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水源地

2022-12-25 13:41王凯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鲁迅文学奖旧物模样

我出生在陕北黄土高原,三岁时随母亲和姐姐一起随军到了河西走廊。所以我尽管在各种表格上“籍贯”一栏中填的都是“陕西绥德”,但记忆实际上是从河西的戈壁和军营开始的。七八十年代的生活简单而朴素,每家的生活水平都大同小异,孩子们的穿衣吃饭和学习用品都差不多,大人们好像都会为了给老家寄钱的事争吵不休。上学也比较轻松,我们不学英语、不学乐器,不知补习班为何物,除了课本以外没任何教辅材料,不像现在城市里的孩子,忙得几乎没什么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有环境,我记得小学时从部队去县城上学的路上要经过一条小溪和一条小河,水清澈见底,我们常在放学路上去河里抓青蛙,只不过后来它们全都干涸了。

即使今天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生活对我来说也是安静又美好的,上学时我们每个孩子脖子上都挂着家门钥匙,但我记得大多数时候门都不用锁。这种淡淡的回忆有时会浮现出来,却似乎从未构成过一个故事的模样。这可能也是我写了二十多年小说却从未写过童年的原因。要么就是童年对我来说是一个水源地般的所在,你受它滋养,但却常常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但时间流逝,在我打算写点东西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又突然想到了儿时的许多往事。它们接连不断地涌出,让我不能不走近去仔细看一看。在回忆和写作的过程中,很多堆积在记忆阁楼里的旧物被一件件拿了出来,它们落满了时间的灰尘,但擦净之后却完好无损。这些稀松平常的儿时记忆如今看来有了不同以往的奇异感受。那些陈年旧物散发着幽微的光亮,居然能映出我现在的模样,而我从前却从未留意过这一切。

对我来说,写作《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寻找来由的过程:我从何处开始认识世界与生活,我关于自己和他人的观念从何而来,我的性格和气质如何被塑造,换言之,我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自己。从这点上说,童年是一个观测自身命运的参照系,也是一个身不由己的奇幻旅程,它比我们一生中任何時候都更为偶然,然后又在漫长的岁月中成为通往此刻自己的必然。

王凯,1975年出生,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著有长篇小说《导弹和向日葵》《上尉的四季》及小说集《沉默的中士》等。中篇小说《荒野步枪手》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猜你喜欢
鲁迅文学奖旧物模样
旧物,可以不是断舍离
第八届(2018-2021) 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
朱辉
你的模样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各评奖委员会第一次 全体会议在京举行
围头新娘述心声 旧物展示两岸情
巴啦啦,旧物大变身
2030年的首都啥模样?
旧物招领:“废品”蕴藏商机
冬天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