落等也普遍存在,有害因素众多。

(四)特种设备运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

涉及人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等都属于特种设备的主要组成。本评价项目特种设备有锅炉、压力管道等,通过辨识特种设备运行危险及有害因素,发现存在火灾、爆炸等危险。

四、事故致因理论在化工企业安全评价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

结合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化工企业的安全性评价主要以风险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需要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因素有正确的辨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防范,避免这些危险因素的堆积引发安全方面的事故,从而为生产活动创造安全的环境。而实际生产中,为有效提升整体的安全性,需要结合事故致因理论加强安全方面的管理力度。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安全问题比较多,以人员、机器等为主要的问题。从调查中发现,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运用事故致因理论进行安全性评价。

(一)安全评价模式建立原则

江苏日出化工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丙烯酸系列黏合剂、涂料、助剂;化工产品及车辆尾气净化器生产的技术研发、企业为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单位。企业拥有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证书。

1.科学性原则。安全事故是真实发生过的,需要应用科学性原则深入的分析事件,也要与事物的发生规律相符合,在评价安全性时,相关人员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对相关的概念加以明确[6]。

2.系统性原则。评价模式的设计,需要与安全相关的各个因素包含在其中,综合性的分析系统的投入与产出等不同的方面。系统性原则所应用的数据必须真实,具体包含多个方面。

(1)目的性。安全评价模式主要就是对企业生产情况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通过运用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安全评价模式,确定科学的对策,严格把控生产安全,最终实现预期的目标。

(2)整体性。评价对象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安全评价模式所实施的评价也是统一的整体。评价各个部分并不是分割整体,不同的评价方法可以互相影响和补充,这样就能够有效的评价系统。

(3)层次结构性。安全评价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层次结构,可以分不同的主次,有先后之分。以评价方法设立的标准为依据,客观性的评价不同部分的主次以及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将企业的实际安全情况准确地反映出来。

(4)相关性。化工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评价模式中各部分的分析和评价具有直接的关系,通过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能够对企业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联性有清晰的了解,将准确的依据提供给管理人员,使其可以以此为依据建立完善的安全评价模式,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

(5)适用性。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了安全评价理论的研究力度,并运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使评价工作变得更加完善。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企业在评价时需要同时实施不同的方法,但完全使用定量分析进行评价将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只运用定性评价会融入个人的主观意识,也难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因此,在评价时需要紧密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实施综合性的评价。

4.特殊性和普遍性原则。评价模式具有一定的共性,而每种方法都有其鲜明的特色。因此,在建立安全评价模式时,需要结合评价对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合理地选择评价方法,运用普遍存在的方法从整体方面评价共性的单元,区别对待特殊的评价单元,合理地选择方法,提升安全评价的针对性。

(二)化工企业安全评价中事故致因理论应用存在的问题

通过积极总结企业中的大量典型案例,逐渐提出了事故致因理论,但企业的大量案例是事故致因理论的基础,所以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制约。我国早期的化工企业认为只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来落实工序,就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正是因为这一思想的限制,导致化工企业没有针对典型案例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事故致因理论的应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其在早期发生的事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可以用来处理与早期事故相似的事故,不能综合性的考量新出现的问题。

五、解决事故致因理论在化工企业安全评价中的存在问题的策略

目前,化工企业的安全性问题已经受到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为了有效提升化工企业的安全性,需要加强事故致因理论的理论。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对事故的发展变化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寻找相关线索精准的判断事故责任,并将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所产生的影响控制到最低。

(一)明确安全负责人

在企业中,必须设置专门的人员负责安全工作,在处理事故时,需要对自身所肩负的工作责任有明确的了解和认识,化工产品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且含有毒性,还有的燃点低,容易自燃,针对性的评估这些特殊性质材料的安全性,制定科学的事故对策,提前做好预防,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事故所产生的损失。

(二)加强企业的安全评价管理

对于化工企业的安全评估人员来说,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积极总结工作经验,才能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强化企业的安全性。在平时,也需要组织人员参与安全知识大会,使其能够更加重视安全,形成强烈的安全意识,只有每个人都能够重视安全,才能有效提高安全性。

(三)安全设施的更新与改进

1.该厂区已配备的常用的急救设备、急救药品、消防设施、器材及安全防护器材,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确保有效。

2.生产区位于室外,安全警示标志容易损坏,应定期进行更新。

3.企业应定期进行防雷检测和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检测。

(四)加强主要设备设施和特种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第一,需要科学的管理设备技术,保证各类设备设施能够发挥作用。针对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的诱发因素就是设备自身状态不够安全,为了保证安全生产需要准备好所需要的设备,并做好设备的检查和保养,避免设备的温度和压力超过规定要求。

第二,需要定期检查和鉴定设备及管道,明确是否存在腐蚀问题;定期检验和维修保养设备,保证其完好,不存在泄露问题。科学管理安全用火,从根本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出现。

第三,加强电工及电气设备的管理,由专门的人员监护重要操作。在检修设备时,需要认真填写检修卡,且安全措施必须做好,保证断水、断电。

第四,在本项目中需要针对危险化学品加强监管力度,企业需要以相关要求为依据,将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落到实处。

第五,高度关注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运用心理学方法不定时的测试工作人员的心理、情绪,并对其进行访谈活动,为其送去温暖。

第六,工作中在遭遇恶劣天气时,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恶劣天气所产生的影响。在实施危险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要求,保证整个作业的安全性。

第七,相关规定必须严格遵守,将安全附件和相关装置管理好,并做好检查工作。

第八,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完善,严格按照这些法规及规程来管理所应用的工艺设备,特别是台账的规程,更需要对其加以完善,建立专门的档案来记录危险工艺设备的各项信息。

安全对于化工企业生产管理至关重要。在目前的化工企业安全评价中,合理应用事故致因理论,能够高效整合资源,进而确保各项责任能够落到实处,积极鼓励人员注意自身的防护,从源头上扼杀危险因素。针对实际管理效果来说,事故致因理论能够对化工企业的生产环境加以优化,但安全评价涉及大量的理论和规程,因此文章的研究还存在不足,未来还需要创新安全评价的方法研究,特别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在安全评价中充分考虑新的数学理论和计算机技术。

猜你喜欢
丙烯酸化工企业危险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气体灭火技术在化工企业消防中的应用
不同条件下水性胶黏剂中丙烯酸正丁酯的迁移量研究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An Acrylic Lock Created to Stop children Stealing Nutella
喝水也会有危险
丙烯酸盐在地铁车站沉降缝渗漏水治理中的应用
化工企业与人,人们的安全距离有多远?
拥挤的危险(三)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