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感走向教学场的教师成长路径

2022-12-27 19:31向其坤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2年12期
关键词:阅读与写作

[摘    要]教学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产生强烈共鸣,起到智慧启迪、精神开示的磁场一样的氛围,是实现课堂生成的高度亢奋的巅峰状态。从教学感走向教学场是教师成长的必然方向,阅读与写作、“创造教育现象”是关键。

[关键词]教学场;教学感;从教学感走向教学场;阅读与写作

“教育场是存在于教育者周围的,体现其个性、气质、品格修养、知识涵养的,能对受教育者施加积极向上的影响,甚至是心灵呼唤的宽松而和谐的氛围”,“教育场一旦走到教师的工作课堂,就演化为它的子场—教学场”。什么是教学场呢?就是教师在教育场背景下蕴造的,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产生强烈共鸣,达到智慧启迪、精神开示的磁场一样的氛围,是教师实现课堂生成的巅峰状态。于漪老师说:“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进入高度兴奋状态时往往会语出惊人,闪现思维的火花。”就是教学场的效能所致。

一、教学场的巅峰状态,是教师的教育人生在课堂上的最美状态

悦纳,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活跃的思维碰撞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过程,是教学场最为灿烂的表现特色。悦纳,即积极主动地参与、愉快地接纳,是实现课堂生成时师生之间愉悦地观照、接纳过程。从教学对象而言,悦纳指向学生的接纳、吸收状态,但从动态的教学生成而言,也包含教有所悟、教有所得的教师的愉悦感受。悦纳体现于和谐的思维对话、交流,也体现于默契地合作、探究。悦纳可以是师生与作者(编者)、文本的相遇之后激情点燃的喜怒哀乐(例如,小说、诗歌、散文的教学)的情感体验,又可以是静水深流式的思维倾泻、普照(例如,理科课堂思维过程的分析归纳与演绎推理)。教学场之下,师生思维与情感的和谐共振性能凝成一个强大的合力,实现“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课堂生成。因此,悦纳不是作秀、哗众取宠,也不等同于教师强制压迫下学生的机械应和。

(一)教师的生命底色是悦纳的首要条件

教师生命的高贵首先体现于“行为世范”的价值——示范着、感召着、引领着周遭可塑性极强的年轻生命去追求自己人之为人的生命本分。教师生命状态的高位取向,是学生潜移默化地悦纳——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教学观等都悄无声息地孕育着、培植着学生生命的取向,所以要求教师以积极的、正义的、博爱的、仁慈的姿态立于学生面前,把自己最具生命价值、生命力量的一面不事雕琢地呈现给学生,形成生命的熏染力量。惟其如此,“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才成为可能。

然而,仅凭这一点是不能形成教学场极具震撼力的磁场效应的。还需要教师把自己生物学意义的生命融入学科的生命、课堂教学的生命中去,“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修炼出课堂教学的绝唱之笔,以此点化、成全懵懂的生命走在光亮之处。钱理群教授说“教育与生命缠绕在一起”,张文质先生说“从职业转向命业——跟你的生命联系在一起,跟你人生的所有喜爱联系在一起” ,就是说把热爱生命与热爱教育、热爱学科、热爱教学完全融合起来,让学科和学科教学成为教师生命的一部分:捧起书本就是捧起了自己和学生的生命,进入课堂就是进入了生命活动的演绎过程。教学过程中的跌宕起伏紧紧系着诸多生命的喜怒哀乐,这样才能酿造出教学的“场”状态。季羡林回忆陈寅恪先生的课:“听他讲课,如同被引进山阴道上:途中有看不完的美景,但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美还得学生去发现、思考、顿悟。”这在于陈寅恪先生视学问学术为自己的第一生命,用创新的历史研究方法(如“以诗证史”)得出了别开生面的历史见解。把学科研究、教学研究植入自己的生命中,去发现、去创新课堂教学的美好的意蕴、规律,提出自己独一无二的见解、主张。丰厚的立体的生命状态,就构建了教育场背景之下的教学场,对于引领年少青春的生命上路而言,一路风景,尽在途中。

(二)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是撬动悦纳的杠杆

精巧的诱导、讲说、讲演总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从而激起求知欲望。“教育技巧的核心,是能够找到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基础,是能够那样去接近他,以至于达到吸引他投入其中任何一项活动对于他都成为需求和迷恋向往之事”  ,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多种表现手法,包括体现自身讲说、讲演,适当的仿物摹声和恰当的幽默表现水平甚至是音乐舞蹈在内的多种表达技巧,使每一次思维的碰撞、每一次情感的流露都因教师的引导、助推而在亢奋地跳动。当全体学生凝目屏息于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而如痴如醉时,可以肯定,这样的课堂教学离成功意义上的教学场的悦纳只是近在咫尺的事了。

学生回忆李家声老师教学《满江红》的场景:他讲《满江红》,不是讲,而是吟唱,每次唱,都会哭。唱到“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时,先生已满眼是泪,学生也满眼是泪。歌罢,教室里,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们把手拍红了,却都不愿意停下来,就这样,掌声一浪接一浪地响了不知多长时间”。

(三)眼神与肢体语言是悦纳的催化剂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思维诱导、点拨、引导的最美风向标,更是技艺娴熟的教师调节、渲染课堂教学的手段。所以说,恰到好处的眼神、肢体语言就是教学场得力的运转方式之一。《教育的情调》描述说:“一位敏感而机智的老师知道什么时候保持沉默,什么时候知道做一个小小的手势,什么时候应该忽略某些事情而报以一个会心的微笑,用沉默‘说话。”观看窦桂梅老师执教的课堂视频,最大的印象是:窦桂梅老师还不曾开口,她的眼神已经抢先把学生问候遍了!加之主题教学思想的深度,這样的课,下课的铃声是难以驱散学生的,因为他们被紧紧地吸引在教学的“场”中,学生会舍不得下课,舍不得走出教室。

教学场的神韵在于,师生都体验着课堂教学的强大魅力,是被紧紧吸引在课堂中赶不走、驱不散的心的向往、迷恋的状态,“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二、从教学感走向教学场是教师成长的一条路径

什么是教学感呢?类似于乐感、球感、车体感等的实践内涵,教学感又可称为课感,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综合反映。教学感强的教师,举手投足之间能做到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这样的教师始终在召唤着学生、引领着学生,学生也乐意成为一个追随者;教学感弱的教师上课,登临讲台战战兢兢,教态机械木讷,胸无自信,教学上与学生产生严重分离。这样的课堂,教师把自己给弄丢的同时,也把一教室的孩子给弄丢了。走进教学感强的课堂,如沐春风的一种享受,此时课堂就是天堂;走进教学感弱或没有教学感的课堂,尴尬、焦灼,时时捏着一把汗,此时,课堂成了地狱。因此,由教学感走向教学场,是教师成长的一种内需,也是我们的一种责任。

教学感的产生、发展、强大,可在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体现出来:

(一)第一阶段

入职的第一个五年,是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初次成型时期,主要是通过对他人的模仿学习,逐步建立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处于这个时期,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针对训练,建立起初步的教学感。

1.明晰教学设计的逻辑思路——为什么教,清晰教学实施步骤——如何做,力求胸中有路。

2.从响度——声音洪亮、清晰度——口齿清楚、语速——不紧不慢等方面训练教学语言,表达力求准确、生动、形象。

3.尝试使用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特别注重手势、眼神对学生的问候、探问、诱发等作用。

如果三个方面都达到了良好状态,那么教师是“像模像样”的,是愉悦而自信的,尝到了初为人师的“甜头”。这一时期的教师身上展现出来的教学感功能,以三维目标的角度而言,主要是针对“知识与技能”的维度。就是说,他们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测查点的把握较准确,不偏不倚,对知识难点的突破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学生的测试成绩比较优秀。信奉教材、教参、教辅资料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

(二)第二阶段

入职的第二个五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艺大胆提高,是教师课堂教学发展的成熟时期。但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按时顺利进入这个时期,只有在第一阶段能尝到初为人师“甜头”的那类教师才能进入。对于另外的小部分教师,虽然时间上已经处于第二个五年,但专业发展仍然停滞于第一阶段,他们的课堂教学感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他们将继续在徘徊中犹豫、摸索。踏上第二阶段的教师,浑身充满青春热情的生命力量,更加明晰、浓烈的课堂教学感成为他们大胆追求的目标。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教学感功能,以三维目标的完成而言,能圆满完成“知识与技能”维度的同时,创造性地触及“过程与方法”的探索。

这一时期的教师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是教师教学创造性的起始阶段。通过初出茅庐的几年历练,积累的经验逐步变成财富,开始在对教材、教参、教辅资料的顺从中产生“叛逆”。“教材只是一个例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等理念的倡导对他们有着较为亲近的理解,因此,这一时期的教师企图用“另外的例子”来诠释怎样“用教材”,这就是方法和路径的创新。紧紧围绕知识技能目标,灵活生动地使用学生身边的、最能促使学生理解、最受学生欢迎的方法方式消化知识,形成技能。知识与技能维度、过程与方法维度,两者之间,前者决定后者,后者为前者服务。而且,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是稳定的、客观的,而过程与方法则是变化的、主观的、多元的、灵活的,所以就完全有可能出现“同课异构”的百花齐放现象。

什么能够决定这一时期“过程与方法”的广度和深度呢?是教师的阅读决定的。有多深、多广的阅读,就有多少设计的方法和路径,也就有多少青春的心灵愿意追随而行。

(三)第三阶段

入职的第三个五年及以后,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感突出的高峰时期,也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达到的鼎盛时期。这个阶段是以第二阶段的发展为基础的,较之第二阶段的发展有着更高、更难需要自己逾越的“门槛”,所以又将有一部分教师甚或是大部分教师将滞留于第二阶段的发展上。

这个时期教师的课堂教学,在经历多种大胆的尝试探索之后,在确保“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两个维度顺利、圆满完成的同时,敢于直面的最高、最难的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准备、落实需要教师具备更大的视野和格局,向上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技巧的获得,需要把教学放到更大的教育场景中去,从人的需要、成全人的需要、国家的需要理解课程。所以这一时期教师的阅读是有鲜明的目标和方向的,也即这个时期的阅读属于研究性阅读,至少,阅读是以教育教学为核心的,而且常常是以国内外教育大师的典籍阅读为研读对象的。研读中,也时常会出现疲惫、困苦,但自身成长的觉悟、毅力又能把这种艰辛转化为苦中之乐,“痛并快乐着”。日积月累,终于化茧成蝶,实现教师发展里程中最靓丽的转身。这个阶段里面,教师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完成自己创造性的课程设计,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并以文字的形式固化下来。这个阶段的教师,最大的特点是心无旁骛,锲而不舍,致力于自己热爱的教育和教学。这类教师的教学感实际已经达到了教学场的理想状态。

突破这一时期“门槛”的诀窍是专业化的阅读、写作,是自主的小课题研究,也即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创造教育现象”。

“教师在观察、研究和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去创造教育现象,这正是创造性研究的最重要因素——预见性之所在。不研究事实就没有预见,就没有创造,就没有丰富而完满的精神生活,就不会对教师工作发生兴趣。”也就是说创造教育现象是一种简易、灵活、贴近基层教师、契合教师当前的“最近发展区”的教育科研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这里谈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那种科学研究工作。一个教师可能在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但他并不从事那种从研究事实中引出科学结论的意义上所说的研究。我们在这里所指的是研究一些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在教育科学上已获得解决,但是当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一旦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中介人,这些问题就经常以新的方式出现在他的面前。”创造教育现象起于教师对教育教学“遭遇”的困惑。無论“遭遇”引出的问题前人有无研究,教师都要用心对待它,变“遭遇”的困惑为研究对象。教师展开行动研究,适时做好手记、札记、随笔、研究笔记等文字记录工作,根据研究对象的反馈情况灵活调整教育教学行为,直至困境的消除。每一次创造教育现象的行为之后,教师就能长出一批羽毛,所遭遇的困境完整解决之后,教师的羽翼就会变得丰满起来,翅膀就会硬朗起来,教育教学的内心也就异常地强大起来。

以书面形式反思、整理这些研究过程、心得,就是一篇篇实践性极强的好文章,这样的文章就具有较强的生命力,适合向更多更广的教育同行分享(即期刊发表),这是创造教育现象外在的价值体现。这种结果的出现,将从本质上开启教师的教育专业发展的自觉之路。创造教育现象的实践研究,其价值还在于研究过程里面的新的教育意蕴、新的育人规律等的触及与发现。

三、教师从教学感走向教学场的专业成长,需要明晰的几个问题

于漪老师说:“实际上编教学参考资料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我们要保证教学质量的底线。可对有思想的教师来讲,对有抱负的教师来讲,这往往是一种束缚。”从教学感走向教学场的历程中,在教师备课环节的一个关键点,就是教师敢不敢对教参教辅说“不”,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分水岭。止步于初浅教学感的教师以书为上、惟命是教,不敢越雷池半步;追求教学场的教师依据学科课程精神,能大胆超越教参教辅,并且能够以文字的形式把他们独立的见解、做法,论证为文章公之于众,与教师同行分享。

首先,三个阶段的时间划分不是绝对的,教师个体的不同、遭遇的教育境况(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书籍)的不同,教师进入各个发展阶段所需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有的教师进入快一些,有的教师进入慢一些,这是其一。其二,三维目标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教师发展的三个阶段所分析的三维目标,是针对主要的用力方向而言的,不是把三维目标拆成肢解之后去机械对应,正像《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所说:“把教学缩减为纯智能的,它就是冷冰冰的、抽象的;把教学缩减为纯情感的,它就构成了自我陶醉;把教学缩减为纯精神的,它就丧失了现实世界之根基。智能、情感、精神依赖于相互之间的整体性,他们本来应完美地交织在人的自我中。”

其次,从教学感到教学场是一个塔形结构,教学感的不同程度产生了三类教师:三流的教师教知识,因为他只能面向“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二流的教师教方法,因为他上升到了“过程和方法”层面,大胆尝试、改进教学;一流的教师教思想,因为他最终达到了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和教学的创新。

再次,教学场是以教师构建的教育场为基础的,所以师生平等,尊重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注重教学关爱,这是教学感(教学场)的首要前提。在“润泽的教室里”,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尤其重要,“‘倾听方式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 原来如此‘ 真有趣呀等共感共鸣。”教学场或教学感是一种教学的美感,是可体验的感受——既有學生感受到的快乐、幸福,也有授课教师的乐在其中的幸福。

最后,强烈的教学场背后是教师几十年如一日的教育教学的奋斗史。这样的教师心中共同的一个愿景是:教育不仅是为了当下,更要为子孙的未来、国家民族的未来乃至世界的未来而心怀忧虑、运筹帷幄,即“大德行大道”,教学的终极目的是给予学生启明的、追求伟大和崇高的过程。依靠着“伟大事物” 的力量,对教学场(感)的不懈追求将促使我们走向新的征程,因为“伟大事物不会真的消失——它们只会从我们人为的视野中消失。伟大事物本身顶得住所有人类傲慢的攻击,因为他们是生命本身和思想命脉中不能缩减的元素”。

参考文献:

[1]向其坤.教育场,教育者不懈追求的境界[J].中国教师,2008(15).

[2]张文质.回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化教育—张文质二甲中学教育行动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3]吴定宇.守望:陈寅恪往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4]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5]马克斯范梅南,李树英.教育的情调[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6][7]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8]于漪.语文的尊严[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

[9][11]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余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M].李季湄,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阅读与写作
利用信息技术创造阅读与写作的最佳结合点
利用信息技术创造阅读与写作的最佳结合点
如何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架设阅读与写作的桥梁
完美过渡:阅读与写作之间“鸿沟”的解决策略
浅析如何做好德语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的迁移与转化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之我见
关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探讨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