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推进农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2022-12-25 07:17李宇征赵仕超
关键词:现代化农民农业

李宇征,赵仕超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农民现代化是指农民在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乃至社会现代化互动发展的过程中,在生产、生活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摒弃传统落后因素,获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大幅度提高,实现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的过程[1](P20-21)。而中国人多地少的社会性质和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中国农民不可能像其他国家一样,通过工业化进而城市化整齐划一地转化为现代劳动者,中国农民的现代化要在非农和农业两个领域进行,一方面离开农业生产活动,通过职业和身份的非农化转变实现市民化;另一方面通过农民职业化转变传统经营方式,成为经营现代农业市场的新型职业农民。当前,中国农民现代化依然是国家现代化中的薄弱环节,对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系统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为推进农民现代化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分析其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对于今后进一步解决农民现代化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导向的初步探索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方向,率先在农村掀起改革之风,农民现代化伴随着不断深化的农村改革和对外开放逐步发展起来,在此阶段,农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主体意识觉醒,对于现代化经历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发展历程,具有了走向现代化的初步意识。其重大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实施承包经营,兴办乡镇企业

农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农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解放农村生产力,为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奠定了人力基础,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兴办乡镇企业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举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村民首创提出的,经过不断的反复考察实践,到1983年,党中央逐渐放开对农业生产的政策束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一方面满足了农民的温饱需求,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更重要的是它带给了农民思想的解放,使农民不再拘泥于传统思想的束缚,开启了改革的浪潮。其次,为进一步吸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带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乡镇企业这一创新模式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到20世纪末,乡镇企业的发展已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乡镇企业的兴办对于保持农村和整个社会的稳定,促进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农民不再只是局限于土地之中,市场经济开始逐步进入到农民的生产生活之中,农村中封闭、落后的生产生活环境被打破,农民的流动逐渐活跃起来,传统落后的思想开始出现松动,呈现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二)积极开展扶贫工作,推行村民自治制度

农民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大幅度提高[2](P178-181)。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农民已经不用担心日常的温饱问题,但一些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为此,党中央积极开展扶贫工作,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在贫困地区推广实用技术,优化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变贫困农户的生产方式。到2000年时,全国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30.7%降为3%左右,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开始由生存型消费生活转向享受型消费生活。当温饱问题不再困扰农民生活时,农民开始愈发关注精神上的需求,随之而来的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也逐步强烈起来,开始自发地关注农村的一些公共事业,村民自治制度由此逐渐发展起来。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布实施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依法保障农村居民实行自治,使农村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得到质的飞跃。自此,农村的基层民主和基层社会管理逐步规范化,农民也从以往被动参加政治活动转向自觉地参与农村公共事务中,中国农民逐步由政治的边缘层走向政治的核心层,主体性不断得到提升。

(三)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推动农民向城镇流动

农民的思想观念现代化程度对于农民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而教育和环境是影响思想观念现代化的两个重要因素。在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的影响下,小农意识已经深深烙在农民的观念意识和日常生活中,传统农民崇尚封建迷信,科学文化素质偏低。为此,需对农民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农民自身的进步,提高农民现代性。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重视农村教育,为此颁布了《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逐步提高教育的投资比重,在八十年代全国应基本普及小学教育[3](P515)。进入九十年代,教育部在此基础上提出“两基”目标,即到九十年代末全国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4](P55)。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使广大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有了大幅度提升,开始逐渐形成科学健康的思维方式,为农村后备劳动力的观念现代化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市场化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农民封闭的生活环境和传统的思想观念,1980年以后,随着束缚城镇职工流动制度的松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离开家乡,到大城市打工谋生,获得了更多的物质利益和发展空间。但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进城务工的农民无法在城市扎根落户,只能如同候鸟一般,不断往返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由此形成了“农民工”这一新群体。生活环境的变化不仅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在生活方式上发生了改变,更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受到了极大的洗礼,传统落后的乡土观念和小农思想开始淡化,实践观念、进取精神和风险意识等现代意识逐步形成。农民工的出现更是成为农民市民化的先锋军,为市民化的实现探索了新的方向。

二、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快速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这一时期,党和政府改变过去重城轻乡政策,更加关心“三农”问题,不断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倡导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来实现农民现代化。在此阶段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也使得农民的现代意识不断提高。党和政府采取的主要举措有:

(一)完善土地政策改革,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为使农民进一步脱离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党中央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土地政策,推动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方面,土地资源作为农民手中一条重要的经济命脉,其开发程度始终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2004年《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提出可以依法对土地使用权进行流转。土地流转不仅可以使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形成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和稳定农民收入,在城务工的农民不再需要在农忙季节回到农村,可以更好的经营城市中工作,促进农民更快地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农民在生产生活方面均产生了新的更高诉求。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推动农民现代化转型提供了一条新路径,成为生活在农村,从事小规模农业生产活动的职业农民,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打破地缘和血缘限制,把农户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力量的市场主体,帮助农民在市场中摆脱弱势地位,争取获得平等市场主体的合作。在这种专业合作组织的引导下,农民逐渐摆脱小农意识,具有了一定的市场经营者意识和捍卫自身权利的意识,并且逐渐理解和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现行规则,这都体现了现代农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二)增加农民收入,拆除农民进城务工藩篱

农民的持续增收是其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在这一时期,党和政府鼓励并支持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非农收入;完善和强化对农民的补贴政策,实行“三减免、三补贴”政策,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提供支持和保护;继续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调整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对劳动力进行转移和培训,以提高其经济收入。收入的提高使农民消费生活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饮食方面,更加注重营养上的搭配,营养结构趋向合理化;衣着方面,开始重视质量,讲究品牌,趋向时尚化;居住方面,土坯房逐渐变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趋于舒适化;交通方面,电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开始走进农村,出行更加便利化。此外,为提高收入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获得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城市文明也在不断重新塑造着他们的人格与行为,赋予他们现代性的特质。然而由于一些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使农民在城市的生产生活难以保障,更难以顺利实现市民化,城乡之间的社会流动依然存在障碍。因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和工作问题,为此进行农村户籍制度改革,采取一系列制度保障措施,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为了使农民安心的留在城市,并且减少留守儿童的出现,党和政府加大力度解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的问题,从工作和生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农民加快融入城市,为农民市民化提供制度保障。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环境是影响一个人现代性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遭到破坏的农村环境和落后的村容村貌正在阻碍农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民的基础生活设施得到大幅度改善,农民的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和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均得到大步发展,农村的环境卫生,如污水处理、垃圾治理等问题都得到进一步解决。农民一些传统落后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因为人居环境的优化而得到改变,公路的普及使农民的社交范围逐步扩大,农村地区的电网改造也使农民不再局限于一个乡村、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通过互联网农民可以接触到全世界最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行为的选择。此外,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也是增加农民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5]。为此,在教育方面,党和政府持续深入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促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农村后备劳动力接受到良好的素质教育。同时,也加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致力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职业素质。对于农村的文化事业,党中央不断加大对其的投资力度,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如建设文化广场、图书馆、农村电影放映队等,增加农民文化生活的载体。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使农民传统落后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变,在生活方面更加便利化。

三、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的全面发展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升级了新农村建设战略,明确了“建设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6](P32),以此为核心和标志,推动农民、农业和农村实现全面现代化,中国农民现代化进入全面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为推进农民现代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确立三权分置政策,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农民生产方式现代化的直接途径,而不断优化的土地承包责任制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党和政府在原有土地政策的基础上,于2014年发布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三权分置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唤醒大量沉睡的农村土地资产,促进土地资源合力利用,从而创造性的增加农民财产收入。此外,发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是影响农民生产方式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以来,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开始逐渐为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农民提供生产服务。在历史上,中国就是一个富有小农传统的农业大国[7](P102-123+206-207),农民的传统生产方式是零散的小作坊生产,生产经营规模小,地块分散,而三权分置政策的实施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农民探索新型农业经营形式,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使农民逐步摆脱小作坊的生产方式,形成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科学化、现代化生产方式。

(二)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党中央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注意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6]。物质生活上的帮扶使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提升,同时思想上的“扶贫”使农民群众摒弃“等、靠、要”等落后的思想,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开始具有创业意识、拼搏精神,从思想观念上开始接近现代人的标准。“扶贫与扶智”观点的提出,反映了国家对农民现代化的高度重视和切实有效治理[8](P179-191+210)。此外,社会保障是确保农民创造财富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的起点[9],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发布多项政策,如《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服务规范》等,通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来缩小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的差距,在制度上给予农民最大程度的支持,使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和养老待遇。“扶智”思想的提出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使农民从思想上和生活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均显现出党和国家始终把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放在重要位置上,始终致力于让农民共同参与到现代化进程中,共同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乡风文明建设

随着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为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必须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因此,党中央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在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以提高综合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培育农村实用人才,鼓励涉农行业兴办职业教育,并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农民逐渐向职业化发展,传统的生产观念得到改变,不再只是依靠经验来进行农业生产,而是具备科学的生产观与操作高科技农业生产设备的能力,更好的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此外,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农民开始更加关心精神世界的丰富和追求。在这一时期,农村文化建设成为引导农民实现精神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党和政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农民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农村中一些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例如自主婚姻逐渐代替“娃娃亲”“换亲”等落后的婚姻方式,“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逐渐淡化。在农村文化建设的引领下,广大农民的思想素质开始向着现代化和科学化进一步发展。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民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农民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以农民现代性的培养为主体系统,以现代农业为发展动力系统,以国家惠农政策、乡村建设、乡村组织、乡村文化、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等为保障系统,促进农民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实现市民化或者职业化。并且从广义的农民现代化概念来看,农民现代化不再只是其自身的现代化,同时也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总结出以下三点关于推进农民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农民现代化提供动力支持

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一方面,现代农业为实现农民现代化提供持续动力。农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机械化操作逐步代替手工劳动,经验农业逐步向科学农业转变,生产的社会分工协作越来越细致,市场化、商品化取代了自然经济。农业现代化的一系列变化对农民的生产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生产设备的现代化和生产体系的日渐完善对农民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着农民逐渐向职业化发展,为农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提供着牵引力和动力支持。另一方面,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也息息相关。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农村城镇化、经济体制现代化、农村政治民主化、环境的优化以及农村的富裕化和文明建设[2],这些特征的实现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民生活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在推动农民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实现。总之,从宏观视野来看,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是一体的,农民现代化从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得到助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也离不开作为农业农村主体的农民的现代化。因此,要始终坚持继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农民现代化提供动力支持。

(二)坚持农民首创与政府引导,为农民现代化提供强大合力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农民的首创力量与政府的引导不断交互作用,形成推动农民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合力。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村民自治为例,起初只是农民自己提出并在小范围运行,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成果,一个重要原因是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这从土地政策的不断改革、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等一系列举措可见一斑。农民的主体性和首创精神对发展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农民现代化说到底是人的现代化,如果单凭外部的推动力来实现现代化,那只能是简单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无法触及到更高层次的精神的现代化。因此,必须始终坚持农民的主体性,激发其首创精神。但中国地广人多,分散在各地,零零散散的农民是无法将现代化推向纵深的,落后的思想和制度依然禁锢着大部分农民。因此,现代化的发展也需要党和政府的宏观领导,升华提炼农民首创的制度,并将其推广至全国。当然,农民现代化的每项改革措施,也并不全是自下而上开展的,党和政府也会展开自上而下的运动,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在参与自上而下的运动时,农民又会发挥其丰富的创造力,推动现代化改革向前更深一步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11](P296)。农民首创与政府引导的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认识论在中国农民现代化进程中的具体实践,需要始终坚持和发展。

(三)坚持发展农村教育,为农民现代化提供智力保障

从大的方面说,农民现代化的实现主要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外在的是指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体现在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内在方面是指农民思想观念的科学性和现代化。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行为选择又受思想观念的影响,可以说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是农民现代化的先导,因为农民现代化说到底是人的现代化,只有“人”的思维观念发生变化,才能引导其行为出现改变。而教育是促使“人”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的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通过教育潜移默化的功能,可以引导农民摒弃落后的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改革开放以来,从农村扫盲工作的完成,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始终重视农民的教育问题,并且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现代意识得到大幅度提升,职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在今后农民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继续坚持和发展农村教育,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对农村中小学教育进行改革,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农村的实际生产生活,提高未来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在职业教育中要因需施教,对于从事非农劳动和从事农业劳动的不同劳动者进行不同的职业教育,提供精准的职业教育。总之,教育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最直接的手段,是实现农民现代化的智力保障,要始终坚持和发展农村教育。

五、总结

梳理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可知,中国农民现代化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四十多年间获得快速发展,在于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积极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始终坚持农民首创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对农民进行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从而使农民获得正确的政策引导和动力支持。新时代农民现代化发展始终面临着重大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继续坚持和发扬农民现代化基本经验,以推进农民现代化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