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个维度”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考核机制

2022-12-26 02:24汪玉柱马修泉
关键词:政治责任考核党组织

李 淼,汪玉柱,马修泉

(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阜新 123000;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党政办公室,辽宁 阜新 123000)

0 引言

“政治生态”反映基层党组织政治发展的大环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解决党内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实现党内政治生态根本好转,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1]。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生态是对高校基层党组织,以及党员的党风、政风的综合体现,对师生党员的价值取向、政治行为具有直接影响。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应立足现状,遵循新时代发展规律,以《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遵循,严格遵照《准则》要求,以政治建设涵养政治生态,围绕“提升组织力”这个总目标,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的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考核机制。

1 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考核机制的意义

1.1 有助于加强高校基层党建“生态圈”建设

高校基层党建“生态圈”是以政治生态为核心的有机整体,其主体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对高校基层党组织进行政治生态监测、评估是加强高校基层党建“生态圈”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构建政治生态考核机制,加强政治生态监测预警与分析研判,凸显高校基层党建政治生态评估的政治导向作用。准确把握高校基层党建政治生态评估所要达成的目标,确保各项评估工作不走偏。做到精准评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是高校基层党建“生态圈”建设的根本要义,也是净化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的基础。

1.2 有助于深入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

净化和修复党内政治生态是政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2]。只有全面激发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内生动力,以优良的党风促校风、带教风、正学风[3],才能保证高校基层党组织内部系统良性运行,从而全面、系统,平稳、有序地开展工作。因此,要科学进行顶层设计,并借助考核研判手段,助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联动开展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1.3 有助于优化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建设路径

科学有效的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考核机制是全面系统、内外兼修、综合研判的有机整体。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政治生态考核机制既是党组织政治生态建设的“听诊器”,也是“指挥棒”,积极发挥考核评价、激励引导作用。一方面可以从深层次诊断出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政治生态建设方面的“病灶”,找出“病因”;另一方面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对症下药”,明确改进方向和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建设的路径。

2 以“五个维度”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考核机制路径

政治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在结构上的有机联动,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生态互动,是整个政治系统具有活力和效率的重要前提[4],也是整个政治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以“五个维度”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考核机制,既能够实现考核机制内部各要素的相互配合,也可以有效促进其与外部政治环境动态衔接。

2.1 政治生活严肃度是净化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的基础

坚持政治生活的原则性与严肃性、政治性与时代性,坚决防止不讲政治、淡化政治,坚决杜绝政治生活的平庸化、随意化与娱乐化。在此维度下,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目标,形成“搭建政治生活载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落实谈心谈话制度”的考核思路。按照此考核思路制定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考核指标,能够全面反映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现状,有助于高校基层党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政治生活严肃性。首先,高校基层党组织通过“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等多种活动载体开展党建活动,增强师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实效性,强化党性意识,增强组织观念。其次,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基层党组织以民主生活会的形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最后,高校基层党组织坚持谈心谈话制度,有助于加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沟通交流,做到及时交换意见、增进感情、化解矛盾。

2.2 政治功能发挥度是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动力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的基础上,要把加强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这是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要求。在此维度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围绕组织力建设,形成“提升政治领导力,增强群众凝聚力,促进发展推动力,提高自我革新力”的考核思路。按照此考核思路,制定政治生态考核指标。首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突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优化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设置,扎实推进“堡垒工程”,发挥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党员的功能。其次,高校基层党组织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落实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通过“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帮扶困难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等载体,扎实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切实帮助教师、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再次,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的工作思路,推动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相结合。最后,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与时俱进,不断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打造智慧党建平台,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优化党员信息库维护、组织关系转接、党费收缴等功能,增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实效性。

2.3 政治责任落实度是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建设的主要抓手

对政治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是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建设的主要抓手。在此维度下,高校基层党组织以政治责任落实情况为考核主线,形成“强化主体责任,完善政治责任台账管理制度,发挥传导功能,建立考核问责机制”的考核思路。按照此考核思路,制定政治生态考核指标,有助于压紧压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担当。首先,明确“书记抓、抓书记”的政治责任,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自觉形成“认责、履责、担责、尽责”的政治责任意识。其次,细化责任内容,建立政治责任台账管理制度,建立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的“任务清单” “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有助于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明确责任范畴,突出工作重心,抓实、抓细、抓到位,把政治责任落实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各个环节。再次,压实政治责任,细化责任分解,层层传导压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传导体系。最后,坚持以“权责对等”为原则,制定硬性问责制度,建立承诺、述职、评议、考核、问责“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2.4 党内监督严实度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现实需要

党内监督是第一位的监督,是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的重要方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当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履行监督职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规定了基层党组织的 3项监督职责,将基层党组织的党内监督职责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在此维度下,以“履行党内监督职责”为主线,形成“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责任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力度”的考核思路。按照此考核思路,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依据,建立健全党内监督考核机制,实现党内监督常态化,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履行党内监督职责,加强党内监督严实度。首先,将“民主集中制”贯穿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监督的始终。坚持正确的集中,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自上而下的政治监督作用。坚持党内民主,尊重党员的权利与主体地位,发挥自下而上、同级党员之间的监督作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广大党员敢于监督、勇于监督的良好政治生态。其次,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监督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责任落实,使党内监督更加规范、有效。最后,加大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监督力度,结合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特点、规律,建立监督检查常态机制,针对重点问题、突出问题进行专项监督。

2.5 政治风险防范度是涵养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的关键

高校是思想文化聚集地,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是涵养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的关键。在此维度下,以“防范政治风险”为目标,形成“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强化政治文化建设,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考核思路。按照此考核思路,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制定政治风险考核指标,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防范政治风险的精神实质与努力方向,认真审视“政治风险点”,将政治风险防范工作融入每一个工作细节。首先,切实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对师生党员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力度,加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其次,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基石,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夯实党内政治文化根基。增强党员群众的文化自信,将政治文化充分融入学习、工作中,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最后,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杜绝基层“选人用人”“推优评先”“发展党员”“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微腐现象,以严明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为基础,加强政治纪律建设,使之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建设的动力源与净化器。

3 结论

推进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必须构建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这是检验党内政治生态状况的有效手段。考核评价结果是否真实有效,直接取决于评价指标和内容的科学性[5]。立足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建设工作现状,遵循政治生态建设规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问题为导向,从“政治生活严肃度”“政治功能发挥度”“政治责任落实度”“党内监督严实度”“政治风险防范度”5个方面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考核机制,“五个维度”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共同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建设。

猜你喜欢
政治责任考核党组织
支出责任:中央企业对口援藏之政治责任实现的制度逻辑分析①
着力破解三大难题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内部考核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担当政治使命 扛起政治责任 推动主题教育扎实有效高质量开展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扛起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