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学纲要

2022-12-20 02:04叶恭绰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8期
关键词:叶恭绰制笔学问

文/叶恭绰

书法为艺术之一。凡艺术之奥秘,多不易以言诠。但是,如希望艺术能为多数人了解其内容,非设法说出不能令人依法练习。所以,不能不加以说明。

写字学,即普通所谓书法。因书法的“书”字,很容易误解为书籍的“书”,将动词解错为名词,故不如改为写字学,比较令人观念清晰。古人对于此种学问,名曰“字学”,或曰“书法”,日本人则名为“书道”。今直接名之为写字学,意谓此乃写字之学问也。

写字学,可分四大类言之。一、技艺;二、工具;三、传习;四、修养。

此四者,由初步至大成,都可以包括。本来,书法乃我国特有的艺术,并非世界各国所同有。且四千余年传习下来,亦不自今日始,自有金石文,已经有了书法。其中有许多精义,古人每每不肯明言,所以往往失传。今所说的四大类,不过略言其大概而已。

一、技 艺

何以先讲技艺呢?因为对于技艺无相当成就者,不足以言书法。技艺之内容有五:甲、运笔;乙、结构;丙、骨力;丁、韵味;戊、气势。

甲、运笔:

笔乃写字最重要的工具。古人的执笔,有应注意者。例如,在钟繇与王羲之之时代,均席地而坐,故古人执笔皆悬肘,而不切案。至唐代尚然。今人则伏案而书,不复悬肘,所以难及古人。

古人只有悬肘,次亦悬腕以运笔,绝对无以指运笔者。名家中,惟苏东坡用指运,然在写捺时已非常勉强。盖其势然也。古人不特作大字悬肘,即作小字亦悬肘,以“指死掌活”为一定法门。

若以数学三角原理言之,指运之活动范围最小,掌运者较大,用到肘臂,其圈更大矣。故古人书能取势。后人坐而写字,又多伏案,至清代因考试关系,专取呆弱之小楷,更使全国束缚其手,有如缠足。其能独具只眼,出乎流俗,力追古人者,实不容易也。

清横云山人写字,每闭门不使人见。其甥张得天窥之,乃以绳系梁以悬其肘,若磨谷焉者。此乃知古人之法而力不能到,乃假助于绳以成之。可知手受束缚后,解放之不易矣。

书法工力之深浅,以悬肘为上,悬腕次之,掌运又次之,指运为最下,此不易之原则也。至于布指应如何,各家主张亦不一,欲求结论,殊难。此点从略。

乙、结构:

每字之结构,不能限定。否则,如排算子,不复成书。故结构之妙,存乎一心。

叶恭绰 行楷 49×106cm 纸本 中央文史研究馆藏

丙、骨力:

假如结构得四平八正而无骨力,则字无精神。如不作艺术看,则无所谓。否则,既解执笔之后,必须注意“骨力”二字也。

丁、韵味:

既有骨力,尤须有韵味。否则其硬如铁,索然无味,亦不成书。

戊、气势:

字字有气有势,务使大字如细字,细字如大字,大字缩小固有气势,小字放大亦有气势。

以上五者,写字时必须注意。苟五者有相当心得,写字便有相当成就矣。

二、工具

运笔、结构、骨力、韵味、气势五者,如何然后能熟练及臻于巧妙,则不能不有相当良好工具,以为之助。孔子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如建屋必须选择良材一般。

前人有谓“不择纸笔,亦能书”者,只可作变态看,非的论也。

自有毛笔之后,蘸墨而书。笔之种类甚多,制笔之取材,本可无限量,不限于某一种原料也。笔商、笔工守旧,不敢取别种毛以制笔,殊为可惜。

观夫陈白沙以茅草制笔,萧子云以婴儿胎发制笔,其尝试亦能成功。笔之选择,以健毫为主,此有相当历史。凡古人善书者多用健毫,如卫夫人之兔毫、王羲之之鼠须,是也。近人多用羊毛,以矜其能。殊不知羊毛之流行不及二百年,清代以用羊毛笔而著名的,只有包世臣一人(著有《艺舟双楫》)。此外,未闻有用羊毛而得名者。

其次,用墨。此问题之解决,殊难。前人造墨,不惜工料,千锤百炼,始底于成。今人偷工减料,墨色灰淡,殊无光彩。现在市上所卖之墨,质料均劣,而旧墨难得,光绪间墨亦成古玩,价等兼金矣。余每欲联合海内书家,与制墨者约,专制佳墨,为之认销。但始终因交通及材料问题,不能实现。

至于制纸,亦然。现在制纸者,多利用机器,而手工制纸渐见其少。将来书家取用之纸,亦成问题。至于墨砚,更少人注意矣。

三、传习

既有工具,如何练习,则传习尚矣。传者,传授也;习者,练习也。浅如小孩食饭,亦须先有人教。况书法为艺术之一乎!与其师心冥索,不如得人指点一语,故贵有师承。否则,行错路线,将来更改甚难,欲回复正路,已甚远矣。

有了好师承,随之而行,便要在仿摹下工夫。盖只有耳听,不如心、手、眼实验之为愈也。仿摹阶段必不可少。至于应学何家,亦要人指示,最妙能得写字学专家以请教之,然颇难得。盖现代社会,凡百事物皆以时间经济、金钱经济为原则,能以长久时间,以专门研究书法之人,诚不易得也。

既有人指示矣,则专心仿摹,务求形似。迨乎逼真之后,进求变化。何谓变化?譬如食物入胃要消化之,去其渣滓而提取其精华,变为精血,以营养其身体,学书亦然。日积月累,锲而不舍,临摹既久,自生变化。

此时不必专学一家,可纵临各家。又如食物愈多,则变化亦愈多也。发生变化之后,又要能融会各家,加以心得,及取所见所闻和诗书之修养。其阶段之进程,如下:

师承→传习→变化→融会

叶恭绰 行书 66×32cm 纸本中央文史研究馆藏

四、修养

有志于写字学及欲成书家者,单恃技艺尚不足也。其最重要者,还在修养。盖我国艺术向重个性,要把整个人的人生观念、学问、胸襟,流露出来。此乃我国艺术特殊之点。亦写字的艺术例所应尔也。故欲其作品得艺术之精神,必须注意修养。

然如何能使每人的精神向上,能以书法表露其精神,此点,颇难以言诠。请以酿绍兴酒喻之。

绍兴酒之制法:蒸熟米之后,吸收蒸气,蒸气凝聚为水,再加以其他材料,乃成为酒。此酒愈旧愈佳.待其杂质下淀,埋之地中,感受地气,将其火气去清,乃成纯酒。盖原料好、工作好,仍须够时候,待其炉火纯青,才算醇酒也。薰陶授润,日积月累,逐渐变化,然后成功。如求急功,即使好酒,亦醇味不足。

夫艺术之成就,与但求实用者不同。若求急功,何不以打字机为之?今之谈书法者,如制啤酒,即制即饮,隔年则失味矣。各位入世做事,因服务所需,另一说法。但不可不知艺术与实用的界限也。两者之间,如两间屋,虽然相通,其实各自各也。

叶恭绰 竹石图 纸本 设色 中南海珍藏

修养之道,第一为学问。学问,包括一切学问、知识。学识丰富的学者,其态度自别于人。其言动、举止,皆可于字里行间觇之。例如朱九江先生,虽不以字名,但后人见其字者,即知其人之有学问也。反之,一无学问之辈,亦可于其字见之。

第二为志趣。志趣卑下,贪财好色,影响于修养极巨。盖见解低下、思想低下,实际上已谈不到修养。即使对于书法曾下苦功,然其字之表现,亦卑卑不足道也。

第三为品格。人品高尚,而又有相当写字修养者,不特其人令人钦仰,其片纸只字亦令人敬重。孔子所谓“诚于中,形于外”,其下笔,固已加人一等矣。

中国画家最重修养。画匠之画,一望而知。此虽或为心理作用,然缺乏修养者,不能入艺术之林,已成为古今定例矣。故能融会学问、志趣、品格于书法之中,其艺术之成功乃大。否则,小成而已,或不完备而已。

由此观之,要成就书家,并不容易。但吾人亦不可畏难。盖任何学问,皆有必经程序,写字亦然,故余主张写字之称为学也。总而言之,无精神之修养者,非真正的书法艺术。

叶恭绰 松 纸本 设色 中南海珍藏

猜你喜欢
叶恭绰制笔学问
衣被天下谁识恩
——叶恭绰的书画·交游·鉴藏
衣被天下谁识恩
——叶恭绰的书画·交游·鉴藏
比多少的学问
“一”的学问
不役于物
不役于物
2018年《中国制笔》目录索引(总148~151期)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砥礪奋进 筑梦前行——庆祝中国制笔协会成立3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