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对乡村振兴的作用

2022-12-22 12:11
新农民 2022年32期
关键词:机械设备机械化生产

盛 菊

(宽甸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辽宁 丹东 118200)

在我国农业属于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农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质量、社会结构建构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长期以来中央政府一直将农业发展作为经济建设中的重点,在进入到新时期发展阶段以后,受到农业人口不断流失的影响,就需要从发挥乡村振兴战略作用出发,加大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推广力度,为农业与现代科技融合提供支持。

1 乡村振兴战略

从古至今我国就是农业大国,农业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从过去的小农经济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农业,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同时也促进了生活方式、质量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发展作为乡村振兴与发展中的重点环节之一,就需要从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出发,解决新时代社会发展矛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的重要战略之一,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所以在发展中需要发挥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作用,展现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促进作用[1]。

2 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优势

2.1 提升生产效率

目前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推广主要是通过农业设备体现的,如施肥播种机、收割机等。在过去农业种植中劳动量较大,生产效率不高,现如今农民通过使用先进机械设备,从种植到收割整个生产过程均可以使用机械完成,能够提升生产精准性。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特点,在工作中很容易出现失误等,尤其是在长时间劳作状态下很容易出现播种面不全、收割仔细程度不高等问题。但是对于机械设备来讲具有特定程序,在固定运行轨道中能够细致完成各项任务,尤其是在速度方面明显超出人工。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工作负担,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支持。现如今在许多地区中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发展,如黑龙江等地区中因其地势比较平坦,使得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借助农业机械已经完成北菜南运,并成为农业示范基地。随着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中已经从过去的人力、畜力转移到了机械设备,农民利用机械设备能够更加轻松快速地完成种植收割等,提升各环节操作精准性[2]。

2.2 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开始转移到城市中,使得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农业工具作为农民的需求之一,机械化自动化发展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支持。在农村中推广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能够解决劳动力不足等问题,降低生产成本。如进行无土栽培时不需要使用土壤也可以完成植物种植,借助其他介质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避免地理环境、气温等因素对植物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不利影响而产生一系列损失。或是在开展滴水灌溉工作时,利用自动化技术发挥大数据优势针对农作物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分析,进而获取最为适合的灌溉用水量,确定适宜的灌溉时间等。使用滴水灌溉方法可以减少人为灌溉中所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实现节约成本目标。在收割阶段中使用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减少人工方面的成本支出,降低收割中粮食损耗,缩短收割时间。

2.3 促进经济发展

农业机械化其实就是指使用先进农业机械设备开展作业,营造良好生产经营条件,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实现控制经济与生态效益目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就需要加大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推广力度,坚持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等层面出发,构建完善等的发展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持。所以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应当保障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能够主动适应发展需要,针对当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现代化科技支持作用,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3 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推广现状

借助科技驱动创新等政策,我国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推广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2020年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提升至71%。从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总动力层面来讲,我国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但是因我国国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较高,一些地区现代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人才流失情况比较严重。一是目前农业生产依然以家庭农田为主,且这种生产模式具有规模小、产出效率不高等特点,难以满足大型农业机械设备使用要求,难以实现全面覆盖目标。二是部分地区中智能化水平不高,使得机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许多问题,如推广领域均衡性不足等。加之部分生产机械正处于刚发展阶段,在技术模式与机具方面并不完善,使得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推广受到影响。三是专业操作人才数量较少,获取资格认证同时已经经过再教育培训的专业人才不足,使得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推广中软实力比较薄弱[3]。

4 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4.1 培育乡村动能

只有做好农民富工作,才能实现国家富发展目标。农村发展作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需要从及时解决“三农”问题出发,针对当前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发挥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作用,真正将农业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上,展现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促进作用。在新时期发展中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度明显提升,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村改革等。想要转变生产关系,就需要从更新生产工具出发,提升对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重视度。机械化、自动化其实就是利用科学技术做好农业生产工作,保障各项环节的合理性,最大限度降低外部因素的不利影响,如土壤等,转变农民生产态度,产生生产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在使用温室控制系统时,需要利用计算机、传感器自动调节光照等方式,确保种植环境的适宜性,满足植物光合作用、能量转变等需求,为植物健康生产提供适宜环境,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使用还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新的动能,随着机械工具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市场发展速度随之提升。另外专业化操作也为专业人才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而农产品的不断增加也提升了销售愿望,为农村电商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

4.2 推进五位一体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能够确保农村五位一体全面推进,同时也可以增加产能,实现治理与发展目标,营造出宜居生态,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等共同发展。在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中借助计算机技术、机械原理、自动化控制技术等,能够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发挥其可操作性较强等特点,降低能耗。现如今农村资源、人才等不断进入到城市中,使得城乡地区呈现产能低、公共资源不足等问题,最终造成乡村发展速度不断降低。但是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国家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明显提升,在农村逐渐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在基础农机的使用下,是对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不仅降低了人力方面的成本支出,同时也实现了增加农作物产量目标,为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所以在农村发展中推广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能够提升操作便捷性,实现统一控制目标,构建高效的乡村治理机构,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工作开展提供支持。使用自动化控制还可以解决劳动力不足等问题,保障社会稳定发展,带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4]。

4.3 提升产品质量

在农业生产阶段中推广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其实就是借助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开展农业生产任务,保障农业各环节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不断降低气候、温度等对植物的不利影响,确保农民能够直观掌握农作物实际生长情况,确保农民能够积极参与到生产活动中,不断提升生产效率,提升生产产品质量与产量,满足农业发展要求,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持,实现快速发展目标。在乡村在推广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还可以将先进生产、加工设备等引入到生产活动中,打造专属的合作社等,如利用机械设备针对秸秆等开展加工处理,将其转变成为饲料或者进行回填处理等,进一步提升农作物利用效率,降低秸秆焚烧概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只有形成健康、良好的循环生产模式,才能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农业健康发展要求。

4.4 提升农民收入

农民属于农业生产、乡村振兴发展中的重要群体,不断提升农民收入又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组成内容。所以在乡村中需要加大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推广,满足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要求,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农作物营适宜生长环境,减少自然、人为等因素对农作物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农作物产量,实现提升经济收入目标。通过推广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不足等压力,满足健康循环生产要求,促进农业转型发展。一是跨行业。通过对目前市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针对乡村自身特点等进行研究,主动更新传统农业生产经营形式,积极进入到农业发展行业中,为与农业生产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不断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实现提升经济收入目标。二是促进生产管理发展。只有不断提升生产转型管理质量,才能实现对生产成本、资源等的有效管理,才能在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加大农业资源整合力度,实现规模化发展。三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研究中发现目前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尚未满足全覆盖要求,在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不足,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就需要在推广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时从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出发,强化农业生产技术能力,最大限度提高农产品、农副产品市场价值,在提升农民收入的基础上促进乡村发展。

5 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推广措施

5.1 完善推广制度

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应当清楚认识到做好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推广工作的重要性,结合乡村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出完善的推广制度,为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推广工作高效开展提供支持。一是全面提升推广人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意识与工作态度,明确推广细则与重点,确保流程、示范标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二是发挥推广制度作用,推广人员需要进入到乡村中,针对农业生产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主动与农户进行沟通,形成和谐、平等、有效的沟通关系,了解农户需求,结合所收集的信息制定出差异化推广方法。三是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推广工作,保持推广积极性与工作热情,为农户提供学习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操作技术的机会,在激发学习意识的基础上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真实感受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而主动参与到使用与推广中去。通过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在保障操作精细化的基础上为推广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5.2 健全推广体系

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推广属于一项系统性较强、动态化较强的工程之一,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同时也需要借助相关政策实现推广目标。所以在乡村振兴中需要加强各部门之间合作,提升配合密切性,营造出多元化的推广体系。一是从本区域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专属推广体系,打造综合素质高、专业实力强的推广队伍,做好规划策略、执行等工作,发挥监督考核作用,完善组织架构,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二是借助目前所提出的政策与措施,不断延伸融资渠道,吸引优秀企业进入到乡村中,主动提供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技术,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及时缓解资金方面的压力,保障推广工作高效开展[5]。

5.3 提升服务能力

进行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在推广对我国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因其属于公共服务项目中的一种,所以在发展中需要从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目标出发,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质量与效率,全面提升科学生产认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所以在推广过程中需要充分展现公共服务职能优势,确保服务目标的全面落实,做好细节研究工作,依靠互联网优势延伸公共服务空间,及时上传、更新相关政策与方针,构建出完善的服务体系,针对农户具体情况采取专业化技术指导,做好农业知识宣传,提升农户主动配合程度。

5.4 推广农机合作

由于部分大型农业机械设备在造价上比较昂贵,且使用频率相对较低,而受到家庭农村生产为主的影响,农户个人难以购置大型农业机械设备,所需要面临的资金压力相对较大。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从推动农机合作社入手,借助共享优势,从设备、技术、人员共享层面出发,通过交流、培训等方式可以将农业机械设备落实到生产中,进而提升大型机械设备、智能化机械设备的使用频率,为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全面推广提供支持,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因此在农村中需要主动扶持农机合作社,坚持因势利导原则,做好转变与创新工作,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机械设备,吸引专业人才,不断充实人才队伍,加大农机操作、维修等技术推广力度,为农业规模化经营等发展提供支持,全面提高农机合作社服务能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时对机械设备、生产技术等的运用量较大,所以就需要农民主动学习先进技术与知识,掌握机械设备使用方法,明确构造与运行原理等,在学习农业生产知识的同时提升知识水平。

6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快速发展是建立在农业发展基础上的,而农业发展又需要机械化、自动化支持。所以在乡村发展中就需要从乡村振兴战略层面出发,做好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推广工作,明确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解决“三农”问题,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机械设备机械化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存在的隐患及解决方法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