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堂“动笔表达”训练策略

2022-12-26 02:35张神琦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白话文动笔文言文

张神琦

语文教学的“表达与交流”对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学生要乐于书面表达,就要乐于动笔,勤于动笔。在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乐于动笔的形式和方法有多种多样,而借助文本培养学生乐于动笔的能力是最便捷的路径。

一、在词语理解中动笔表达

词语理解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一方面它是积累语言和进一步理解句段的基础,另一方面理解词语的方法可以迁移运用到句子理解之中。因此,统编教材将词语理解列入多个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更是学生阅读中最便捷的学习方法。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教师通常采用从理解到运用的路径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理解所学习的词语,即先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用自己的话大致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让学生运用文本语言进行表达训练。

如教学《大禹治水》一课,课文最后的表述“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其中的“安居乐业”就是一个学生难理解的词语。对此,教师充分考虑二年级学生的理解水平,可以借助问题“安居乐业的生活在课文中是怎样的生活”引导学生从上文中去获得大致的信息,进而初步了解字面意思是能够安下家来做事情;接着,教师结合课文第1自然段设计表达训练:洪水不泛滥了,就能够安居乐业了;________不__________,就能够__________了。之后,教师让学生联系学习过的课文开展表达训练,教师提供范例:秋天的葡萄沟水果大丰收,那里的群众___________;学生再自主选择表达的内容。这样,教师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引导学生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乐于动笔表达。

二、在文白转换中动笔表达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学生学习文言文,这些文言文课文多是故事性强的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言文故事转换为白话文故事,也就是让学生在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动笔将文本故事用白话文写出来,深入感知文本故事的魅力。这既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有效路径,又培养了学生乐于动笔表达的能力。

如教学《守株待兔》,这是一个简短的文言文寓言故事,蕴含着一定的道理。但是,文言文带来的词句理解上的困难,会让学生不能一下子读懂故事的内容,自然会影响到寓意的理解和把握。对此,在学生借助注释初步理解文言文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白话文一句一句地进行表达,再连起来形成白话文版的《守株待兔》。学生对这一训练形式兴趣很高,纷纷提笔写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那些与白话文有区别又没有注释的词语。如“宋人有耕者”,句子中的“宋人”“耕者”都不是学生一下子能够理解的词语,课文中又没有提供注释,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宋人”是指当时的“宋国人”;“耕者”的“耕”指种田,“者”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表达,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的人”,因此“耕者”就是种田的人。学生把这个句子用白话文写出来——“从前,宋国有个种田的人……”学生用白话文写出完整故事,动笔表达的能力自然得到了锻炼。

三、在文本改写中动笔表达

文本改写,包括扩写和缩写。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指向表达的学习目标就是“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在习作训练中,教师要求学生把课文《猎人海力布》缩写成一个简短的故事。学生在动笔表达时,需要摘录主要信息,删去次要内容,适当压缩和合并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内容,形成一个新的故事。至于扩写,教材没有像缩写这样安排,学生动笔表达时,需要反其道而行之。

如教学《四季之美》时,课文每个自然段只选择了一个季节中的一个时间节点进行描述,整篇文章只有四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篇幅也不长。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扩写训练,仿照文本语言范式,在每个季节中选择两个以上的时间节点,以“( )天最美还在( )”开头,让学生动笔表达;此外,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句式来表达。这样的扩写,不仅可以使文章变得详细、丰富起来,而且可以使四季之美变得多姿多彩。

四、在文体转换中动笔表达

文体转换是指将一种文体呈现的内容用另一种文体来呈现,如托尔斯泰将雨果的诗歌《穷苦人》改编成小说《穷人》。在教学中,文体转换也可以有多种情形,如将诗歌转换成散文,或者将散文转换成童话。

如教学《白鹅》,课文是一篇以动物为题材的散文,这只鹅能够看家护院,吃饭还要人伺候,显然是一只很有个性的鹅,文中出现了拟人的表达方法,这些都与童话具有共同之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尝试将它转换成童话,写一写这只有故事的鹅。对于这种转换,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文本中选择散文与童话可以贯通的内容。首先,将鹅的叫声、步态、吃相等三个部分,转换成童话中的三个场景;其次,散文中出现的其他角色,可以转换成童话中的配角;再次,将鹅的叫声以相关的语言呈现出来,再将鹅的一些动作、心理活动写出来。这样的训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乐于动笔表达。

五、在灵活运用中动笔表达

小學生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是积累语言。小学生都有积累的习惯,积累了不少好词佳句。但是,这些好词佳句都留在积累本上,没有被学生运用到动笔实践中。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

如在《荷花》第2自然段的学习中,学生积累了用三个“有的”句式描写一种花儿的不同开放姿势,并通过仿写活动加以内化。但是,这种句式不限于描写植物的花儿开放,学生在描写课间活动时,就可以灵活运用这种句式,描写不同的学生在课间参加的不同活动;还可以运用这种句式描写天空云彩的变化情形。在动笔表达时,学生将平时积累的语言加以灵活运用,才能写出生动的习作。

总之,在小学生动笔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指导,巧妙借助文本材料进行动笔表达训练,帮助学生一举反三,提高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白话文动笔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毛毛雨
春天的雨
胡适妙解白话
近现代媒介的功能如何由党见本位转向民意、舆论本位——以白话文运动为转折点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多写创意日记激发动笔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