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00后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与意见表达的调查分析

2022-12-27 08:29孙铭钰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意见社交思政

施 旋,孙铭钰

(南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一、前言

构建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不仅需要组建强而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而且需要打造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网络阵地,出生于人口红利时代的“00后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生活在网络环境中的他们,与互联网技术共同成长。在数字时代,网络终端是绝大部分的00后父母获取资讯的首要渠道,因而,“00后大学生”相较于“90后大学生”而言更容易且更早地接触网络。“00后大学生”思想自由、热爱想象、渴望独立,追求平等的话语权,他们敢于表达自我,展现自我。目前,移动终端已经渗入高校“00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微信、QQ、B站、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得到广大高校学子的喜爱。众多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为高校“00后大学生”提供了了解外界的渠道和自由发声的平台。

在新形势下如何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外语专业的大学生身处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思想更加开放,个性更加鲜明,通过调研外语专业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与意见表达情况,有助于掌握他们使用社交媒体“发声”的规律特征,从而更好地理清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方法,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真正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高校“00后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与意见表达的数据统计分析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校“00后大学生”,采用线上问卷的调查方式对该院共743名“00后大学生”进行调查。由于外语类专业的特殊性,其中女生有636名,占比85.6%;男生有107名,占比14.4%。学生年级分布情况为:2018级学生共157人,占比21.13%;2019级学生共193人,占比25.98%;2020级学生共175人,占比23.55%;2021级学生共218人,占比29.34%。其中共有41名党员,占比5.52%;有609名团员,占比81.97%;有93名群众,占比12.52%。在这些同学中,目前是学生干部或曾经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共有394人,占比53.03%,未有过学生干部任职经历的有349人,占比46.97%。总体而言,此次调查覆盖面较广,样本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问卷共包含五个部分,分别为:基本信息、“00后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特点、“00后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目的、“00后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的意见表达方式与认知评价和“00后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素养的认识。此调查问卷旨在了解“00后大学生”网络社交媒体的使用特征和规律、掌握其对网络媒介素养的认知程度,为后续构筑网络思政教育新方法、新模式、新路径提供依据。

(三)数据分析

1.“00后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特点

(1)社交软件形式多样。在列出的众多的社交软件中,有7款社交软件的使用人数过半,分别是微信、QQ、今日校园、哔哩哔哩、微博、知乎和小红书,占比为89.1%、88.29%、72.14%、75.1%、60.03%、57.07%和54.1%。其他社交软件使用人数虽未过半,但也得到了不少学生的青睐,其中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等)使用人数达到365人,占比49.13%;学习强国使用人数达到237人,占比31.9%。(2)高度依赖社交软件。“00后”作为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与社交媒体的关系密不可分,具体可以从使用时长上体现出来。每天使用社交软件少于1小时的仅有35人,仅仅只占总人数的4.71%;使用时长为1-2小时的有116人,占比为15.61%;使用时长为2-3小时的人数最多,共有228人,占比30.69%;使用时长为3-4小时的有174人,占比23.42%;使用时长为4-5小时的有68人,占比9.15%;超过人均使用时长5小时的有122人,占比16.42%。

2.“00后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目的

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和目标的差异性使得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目的有所差别。主要是学习需要,拓展学识、娱乐消遣、维持人际关系、关注社会热点,工作需要、分享生活和发掘资源,分别有614人次、608人次、556人次、498人次、437人次、367人次和229人次,占比分别为82.64%、81.83%、74.83%、67.03%、58.82%、49.39%和30.82%。通过数据统计可以发现,不同年级的同学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学习、维持人际关系、关注社会热点的人数分配比较均匀,低年级的同学更倾向于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娱乐消遣和分享生活,高年级的同学则更多地选择使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工作交流和发掘资源。除此之外,还有部分高年级同学将新媒体行业作为目标就业领域,通过使用社交媒体平台培训技能,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基础。

3.“00后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的意见表达方式与认知评价

(1)意见表达频率。“00后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时或多或少都会进行意见表达,其中经常使用社交媒体进行意见表达的人数有74人,占比9.96%;绝大部分“00后大学生”偶尔使用社交媒体进行意见表达,人数为669人,占比为90.04%。(2)意见表达途径。大部分社交媒体都推出了点“赞”功能,点赞也成为“00后大学生”进行意见表达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共有670人次,占比90.17%;收藏共有474人次,占比63.8%;评论共有473人次,占比63.66%;转发共有384人次,占比51.68%;发表言论共有329人次,占比44.28%;发弹幕共有217人次,占比29.21%。(3)意见表达内容。学生进行意见表达的内容多种多样,主要有时事热点、娱乐八卦、校园生活、学习、兴趣爱好等,分别有527人次、459人次、455人次、445人次和25人次,占比分别为70.93%、61.78%、61.24%、59.89%和3.36%。

4.“00后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素养的认识

(1)对意见表达方式的态度。在进行意见表达时,认为要客观理性看待问题的人数最多,共有559人,占比75.24%;认为要从个人角度分析问题的有156人,占比21%;认为可以随心所欲畅所欲言的仅有28人,占比3.77%。(2)对社交媒体上有关意见表达内容的态度。79人表示会被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信息或者言论所影响,占比10.63%;134人表示不会被影响,占比18.03%;530人保持中立的态度,表示需要根据信息或言论的具体内容而定,占比71.33%。(3)意见表达应遵循的原则。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意见表达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分别是遵纪守法、实事求是、尊重隐私、客观理性、积极向上、有责任心和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人次分别为703人次、683人次、677人次、652人次、641人次、614人次和611人次。(4)对突发事件的意见表达态度。学生对于社会突发热点事件或者学校重大事件的态度各不相同。大部分同学选择在官方调查结果出现前不发表意见,共322人,占比43.34%;300位同学选择和同学私下讨论,占比40.38%;不关心的有55人,占比7.4%;上网在微博、短视频平台等上发表自己的意见的有53人,占比7.13%;和老师交流自己的意见有9人,占比1.21%;直接和相关部门投诉、反映的有4人,占比0.54%。

三、改善“00后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与意见表达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媒体使用机制,强化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网络媒介的海量性、便捷性、即时性和交互性为高校“00后大学生”获取各类资讯、了解时事热点、表达个人意见提供了平台。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网络道德观念和责任意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的思想容易得到冲击,高校要充分发挥官方新闻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官方QQ等社交媒体的正向作用,建立健全“正面引导、及时监控、有效互动”的机制,旗帜鲜明地传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导大学生用辩证的思维思考问题,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通过网络积极主动地坚定理想信念;要严格执行实名注册制度,实施网络实名制管理,落实大学生网络主体责任,提升自我约束力;要注重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结构[1],三方联动、互相配合,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资源共享、高效互动,协同做好网络思政教育。同时,高校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借助网络平台,开设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与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相融合,积极引导“00后大学生”合理地使用社交媒体,不过度依赖社交媒体,不轻易相信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的具有迷惑性的信息。

(二)主动把握网络舆论生态,注重加强网络舆情引导

网络舆情传播内容广、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根据新形势重点推进网上舆论工作,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把握网络舆论生态,加强网络舆情引导,是新形势下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有效方式之一,不仅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也有助于思想教育工作者创新教学方式,更好地开展教育[2]。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要做好三个步骤:前期引导、中期监控和后期疏导。前期引导是做好网络舆情引导的重中之重,高校各部门间要通力合作,抓住网络交互性的特点,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引领作用,及时关注时事热点,引导“00后大学生”客观理性发言,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上的官方账号,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在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上发挥好“掌舵者”的作用[3]。做好引导工作后,要时刻关注网络舆论生态,建立起交互合作、快捷通畅、统一协调的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及时收集网络舆论,做好研判工作,对不符合主流文化、容易给大学生造成思想困惑的网络舆论保持警惕。后期疏导中的“疏”是做好网络舆情工作的重难点,问题发生后要积极应对、及时解决,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困难,通过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活动形式、发挥同辈作用将“思想堵塞口”疏通。

(三)打造网络红色教育平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红色文化是经过不断改革实践而形成的具有先进性的文化,对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着促进作用[4]。在互联网技术日渐成熟的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会。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打造网络红色教育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模式。网络红色教育平台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不仅能够将课堂搬出教室,让大学生随时随地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也能够借助翻转课堂的形式,依托课堂活动,加深学习深度,从而更透彻地理解红色文化。打造网络红色教育平台要结合网络特点,突破网络媒介的界限,发挥网络媒介的互动性,搭建纵横交错的红色文化网络载体,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抖音等平台,将传统的静态的红色文化转化成图片、音频、视频、数据等形式,使红色文化形象化,渗入“00后大学生”的生活。此外,在网络红色教育平台上可以开通点赞、评论、分享等功能,让“00后大学生”发表心得体会,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升网络红色教育平台的黏合力。

(四)秉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技术的巨大革新将“00后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从单维转变成多维,增加了时代感。推动网络育人守正创新要聚焦不同群体,激发新时代青年师生的创造力,多管齐下、多措并举。针对“00后大学生”群体,教师群体要引导大学生提高创新内驱力,依托专业优势,自主开发网络应用、主动优化应用功能、积极研发文化产品、灵活整合教育资源,搭建符合高校“0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和个性特征的网络思政教育载体,形成“00后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通过开设名师讲坛、开通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升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提供渠道,打造包括高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在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使其成为理论信念坚定、专业素质过硬、综合能力突出的专业队伍。依托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创设互动微栏目,实现思政教育者与“00后大学生”的实时互动[5]。高校思想教育者也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网络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网络思政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结语

在当今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模式。研究“00后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和意见表达的特点为高校后续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打下了基础。加强网络思政教育要以大学生为主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引导者和协助者的作用,构建网络思政教育新格局,落实网络育人成效。

猜你喜欢
意见社交思政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社交距离
评“小创”,送好礼
思政课“需求侧”
没有反对意见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评“小创”,送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