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22-12-22 05:47曾东平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应用策略信息技术

曾东平

[摘 要]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文言文教学的优化提供了可行方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文言文教学。信息技术为文言文教学提供了海量教学资源,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多媒体视听功能和意境营造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直观体验,从而实现学生文言文阅读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文言文教学带来了诸多变化,其中比较显著的就是更加便利、更加直观、更加深刻。从教学便利来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省去部分板书时间,同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海量的教学资源;学生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共享学习资源,满足课后的学习需要,实现线上预习和复习。教学直观指的是教学过程中广泛采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让学生在精美的画面、和谐的旋律以及巧妙的结构等多重感官的刺激之下获得对文言文内容的直观体验。教学更加深刻是指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对意境的营造,充分挖掘文言文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言文的思想内涵,进而实现文言文素养的提升。

鉴于信息技术对文言文教学的优化作用,一线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将信息技术与文言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一、引入文言文学习资料,系统理解文言字词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遭遇的问题大多表现为不熟悉文言文行文方式,甚至字词都不理解。当然,这种状况也和文言文字词数量众多有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勉强做到机械记忆,不能形成理解基础上的系统化记忆。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引入更多的文言文学习资料,弥补传统教学中文言文素材不足、讲解片面的短板。如《说文解字》是文言文学习最常用的资料,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文言文的重难点内容与《说文解字》等学习资料结合起来,分析字形、诠解字义,以精妙的解说吸引学生,促进学生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人手一本类似《说文解字》这样的文言文学习资料自然是不现实的,但是信息技术手段却可以实现各种学习资料“人手一份”,从而让学生便捷地了解到文言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并从中归纳体会文言文的行文规律。

以《小石潭记》为例,教师可以在解析字词的过程中引入《说文解字》作为辅助。在“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一句中,学生通过前后文及常见的“伐木”一词可以直接得出“伐”就是砍的意思。但是,“伐”字何以会有此种意义,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则未必知道。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伐”字的象形文字解析,辅以字形转变的画面,让学生进行联想:“亻”与“戈”就是一个人拿着戈,原意是人拿着戈敲打,这里引申为砍伐。对原文中的释义进行解读以后,教师还可以适当拓展,将“伐”的其他意义指出来,如在“鼓钟伐鼛”中,指的是敲击;在“武王伐纣”中是攻打;在“前后多相伐者”则是抵触,等等。

二、借助信息化教学设备,营造作品意境

初中生能够接触到的文言文相对较少,可供学生积累阅读经验的机会不多,如果不能有效进入文言文学习状态,还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对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相应的阅读环境,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文言文学习中去。以《桃花源记》为例,教师完全可以在正式授课前进行视频导入,将《桃花源记》的VR/AR短片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以渔夫的视角沉浸在对桃花源的探索中,将世外桃源的美与和谐直观、立体地呈现出来。当然,信息化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学生在诵读《桃花源记》课文时,教师还可以播放伴奏,或者放手让学生对渔夫各个阶段的经历自行选择配乐,创造出符合课文的意境,以此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

三、欣赏写作特色,解析艺术手法

初中阶段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皆是名家名篇,无论是在说理还是文法上都是经典文本。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难以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艺术手法。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例如,运用知识框图的方式将文章所涉及的写作手法总结出来,一一剖析,展示文言文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以《陋室铭》为例,教师完成基础知识教学以后,就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教学工具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手法赏析——在屏幕上设置框图,分别填写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等内容,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到对应的部分,然后再进一步解读。将整篇文章逐段逐句进行分析以后,就能从知识框图中发现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赏析方面的一致性。如此一来,就能够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还可以巩固他们在文章鉴赏方面的知识。

另外,分析文言文写作手法时还可以适当引入现代文的表达方式,将以往学过的相同表达展示在屏幕上进行对比,让学生用现代文的分析方法,体会文言文的艺术特点和手法,感受古今写作的异同。

四、挖掘写作背景,深化文本思想

文言文经典文献蕴含着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鉴于中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面有限,单纯的文本讲解是不足以让学生完整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作者情感的。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信息技术充分挖掘文章的写作背景,丰富教学过程,则能够让学生对于文本有深层次的理解。例如,《马说》中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通过背景挖掘可知这其实是韩愈对自身境况的描写。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但是却没有受到重用,虽然上下奔走,但是最后还是只能带着怨愤离开长安。这样,经过充分挖掘,将社会历史背景和文章内容结合起来,学生就知道韩愈在没有得到重用的情况下对彼时的社会状况进行了思考,将“无马”和“不知马”的矛盾摆出来,写出了“千里马”的悲哀,从而理解作者深沉、悲凉的情感。

五、拓展课外知识,丰富教学内容

灌输传统文化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理应得到充分利用。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文言文中蕴藏的传统文化精华,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以《爱莲说》为例,作者在文章中毫不掩饰地表现自身对莲花的喜爱,认为莲花从淤泥中长出,但是却不会随波逐流、同流合污,保持着高洁的品质。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展现莲花的魅力,从而揭示作者对莲花品质的喜爱源于自己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当然,文言文阅读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意象,学生因为缺乏体验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理解,所以教师需专门收集常见的意象,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展现意象背后的含义,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中借物喻人的审美意识。

六、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文言文教学的优化提供了可行方案。现在,信息技术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从文言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出发,积极引入信息化教学理念,借助信息技术对基础字词解析、意境塑造、情感解读等教学环节进行优化,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语文知识、感受传统文化,不断丰富文化素养、提升思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孙有喜.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5.

[2]高梦婷,金婷.初中文言文多媒体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J].文学教育(下),2019(8):146-147.

[3]张晓红.信息技术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融合[J].西部素質教育,2019(15):159.

[4]王连海.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5):72-73.

[5]戚玉方.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123-124.

[6]胡松.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点滴心得[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7):170.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应用策略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