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儿童早期阅读指导

2022-12-28 04:45山东师范大学宋佳蔚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2期
关键词:同伴绘本图书

山东师范大学 宋佳蔚

儿童早期阅读对促进儿童个性、社会性、情绪情感的良好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宣部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中提到阅读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主张积极推动青少年阅读和家庭亲子阅读,要求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从而促进全民阅读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我国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0~8周岁儿童图书阅读率为71.4%,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02本,参与亲子早期阅读的家庭达到71.7%,均较往年略有提升。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儿童早期阅读意识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仍需进一步加强,科学的早期阅读指导不可忽视。本文基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儿童早期阅读指导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明确了当下儿童早期阅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儿童早期阅读指导的重要性

奥威尔·普瑞斯特科在《给孩子读书的父亲》中说:“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的奇妙世界。”对儿童来说,“引领他们的某个人”指的正是家长和幼儿教师。

家长是儿童与书籍联结的纽带,因此家长应引导孩子与书籍建立亲密联系,并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儿童阅读。在家长的引导下,儿童最初通过模仿进行启蒙阅读,逐渐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最终成为一个热爱阅读的人。

维果茨基在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中解释了促进儿童发展的内在机制,即儿童通过模仿和内化教师展示出的更高心智功能来实现个体发展,由此可见教师的才华和能力会影响儿童的发展水平。教师在儿童阅读中的指导有助于儿童模仿阅读行为、学习阅读方法,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班级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促进儿童的阅读积极性。

我国儿童早期阅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1.家长缺乏阅读意识

很多家长将阅读指导视为幼儿园的任务,只负责按要求购买图书或在朋友圈打卡完成任务,而没有意识到亲子阅读习惯培养和家庭阅读指导的重要性,以及创设阅读环境的必要性。部分家长将早期阅读等同于早期识字,将阅读指导目标狭隘化、片面化,过分看重孩子的识字量,将儿童的注意力束缚在汉字本身而忽视了图书的故事情节以及儿童的情感体验、色彩感知等重要发展契机。

2.指导过程中家园脱节

很多家长对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不了解,因此幼儿园应当做好知识普及工作,家园共同把握孩子的现有阅读水平和可能达到的阅读水平,采取个性化指导。另外,儿童的阅读活动无法有效进行双向延伸,这也是家园脱节导致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如儿童在幼儿园里阅读了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回到家后向家长反复提到“萝丝萝丝”,而家长却很难理解孩子的真正意思,甚至可能以为儿童今天在幼儿园学习了“螺丝”的知识。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儿童在家庭中无法很好地得到经验的迁移或者进一步延伸阅读兴趣。

3.阅读空间较为单一

目前儿童阅读主要集中于幼儿园或家中,阅读的空间、形式较为单一,而公共读书场所相对较少,公共阅读空间发展不完善。因此,公共图书馆和书店应营造舒适恰当的环境,让儿童能够与同伴共同阅读,发挥同伴在最近发展区内的指导作用。例如,美国建立了“ECRR早期读写项目”,核心理念是公共图书馆馆员和父母共同促进儿童的早期发展,为儿童提供阅读、社交、游戏、作业等活动的综合空间,鼓励家长参与幼儿阅读,从而将公共图书馆打造成了孩子们的“活”课堂。

4.读物的选择缺乏思考

如今市面上有多种多样的阅读材料,如立体书、有声书等独特形式的书籍,但在内容上存在动物、人物形象单一的问题。例如,大灰狼在书中都是充当“坏蛋”的角色,很容易给儿童留下固定的思维模式。所以,成人为幼儿选择的绘本内容应当致力于利用丰富有趣的形象表达一定的道理,既要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也要产生一定的阅读效果,让儿童在阅读中共情,充分促进其认知和情感的发展。

儿童早期阅读指导的优化路径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主张引导儿童主动建构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维果茨基在儿童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提到: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工具——语言、符号等,使其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并不断内化为高级心理机能。

由此可见,成人和环境对儿童的阅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成人对儿童的阅读指导应该着眼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提供有适当难度并且能激发儿童探索兴趣的阅读内容,使其逐步超越一个最近发展区走向另一个最近发展区。

1.充分考虑儿童个体差异

选择阅读材料并不是阅读的第一步,在这之前成人要把握好儿童的已有阅读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可能达到的阅读水平。很多家长会根据图书上标注的适合年龄段为儿童购买图书,但适合年龄段与最近发展区不同,读物的选择还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在个体兴趣的基础上选择有价值的读物。例如,同一年龄段幼儿在选择绘本时,不同幼儿乐于接受的绘本类型并不相同,有的喜欢以图片激发想象的绘本,如《跑跑镇》,而有的则喜欢以语言文字为特色的绘本,如《一园青菜成了精》。

2.避免阅读指导中家园脱节

幼儿园应当及时向家长普及科学阅读指导方法以及科学的阅读指导理念,同时可以建立图书漂流或图书共读的长效机制,及时让家长了解儿童的阅读情况。幼儿园可以利用家长沙龙、家长会、家委会等途径与家长共同针对儿童在园阅读问题进行分析,并合力解决。例如,当教师发现某幼儿在幼儿园阅读习惯较差、阅读时注意力很难集中时就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并通过家园合作提高幼儿的阅读专注力。

3.重视同伴阅读的相互作用

维果茨基将同伴合作学习视为儿童潜能得以发展的途径之一。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有能力同伴的影响。接受能力和发展水平较强的同伴指导是促进儿童在最近发展区内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在阅读过程中,同伴分享不仅可以丰富儿童的间接经验,也有利于儿童通过与具备更高技能的同伴合作完成最近发展区内的任务来达到下一发展区间。因此,教师应在观察的基础上安排能力不同的儿童共同阅读。例如,美国“男孩与书”的项目采用了高年级儿童带领低年级儿童阅读的同伴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了同伴的榜样力量,使此项阅读活动得以更好发展。

4.营造支持性阅读环境及氛围

儿童早期阅读指导要有支持性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儿童的阅读并不只是书的阅读,也包含着对环境的阅读。因此,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创设应包含温馨的光线、家长和教师的鼓励以及同伴的分享等诸多方面。儿童的阅读指导应当“活”起来,不应只局限于图书的阅读,也要注重与儿童创造性和创设性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绘本剧、角色游戏、讲故事等活动来维持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儿童综合阅读能力。例如,美国“ECRR早期读写项目”对图书馆阅读空间进行了全新设置,其空间设计从“学与玩结合”出发,提供纸笔让儿童可以边读边写、边读边画;同时将读物放置于儿童触手可及的地方,让儿童在惬意的环境中与书为伴,促进了越来越多的家庭走进图书馆。

5.发挥儿童读物本身的指导作用

优质的阅读材料对于儿童早期阅读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指导。好的阅读材料可以满足儿童阅读兴趣,促进儿童已有经验水平进一步提升。例如,大卫·维纳斯想到了《三只小猪》里的小猪频繁被吃掉的命运,于是打破常规写了《新三只小猪》的出逃故事,但原本的故事情节并非荡然无存,而是被拆开后重新建构,使得原来熟悉的故事又一次充满了趣味性。

良好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对于儿童健康成长具有很好的助力作用,而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正确阅读指导工作的开展。本文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明确儿童早期阅读指导重要性的基础上,就我国儿童早期阅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立足于问题提出优化路径,希望能对儿童早期阅读指导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同伴绘本图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绘本
绘本
绘本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寻找失散的同伴
班里有个图书角
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