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预后与血清胆碱酯酶、钠水平的关系分析*

2022-12-27 09:49付先锋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年24期
关键词:栓塞肝癌动脉

付先锋,晏 燕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江西南昌 330006

肝癌作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其具体病因尚未清晰,研究多认为与长期饮酒、遗传等因素有关,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差等特点[1]。由于早期肝癌无典型症状,部分患者就诊时病情多已发展至中晚期,错失手术最佳治疗时机,生存率低下[2]。目前,对于无法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临床多行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通过灌注抗癌药物、栓塞肿瘤靶血管,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延长患者生存期[3-4]。但仍有部分肝癌患者介入栓塞治疗效果不佳,存在预后不良的风险,而早期评估肝癌患者预后情况,对指导和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血清胆碱酯酶(ChE)作为评估肝功能常用指标,其主要由肝脏合成,水平低下提示肝功能损伤严重[5-6]。相关研究发现,肝癌患者多伴有低钠血症,且钠水平进一步降低可能会引发多种肝癌相关并发症[7]。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预后与血清ChE、钠水平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于本院接受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92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1例,女31例;年龄42~73岁,平均(57.47±3.81)岁;肿瘤最大径在1.9~5.7 cm,平均(3.59±0.48)cm;肝功能分级:A级58例,B级34例。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肝癌相关诊断标准[8];(2)原发性肝癌;(3)具有介入栓塞治疗指征,且首次接受该术治疗;(4)卡式评分≥60分;(5)认知功能、精神正常,可配合研究;(6)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肺、肾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2)合并感染性疾病;(3)严重躯体功能不全;(4)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5)合并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等疾病;(6)入组前接受手术、放疗等相关治疗。

1.3方法

1.3.1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 全部肝癌患者均接受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治疗前行腹腔动脉造影、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肝动脉与肿瘤情况;根据肝癌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导管,并将导管置入肝动脉与肿瘤靶血管,然后注入5-氟尿嘧啶(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127,规格:50 mg)750 mg,最后注入由14 mg丝裂霉素(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070,规格:2 mg)混合成的乳剂栓塞肿瘤靶血管,治疗结束退出导管,局部加压止血、包扎。

1.3.2预后评估及分组 治疗结束后1个月参照实体瘤疗效标准[9]评估患者预后情况,完全缓解:病灶全部消失,肿瘤标志物水平恢复正常,且未出现新的病灶,维持时间≥4周;部分缓解:病灶最大径总和减少≥30%,维持时间≥4周;稳定:病灶最大径总和减少<30%,但增大<20%;进展:病灶最大径总和增大≥20%,或可见新的病灶。将稳定、进展判定为治疗无效,即预后不良,纳入预后不良组,反之则纳入预后良好组。

1.3.3血清ChE、钠水平检测 分别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个月外周肘静脉血3 mL,以4 000 r/min离心处理10 min,收集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ichem-4800)以酶法测定血清ChE、钠水平,检测试剂盒均购自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规范检验流程。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肝功能分级、临床分期、肿瘤最大径、病理分型等一般资料。

2 结 果

2.1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hE、钠水平比较 92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后1个月血清ChE、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hE、钠水平比较

2.2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预后情况 92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介入栓塞后治疗后,预后不良28例(预后不良组),占30.43%,其中稳定16例,进展12例;预后良好64例(预后良好组),占69.57%,其中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46例。

2.3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临床分期、肝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4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hE、钠水平比较 预后不良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血清ChE、钠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hE、钠水平比较

2.5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预后与血清ChE、钠水平的关系分析 将血清ChE、钠水平作为自变量,将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预后情况作为因变量(1=预后不良,0=预后良好),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后血清ChE、钠水平异常可能与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血清ChE、钠水平升高是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见表4。

表4 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预后与血清ChE、钠水平的关系分析

3 讨 论

肝癌作为我国高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4位,而死亡率则位居第2位[10]。目前,早期肝癌多采用手术切除,以遏制疾病进展,但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错失最佳手术时机,病情处于中晚期[11]。而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作为不能行切除术的肝癌患者首选治疗方案之一,可促使癌细胞凋亡,改善患者预后,但研究发现,栓塞治疗后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生存期[12]。因此,临床需寻求评估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预后相关指标,以指导和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ChE作为临床评估肝功能损伤的常用指标,其主要由肝脏合成,但肝脏出现实质性损伤、肝细胞结构被破坏后,ChE合成受阻,从而可能会导致血清ChE水平降低[13]。据报道,相比清蛋白,ChE更利于反映肝脏储备功能,且其不易受人血清蛋白影响,稳定性较好[14]。付宏等[15]研究发现,肝癌患者机体血清ChE水平较低,且ChE可用于肝癌诊断及病情评估。刘洪金等[16]研究也发现,血清ChE水平降低是肝癌患者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患者预后。研究发现肝癌发展过程中消化道功能异常、腹水等情况,容易导致机体钠流失,加之肝脏对抗利尿激素灭活减少,会造成水潴留,从而引发低钠血症[17]。而钠作为维持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元素,其水平降低容易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疝、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增加患者死亡风险[18]。本研究结果显示,92例肝癌患者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后1个月血清ChE、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进一步比较不同预后肝癌患者血清ChE、钠水平,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前后血清ChE、钠水平异常可能与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血清ChE、钠水平升高是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证实血清ChE、钠水平降低可能会影响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预后。分析原因在于血清ChE、钠水平降低提示肝脏受损严重、肝储备功能低下,加之二者低水平会增加感染、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临床治疗难度,从而可能会影响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预后[19-20]。针对本研究结果提出建议,未来对于血清ChE、钠水平低下的肝癌患者,临床应考虑将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案联合应用,并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在治疗期间动态评估血清ChE、钠水平,适当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整体干预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但本研究并未探讨血清ChE、钠水平评估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预后风险价值,且研究结果可能会受其他因素影响,研究存在局限性,未来仍需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预后不良与血清ChE、钠水平降低有关。

猜你喜欢
栓塞肝癌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可怕的羊水栓塞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