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特殊教育的原点与发展路向
——以厦门市心欣幼儿园的实践与探索为例

2022-12-21 10:06■文/陈
幸福家庭 2022年10期
关键词:笔者康复评估

■文/陈 军

一、学前特殊教育的原点

厦门市心欣幼儿园是全国首家医教结合的特殊幼儿园,笔者在担任该幼儿园园长时一直在思考“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怎么做”这两个问题。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即教育的原点是什么,孔子、苏格拉底等教育先贤认为,“仁、善”是教育的原点。著名教育家鲁洁认为,教育的原点是“育人”,即促进人的发展。特殊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特别是学前阶段的特殊教育。因此,教师必须找到并坚持一个正确的教育原点。其实,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最重要的是早期干预,是康复与教育的结合。《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对残疾人康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即在残疾发生后综合运用医学、教育、职业、社会、心理和辅助器具等措施,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减轻功能障碍,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基于此,笔者认为学前特殊教育的原点是“育平常人”,即让特殊儿童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能拥有相对正常的生活。

二、学前特殊教育发展路向的几点思考

(一)两手准备:走出家庭、走进社会

笔者所在幼儿园主要招收具有厦门户籍,3~7岁持有残疾证的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孤独症、脑瘫等类型的特殊儿童,这些办有残疾证的特殊儿童病情大部分为中重度。

厦门市心欣幼儿园于2011年正式批复成立,配备了以教师为主、康复治疗师等为辅的专业团队,为特殊儿童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康复治疗。笔者所在幼儿园的工作人员会积极应用康复医学和相关学科的教育手段,对特殊儿童进行身体、心理、教育和社会等方面的全面训练和全人教育,以使其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代偿或替代,为他们走出家庭、走进社会做好扎实的准备。

(二)三点支撑:医教结合、全人教育、融合发展

笔者所在幼儿园以“医教结合、全人教育、融合发展”为支撑点,面向全体幼儿,通过课程建设、师资培训、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家庭康复支持等途径,力求幼儿在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

在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需要创新现有的康复教育模式。对此,笔者所在幼儿园通过积极探索,开创了以下五种融合教育活动模式:一是医教融合模式,由康复医生对每名幼儿进行诊断和评估,为幼儿设计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教师则根据康复医生的专项评估结果和治疗方案,为每名幼儿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教育和训练计划,通过康复和教学部门的协调配合,实现诊断、评估、康复、教育和转衔一体化;二是同学融合模式,开设实验班,根据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优势和潜能,组织不同残疾类型的幼儿开展跨领域的园内融合教育;三是残健融合模式,与新景幼儿园、金福缘幼儿园、秀徳幼儿园等普通幼儿园结伴共建,通过“残健幼儿结伴、残健家庭结对”的模式,有效促进特殊儿童语言、社交等能力的发展,培养普通儿童的耐心、专注力等;四是融合培训模式,举办培训班,为全市300多所普通幼儿园的2500多名教师和600多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志愿者开展融合教育培训;五是融合教育科研,与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大、陕西师大、滨州医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展“深化学前特殊幼儿日常生活技能研究”“医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重点项目研究。

(三)四种手段:科学评估、精准康复、生活教育、整合探究

1.科学评估每一名幼儿。评估是每一名特殊儿童康复的立足点,是康复效果的反馈,也是对康复教育成果的检验,更是下一步实施和调整康复教育计划的依据。笔者所在幼儿园建立了特殊儿童评估系统,形成了符合特殊儿童发展特点的评估理念、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将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建立特殊儿童个人成长档案,记录特殊儿童接受康复教育的全过程,使评估更加科学、快捷、直观,从而让特殊儿童可以获得更具针对性的康复教育,强化了个别化康复教育的科学性和集体教学中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来说,笔者所在幼儿园的特殊儿童评估系统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做好每一名特殊儿童入学时的个体发展情况评估,如:完成每名自闭症幼儿的社会适应性评估、学业能力评估、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等。二是做好每一名特殊儿童的阶段性康复教育情况评估,如:完成在园的每名自闭症幼儿的心理与教育评估,全面详细地了解每一名幼儿康复教育的起点,根据每名幼儿的评估结果制定为期3个月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并严格按照个别化教育的要求,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三是与每名特殊儿童的家长探讨评估的结果,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的康复教育情况,并与家长一起总结康复教育的方法和经验,确定下一个阶段的康复教育目标。

此外,教师会对幼儿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进行教育评估,康复治疗师会对幼儿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发育等方面进行评估。具体来说,康复治疗师会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评估幼儿在坐、站、走、跑、跳及平衡等方面的能力;采用运动发育量表中精细运动的评估模块,评估幼儿的手部抓握能力和视觉运动整合能力;采用S-S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评估幼儿在语言理解、语言表达、记忆、交流态度等方面的能力。

2.精准康复每一名幼儿。康复医生会根据评估的实际情况,为每一名特殊儿童量身定制康复方案,教师则会根据康复医生的专项评估结果和康复方案,结合幼儿和幼儿家庭的实际情况综合研判,为每名幼儿制定合适的康复教育和个别化训练计划,并通过个训课、集体课、综合活动等多种方式对幼儿进行康复训练,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康复效果,精准康复每一名幼儿。

3.利用生活中的教育契机。特殊儿童一日生活中的每个环节都渗透着康复和教育,教师要善于在细小的环节或活动中发现并利用康复教育契机,通过日常的生活活动,培养特殊儿童的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基于此,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笔者所在幼儿园的教师积极探索康复和保育的课程体系,以实现教育、康复和保育的相互融合,形成各类康复教育课程体系,确保补偿类、治疗类、功能康复类、保健类等课程齐头并进,以更好地满足特殊儿童的发展需求。

4.全面推进课程整合与合作探究。笔者所在幼儿园抓住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将普通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课程和特殊儿童的语言与沟通、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社会交往、生活自理、情绪与行为等各领域的课程进行整合,开发适合学前特殊儿童的特色课程,并正式出版了《言语康复》《日常生活技能》《艺术康复》《学前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等书。同时,笔者所在幼儿园与中国人民大学社工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康复系、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心理系、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等相关院系合作建立了实践基地,在《康复学报》《现代特殊教育》等知名报刊发表了多篇论文或经验文章。《人民政协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现代特殊教育》等报刊宣传介绍了笔者所在幼儿园的办学成果与经验。此外,笔者所在幼儿园与松柏幼儿园、湖明幼儿园等普通幼儿园签订了“融合教育结伴协议”,与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厦门国际学校等单位多次携手走进社区,共同参与社区融合活动,还与厦门市仙岳医院、康复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幼儿康复绿色通道。

(四)五块基石:个别教育、医学康复、生活课程、康复辅具、家庭支持

笔者所在幼儿园医学部的工作人员会参与全园幼儿的“个别化康复教育计划讨论会”,并提出康复指导建议,参与脑瘫儿童的集体课、个训课和治疗课,对听障儿童进行听辅具日常检测、助听效果评估等,并根据评估结果指导家长进行调机或亲自调机,给教师提出康复教学建议。此外,笔者所在幼儿园康复团队的工作人员在完成评估后,会及时召开“个别化康复教育计划讨论会”,先交流幼儿目前的情况和评估结果,再结合家长目前对幼儿主要的康复需求确定一个统一的目标,最后根据目标制定长短期康复训练计划和家庭康复计划。在下一个学期开始时,笔者所在幼儿园康复团队的工作人员会再次评估幼儿的各项能力,并召开“个别化康复教育计划讨论会”,总结上一阶段康复的情况,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之前的目标。

笔者所在幼儿园各种康复教学辅具与设备较为齐全,教师可以利用户外跑道和感统室的运动设备,丰富脑瘫儿童的活动内容,结合多感官教室里的灯光、不同频率的音乐、海洋球、拍拍灯等来增强脑瘫儿童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利用脸谱工坊、冻蜡工坊和陶泥工坊,为幼儿的手部康复训练活动增加趣味,利用全身涡流气泡浴槽和蝶形水疗浴槽,帮助脑瘫儿童进行卧姿全身、站姿下肢的康复治疗和保健。

笔者所在幼儿园关注特殊儿童家长的培训和家庭康复,积极开展家庭康复教育讲座,为家长进行家庭康复教育助力。笔者所在幼儿园每学期都会召开一次家园联系会,由家长、班主任、特教教师、康复治疗师等共同参与,总结并汇报每名幼儿目前的康复情况和家庭康复计划的完成情况,并商定下一阶段的康复计划及相关细节。在每学期末的最后一周,特教教师和康复治疗师会针对幼儿的假期家庭教育康复训练提出书面建议,布置家庭康复作业,并向家长发放完成记录表,鼓励家长在假期做好家庭康复工作,并记录下来,在开学初交于班主任。

每名幼儿的康复目标都应着眼于长远,为幼儿将来独立生活、融入社会作准备。基于此,笔者所在幼儿园充分利用园内功能室,举办“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等,鼓励家长参与特殊儿童的康复教育,引导家长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并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同时,教师会引导家长利用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教师会带领家长了解幼儿在园一日活动、集体活动、个别康复活动的开展情况,为家庭康复教育的开展指明方向。

给幼儿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就是在为幼儿准备什么样的人生。基于此,笔者所在幼儿园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思考学前特殊教育的原点与发展路向,并采取多项措施,以增强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使特殊儿童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猜你喜欢
笔者康复评估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评估依据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