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培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质的思考

2022-12-27 18:45北京市顺义区纪委区监委师俊芳
区域治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纪检监察干部培训

北京市顺义区纪委区监委 师俊芳

监察体制改革以来,纪检监察工作更加重要,尤其是区(县)镇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其工作直接面向广大基层群众,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基石,执纪执法者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纪检监察作用的发挥。因此,加强纪检监察系统自身建设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强化教育培训是加强队伍自身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以D区纪委新时期培训工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以期推动D区纪检监察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全区纪检监察干部适应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的能力素质,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

一、D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目前,D区专职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共有320余人,村(社区)纪检委员等兼职纪检监察干部约有1000余人。具体情况如下:

(一)机关干部队伍情况

D区纪委区监委机关共有内设机构17个、事业单位2个。目前实有人员82名,其中机关有72名行政干部,整体相对年轻,学历较高,他行平均年龄39岁,35岁以下23名,占比32%,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42名,占比58.3%,具有法律、经济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有44名,占比61%。直属事业单位现有10名事业干部,专业力量较强,平均年龄30岁,均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背景与网络监察、宣教教育工作关联程度较高,达80%。

(二)派驻机构干部队伍情况

D区纪委共17个派驻机构,目前实有人员61人,年轻力量补充及时,“传帮带”作用发挥明显。“90后”干部15名,占比25%,均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副组长15名,平均年龄41岁,均有较丰富的纪检监察工作经验。

(三)镇(街)纪(工)委、监察办(组)队伍情况

D区25个镇(街道)纪(工)委、监察办(组)现有干部99名(各镇均不少于3名纪检监察干部),30岁至49岁的干部70人,占比70%,基层工作经验较为丰富,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69人,占比69%,具有法律、经济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有30人。

(四)区管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基本情况

D区设党委的15家区管国有企业现有干部55名,中坚力量充足,平均年龄37岁,其中30岁至40岁的干部占60%,具有经济、法律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有16人,占31%。

(五)村(社区)纪检委员和廉洁监督室情况

D区现有577个村(社区)党组织(426个村、151个社区),选出577名纪检委员,其中党内专职纪检委员369名,平均年龄50岁。全区25个镇街共设立廉洁监督室562个,其中,选用聘任模式15个镇街,选用整合模式10个镇街,共有廉洁监督室主任313名、廉洁监督员1101名。

二、D区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工作取得的基本成效

2019年至2021年,D区纪委根据不同的培训主题,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机制,采取丰富的教育内容、多元的培训方式,形成了制度化、信息化的教育培训格局,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近两年共开设培训班135个次,培训全区纪检监察干部1.1万人次,发放学习资料2500余册,全员培训年覆盖率达到100%。

(一)教育培训制度不断健全,培训考核体系逐步完善

在培训工作中,制度不可或缺,强化培训工作的制度建设是推动培训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方式。近两年来,D区纪委通过不断努力,出台《纪检监察教育培训工作计划》《领导干部上讲台实施意见》《纪检监察干部参加上级调训实施意见》《开展实践培训的实施意见》《纪检监察干部在线学习的实施方案》等,着力发挥学习制度的规范性和引导性作用,进一步推进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对干部学习培训的督促检查和考核管理,建立并完善业务知识题库,通过制发《顺义区纪检监察干部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对干部进行考核测评,共进行摸底测试2000余人次。严肃查处干部在参加教育培训期间违反有关规定和纪律的行为,切实规范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建设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结果运用机制,将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纳入干部人事档案,作为干部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教育培训力度持续加大,教育培训范围更加广泛

干部培训是促进干部进入角色、提升能力、学习本领的重要途径。D区纪委坚持把培训作为强素质、促融合的重要举措,妥善安排,积极组织,通过“授课式”“外派式”和“以干代训”相结合的形式,广泛开展培训。邀请上级领导、专家授课,开办专题讲座,解读形势、传授业务、强化党性,组织干部研讨交流,畅谈体会、凝聚共识。先后选派机关纪检监察干部43批次共计106人次参加上级纪委组织的纪检监察专题业务培训班,选派机关干部和派驻机构、镇(街)纪检监察干部15批次共计435人次参加市纪委、区委组织的相关培训,提升干部业务素养和履职能力,制作发放培训光盘300余套,组织在线视频学习20余次,克服工学矛盾,提升培训效能。为提高干部办案水平和实践技能,共抽调基层纪检监察干部90余人次到区纪委机关参与“以干代训”“以案代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市纪委挂职锻炼,切实增强干部履职能力,为干部队伍储备力量,通过多元平台提升培训质效。

(三)加强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切实提升干部能力

良好的培训管理是提高培训效率的重要保障,D区纪委在培训过程中坚持强化培训管理监督,做到纪检监察教育培训有部署、有落实、有举措、有成效;坚持教育培训日常督学与重点督学,确保培训学习的实效性,通过座谈研讨、汇报展示、交流发言、素质拓展等形式检验教育培训成果,确保培训成效;建立“业务知识+”考试题库,评估干部纪检监察业务知识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课程,通过培训增强干部的实践能力和办案能力,拓宽干部的视野,进一步适应纪法贯通、法法衔接的新要求,同时使得纪检监察干部团体有了更强的凝聚力,能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纪检监察培训全覆盖,D区纪检监察干部自身素质能力不断提升,但在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层面,纪检监察干部在理论知识、办案实践、履职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政治理论水平有待提高,监督执纪能力还有差距

当前,纪检监察培训工作的开展面临诸多现实困境,D区纪委同样如此。在日常工作中,D区区级纪检监察机关不少干部因工作任务重,理论学习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对十九大和中央纪委十九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三会一课”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结合工作特点创新开展“自选动作”不多。同时,“三项改革”全覆盖后,D区纪委机关干部从原来的几十人急剧扩张为现在的近200人,特别是2018年至今,新招录、新调入的40余名年轻干部为应届毕业生,缺少工作经验,纪法专业化素养与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二)开拓创新力度不大,综合素质提升较慢

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工作面临诸多问题,如镇(街)纪检监察干部日常忙于接待群众举报、调查信访件,办案手段较为传统,基本以谈话为主,稍微复杂一点的案子主要依靠上级纪委,综合素质提升较慢。少数同志由于工作时间较长、年龄增长,在工作上缺少进位争先、勇争一流的开拓进取精神,许多工作仅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缺乏主动创新意识,特别是对纪检监察工作思考不多、研究不透、方法欠缺,办案效率不高。

(三)村级监督整体素质薄弱,干部群众观念有所淡化

当前,D区各村(社区)纪检监察工作由村党支部纪检委员负责,虽然D区纪委先行先试,在村(社区)设置廉洁监督室。但在整体素质方面,各村(社区)纪检委员普遍存在年龄较大、学历较低、业务能力不强、缺乏思路等问题,对自身职责定位、精准扶贫、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政策了解不多,日常监督工作难以有力、有效地开展。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通过构建区、镇(街)、村(社区)三层培训体系建设,针对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提高培训的精度、广度、深度、力度,实现纪检监察教育培训的高质量发展。

(一)区级层面

一是常促长抓理论学习。“高质量培训是坚持政治统领的培训,要把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教育培训的第一位目标”,D区纪委在未来的培训中,要坚持抓好日常学习,确保每周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和集体学、分组学等多种形式,要求纪检监察系统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市纪委市监委近年来出台的系列规定,及时传达上级最新文件、会议和领导讲话、批示、指示精神,共同研讨制度规定,以常学习促进打基础、强内功、提能力,着力提高纪检监察干部全面掌握、正确运用制度法规的素质和能力。

二是以点带面深入学习。积极推荐干部参加中纪委、市纪委举办的业务培训班,并结合跟班培训等方式,强化业务技能学习。同时,让“个人学”带动“全员学”,要求每一位参加外训的干部都要撰写学习体会,分享学习成果,进行集体交流,使个别干部的培训受益于全体纪检监察干部。

三是以案促学共同研讨。以案件为切入口,创设“微型课堂”、工作心得交流沙龙,确立案件审查突破、问题线索处置、派驻巡察实务等主题,碰撞思想火花、传授实战经验,在实战中深化办案知识,提升纪法衔接、法法衔接的实操能力,进一步提高办案水平。从处理案件到文书撰写,按照新老搭配的结构,安排各项工作任务。通过言传身教,传授技能、传承经验,让业务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帮助年轻同志迅速成长,确保新老交替不脱节、新进干部上手快。

四是以考促学见实效。坚持问题导向,严实结合,以“学”“炼”“考”“比”为抓手,围绕监察体制改革以来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着力落实中央纪委和市纪委出台的业务领域的新法规、新制度等,以信访举报、审查调查、执纪监督等纪检监察主责主业为基础,突出工作实践,重视案例分析,重点测试干部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方面的能力素质,并通过对业务测试情况的统筹分析,有针对性地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不断提升全区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能力水平。

(二)镇(街)层面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培训需求调研。每次培训前,督促各镇(街)开展本辖区培训需求调研,汇总镇纪委委员及本单位纪检监察干部的培训需求,并对培训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培训方案。

二是加强纵向交流,把培训与岗位工作有机结合。根据镇、街工作特点,与所在片区联系部室及区纪委区监委相关部室联系,重点对镇(街)纪检监察干部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审计、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开展培训,丰富和巩固干部的知识体系,提高执行技能和技巧,并把学习培训与岗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知识内化于心、才干外化于行,形成以学促练、学思践悟的良性循环。

三是突出实绩导向,强化鼓励激励。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定期对镇(街)纪检监察干部进行考试测评,并展示先进集体、个人和“季度之星”名单照片,激励纪检监察干部比学赶超、争创一流业绩。有计划地加强机关镇(街)纪委(纪工委)纪检监察干部与派驻纪检组和机关干部之间的岗位交流,不断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创造力。

(三)村(社区)层面

一是主动靠前,征求问题建议。要求村(社区)纪检委员、廉洁监督室主任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前哨”作用,对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需要反馈的培训需求均要认真记录、汇总,及时形成文字材料反馈至镇(街)纪(工)委。

二是以结果为导向,提升培训实效。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围绕村务监督、“三资”管理、“微权力”治理等内容,推行“短平快”式业务培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及时解决当下最困扰村级纪检委员的难题和疑惑。

三是有效引导,开展自主学习。村(社区)纪检委员、廉洁监督室主任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利用业余时间自学,通过学习提升能力,助力工作开展。

五、结语

当前对纪检监察领域的研究较多,但各地情况不同,差异性大,难以“一叶以蔽之”。本文将理论研究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深入挖掘D区纪委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D区实际,提出符合区情、符合工作实际的对策,在破解D区纪检监察培训工作困境的同时,为其他地区纪检监察培训提供分析路径和案例参考,以丰富纪检监察干部培训领域实证研究的相关成果。

猜你喜欢
纪检监察干部培训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纪检监察干部要争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中石化佛山石油兼职纪检监察员配备工作的实效探讨
“三转”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次深刻变革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