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宗旨很重要?(下)

2022-12-27 08:06吕建中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商业利益战略

文 吕建中

企业的目标是让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参与创造共享价值,在此过程中,企业不仅是一个创造财富的经济单位,还是广泛的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承担着人类和社会共同的期望。这是企业宗旨的底层逻辑。

在这个底层逻辑的基础上,出现了从股东利益中心经济(Shareholder Centric Economy,“SCE”)向利益攸关导向经济(Stakeholder Oriented Economy, “SOE”) 的变革。在传统的“SCE”方式中,企业不可避免地追求单一的财务绩效指标和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经营方针,更重短期目标、偏投机策略、被动承担社会责任。在新型“SOE”方式中,企业将重新定义企业的宗旨、战略与社会价值结合点,重视利益相关方诉求,沟通、平衡多重价值,实现社会治理的重大问题的创新和解决方案,培育企业与生态的共存关系,拓展共赢发展空间,管理商业、运营、声誉风险,建立综合韧性体系。

这一变革的特征从被动符合法律法规到主动应对社会环境挑战,从单一股东利益至上到多重利益相关价值共享,从边缘化慈善公益到可持续理念融入核心战略,从个别单元零散环节改善到全生命周期的闭环,从简单产品及市场竞争到价值链生态合作共赢。

共享价值成为可持续商业新型模式,社会需求——商业机会——企业资源三者的交集就是共享价值创造的区间。这需要企业重新认知需求、产品、客户,重新定义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中的生产力和价值传递关系,改善和培育新型商业生态。可持续商业战略驱动的共享价值实践,是公司可以用来实现企业宗旨(社会目的)规模化的实践,并以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来提高公司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通过为企业和社会寻找新的机会来推动创新,助力创造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设计可持续商业战略

企业家和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机遇、产品与服务、商业模式,以及创新力,但最根本的是找到具有原动力的企业宗旨。近年来,很多商界领袖和实践派管理学研究者推动着对“商业的核心”的思考,关于企业宗旨的研究与实践正在不断深层化,对“使命”一词的理解不断具象化。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高级讲师、百思买公司前董事长兼CEO休伯特·乔利的新书《商业的核心》,是这一领域的新作。乔利总结了企业转型升级成功背后需要有坚实的经营理念支撑,即追求崇高的使命、将利润视为结果而非目的、把人放在商业的中心、创造让每个员工都能茁壮成长的环境。探索商业的本质,能够让这个世界变得美好。

对于企业而言,可持续商业战略的设计需要建立在企业的核心价值、主攻领域、关键技能、综合资源这4个基本要素(企业4要素)之上,在企业宗旨的指引下,与社会和环境问题对接,找到落脚点。在这样的设计下,企业战略不再仅仅是为企业制定的战略,而是企业为解决某一个(或某一类)赖以生存的社会和环境问题而制定的战略,这个战略致力于持续、长期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努力方向,包含了一套办法、一整套业务、一系列产品结构和一个开放性平台架构。

哈佛商学院教授莫斯坎特指出,那些长期表现优异的公司都在运营中建立了与经济目的同样重要的社会目的。成为社会目的驱动型的公司并没有神奇的秘方和奇特的公式,而是做到除了利润之外,还将社会和环境利益包含在企业目的之中,融入企业战略、导入企业决策行为和过程、成为企业战略设计的入口、企业决策时刻的磐石。通过利用好政策法规、社会合作、社区公益、技术和商业创新来支持企业社会目的得以发挥出潜能的实现路径,从而促进社会目的目标达成。

企业宗旨决定了企业经营领域,为企业提出经营方针,为企业战略制定提供依托,为企业决策把握方向,也是企业形象和企业品牌的直接描述。由企业宗旨产生企业战略,通过战略实施的过程,将企业资源和技能应用于社会责任担当和企业社会价值的实现,由此产生新的竞争优势和社会影响力,这是一个可持续商业的良性循环,也是企业转型升级中首先要考量的要义。

成就企业基业长青

在上一期文章中,我们了解到了一些经营者关于“活下去”的困惑。如果经营者没有适应社会进步的思维、没有明确和正确的企业宗旨指引、没有可持续商业理念,将永远无法摆脱“活下去”的煎熬。正是这种将目光局限于“活下去”的自我限制,阻碍了企业向“活得好”“活得久”的方向成长和发展。企业都想追求“基业长青”,该如何做呢?当一个企业在为社会进步承担了某一方面科学、合理、动态演进的责任,并始终保持在这一责任担当和价值创造中不可替代、始终领先的位置时,社会就离不开这个企业,这个企业就有了“基业长青”的前景。

今天我们正步入一个生态的时代。可持续商业实际上就是一个关于“社会——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议题,是从“工业文明——商业文明”向着“社会——商业”生态文明的跨越。它需要企业家们将“社会——环境——经济——时间”这个多维度组成的系统中的每一个元素关联起来,促进它们相偕发展。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环境和社会将不堪重负,使经济活动失去载体,极端追求道德价值,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将举步维艰,无力助推社会福祉和环境和谐。企业宗旨引领下的可持续商业要在“社会——经济——环境”之间找到科学和系统的动态平衡点、生态合作的切入点、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的临界点。

要做到上面的要求,企业家们需要做出以下改变:从社会经济环境和创造共享价值角度看问题,不桎梏于产品、份额、利润与品牌;从多重利益相关方的角度看问题,不桎梏于短期利益;把企业运营和发展重要指标与低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对标;建立可持续商业模式和体系并拥有一个扎实的话题,让社会责任成为企业战略运营的组成部分;用清晰易懂的方式深刻阐释企业宗旨,不流于形式、停在嘴边;对内激发员工,对外感染客户、供应商、社区、合作伙伴、媒体等利益相关方。

我们对企业宗旨的看法、对可持续发展的看法,实际上就是我们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时间、人与自己的看法,是一种关于生命价值的态度,也是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

猜你喜欢
商业利益战略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商业经济》征稿通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配偶短线交易利益返还责任的解释论展开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I Love You, Dear China
利益与西瓜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