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表,丈量“距离”

2022-12-27 09:39罗宇茜
新班主任 2022年12期
关键词:距离师生班级

□罗宇茜

在“王者荣耀”贴吧里,有一位自称是老师的网友发布了一个帖子,如同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帖子的作者酷爱网络游戏,有一天发现自己的学生在玩游戏,就邀请学生一起玩。学生和老师混熟之后,也在QQ里多次邀请老师“开黑”(游戏术语,是指玩游戏时,一群人一边游戏一边进行实时语音或者面对面交流)。这位老师分享了自己和学生的聊天记录,从聊天内容来看,如果不提“老师”两个字,根本想不到这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聊天,因为看起来就像两个同龄的学生说话一般。

我们常说要“蹲下身来”“做孩子的朋友”“假如我是孩子”,但是,如果老师把握不好尺度,师生距离失衡,就会丧失威信,孩子们就不会尊重老师了,教育工作就难以开展。我认为,在工作中,心中装着一把尺,眼睛作为观察镜,时刻丈量师生之间的“距离”,是每个老师需要逐渐习得的能力。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论语》中孔子的得意弟子子夏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意为“大的道德节操上不能逾越界限,在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这句话讲的就是怎样把握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法则。“大德不逾闲”指的是“大的德行上没有缺失”,在古代为忠信礼义,伦理纲常,“小德出入可也”是指在大的德行没有缺失的前提下,对别人言行上小的细节就不要太斤斤计较了。

我们在日常教育工作中也可以采取上述态度。比如,我们到美术馆去看画展,总是先远观布展,感觉很美,然后逐渐走近,越近就越会发现一些瑕疵和毛病。其实,并不是美术馆的展品发生了改变,只是我们观察的距离和角度发生了变化。观展如此,做其他事也是如此,要时刻保持远近协调的关系。老师也要学会与学生保持合适的距离,这个距离不是客观的物理的距离,而是心的距离。老师要在原则上坚守,小事上灵活,不要限制在条条框框当中,而是相机而变,收放自如。

年轻班主任充满朝气,这本来是一大优点,但因为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发现了老师的“七情六欲”,拉近距离的同时,却也失去了教师的“为人师表”。教师如果让学生看到沉迷游戏、稚气未脱的自己,那又该怎样教育学生珍惜时间、远离游戏呢?

诚然,老师也是人,在非工作时间拥有自己的个人爱好非常正常。但是,我们最好还是不要把工作和生活混在一起,就如同不能和学生没有原则地“打成一片”一样。对此,我的解决方法是公私分明,专号专用。老师的微信号、视频号、朋友圈里可以有自己的小天地、小秘密,有调皮和宣泄,但也一定不要忘了专号专用,或者善用“分组”。我的微信号就专门为学生、家长设置了分组,视频号专门设置班级生活的小天地,将孩子们在学校成长的精彩瞬间向全班同学、家长分享,有针对性地发布和总结班级活动、优秀作业、校园美景、生活随笔。目前,该空间已经有一千余张照片,每天都有同学在上面留言。

巧妙利用社交媒体,可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于无形中增强师生、生生间的感情,也可以将班级的网络小家园变成师生家长交流沟通的空间,成为共同的美好记忆纪念册。而巧设分组,又有效避免了可能不妥当的信息泄露,或者避免与班级生活、师生交往无关的信息影响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从心所欲不逾矩”

两年前,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我在某个班级开设了“英语趣配音”社团。在每周的社团活动中,我们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英文电影、短片配音,采用AI换脸等方式排演了很多喜剧,社团气氛特别融洽。师生一起排演短剧、一起参加艺术节表演,成了几乎无话不说的朋友。

蔡军摄

但是,新的学期开学后,我转身成了这个班的班主任。走进教室,孩子们对我的印象还停留在社团导师这个角色上,而不是新上任的班主任。有的孩子还会很自然俏皮地大声呼喊我们在英语配音时的诙谐幽默的词语和“暗号”,这让我很尴尬。

究其原因,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与孩子朝夕相处,都希望融入孩子的真实生活里,快乐孩子的快乐,忧伤孩子的忧伤。但是,教师职业的特性又决定了我们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特别是班主任,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展示给学生的形象,应该是教师职业该有的正面形象,不能将生活的全部展现在学生面前。

我们常常羡慕受学生爱戴的班主任在师生交往中游刃有余、收放自如。想要成长为这样的班主任,年轻班主任需要坚持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对原则的坚守。

教师要想在工作中获得长足发展,首先要做一个守原则的人。教师与家长的交往也会影响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距离,左右学生对教师你的看法。我们常常说要“三位一体”,加强家校联系,平日里的家访、放学后的寒暄、办公室的电话,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有的家长会将和老师的交往视作是在老师身上的投资,投入之后就特别渴望得到回报,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班级工作的开展。因为我们的身份是老师,不能和学生过分亲密,更不要和家长有过多的私人关系。如果做不到这点,工作就会特别被动,与学生相处就做不到收放自如。

作为班主任,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地丈量“距离”,让我们与学生、家长的距离恰到好处,真正做到《论语》中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猜你喜欢
距离师生班级
班级“四小怪”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算距离
每次失败都会距离成功更近一步
麻辣师生
爱的距离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距离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