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互利发展的根源与趋势

2022-12-28 04:15邱耕田
区域与全球发展 2022年1期
关键词:互利利益人类

杨 静 邱耕田

内容提要: 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呈现出互利的逻辑。互利是指利益主体的行为使利益关系链中的主客体均能受益,这种互利性包含在利益博弈的过程和结果之中。互利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与社会进化的需要,人与环境物质交换的需要以及逐利本性的需要,或称之为互利发展的“基因驱动力”“环境驱动力”和“利益驱动力”。在这些动力机制的作用下,互利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片面到全面、从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互利发展的逻辑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但在当前互利发展的推进过程中,仍盛行着互害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的未来,我们必须走向一种更为高级的互利发展的新形态。

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着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演进态势。在社会发展新陈代谢规律的作用下,旧的社会形态为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那么,在社会历史演进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贯穿于整个社会发展史当中呢?如果存在,这种逻辑又是什么?随着人类历史长卷的展开,互利逻辑逐渐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一、互利产生的根源

互利是一种道德选择,更是一种客观需要。它是指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使利益关系链中的主客体均受益。互利是一个“非零和”博弈的过程,一般指正和博弈,伴随着利益主体对利益的争夺与让渡。既然社会发展的历史遵循着互利的逻辑进程,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互利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人类进化的需要,或称互利的“基因驱动论”。“互利是人性的一部分,根植在人类的基因中。”①[美]罗伯特·赖特:《非零年代——人类命运的逻辑》,李淑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 页。达尔文的进化论强调“物竞天择”,生存斗争,客观但却不完整。“克鲁泡特金不同意把生存竞争看作进化的主导因素,认为互助才是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进化的主导因素。”②刘鹤玲:《利己、利他与互利:达尔文进化论的新发展》,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4 期,第704 页。生物遗传学以及人类社会演化史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互利才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生存价值,即有助于个体维持生存的决定性特质,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③乐国安:《社会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56 页。

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重点阐述了利他主义。他说,“基因组们并不需要以牺牲同伴或他人的代价来换取自身的繁荣发展”,相反,“其他基因是每一个基因生存大环境中的一部分”,“自然选择偏爱那些共同存在的基因”。④[英]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译,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版,第18 页。从遗传生物学的角度来看,“非零和”博弈最符合基因的利益。“非零和”博弈指的是一位参与者的收获,不会对其他参与者造成损失,这意味着双方存在合作共赢的可能,也就是说,互利最符合基因的需要,形成了演化的基础。生物要互利共生,才能够使自己的基因复制繁衍,才能延续生命,并创造新的生命。“生物共生产生了一切,从最小的无处不在的生物细菌,发展到生机勃勃的地球。”⑤[美]林恩·马古利斯:《生物共生的行星——进化的新景观》,易凡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1 页。共生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就是互利,彼此依存(而不是你死我活)才是生命演化的逻辑。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人有“针对亲属的利他行为”,这是因为“他们身上带着和自己相似的遗传基因,帮助他们等于帮助留存自身的基因”。⑥隋岩:《心理学与生活》,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第316 页。即使面对非亲属时,人也会有利他行为,这种行为出于“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的心理共识。这种“互利”的心理和行为“同样具有进化的意义,因为它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同时保护了群体的基因延续。”①隋岩:《心理学与生活》,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第317 页。

纯粹生物学观点的解释还不够,人类社会的进化除了生物基因外,各种社会因素像社会基因一样复制传承。社会进化论在生物进化的基础上得出了类似观点:“人类有选择地演进某些能够增加群体繁荣幸福的技巧和信念。因为利他行为通常对社会有益,并且是遍布于整个社会的行为,所以它们也在进化中得到提高,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②乐国安:《社会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57 页。正是因为有了种族延续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人类历史才在互利的逻辑下向前推进。社会演化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只有互利才能推动一个更高级的平衡态的实现。那些实在无法找到生物基因、社会因素融合点的生命体或社会体系,只能走向衰败和灭亡。

第二,人与自然环境物质交换的需要,或称互利的“环境驱动力”。自然界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首先,二者的统一或“同一性”驱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互利关系的产生。“同一性”一方面是指“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 页。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的发展演化,就是一个不断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人通过生产实践从自然界中获取自己的生存资料,自然界显然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大自然作为人类的“母亲”,显然是“有恩”于人类的。同样,人类也必须善待自然界,建设生态文明,不得有害于大自然。总之,“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和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的自然界之间,就是一种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④邱耕田:《发展:在人与自然之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7 页。在早期意识当中,人类将自身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视为整个地球生态链的一个环节。“我们的祖先……至今已有500 万年……在大约99%的时间里,人类社会及其环境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没有打断自然界的生成循环和再生成循环。”⑤[美]拉兹洛:《决定命运的选择:21世纪的生存抉择》,李吟波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5 页。维护地球的生态系统,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循环,是人与自然共生的必要。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同一性”是指自然界是人的劳动对象,这也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在劳动过程中的互利合作。人类在发展早期面对自然环境的强大力量,要想生存下去,就不得不寻求彼此之间的互利合作。在原始社会,人的生产能力低下,对劳动对象的改造能力较小。原始狩猎中每个人的成果有很大的偶然性,只有将自己的成果与集体共享,才能够保证自己在没有狩猎成果时也能有食物,部落之间的互利合作也是如此。

其次,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性”驱使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互利关系的产生。这种对立性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自然界是一种自在和自发的存在”,①邱耕田:《发展:在人与自然之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6 页。它不但不能“主动地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料”,②同上。而且在一定时期内,人类还面临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分布的不均衡性等问题。这些决定了人与自然、人与人要互利才能充分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另一方面是大自然的“报复”。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走向互利的推动力。随着生产能力的提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行动力越来越强,并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人类不再敬畏自然,而是将自身凌驾于自然之上。随着自然界报复性的反馈,人们逐渐意识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行为已经超出了环境的负载。“我们丢弃在环境中的废弃物不再消失,而是反过来危害我们和我们的邻居。倒进大海的垃圾并未消散在浩瀚的海水中,而是反过来毒害海中的生命,污染海岸线……”③[美]拉兹洛:《决定命运的选择:21世纪的生存抉择》,李吟波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0 页。在环境问题的驱使下,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若没有科学合理的互利选择,将会危及子孙后代的持续生存。

再次,“对立性”和“同一性”是人与自然环境内在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两方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为互利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谈到,人类事物服从自然规律,人们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却能利用它来躲避灾害或满足需要。人类利用自然规律规避灾害,就是使矛盾的对立面发生转化,驱使人与人之间形成互利的关系。面对席卷并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相互依赖程度日渐加深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④陈秋丰:《全球公域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载《国际论坛》,2021年第 3 期,第53 页。这是人类和病毒的对抗,与自然灾害的斗争。各个国家之间只有通力合作,为抗击疫情展开互助,才能有效应对这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随着全球性问题的不断出现,例如生态危机、资源短缺、恐怖主义、海盗问题⑤关孔文、房乐宪:《海洋安全视阈下欧盟打击非洲海盗政策》,载《国际论坛》,2021年第5 期,第40 页。等,都将给各国带来挑战;如果只为一己私利,采取以邻为壑的行为必将招致祸患。只有互利合作,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才有光明的未来。

第三,逐利本性的需要,或称互利的“利益驱动论”。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遵循着生物进化的互利原则,也遵循着与环境交换的互利原则。互利关系中最核心的要素是“利益”。利益才是人类一切行为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因为利益本身就是矛盾。马克思曾指出:“对私人利益的考虑,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 页。人对个人(私人)利益的追求,决定了他们要合作。因为现实的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中的人,具有社会属性,“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24 页。因此,“人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需要依赖社会,需要人们之间的协作”。③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1 页。在当前全球化社会中,这种互利更加明显,伴随着日益发达的交通网络和频繁的经济文化往来,各个利益主体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于对荣誉、权力或物质的欲望,人在同伴中寻求地位,既不能忍受这些同伴,又不能忍受失去这些同伴。”④[美]罗伯特·赖特:《非零年代——人类命运的逻辑》,李淑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 页。

亚当·斯密曾指出:“一群相隔遥远的人因为追求个人的利益,而在无意间共同促成了大规模的社会进步。”⑤[美]罗伯特·赖特:《非零年代——人类命运的逻辑》,李淑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6 页。这种观点告诉我们,只要满足每个个体的利益,互利就会在最大范围内实现。逐利会带来互利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个过程并非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相反,逐利首先带来的是竞争与冲突。互利与竞争并不相悖,竞争本身是互利的需要,包含在互利过程中。在一次次的冲突中,各个利益主体不得不让渡部分利益,遵循互利原则,让彼此的关系达到一次又一次的平衡,并且一次比一次水平高。如果过于激烈的冲突导致了某个利益主体的消亡,那么一定会有新的利益主体产生,并继续维持人类社会的整体平衡。因此,“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观念可能得逞于一时一地,但在根本上不符合人类社会的演化逻辑,只有互利才是最佳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考察人类社会的互利逻辑要看总体趋势,而不能截取历史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来考察。

另一种权威主义的观点则认为,限制个人利益就能实现最大范围的互利。这种观点与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主流意识形态非常接近。个人利益让渡给他人利益或是公共利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过分强调让渡会损害一部分的个人利益,导致人们对扩大利益总量而丧失积极性。因为即使利益增加了,个人也不会得到更多。这种逐利过程中的反馈机制带来的是一种负反馈,在一定时期能够实现一定范围的较大互利,但从长远来看反而是不利的。

实际上,人既不能无限扩大也不能无限限制私利,而是应该在利益的博弈中实现平衡,这种平衡才是推动互利发展并使其得以持续的动力。如果资本家无限追求资本利益,不设法改善工人们的生活条件,资本主义也不会延续到现在。

此外,除了赤裸裸的利益关联,还有道德、伦理、情感等因素参与和影响人的活动。因此,人在逐利过程中会因为多重因素的制约作用,或为了实现最终利益的最大化而产生互利的结果。正如罗尔斯所言:“社会本应是一个互利互惠体系,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相互满足各自需求,才能认同自我对社会的归属。”①李建华:《从共生到共享:人类的意义性攀越》,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5 期,第58 页。

二、互利发展形式的演进

第一,从低级互利到高级互利。互利发展形成的基础是利益主体的互利行为。低级互利指发展水平处于初级阶段的主体互利行为,它表现在互利的前提、成本和结果三个方面。从前提来说,低级互利是不平等的互利,主要表现在利益主体间以及与客体间的不平等地位上。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涉及利益。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交换是不平等的互利。尽管不违背互利原则,也能实现共赢,但它确实是不完善的。高级互利是平等的互利,是利益主体在平等前提下的交往行为,最后的结果是各方利益最大化。从成本来说,低级互利指各个利益主体达成共赢要付出比较高昂的代价,而高级互利则是利益主体在逐利过程中,以最少的代价实现共赢。从结果来说,低级互利可能使一方的获利较大,而另一方获利相对较小,高级互利则是双方都能获得最大化的利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技术水平会实现飞跃式的提升,利益让渡和争夺的成本将逐步减少,结果将实现更大范围的互利,低级互利一定会走向高级互利,但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马克思“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那么互利也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互利发展同样“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 页。没有一种所谓的最完美的互利模式供全体人类社会参考,只有在发展中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从低级走向高级的演进。互利发展追求的是和平发展,遵循互利逻辑不能排除发展过程中的代价和冲突,但能最大程度减少发展中付出的代价。互利性越高,关系越稳定,稳定的关系是促进和平发展的基础,反之,良好的环境又会加强互利的模仿和学习,强化互利模式,将互利发展向更高阶段推进。

第二,从片面互利到全面互利。片面互利指利益主体不系统的、偏向某一要素的互利行为。这种片面的发展也可称之为要素性发展。“要素性发展还是迄今颇为盛行的一种极具片面性的发展模式”。要素性发展表现为把“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发展绝对化、至上化”,还表现为把“某一发展阶段绝对化、至上化”,呈现出“发展要素或发展时空的碎片化、断裂化及失衡、冲突等”缺陷。②邱耕田:《整体性发展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82—83 页。它具体又表现在生产的片面性以及人生存的片面性。利益主体是人,互利发展只能从人的角度去把握。因为人的发展的规律性趋势就是由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所以互利发展也是从片面走向全面的过程。“他们每一个人都只隶属于某一个生产部门,受它束缚,被它剥削。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只能发展自己才能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各方面,只熟悉整个生产的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部门的一部分。”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8 页。这就是恩格斯所考察的资本主义社会当中片面的人的属性。这种片面性是由生产资料和社会分工决定的。在此基础上,恩格斯提出“能够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9 页。是一个全面的人。片面发展的人只能产生片面的互利,因为他关注的只是他所涉及的生产部门、生产领域。

与这种片面的要素发展相对应的是全面发展或整体性发展。当人能够通晓整个生产系统,既包括人与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人与劳动对象(尤其是自然界)的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关系,他就是一个全面的人。然而,考察经济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没有一种社会经济形态中的人能够“通晓整个生产系统”。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模式已经得到马克思的揭示,也不能说明人是“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否则资本主义根深蒂固的生产矛盾为何得不到解决,它只能以更高级的社会演进来替代。更高级的社会形态依然存在矛盾,但对生产系统的认识肯定是更加深刻全面的。因此,利益主体之间的互利行为也是更加全面的。

第三,从简单互利到复杂互利。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确实有其基本特征:社会系统越来越复杂,“非零和”因素越来越多。简单互利指的是参与要素少,而复杂互利系统则参与要素多,主要表现在参与主体、利益内容等方面。参与要素少会形成简单的互利关系和互利系统,要素的增加则会增加关系和系统的复杂性。简单互利系统当中包含的主体较少,涵盖的利益内容也相对单一。比如,原始社会的某个部落或者部落之间,进行交换的物品数量有限,人口较少,也更方便统治和协同。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交往的扩大,简单的互利走向更为复杂但需求层次较高的互利。系统越来越复杂,涉及的利益主体越来越多,涵盖的利益内容也越来越庞杂。利益诉求增加,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融合在一起,生存利益、享受利益和发展利益①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 页。交织在一起。“人类社会和一个人一样,是一个在变化着的动态环境中维持自身的复杂系统”。②[美]拉兹洛:《决定命运的选择:21世纪的生存抉择》,李吟波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48 页。马克思对社会经济形态的划分,也说明了社会的复杂性呈上升趋势。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就看到“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 页。尽管无法准确说明文明更替的周期,但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生产技术的更替周期变得越来越短。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的复杂性科学正是社会发展日趋复杂化的极好例证。“生物与人类的历史都包含了越来越多的数量、越来越大的规模以及越来越复杂的‘非零和’游戏。”④[美]罗伯特·赖特:《非零年代——人类命运的逻辑》,李淑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 页。传统的社会系统可能呈现一方面或一个层次的需求,利益冲突相对简单更容易解决,现代社会发展呈现动态的复杂性,互利发展的复杂性也是过去社会所没有的。

三、减少互害因素走向更高级的互利发展

在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互利发展低级化、片面化、简单化的最集中体现就是“互害”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互害”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人类构成社会的基础可能是互利的合作,而‘互害’则在不断解构这一基础。”①张善根:《从互害型社会走向互利型社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及应对》,载《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8 期,第77 页。

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互利的历史。互利是它的内在本质,互害是局部的、个别的、外在的表征。反之,低级互利中包含的互害成分高。互利是一个动态过程,互害因素在其中或增或减,互害因素完全不存在的互利发展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互害行为包含着三重关系的相互伤害。首先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当中,其次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最后体现在“人的存在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关系”之中。②邱耕田:《从互害型发展走向互利型发展》,载《浙江社会科学》,2020年第5 期,第66—67 页。人与自然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要求人对自然有所妥协,在自然承载范围内活动。然而,随着生产活动到达一定阶段,人类发现了自己的力量,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将自己视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生物,自我利益过分膨胀,损害了自然界。如果这种模式继续下去,人类与地球的命运将难以预料。所幸的是,这种互害也并非没有一点价值,它使人们在环境保护上达成了共识,让人类有意识地改变着发展模式,走向互利合作。人与人之间则由于占有生产资料的不同,对生产环节的掌握不同,各自生产自己也不想用的产品,却用着他人生产的产品,形成了“你坑我,我坑你”的互害循环。随着各种食品安全等问题的曝光,人们发现这种模式最后还会殃及自己和子孙后代,各种安全体系和标准的建立又成为共识。如果说以上两种是由于环境驱动和利益驱动导致的,尚且可以理解,而人的存在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互害,则直接威胁着人的进化和人类基因的传承。现代人的精神损伤越来越严重,精神疾病、自杀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增加和多样化的表现。人的这种自我伤害是最严重的内在互害,涉及对人类价值和人类命运的迷茫的探寻。

社会系统若要保持安全有序,就必须降低互害因素,增加互利因素,这样各利益主体才能达到平衡态。社会若要追求进步,更要积累传承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走向更高级的互利。因此,减少互害因素,走向更高级的互利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从现实来看,减少发展过程中的互害因素是可能的。过去不可能实现的互利在如今成为可能,这主要是由于世界交往的密切和技术的进步。交往和技术使互利成为可能,尤其是对威胁人类生存根本的战争这种巨大的互害行为而言,核武器的威慑反而是大规模战争不能轻易发动的重要原因。技术在对人与自然界的互害关系中也发挥着调整作用。然而,存在互害降低的可能性不代表走向更高级的互利是一种必然,交往和技术也不是万能的,只有人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主客观进行改造,才能真正引领发展的互利方向。

首先,从观念意识上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马克思首先肯定个人的利益,“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7 页。这是由人的逐利本性决定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物质利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的物质利益受重视程度日益增加,但正是个人利益的扩大日渐产生了更多的利益问题,其中正有马克思所批判的那种利益观——“只有‘细小的’利益,只有不变的利己的利益”。②同上。这种将个人利益扩大化的利益观忽略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还有更重要的进一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互利观”。③欧阳超: 《互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载《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5 期,第65 页。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核心就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此观念指导下,利益的协调分配将以人民为中心,完善和保障人民的利益。反过来讲,人民又是国家建设的推动力量,将更好地巩固国家政权,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还强调了互利实现的前提是公平正义。利益主体地位上的不平等导致无法实现真正的互利:优势的一方占有了更多的利益,而弱势的一方则获取较少的利益或利益受损。因此,无论国内还是国际社会,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平等是实现互利的前提。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首先要以平等观为前提。

其次,从体制机制上讲,要完善利益扩大和协调机制。“从生产到生活,从经济生活到社会生活,本质上是通过互利机制调节复杂的利益关系的。”④张国钧: 《从全球化进程看互利》,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 期,第31 页。互利有协调和扩大两种机制。利益总量在一定时期内是有限的,这需要协调各个利益关系之间的利益分配。只有坚持公平、自愿、平等原则,才能够完成互利,实现合作。“任何一方要实现自己的利益,就必须自愿地把对自己相对次要的、等量的利益让渡给对方……谈判失败,是由于互利机制没有形成,或者形成后得不到维护而破裂。”①张国钧: 《从全球化进程看互利》,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 期,第32 页。协调各方利益通常需要一个客观的第三方,这个第三方通常也是由各个利益主体组成,但又具有超越各个利益方的价值属性。比如政府部门、国际社会的区域性组织、国际组织机构等,承担着协调的角色,所以需要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实现更高级的互利需要社会的发展,因为大多数互利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实现。只有发展才能扩大利益总量,从根本上解决利益冲突,这就是利益扩大机制。利益扩大主要指的就是总量的扩大,利益扩大机制要求不以损害他人的发展权利为前提。比如一些国家的行为扩大了本国的利益总量,却损害了其他国家人民的利益,这是需要反对的。

最后,从结果效能上讲,要完善互利的律约体系。律约是实现互利和持续互利的保障。这种律约体系有两种,一种是较为松散的律约体系,称为自律体系。另一种则是“强律约”体系,称为他律体系。这种律约体系有法规制度和一定的强制力保证实施,配有直接的惩罚措施,一般还有一个凌驾于各利益主体之上的第三方机构。相比松散的自律体系,“强律约”体系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它的作用更为重要。“强律约”体系的建立和维持首先需要“强互惠者”的参与。美国经济学家桑塔费提出了“强互惠”理论,即“一个带着合作倾向的强互惠者进入一个新社会环境时,会通过维持或提高个人的合作水平来对他人的合作行为做出回应”。②黄真:《从“互惠利他”到“强互惠”:国际合作理论的发展与反思》,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4 期,第3 页。“强律约”体系何以需要强互惠者的参与?因为“强互惠既是有条件的利他合作者,也是一个有条件的利他惩罚者……强互惠的存在能够抑制群体中的背叛、卸责和搭便车行为,从而有效提高群体的福利水平”。③同上。在强互惠者的参与下,互利更容易实现,持续互利更能得到保障,并且能提高利益主体的互利水平。没有强互惠者的参与,尽管人们会继续重复能够带来利益的行为,但如果没有更高水平的互利,没有更有力的惩罚措施来降低利益主体的互利成本并降低互害的风险,利益主体的团结合作可能因为冲突而面临解体。

四、从发展哲学视角把握互利发展的意义

互利发展的逻辑是从自然科学(尤其是生物遗传学)以及人类社会的新变化当中发现的,它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马克思早期世界观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也是通过对利益问题的关注实现的。就实践而言,互利思想的指导意义就在于发现互利的根源,利用人们本性中所存在的互助可能以及对改造环境和利益的需求,求同存异,寻求利益关系链中各方利益的最大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和平发展。尽管具体的条件发生了变化,互利发展逻辑也仍然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社会发展的互利逻辑蕴含着认识论的基本规律。“互利”作为一个对社会发展现象抽象出来的总体概括,首先是源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就是感觉和印象的总称,感性认识的产生离不开实践”。①陶德麟:《实践与真理——认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99 页。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科学研究就是其中一种。互利共生的思想最早在生物遗传学领域得到理论化论证。“互利”在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当中,还处在一种感性的认识当中,至今尚未有明确的概念界定。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互利思想的研究成果,大多数还集中在对互利现象的揭示。将“互利”从丰富的社会现象当中抽象出来,作为社会发展逻辑来思考,体现了人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过程。

认识在实践当中不断深化。社会发展呈现出的互利现象越来越多,尤其是全球化潮流将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能够让我们发现和揭示这一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从片面到全面,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形式也体现了人们对互利这一思想认识的深化。

其次,社会发展的互利逻辑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所谓历史观是指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一般看法,是指导人们观察社会历史的基本指导思想。”①孙洪敏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21 页。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 页。在对社会的互利发展逻辑进行揭示时,是将人作为主体、从人的利益出发来进行观察的。人在改造自然界时进行物质交换,人与人之间进行利益竞争,人是自身物质和精神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发展进化的历史观。”③孙洪敏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21 页。“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0 页。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深受物质生产历史条件的影响。自然科学的新发现,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让全球成为“地球村”,让社会成为全球性社会,使互利的发展逻辑得以呈现。随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共产主义社会将会带来更高级的互利,或者说真正的平等互利。互利发展也处在一个演化的过程当中,它将会越来越复杂,也会越来越接近更高级的、全面的“互利”。

最后,对社会发展互利逻辑的揭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马克思的发展观统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统一。当前,“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等全球性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和社会的关系、当前与未来的关系,探索和寻求新的发展道路”。⑤孙洪敏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9 页。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众多学者开始对人类未来的出路和发展方向进行思考。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所以,互利发展逻辑代表着发展的整体趋势,但也不排除战争这样人类历史上的大灾难。即使是这样的冲突和灾难,也能够为互利发展提供累积因素。正是因为科技的发展,使人看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这些全球性的问题,人们才更加渴望彼此之间的互利合作。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互利是生物科学证明了的人的本质属性。“互利”与“自由”是统一的,真正的“互利”不是在分工带来的不平等的交换之下的“互利”,不是被迫的妥协与退让,而是根据每个人的需求而进行的平等交换。“互利”与“全面”也是统一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互利”就是为了让各个主体利益最大化,自然也包括体力和智力的最大化发展。体力和智力的发展也要通过与外界物质交换和主体之间的互助才能实现。脱离了集体的人,脱离了互利的本性,便谈不上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五、结语

“互利”作为社会发展的逻辑,体现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行为具有妥协性,人们之间的利益具有让渡性,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使各方利益最大化。“人最终要从利己的人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解放,”①张丽君:《〈大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对“利益”的伦理思考》,载《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18年第1 期,第175 页。只有坚持互利发展,组织才不会被淘汰,人才能走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探求互利产生的根源,有利于积累发展中的“非零和”积极因素。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就是要积累互利的因素。无论是国家治理体系还是国际交往中的中国智慧,都应当遵循互利逻辑,才能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演化,才能更好地建设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猜你喜欢
互利利益人类
深化交流持续赋能 相互借鉴互利共赢 孟加拉驻华大使一行在晋中国家农高区参观考察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配偶短线交易利益返还责任的解释论展开
人类第一杀手
陈敏尔出访亚洲三国取得丰硕成果 共享发展机遇 携手互利共赢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走深走实
I Love You, Dear China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中민영기업,한국과 협력해 ‘호리공영 ( 互利共赢)’
利益与西瓜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