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清CTRP9、Hcy、D-D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研究*

2022-12-27 09:49陈明志林伯理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年24期
关键词:支数易损危组

陈明志,林伯理,黄 俊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西赣州 341600

冠心病(CHD)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机体启动众多炎症因子,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冠状动脉管壁重塑,慢性炎症反应激活纤溶凝血系统,血小板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最终形成粥样硬化斑块[1]。易损斑块是易破裂并导致血栓形成的斑块,大部分的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是由斑块破裂引起,且斑块破裂与狭窄有关[2]。传统诊断和评估CHD病情的方法主要有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血管内超声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等,但均为有创性检查,且检查成本高,临床应用受限[3-4]。因此,积极寻找操作方便、风险低、廉价的可用来预测CHD的发生和发展,并可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研究表明,CHD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等[5],其发病机制与脂质代谢异常,机体炎症状态,凝血-纤溶失衡,血液黏滞度升高有关[6]。因此,与脂质代谢,机体炎症反应、纤溶系统异常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可预测CHD病情发展程度、病理进程及其远期的预后。本研究据此展开,旨在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同型半胱氨酸(Hcy)及D-二聚体(D-D)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以期为CHD患者危险分层和临床防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0月因胸痛、胸闷等症状在本院就诊的198例疑似CH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3例,女85例;年龄42~83岁,平均(67.31±6.43)岁。所有疑似CHD患者均行CAG检查,根据CAG检查结果确诊为CHD的124例患者作为CHD组,另外74例非CHD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经CAG检查至少有1支主要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2)近期内未服用影响CTRP9、Hcy及D-D水平药物者。排除标准:(1)有先天性心脏疾病、严重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疾病、心肌病、心包疾病等其他心脏疾病患者;(2)有影响检测指标的疾病患者,如:严重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患者;(4)既往曾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或心脏搭桥术等心脏手术患者。

1.2方法

1.2.1血清CTRP9、Hcy及D-D水平检测 采集研究对象晨起空腹肘静脉血5 mL,血标本在室温静置30 min后以3 000 r/min离心15min,提取上层血清,置于-80 ℃冰箱中保存备用,采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D-D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CTRP9水平,检验试剂购自杭州联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采用循环酶法测定Hcy水平,试剂盒均购自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均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

1.2.2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测 仪器选择西门子ACUSONS2000ABV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L9-3线阵探头,频率在8~14 MHz,造影剂选用意大利Bracco公司的SonoVue。将采集探头直接对准斑块,将斑块进行局部放大。注射造影剂的同时开启动态图像存储和计时功能,实时观察病灶血流灌注及回声强度变化,离线分析采集图像。在超声造影图像上,2个以上点状增强,斑块内2个以上线状增强斑块为易损斑块[7]。根据FFR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易损斑块组。

1.2.3CAG检查 患者以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仪器为美国GE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行CAG检查,分别测量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分支的狭窄程度。根据CAG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3支及以上病变组。

1.2.4Gensini评分 Gensini评分标准[8]:采用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系统计算冠状动脉不同节段的评分系数,取每支血管最严重狭窄处计分,各个分支积分乘以相应的冠状动脉节段的评分系数后相加即为总Gensini积分。根据Gensini积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组(<20分)、中危组(20~40分),高危组(>40分)。

2 结 果

2.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CHD组年龄、高血压史及糖尿病史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或n/n或n(%)]

2.2两组血清CTRP9、Hcy及D-D水平比较 CHD组血清CTRP9水平低于对照组,Hcy及D-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CTRP9、Hcy及D-D水平比较

2.3不同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患者血清CTRP9、Hcy及D-D水平比较 FFR检测结果显示,无斑块组35例,稳定斑块组48例,易损斑块组41例。不同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患者血清CTRP9、Hcy及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易损斑块组血清CTRP9水平低于无斑块组,Hcy、D-D水平高于无斑块组,且易损斑块组血清CTRP9水平低于稳定斑块组,Hcy、D-D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见表3。

表3 不同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患者血清CTRP9、Hcy及D-D水平比较

2.4不同病变支数患者血清CTRP9、Hcy及D-D水平比较 CAG检查结果显示,1支病变组32例、2支病变组53例、3支及以上病变组39例。不同病变支数患者血清CTRP9、Hcy及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多,血清CTRP9水平逐渐降低,Hcy、D-D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病变支数患者血清CTRP9、Hcy及D-D水平比较

2.5不同Gensini评分患者血清CTRP9、Hcy及D-D水平比较 Gensini评分结果显示,低危组38例、中危组50例,高危组36例。不同Gensini评分患者血清CTRP9、Hcy及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高危组血清CTRP9水平低于低危组,Hcy、D-D水平高于低危组,且高危组血清CTRP9水平低于中危组,Hcy、D-D水平高于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不同Gensini评分患者血清CTRP9、Hcy及D-D水平比较

2.6CHD患者血清CTRP9、Hcy及D-D水平与易损斑块、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TRP9水平与易损斑块、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Hcy、D-D水平与易损斑块、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见表6。

表6 血清CTRP9、Hcy及D-D水平与易损斑块、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

2.7CHD患者血清CTRP9、Hcy及D-D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TRP9水平与血清Hcy、D-D呈负相关(P<0.05);血清Hcy水平与D-D呈正相关(P<0.05)。见表7。

表7 血清CTRP9、Hcy及D-D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3 讨 论

CHD的发生与环境、遗传和脂质代谢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早期检测并完善CHD病情诊断评估和风险预测对防治CHD和降低CHD风险至关重要[9-10]。CTRP9是一种新近发现的脂肪因子,其与脂联素高度同源,在脂肪细胞中呈低表达,具有减轻机体炎症,保护心肌,减弱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内皮功能,舒张血管等作用[11]。研究表明,CTRP9可以通过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通路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趋化,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刺激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阻止病理性血管重构[12],这提示CTRP9可以评估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稳定程度。Hcy是蛋氨酸代谢产物,在体内产生过氧化物及氧自由基,可通过抑制人体血管舒张功能,诱导血管平滑肌增生,影响脂类的基础代谢,介导炎症反应,促进血栓的形成等多种途径影响粥样硬化斑块,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13]。研究表明,Hcy的低密度脂蛋白微生物聚集体会阻塞脉管、血管,从而引起动脉壁缺血和内膜微脓肿,即易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4]。也有研究显示,Hcy可影响患者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的修复,进而影响CHD患者的预后[15]。D-D是最简单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血栓或继发纤溶亢进的标志物,其水平的升高标志着机体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激活,发生CHD的风险增加[16]。KOTHARI等[17]的研究显示,血浆D-D水平与斑块侵蚀、破裂和坏死有关。本研究中,CHD组血清CTRP9水平低于对照组,Hcy及D-D水平高于对照组,随着斑块不稳定性增加,血清CTRP9水平逐渐降低,Hcy、D-D水平逐渐升高,血清CTRP9水平与易损斑块呈负相关,而Hcy、D-D水平与易损斑块呈正相关,表明血清中低水平的CTRP9和高水平的Hcy、D-D参与了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和发展。

CAG检查可直接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的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通过对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的狭窄程度及病变部位进行综合评定,可直接反映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Gensini评分越高,提示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8]。本研究发现,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多、Gensini评分升高,血清CTRP9水平降低,Hcy、D-D水平升高;且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TRP9水平与Gensini评分、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负相关,Hcy、D-D水平与Gensini评分、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提示血清CTRP9、Hcy及D-D水平不仅可以反映CHD患者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稳定性,还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此外,本研究进一步探讨CHD患者血清CTRP9、Hcy及D-D水平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血清CTRP9水平与Hcy、D-D呈负相关;血清Hcy水平与D-D呈正相关,进一步揭示了血清CTRP9、Hcy及D-D水平之间互相影响,共同参与了CHD患者的疾病进展。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本研究中CHD患者根据FFR检测结果,CAG检查结果和Gensini评分标准进行了3次分组,考虑到文章的设计和篇幅,未能对3个分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多因素的分析。其次,本研究也未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D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本研究未评价血清CTRP9、Hcy及D-D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对CHD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诊断效能。以上的不足期待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CHD患者血清CTRP9水平明显降低,Hcy、D-D水平明显升高,且血清CTRP9、Hcy及D-D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病变程度关系密切,临床可通过检测CTRP9、Hcy及D-D水平以预测CHD患者的发病、进展,以利于尽早发现高危人群,干预病情的发展。

猜你喜欢
支数易损危组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联合微小RNA 评估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危险程度的价值△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及CT的诊断价值分析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心血管危险分层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弹性的研究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浅谈C172飞行模拟机A/P键故障分析与研究
降低A牌号细支卷烟含梗签烟支数
探讨心肌梗死溶栓实验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企业债与信用债市场下的担保增信
乌斯特让检验纱线支数测量更精确
迈好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