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集团“四联”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2022-12-26 15:17胡顺芳
物流技术 2022年11期
关键词:四联职业技能证书

胡顺芳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1 背景介绍

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组织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而组织的教育团体。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提出,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包括要强化校校合作、贯通培养,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广泛开展职业培训,促进人才成长“立交桥”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态势良好,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成规模、效果明显、影响广泛的职业教育集团,但非独立法人的职教集团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型组织,成员单位之间行政上没有隶属关系,约束和监管力不足,“集”而不“团”的现象成为阻碍职教集团实体化运行的“拦路虎”。对此,本文着重探索一种互利共赢的协同育人机制,以期为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提供一些帮助。

随着2019年国家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职业教育被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该方案要求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即“1+X”证书制度,这一要求的提出,为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物流类职业教育集团——湖北物流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集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集团自2013年成立以来,在扎实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产学研”无缝对接,推动湖北物流职业教育和物流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10月,集团获批为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作为集团理事长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功申报为湖北省首批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同期获批的11所职业院校中,有8所院校为集团的成员单位。在此契机下,集团以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在湖北省的推广和实施为抓手,不断探索和实践“四联”协同育人机制,对增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活力和服务能力,打造实体化运行的职业教育集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四联”协同育人机制的主要做法

针对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湖北物流职业教育集团发挥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的先发优势,在集团范围内探索物流管理1+X“四联”(即联合教学、联合考核、联合评价、联合诊改)协同育人机制,在促进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我省的推广和实施,推动院校教学和产教融合的全方位变革,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促进了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提升了湖北物流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图1 湖北物流职业教育集团“四联”协同育人机制

2.1 深化三教改革,开展联合教学

(1)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推动成员单位之间等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以集团教改教研课题“基于物流管理‘1+X’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与研究”、“基于职业素养的物流管理‘1+X’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途径”的研究为抓手,组建专家团队,联合制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物流管理1+X证书的培训模块有效地融合到学历教学的课程体系中。

(2)联合开发“模块化”课程培训包。为提升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培训质量,提高学员的考证通过率,在集团教改教研课题“基于1+X物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课程模块化构建与实施研究”和“物流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考试(中级)‘模块化’课程培训包开发研究”的研究中,联合集团成员单位共同研讨核心培训模块内容,开发培训资源包,并制定对应的课程标准。

(3)共建“1+X讲师团”。为共享教师资源,发挥优质培训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集团内实施“1+X”培训师互聘走教制度,成立了“1+X讲师团”,供有走教需求的成员单位任聘。经过多次开展面向企业的走教活动,即对集团的企业成员开展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认证(高级)考前培训,帮助企业员工掌握核心知识模块内容,考证通过率达到90%左右。

(4)探索“交换生”走读交流机制。自有资源无法满足本单位培训需求的成员院校或成员企业,可利用集团内其他单位的教学场地、实训设备等资源,组织学员以“交换生”的形式在其他院校或企业参训。基于此形式,以集团教改教研课题“基于职教集团的‘学分银行’建设研究”的推进为抓手,在一定范围内探索学分银行制度建设。

2.2 对接国家标准,开展联合考核

(1)组织考前的模拟联考。在集团范围内,遴选考核点,同一时间使用统一题库,进行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模拟考试。集团理事长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作为秘书处,会同北京中物联物流采购培训中心,制定模拟考试相关工作方案,培训各成员单位考评员,组织考核工作的开展。

(2)组织非试点单位学员考核。根据集团内非“1+X”试点院校和企业的考证需求,组织安排其学员到有条件的考核点参加物流管理“1+X”认证考试。

2.3 保障认证质量,开展联合评价

成立联评联改专家组,在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考试模拟联考过程中,各校互派考评员,共同参与评价,形成评价结果。从模拟联考和正式考试的评价结果来看,学生成绩有了明显提升。

图2 四校联考成绩分析(节选自2021年12月联考分析报告)

2.4 提升教学效果,开展联合诊改

针对评价结论中的共性、难点、痛点问题进行研讨,对教学过程进行诊断,总结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学生对知识模块的掌握不全面、系统操作不熟练等。根据总结出来的共性问题,形成改进方案,有利于各个学校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资源等,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3 特色创新

3.1 育人机制创新

借助职教集团的平台,探索“四联”协同育人机制,经过集团组织多轮实践物流管理“1+X”证书认证的联教、联考、联评、联改的“四联”工作,逐步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最大程度地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优势,实现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实训资源等教学资源的共建互享,助推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推广和实施,增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活力和服务能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2 合作模式创新

以湖北物流职业教育集团“双会双元八共”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为引领,在行业协会和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双会”的指导下,通过校企共同参与“四联”工作,构建“学员互定共培、资源互享共建、校企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借助职教集团的平台,进一步推进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

4 成果成效

4.1 破解校际壁垒

基于集团各单位对于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证需求,通过在集团范围内推进“四联”工作,打破各校在物流管理“1+X”认证工作中的孤军奋战局面,协作过程中形成优势互补,形成多方共赢的效果。

4.2 提升认证质量

以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模拟联考工作为抓手,全面铺开“四联”工作,考生在模拟联考中积累了考试经验,教师联评、联改过程中积累了教学经验,为各校考生的考试通过率提供了保障,促进了湖北省物流管理“1+X”认证质量的提升。

4.3 科研反哺教学

集团受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确立了6项关于物流管理“1+X”的教改教研课题,十余家集团成员单位参与了课题研究,以研究工作的推进为抓手,探索物流管理“1+X”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模块化”课程培训包,研究“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等,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一系列成果,反哺1+X认证培训和常规课堂教学,切实体现了以研促教。

5 反思及展望

5.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四联”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由于湖北物流职业教育集团是松散型的联合组织,对成员不能形成实质性的约束力,成员单位参与“四联”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受人事变动、专业调整、竞争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2)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企业的认同度有待提升。集团内“四联”工作的有效推进离不开产教融合,但是在证书推广的起始阶段,能够参与“四联”工作的仅限少数深度合作企业,其他企业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5.2 工作展望

针对前期“四联”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课题组将借助湖北物流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优势,进一步优化“四联”育人机制,提升工作成效,激发各方参与“四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湖北物流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体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瞄准成员院校和成员企业的需求,进一步挖掘利益共赢点,吸引更多的成员单位参与其中。

(2)协助企业把握国家政策,拓宽员工培训渠道,加大“X”证书的宣传力度,提升企业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认同度,从而推动湖北省“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3)逐步探索“四联”工作在快递、供应链等物流相关专业“X”证书认证中的推进,进而延伸到“1”学历教育中,形成多维度合作协同育人,进一步激发集团化办学活力。

猜你喜欢
四联职业技能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收录证书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左肺动脉狭窄的处理
绿色四联新能源 缔造智能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