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2-12-19 01:54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第二中学张立成
天津教育 2022年33期
关键词:比较法课外阅读初中语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第二中学 张立成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法逐渐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简单来说,比较法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在教学全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之间的异同关系进行比较的方法。不难理解,语文文本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为比较法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因此,笔者搜集整理了与比较阅读法有关的文献资料,并立足于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本文将依据研究过程中产生的认识,具体阐述比较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策略。

一、比较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比较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极为丰富的教育意义。具体来讲,其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深入理解。在长此以往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感知通常是浅层的,缺乏深入的体悟和理解。毋庸置疑,仅仅依靠浅层的阅读,很难使学生真正达到阅读效果。而借助比较法,可以促使学生进行深入的对比探究,这要求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并根据对立统一的原则对文本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

第二,提高阅读讨论的实效性。比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讨论不足的问题,提高阅读讨论的实效性。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尽管教师会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组织,所以导致阅读讨论往往沦为形式。同时,学生在讨论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分歧,如果直接用标准答案代替学生的讨论,则剥夺了学生的思考空间。而将比较法应用于阅读教学中,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给学生提供更加开放的阅读空间,从而提升阅读讨论的实效性。

第三,弥补传统阅读赏析中的缺陷。比较法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讲解过快、学生赏析不足的问题。在阅读活动的关键之处,教师往往急于进行理性分析讲解。这样的做法容易使学生自我怀疑,产生不被信任的感觉。而将比较法应用于阅读教学中,强调学生寻找文本当中的比较内容,并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感悟。学生也可以在倾听和借鉴其他人的想法时,纠正自己阅读赏析不足的问题。

第四,有利于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比较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学生课后阅读缺乏的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从而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相较于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比较阅读能够给学生呈现更加丰富的阅读素材,以供学生对比分析。同时,比较阅读的开展,可以推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外阅读,从而促进学生阅读经验的积累。

第五,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在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中,比较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比较”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种方法,契合学生最基本的理解能力。在比较过程中,学生需要经历分析、判断、综合等不同环节。通过这些环节,学生的思维空间能够得到有效的拓展,从而为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第六,有利于促进个性化阅读的开展。新课标提倡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其目的是在展现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使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共性。需要指出的是,个性化阅读并不是一种盲目、无序的阅读活动,而是需要系统性组织、开展的阅读活动。借助比较法,可以使学生在比较分析中更加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共性,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

二、比较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发现,比较法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但是,比较法仍然是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形式,师生双方都还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情况,所以暴露出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其一,比较法在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频率不高。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对这种方法不了解,担心会影响教学进度,因为日常工作的繁忙没有开展比较充分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在有限的应用中,有时也因为缺少了解而达不到预期效果。其二,部分教师在选择运用比较法的阅读内容时较为随意。从表面来看,所有的文章都有可以运用比较的切入点,但并非适用于全部题材。用于比较的文章,至少应该在写作风格、技巧、主题等方面都一定的相似之处,这种比较才有基础,也才有比较的意义。其三,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系统化培养,没有注意向学生传授基于比较的阅读方法,导致学生必须依靠教师来进行比较,影响了学生比较能力的提高和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比较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精当选择比较内容

从本质来讲,比较阅读是一种多文本阅读活动。所以在比较阅读的组织过程中,首要环节就是合理选择比较文本。毋庸置疑,有序呈现的文本是开展比较阅读的重要载体。只有合理选择文本,才能为比较法的有效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常来讲,选择比较文本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同类文体的阅读文本。选择同类文体的文本,可以帮助学生对此类文体的特点有更加准确的理解。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中,阅读文本的文体主要可以划分为文学类作品、文言文、实用文。其中文学类文本可以细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这几类;实用文可以细分为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这几类;文言文同样可以细分为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散文。因此,在比较阅读组织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教材的不同单元中选择同类文体的文本,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例如,为了帮助学生系统了解记叙性散文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比较阅读《散步》《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这组文章。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准确把握不同文本的内容特点,从而促进学生对文体知识的理解。

(二)明确比较阅读目标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通常包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对写作手法的了解,对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等,比较全面。但是,这些目标针对的都是单篇文章,并不能完全适用比较法。比如,在写作手法方面,比较法既要学生了解不同文章的写作手法,还要学生能够对两篇或多篇文章进行比较,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比较法的特点。不过,这样必然导致学生学习难度的进一步提升,是对学生能力的较大挑战。为了避免比较法的阅读目标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造成学生的畏难情绪,教师要认真设置比较阅读目标。

例如,在比较阅读中,教师将曹操的《观沧海》和《短歌行》两首诗作为比较阅读的对象。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较大的不同。前者诗人借助景色表达了非常强烈的情感,阐述了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后者则更类似于一种用来求取贤才的诗歌,有一定的工具性。但是,因为属于同一个诗人,所以在手法上和风格上又存在相似之处。教师可以将比较阅读目标的重点放在两首诗歌的目的及情感差异上,既能帮助学生把握比较的重点,又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三)优化运用比较方法

比较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以免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出现随意、选择单一、不成体系的问题。因此,为了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教师需对比较法的使用方式加以优化。

从实际情况来看,比较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对照比较发掘知识点。除了比较不同文本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前后文中人物形象、思想感情的变化以及不同细节的特点加以比较,对前后文中关键的字、词、句、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使学生挖掘课文中的知识点。第二,层递比较理清文章脉络。简单来说,就是将课文的结构层次加以对比,理清不同文本的脉络,从而使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例如,在比较分析《爱莲说》和《陋室铭》这两篇文章时,可以根据以下步骤:1.鼓励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寻找两篇文章的中心句。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如通过比较两篇文章的开头,可以发现这两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先言他物以引出正题”。通过这一比较过程,可以使学生明白如何在开头点题。3.引导学生比较两篇文章的主旨。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明白两篇文章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方法,以此表达了作者重视自身修养的追求和洁身自好的情操。第三,近似比较观察相似之处。近似比较就是在对文本的比较中分析文本相似与相近的内容。可以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比较同一类型的不同时间的文本内容,比如,让学生比较阅读《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这两首诗。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两首诗均表达了游子的情感,但又有一些不同之处,前者表达了思想,而后者则表达了悲哀。第四,辨析比较感受文本差异。比如,在比较阅读相同体裁的文本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文体知识尽心综合性的比较。之后,要对文本中不同的风格特征、语言特点进行辨别分析。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回顾所学知识、学习新的课文,并且可以了解同类文本的不同之处,从而达到一举三得的效果。

(四)强化训练比较能力

比较法的使用需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只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有效促进比较阅读的开展。为此,教师需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训练,以此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充分保障学生比较阅读的实效性。首先,要培养学生观察寻找比较内容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要求,指导学生针对某个专题自主寻找课内外的相关资料,并帮助学生寻找其中有比较价值的。其次,要培养学生分析整理比较内容的能力。比较阅读材料通常是比较分散的,为了锻炼学生的分析整理能力,需要学生把握对比的关键点,并将其视为整理文本的线索。再次,要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比较阅读方法。最后,要训练学生总结比较内容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将评价总结视为关键环节。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评价比较阅读的过程。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及时分享和交流比较阅读经验。教师需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进行适当的点拨。总之,在比较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是极为必要的。

(五)迁移指导课外阅读

毋庸置疑,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经历一个系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仅仅借助课内文本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在比较阅读当中,教师需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比较阅读。顾名思义,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活动的拓展与延伸,是提升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阅读环节。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普遍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加强指导。

在课外阅读的组织过程中,通常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一方面,课外阅读要与课内阅读相适应。比如,按照作者线索引导学生阅读《故乡》《孔乙己》之后,可以鼓励学生阅读鲁迅的其他文章,并让学生思考鲁迅笔下的社会底层人物有怎样的特点。另一方面,课外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既要保证阅读内容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也要契合学生的兴趣特点。第二,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学生获取阅读资料的渠道是比较单一的,能够接触到的阅读资源比较少。而通过交流分享和相互推荐,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同时,在生本理念视角下,可以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设置一定的讨论话题,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发展。

(六)拓展提升写作水平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在语文课程中,阅读活动和写作活动具有密切的联系。从两者的关系来看,阅读是一种吸收,而写作则是一种表达。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拓展阅读深度,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因此,在初中语文比较阅读中,教师应该遵循读写结合原则,根据阅读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写作训练,以此优化学生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练习方法是多种多样,而以下几种方法是比较常用的:1.扩写与缩写。这两种的相似之处是写作过程中都不能改变原文的主题或者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扩写需对原文内容进行扩充,而缩写则需将原文内容缩减。利用这两种写作方式,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2.仿写。仿写是一种模仿性的写作练习,在模仿范文的形式上,还需体现一定的个性特点。3.续写。续写需要从原文的思路出发,对原文进行延伸,所以在仿写中需要熟练掌握原文内容,透彻理解原文主旨。4.改写。改写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开放性空间,学生需要进行联想与想象,并在写作内容中融入自己的想法。总之,在比较阅读中,组织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写作练习是极为重要的。

四、结语

综上,在新时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法的重要性逐渐受到教师的广泛认可。教师应该明白,比较法的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仍然会逐渐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因此,教师需将比较法与其他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并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及时加以调整。唯有如此,才能充分突出比较法在阅读教学中的优势。

猜你喜欢
比较法课外阅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比较法:立法的视角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比较法学习Co和Co2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