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专创融合的若干问题研究

2022-12-18 21:47黄柳肖雅筠谢雨萌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专创融合人才

黄柳 肖雅筠 谢雨萌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肩负着为国家特别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大使命。而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创新发展的需求,所以在2015年国务院下发的全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推动高校教育综合改革及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的关键一招就是深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且早在2010教育部发文中就指出要大力推进高等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帮扶工作进一步落地实施,同时也强调高校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力争培养具有创新型的人才。在此背景,地方高校应大胆探索专创融合,突破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克服人才培养方式上的不足,将创新创业教育推向新的高度。

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力争培养具有创新型的人才。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应大胆探索专创融合,突破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克服人才培养方式上的不足,将创新创业教育推向新的高度。

一、专创融合是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巨大,在这一严峻的形势下,专创融合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方法。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教会了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和技术,这就为地方高校培养出了创新型人才,同时还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且符合当今中国新时代发展的新型技术人才。专创融合教育理念的提出及实践运用开拓了高校创业就业发展的新道路,既是对传统高校教育模式的创新性继承,也在教育理论先进化和教学方法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与此同时,对课程结构进行了极大的优化与调整,满足了不同专业大学生自身的理性诉求。专创融合教育是对现有专业知识内容的侧面补充,亦是学生从思想上走向实践的前提,进而才能为学生的实践行动助力。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国家教育体制不断深入改革,人才竞争逐渐加大,培养“优素质,高技能”专业性人才的要求日渐提高,这就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开拓精神还要有专业性知识与熟练的技能,在这里专创融合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

二、困扰地方高校专创融合的诸多问题

自1997年我国地方高校逐步探索开发符合我国社会发展水平要求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来,我国本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有些高校并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贯彻到新时代素质人才培养的线路上来,形成了专创分离的局面,其中地方高校较部委高校来说,地方高校的分离现象更为明显。这种分离现象无法满足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知识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需求,致使培养人才的目标无法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一些地方高校的领导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明确、定位不到位。因此导致这些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现行的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方式方法过度追求创新创业教育的外在形式与成绩,从而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内在发展要求与教育规律,众多高校将教师的相关利益直接与课程业绩挂靠,出现急于求成,忽视学生自身能力的有序性,长远性发展,核心素质教育的缺失很大的限制了双创教育与学生的进步。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有待修订

现阶段大部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并没有更新,仍延续着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培养;有些地方高校的培养方案即使更新了,也与现实联系不密切,导致学与用的关系不协调,所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围绕国家的创新战略开展,多方了解社会现实需求,学科发展方向以及学生个体情况,综合考量制定有规划,有前景,独到实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与目标,同时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材,创新教学方法,将创新创业教育置于新的高度,将创新思维贯穿与教学过程的始终[2]。

(三)创新创业的师资力量短缺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虽然国家政策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创融合,但是高校所有的创新创业的师资力量十分短缺,教学水平也有待提升。尤其缺少富有经验的创新创业导师。大多数创新创业教育的导师都是由专业教育的导师转型而来,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创业的指导能力有限。有的创业导师仅仅通过短期培训即上岗了,无法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更谈不上项目的筛选、培育、扶持、帮助了。

(四)创新创业教材选用不当

现行高校创新创业普遍使用的教材是《全国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程》,这本教材较适用于重点大学学生,而对地方高校学生而言,并不合适。还有的高校采用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荐的从国际劳工组织引进的培训教材“创办与改善你的企业”简称“SIYB”,该教材在初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当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到一定阶段后,教材的不足日益明显,操作性和专业性显得滞后,脱离时代需要了。高校创新创业教材应根据学生层次和时代需要而选择,最好是采用自编的教材。只有选用合适的教材,加上优秀教师,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五)创新创业的经费投入有限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结合社会实践而展开,离不开经费的支持。重点大学有国家经费和导师科研项目经费的扶持,创新创业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而地方高校不仅创新创业经费缺乏,就是办学经费也不宽绰。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少,且项目支助经费有限。创新创业活动受到了限制,很多设想难以实现。且不说创新创业教育经费短缺,即便创新创业大赛的启动基金都难以满足。不从根本上解决创新创业经费问题,将对该项工作启动造成长期不良影响[3]。

(六)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基地缺乏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短缺几乎是不争的事实,不仅缺乏校内实践基地,也缺乏校外实习见习基地,导致很多实践课无法开展。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很多需要场地,需要创客空间,可地方高校校舍紧张,难以提供这一阵地,使大学生在校创业受到限制。尽管不少地方高校校外也建了一些创新创业基地,利用率不高,校企联系不够紧凑。企业不愿投入太多,地方财力有限,高校经费不足,影响到多方合作。

三、破解专创融合的若干问题探讨

创新创业教育想要全方位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就必须进一步探索适用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案,树立“以学生为本、人人都能创新、人人皆有潜力”的教育观念,把握人才培养方向。

(一)地方高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建设

首要的是地方高校管理层应树立全新的专创融合教育理念。在国家不断更迭的时代浪潮中,高校领导层要实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重定位,重新对高校人才培养局面进行布局,把握创新创业教育最新理念,勇夺时代发展的先机,以最符合人才发展的理念进行人才培养。

其次,高校教师应探讨专创融合的新方法,做到“不走老路,走最合适发展的路”,可以借鉴国外高校专创融合的成功经验,打破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开创小班授课,做到多样化、多渠道让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提升学生创新的激情;地方高校也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开展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结合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感兴趣的点进行授课,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能够提高兴趣[4]。

地方高校想要最大程度地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在一起,就需要及时更新培养目标及修订更为符合人才培养的方案,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着手,打造适合本校培养人才的方案,同时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创业的人才。不仅如此,地方高校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根据高校现有的基础教育设施,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助推专创融合教育发展。

(二)增强创新创业教师行列建设

增强创新创业教师行列建设有利于双创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专业的教师更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地方高校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旨在为了聚集优质共享的双创教育经验,提高双创教师的教育的教学能力,教师面对课程,课堂,学生等不同主体时,要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教育理念与个人能力去驾驭,为学生提供专业性、实践性和有效性的指导。

地方高校可采取“一进一出”的工作方法,既加强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利用双方各自相关的资源优势,培养更多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重的高素质人才。此外,聘请行业内相关专家学者来校任教或交流,补齐师资队伍建设短板。同时地方高校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创新创业的师资队伍的发展规划,其中包括创新创业教师的聘用标准、日常管理、培养计划、绩效考核等方面。保证双创教育师资队伍同专业教育师资队伍一样良性发展、有序发展,同时保证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三)选编适合地方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教材

一本合适的教材决定着高校能否快速、有效的开展专创融合教育。就目前来看,许多地方高校缺乏适合本校发展的教材,寻找合适的教材是发展专创融合的重中之重。统编的教材大部分只适合部委高校用来培养创新创业的人才,但地方高校的学生基础与部委高校相比,部委高校的学生基础要好得多,所以统编教材并不适合地方高校用来培养人才,地方高校需要自主编写符合本学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材,只有地方高校自主研发双创人才培养的教材,才是最适合该校学生发展的教材[5]。

(四)加大地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费支出

地方高校的双创教育的经费支出是保证其正常发展的关键,地方高校、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应加强对其经费的投入,保证创新创业教育体制能够在地方高校正常运转;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才能发展。在地方高校中还有许多专业都需要经费投入才能让学生实际操作或者进行创新,如果创新创业的经费无法得到支持,那么地方高校的专创融合将会发展的十分缓慢,也将达不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6]。

(五)加强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实践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平台、是学生从理论到社会工作的第一步,如何搭建满足学生实践要求与专业课程相匹配的实践平台是目前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高校要全面立体地搭建适合学生的综合实践平台,为各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提高学生实操能力。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试验基地等实践训练平台,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等组建团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鼓励师生共创。其次,学校要与企业进行联动,高校向企业输送人才,企业为高校人才提供实践基地,做到双向的共赢。最为重要的在于专创融合教育设计要与政府的创新创业政策、创新创业人才需求相协调,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和经费,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人才。

专创融合教育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所做的大胆尝试。在落实国家创新战略中,地方高校要对本校的教育资源进行归档整合,加大推动力度,专创融合教育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所做的大胆尝试。在落实国家创新战略中,地方高校要对本校的教育资源进行归档整合,加大推动力度,做到理念先行,制度保障,与时俱进,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局面保泰持盈。

猜你喜欢
专创融合人才
人才云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专创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专创”融合式教育的实践探索
融合菜
专创融合视域下旅游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