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微思政”教育的实施策略探究

2022-12-27 00:58娄淑娟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新媒体高校

摘要: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信息接收习惯、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层次变化,改变了传统思政教育理念、形式、方式、平台、内容,依靠旧思维、老办法已经不能有效解决多样化的思政教育问题。文章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新媒体发展特点和规律,研究“微思政”模式的教育实践,在分析新媒体与“微思政”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得出“微思政”模式具有全方位与流动性、交互式与渗透性、生活化与时代性、碎片化和精品化等基本特征的结论,提出关注思政教育“微个体”、占领思政教育“微阵地”、丰富思政教育“微产品”、开展思政教育“微对话”等建议,旨在探索新媒体时代高校“微思政”教育的发展思路,为“微思政”教育的有效实施及有序推进提供新的实践路线。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微思政”;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3-0192-03

“微媒体”是指以语音、视频等形式传播信息的媒体,包括微博、微信和微型的信息载体与传播媒介,它“是一种传播现象,一种新媒体”[1]。由此衍生出的高校“微思政”教育具有信息传播空间流动、教育素材灵活、微周期、微投资、主题聚焦的特点,在当前走出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拓展思政教育场域空间、实现新时期思政工作新突破、占领信息主流文化制高点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与“微思政”的逻辑关系

“微思政”模式是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跨界发展的有益尝试,也是新媒体思维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融合。新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成为大学生信息接收和学习活动的重要特征。碎片化信息可以通过不断互联互通、圈层传播后,产出更具含金量的产品和服务,起到自然嵌入的思政教育效果。由此,“微思政”应运而生。从逻辑关系来看,“微思政”源于新媒体技术的精进发展以及新媒体平台的日益普及,是思政教育应微时代发展要求,争取对碎片化时间的再利用,以学生体验为出发点,从微传播、微维系、微扩展、微表达、微内容等层面探索思政教育教学发展新形式、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全方位、多层次创新[2]。

二、“微思政”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全方位与流动性

“微思政”新在“微平台”,QQ、微信、官方网站、校园APP、学习APP、微博等新媒体思政教育功能持续拓展。“微思政”可利用这些新媒介开设思政教育固定栏目,建立各类主题交流群,设计开发在线网络课程。在由新媒体组成的思政教育场域下,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微思政”参与者,只要有兴趣、有想法,就可以参与“微思政”活动。每个新媒体平台、校内实体空间都可成为“微思政”的场地,通过网络、移动手机等新媒体传播,突破过去“四位一体”(课堂+校园+家庭+社会)的思政场域。此外,朋友圈转发、微信群讨论、宣传栏标语观看、短视频分享等行为,也能够成为“微思政”的教学行动,发挥立德树人功能。由此,“微思政”便继承了新媒体的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移动性等优势,具备传播空间流动、教育素材不固定、教育渠道多元的特征。

(二)交互式与渗透性

“微思政”新在“微理念”,鉴于新媒体具有交互特性,且交互理念成为当前思政教学主流,“微思政”的重要载体是多种形式的新媒体平台,这种特性使得“微思政”在对话教学、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在思政教育学生主体的理念以及新媒体交互技术的影响下,“微思政”善于设置互动议题,建构平等互动的教育环境,能够良好实现思政教育各主体间的交流和互动。值得注意的是,“微思政”教育方式一般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辩证统一,整体上既具有思政教育的效果,又在教育方式上兼具娱乐性和趣味性,往往使用碎片化传播手段实施“微思政”,不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抵制和抗拒。

(三)生活化与时代性

“微思政”新在“微内容”,强调教育内容必须充分利用微时代窗口,从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的各类素材中汲取灵感,善于“见缝插针”。相较于传统思政教学模式下长篇大论的主题式说教,距离现实生活过于遥远、有间隔的历史性叙事内容,“微思政”的“微内容”大多与微时代同频共振,涉及各种时事热点、真实案例、突发事件、娱乐新闻、网络空间各类用语等与大学生生活相关的素材资源,要求“微思政”教育组织管理人员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对具有生活性和时代性的素材资源进行创新轉换与生成,用以开展主流价值观教育,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

(四)碎片化和精品化

纵观“微思政”教育实践,其在话题选取上一般围绕某一个主题、事件、场景,在内容呈现上往往微言大义、短小精悍,是更集成、更精品的思政内容业态;在形式上经常呈现“短平快”“情境式”特征,形式新颖、灵活多样,强调在短时间内完成叙事,实现简洁紧凑的叙事表达,符合碎片化的场景需求,整体体现为微时长、微周期、微投资、内容少、主题聚焦等“微”特点。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微思政”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思政观念体系升级:关注思政教育“微个体”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微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主体性原则,借助新媒体技术力量和优势,以推动学生个体成长为目标,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需求,实现高校“微思政”教育的精准育人。

首先,增强思政教育“微力量”。在思政教师队伍基础上,引入专业课教师、学生代表、党支部工作人员、辅导员、图书馆人员、网络大V等群体,共同开展“微思政”教育工作,筑牢“微思政”教育智力基础。比如,可将有潜质的思政教师培养成网络“意见领袖”,邀请他们加入高校舆情风险防控工作队伍,借助他们在日常朋友圈、微博动态中关于网络热点的网络评论与观点表述,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

其次,完善“微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小到一条信息的发布,大到高校各部门间的配合,都需要精心设计、科学推进。为了确保“微思政”教育有序推进,应围绕内容监管、主体配合、基础设施建设、激励、监管等方面进一步优化相关制度,以“微思政”教育的领导、融合和保障机制助推育人成效提升。

最后,树立精准思政教育理念,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对“事”的精准把握与应对,解答学生疑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学生“画像系统”,摸清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状况、成长困惑,解答教什么、学什么之问;在此基础上,将思政教育融入微信群、QQ群、公众号、微博等“微平台”,精心组织教育引导内容,实现“精准到人”的思政教育[4]。

(二)思政平台体系整合:占领思政教育“微阵地”

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又被称为微传播,其信息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传播效果之强,远超人们的想象,具有资源信息丰富、内容“零时差”、双向互动性、传播行为个性化等特点。对随着新媒体发展而成长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是新媒体的受众,喜欢在新媒体平台中相互交流、分享、学习与借鉴。对思政教育而言,新媒体平台中机遇和风险并存。机遇方面,新媒体为大学生见识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实现自我总结和反思、树立学习榜样、学习先进思想和理论体系等提供了新的平台,在思政教育的舆论引导、自我教育、信息交流、平台拓展、内容拓展、方式创新等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带来了方便与快捷。风险方面,新媒体环境碎片化、娱乐化、跨界化趋势明显,部分学生容易受自身视野、复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被无关或不良信息诱导,对新媒体产生较强依赖感,并因过度娱乐化而为其所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动摇,甚至误入歧途,逐步丧失现实社交能力。

因此,在文化多元、思潮交流交融日益频繁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微思政”教育可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建构思政教育“微平台”,利用其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

其一,要重视现实世界的“微平台”建设。体现“以学生为本”理念,重视思政社团、思政教育网格员、思政学会、思政宿舍、思政班级学习小组等组织平台发展,用微组织技术撬动思政教育生态大变革,增强“微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比如,可以仿照社区微治理方案,以宿舍楼空间区域为治理单位,结合区域空间特点,建立思政宿舍社区教育微组织,形成“区支部—网格小组—思政教育联系户”的微组织体系,具体负责网格内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舆论处理、红色文化学习、党史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党的政策传播等相关事项,打通思政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其二,要强化网络世界的“微平台”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新媒体与“微思政”衔接融合共同育人的新方式,以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微博、B站、抖音、学校官方网站等为载体,增加思政新媒体的数量和种类,开发“微服务”“微引领”“微论坛”“微课堂”“微互动”等“微平台”服务内容,集纳众多具有时代气息、正能量的新闻、观点,强化思政理论与现实世界的联系,给予错误思潮强有力的回应,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在信息种类、平台用户、媒介形式、交流文字体裁等要素上体现思想性、知识性、时代性、趣味性,实现“微思政”平台、内容、方式、范围的优化拓展,引导大学生通过“微平台”参与各种话题讨论,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操。

(三)思政内容体系转变:丰富思政教育“微产品”

记录微心情、欣赏微图片、浏览微文章、观看微电影、使用微表情……林林总总的微生活,将思政教育“微产品”推上前台[5]。相较于传统思政教育产品容量大、耗时长、内容多、视角广等特征,思政教育“微产品”凭借自身碎片化、针对性强、时效性高、个性化等优势,逐渐成为高校“微思政”教育的重要补充,有助于实现思政教育的精确实施,在记录时代、记录美好的同时,发挥立德树人的思政作用。因此,应当主动开发突出思想深度、具有时代热度、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微产品”,营建“微思政”教育环境。

其一,利用新媒体技术,获取有价值、有营养的思政资源。以近期时政热点、热播电视剧、精品电视剧、纪录片、网络舆论、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等为主题,以图片、视频、音乐、动画为表现形式,以教学课堂和新媒体传播平台为主要载体,大力精选素材,将逆行抗疫志愿者、高寒地区戍边战士守护疆土等融入思政教育体系,制作大学生喜欢看、听得懂的“微思政”教育产品,运用精巧的新媒体思政作品,点亮大学生的生活,温暖世界。

其二,打造“微活动”。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开发设计党史经典诵读、网上校史校训展览、红色歌曲演唱、新闻热点评论、微电影大赛、云端思政课、寻找最美思政笔记、思想政治网络学习专栏、思政闯关小游戏等“微活动”,以此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学生梳理和深化各个知识点,提供“有形”的思政教育实践教学示范课。比如,聚焦网络舆情风险和处理,思政教师可建立网络舆情讨论和分析微信群,紧紧围绕当前发生的网络舆情设置议题,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利用思政理论对所讨论网络舆情的表象和本质进行深入阐释和分析,发挥生活化材料的立德树人作用。

(四)思政话语体系转变:开展思政教育“微对话”

话语是思想、观点和价值的具体呈现,思政课教学话语是承载道理的重要形式,是教育者将一定思想、观点和价值作用于教育对象的重要手段。传统模式下,思政课话语要么讲究学术化话语,整体趋向专业、抽象、晦涩,要么使用独白式话语,带有强烈政治工具属性,充满宏大文本叙事,灌输、说教、强制、规制等气息浓郁,这与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对流行、自由、独立、简单、直白的话语体系的喜好不相适应。因此,为更好地实施“微思政”教育,需要从话语体系上下功夫,转变唯理性、说教性、较为刻板的思政话语,结合新媒体时代流行的网络话语、现实话语、日常话语,形成符合青少年思政认知现状和成长期待的“微思政”话语体系。具体而言,要从单向权威转变为交互引导。与“刻板”“枯燥”相对,摒棄空洞无物的严肃说教、传统的“灌输—接受”模式以及没有生命、“干巴巴”的高谈阔论,关注个体生活实践,运用朋友交心、微信线上答疑解惑等对话方式,融合思政话语、生活话语,避免空谈理论和教条主义,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在“微社交”活动中筑牢人生未来发展的根基,实现思政话语的对话式回归。重塑社交话语表达体系。在保证“深”和“透”的基础上,注重从大学生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中吸收养分,利用网络传播碎片化特征,增进与大学生的文化共识和打牢思想基础,适应大学生的网络交往习惯和舆论偏好,创新话语内容及表达,体现思政教学的生活气息;适当引入通俗幽默、与时代紧密对接的语言,注重话语的生活性、通俗性和幽默性,引入图片、网络流行语、短视频等思政“微语言”,建立表达与接纳、阐释与理解、评价与认同思政理论知识和现实实践的新话语体系,如“令人喷饭”“扎心了,老铁”和“官宣”,使大学生听得“进”、听得“懂”。

四、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正处于“微时代”,“微社交”“微阅读”“微网络”“微平台”的圈层化、虚拟化和碎片化特征会对大学生思想发展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因此,要立足新媒体环境,建构高校“微思政”教育模式,在“微个体”“微阵地”“微产品”“微对话”上下功夫,以高校“微思政”教育模式推动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工作开展和大学生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哲,孙娟娟.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策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2):218-220.

[2] 刘琴,郇彦宁,李筱康.微时代下高职思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才智,2022(33):155-158.

[3] 王玮佳.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平台在思政教育中的实践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2(16):41-43.

[4] 康霞,田梅荣.新时代职业教育公共外语课程“微思政”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17):108-112.

[5] 朱春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微[J].成才之路,2022(22):29-32.

作者简介 娄淑娟,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政。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新媒体高校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