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规模蛋鸡场疫病防控现状与措施

2022-12-27 19:42吴波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龙蟠畜牧兽医服务站
中国畜牧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蛋鸡鸡群鸡舍

文│吴波(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龙蟠畜牧兽医服务站)

中小规模蛋鸡养殖场数量越来越多,但仍有一部分中小规模蛋鸡养殖场存在养殖环境不佳、自身免疫功能差、疫病防控等问题,疫病的复杂性不断提升,存在混合感染等情况,部分鸡群整体处于亚临床感染状态,导致产蛋量下降,生长发育速度迟缓,甚至会出现零星死亡的情况。

一、中小规模蛋鸡场疫病防控现状

1.无法落实全进全出制度。目前,中小规模蛋鸡场存在组织程度低、鸡舍分布集中、相关防疫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无法按照要求进行全进全出的养殖管理,不同批次蛋鸡之间也会出现疾病相互传播感染等情况,无法从根本上切断和控制疫病源头,蛋鸡养殖时间较长,疫病病种的类型也较多,大部分蛋鸡养殖场为了能够确保蛋产品的持续产出,并未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分工协作,大多通过循环养殖的模式保证产蛋量,易出现不同日龄鸡群混合饲养的情况。

2.蛋鸡免疫操作存在问题。对鸡群进行免疫时消毒操作不严格,也未及时更换注射针头,甚至并未能及时处理废弃疫苗,导致仍有过期无效的疫苗注射等情况,对鸡群的免疫质量产生影响,还有部分中小规模蛋鸡养殖场并不具备专业的免疫设施设备,未定期开展免疫检测工作,大多凭借以往的养殖经验进行免疫程序的操作,仅对免疫效果进行了初步的预估,并未完成相关检疫措施,导致蛋鸡免疫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3.饲养管理水平低下。大部分鸡群处于亚健康状态,由于部分养殖人员未按照要求对蛋鸡进行隔离饲养,导致病原菌的传播程度较为严重,传播范围较为广泛,还有一部分鸡场并未对进出人员以及车辆消毒,导致外部病原的传入情况较为严重,未能对病死蛋鸡进行无害化处理,也是诱发疫病传播的重要因素。

4.鸡舍卫生条件差。鸡舍的卫生条件较差,鸡笼污物清理不及时,粉尘、害虫、老鼠等均是病源传播的重要途径。对部分中小规模蛋鸡养殖场实际调查统计表明,有将近30%的养殖场并未进行消毒池的设置。另外有30%的养殖场虽设有消毒池,但是并未达到消毒效果,甚至挪作他用。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养殖场的消毒措施以及消毒制度流于形式,并不具备实践操作条件以及科学指导依据,导致消毒水平难以保障。

二、中小规模蛋鸡场疫病防控措施

1.确保全进全出制度落实到位。全进全出养殖制度的落实,是降低蛋鸡疾病累计传播发展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是要求在同一时间点将同日龄以及品种的雏鸡引进鸡舍进行饲养,饲养成熟之后同时进行出售,出售后统一快速完成对鸡舍的消毒处理后,再进行下一批雏鸡的引进。但仅有一少部分中小规模养殖场能够达到这一要求,因此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全进全出的养殖制度,降低蛋鸡养殖场的疾病发生频率,增加蛋鸡增重速度,降低其死亡率,在强化生产成本控制的同时,提升更高的经济收益。

2.通过生物安全措施严控养殖环境。定时定点对养殖环境进行清洁,为蛋鸡提供充足的饮水、维生素、矿物质等资源,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饲料的更换,合理做好鸡舍的保暖、保温、降潮、通风等。养殖户在养鸡过程中需提高对于传染病的防控重视程度,严格做好卫生消毒处理以及隔离管理,降低细菌性疾病的发生率,控制好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生以及传播,最大程度地降低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以及继发性病变。

3.提升免疫接种工作质量。中小规模鸡场养殖中鸡群治疗所用的药物,均需要进行充分考虑,需要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进行防疫防控管理的重视,将正确的防疫措施应用到中小规模鸡养殖中,确保一段时间内的鸡群后代同样不会受到疾病的传播困扰。在鸡群免疫接种时,需要充分考虑当下鸡群的群体状况以及疾病发展趋势,并综合考虑其生活区域特点,进行疫苗接种方案的制定,需充分考虑鸡群的日龄以及疫苗的防疫针对性,不可盲目进行接种。雏鸡疫苗接种的最佳时间为13日龄至15日龄期间,需要根据其日龄进行疫苗的挑选,疫苗接种完成之后5天左右,如发现出现丘疹或者红肿等情况,则表明接种成功,反之则表明接种失败,需重新进行接种。另外,需要在接种之后30日内进行群体疫苗抗体的检测,如不符合检测要求,需要分析原因后进行重新接种。

三、结束语

综上可知,中小规模蛋鸡养殖场需要从免疫程序、养殖管理制度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完善和强化,需要合理进行养殖地址的选择,并建立健全防疫管理体系,优化免疫方式以及流程,为中小规蛋鸡的养殖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蛋鸡鸡群鸡舍
现代蛋鸡饲养生产中观察的重要性
夏季鸡舍通风管理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夏天养鸡如何防暑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画里有话
别请狐狸建鸡舍
鸡群日常的观察与应对
鸡舍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