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三种文化 讲好四史故事
——全力守好“中国戏曲史”课程思政责任田

2022-12-28 06:55
皖西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戏曲思政课程

韩 军

(安徽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1]。2021年9月,安徽艺术学院在戏剧文学专业新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中国戏曲史”课程,并使用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与戏曲表演、台词身段等参与性极强的实践课程相比,这是一门相对“冷僻”的基础史论课。如何挖掘中国戏曲史里的思政教育元素,让青年学子关注戏曲、感知戏曲、喜爱戏曲、传承戏曲,使之成为一门正能量、有温度、“能补钙”的专业课程,是我们从接受任务、备课之初就开始认真思考的问题。2021年正值建党百年,中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社会开展“四史”宣传教育,给课程思政带来了丰富的资料素材、烘托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在课堂知识讲授过程中,我们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融入可知可感的思政元素,添加新时代火热实践的鲜活故事,保证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直在线,用兴趣引导学习,提升学习效果。一学期教学实践结束,学生们的缺勤率是“零”,给出的评教结果接近满分!这样的成绩让教研团队信心倍增——只要课程思政结合得好,冷僻的史论课照样有亲和力、有感染力,照样有直击心灵的力量。

一、“中国戏曲史”课程思政的时代担当

高校是重要的意识形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2](P275)。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这项工作,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特别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上,既要重视思政课这一“显性课程”,形成“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挖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对于专门培养文艺工作青年人才的艺术院校来说,这项工作更为重要,因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2](P270),如果培养出的学生没有真学问、好德行、高品位,根本不可能传播真善美,引领新风尚,更谈不上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因此,做好课程思政,必须要有“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时代担当。

安徽艺术学院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一直把崇德尚艺、德艺双馨、知行合一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努力打造“爱党爱国、崇德尚艺”的艺术思政品牌,把思政之光融入艺术之美。学院每位教师,都对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责任有清醒认知。同样,承担“中国戏曲史”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也要有“大思政意识”,不能只讲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和流,只讲作品、作家和人物,只讲戏曲的“过去”,却不讲戏曲的“现在”和“未来”,不能做只讲知识不讲价值,“只教书不育人”的教书匠,要有“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时代担当。

二、“中国戏曲史”课程思政的三种文化源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这三种文化,“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P377)。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做好“中国戏曲史”课程思政的源头活水。

我们在“中国戏曲史”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就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梳理和戏曲有关的,有代表性的事件、有影响力的人物、有筋骨的细节。中国戏曲是世界上三大最古老的戏剧艺术之一,同时也是唯一在现实生活中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戏剧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这个细节,就会找到这一文化现象背后的原因——五千年源远流长、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植根乡土、面向群众的艺术追求;讴歌精忠报国、舍生取义、为民请命、忠贞不渝的价值追求;一大批璀璨闪耀的戏曲经典作品;称雄世界戏剧史、“西有莎(莎士比亚)翁、东有汤(汤显祖)公”的杰出戏曲作家,这些内容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革命战争年代,先有新文化运动先驱陈独秀倡导“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3](P617),后有田汉等剧作家推动的“新国剧运动”,抗战爆发后,大量出现的“爱华夏、抗外侮”的剧目,在当时都起到宣传革命思想、激发群众爱国热情的积极作用。特别是程砚秋等戏曲艺术家宁可弃艺务农,也不向日本人屈服的故事,更是爱国家爱民族、“德艺双馨”的最好例证,对比当下“饭圈”个别流量明星的不文明现象,艺德之高下优劣立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央非常重视戏曲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改人改戏改制”的三改政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涌现出了许多“既叫好又叫座”戏曲经典作品。1954年,周恩来总理把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带到日内瓦,浪漫爱情故事改变了国外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成为“文化外交”的成功案例。《江姐》《沙家浜》等剧目,艺术化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英勇不屈顽强奋斗的红色故事,本身就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以后,昆曲、京剧、徽剧等很多戏曲剧种先后被列为世界或国家非物质遗产进行保护,习近平总书记还亲自给中国戏曲学院的师生回信,这些都有力印证了一个主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三、做好“中国戏曲史”课程思政的四个步骤

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规律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特别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启发式教学中让学生得出水到渠成的结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2](P386),为做好启发式、故事性的课程思政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做好课程思政,必须要突出价值观念的引导

大学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课堂教学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只教知识、不讲价值的课堂,很难培养出有爱国心、强国志、报国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坚决反对“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不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的做法。[2](P386)无论是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是四史里的故事,抑或是“中国戏曲史”教材中众多的人物形象,绝大多数都不会直接反映价值观念,必须借助课堂教学有意识的分析引导来实现。比如,在讲到苏州派作家李玉的作品《清忠谱》时,就重点分析了主人公周顺昌的人物形象,分析他为官多年,连一顶小轿都坐不起的、“清白如霜雪”的职业操守,分析他不与阉党为伍、怒骂生祠的刚正不阿,分析他为什么能够青史留名、为后世景仰的原因,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英雄气概、什么是民族气节,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英雄。在课堂上,笔者曾经让学生对比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与其他杂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结果学生们发现关汉卿笔下的女性更为独立、不倚靠他人,遇事更沉着冷静、不坐以待毙,而且学生们更喜欢这种接近现代人格、有御姐范的“大女主”人物形象。此外,《桃花扇》里的家国情怀,《杨门女将》里的爱国精神,《赵氏孤儿》里的舍生取义,包公戏里的惩恶扬善,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追求,可以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

(二)做好课程思政,必须要讲好四史里的鲜活故事

2021年在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的“四史”宣传教育,通过思政课主渠道,通过媒体浓墨重彩的宣传进入校园,学生们对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有了相对系统的认知,有了相对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些都为在“中国戏曲史”教学中讲述四史故事、增强情感共鸣奠定了基础。在课程的导论部分,为了改变学生对“戏曲有点冷”的刻板印象,我们先让学生看近年来戏曲春晚、戏曲进校园的演出视频,再请学生听流行乐坛中“戏腔音乐”里的戏曲音乐元素,然后拿出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的全文,希望他们“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这些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戏曲火热实践的故事,让学生慢慢知道戏曲是可知可闻可感的,“中国戏曲史”是有“温度的”。在讲到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南戏《张协状元》时,给学生观摩了永嘉昆剧团的演出视频,学生好奇地询问这个剧团的情况。由于事先有充分准备,我们在课间给学生放了时政微视频《永昆隽永 习近平心系非遗保护》,讲述了习近平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曾经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六次批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使“只有六个人一台戏”几近倒闭的永嘉昆剧团恢复生机的故事,这个故事给学生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三)做好课程思政,必须要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中国戏曲史”教学使用的是马工程重点教材,逻辑层次严谨、历史脉络清晰、语言表述规范,但对于刚刚进入艺术院校的一年级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储备不足,有时略嫌深奥,略嫌枯燥。这就要求教学工作中必须突出“以生为本”,及时调整传统教学模式中纯语言类的单向知识灌输,充分尊重艺术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于逻辑思维能力的特点,采用研讨式、沉浸式、体验式等方式,提升“史论”课的亲和力,提高学生参与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讲到梅兰芳舞台艺术时,学生对梅派唱做俱佳的艺术风格没有切身体会。在播放一小段梅派代表作《贵妃醉酒》演出视频后,又反复播放了梅先生用“卧鱼”身段闻花的动作特写,然后请两个同学上台模仿,学生看梅先生的“卧鱼”身段婉转而下,如行云流水,轮到自己做时,一个没有完成动作,一个依葫芦画瓢,只能勉强做出个样子,但腿和脚都在发抖。由此,学生们不仅知道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也领教了梅先生“四功五法”精湛技艺,明白了他为什么能成为京剧旦行中里程碑式的人物。尤其当学生们得知抗战时期,梅先生宁愿牺牲自己的艺术生命,也不屈从于侵略者的淫威而蓄须明志的时候,对梅先生的“戏德”“艺德”更为敬佩,也懂得了“德艺双馨”的真正内涵。

(四)做好课程思政,必须要回应时代风云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时代、回应时代,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才能使学生成为与新时代同心同向同行的建设者、奋进者、开拓者。同样,在“中国戏曲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走进历史、走进作家、走进作品、走进人物,但更需要走进当下这个时代,全面分析戏曲生存发展的现状,思考戏曲怎样在数字媒体时代传承和发展、怎样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好自身的作用,进而思考自己能做点什么,才能不负青春、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整个“中国戏曲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给学生强化一个观点——与时俱进,传承创新。年轻的黄梅戏和越剧,五十年代借助电影、八十年代借助电视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五大地方剧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借助了那个时代最先进的传播工具、抓住了那个时代最活跃的社会人群。同样,在当下的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戏曲也要抢抓传播的风口和年轻的人群,唯其如此,中国戏曲这个文化瑰宝,才会与中国文化一样生生不息。在学期考试结束后,有个学生强烈推荐笔者看一段名为《原神》的游戏剧情,因为这个以戏曲家为主人公的游戏作品和原创戏曲音乐,不仅在国内好评如潮,而且在国外也引起很大轰动。学生推荐的理由是:戏曲不应该只在舞台上,也不应该全在电视、电影里,互联网时代,戏曲还应该在视频里,当EDG都成为大众比赛项目时,戏曲还可以活跃在游戏里。不管这个学生的想法是否可行,有一点是让人惊喜的,她在用年轻人的眼光关注戏曲,她想为戏曲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也许她还没意识到,但客观上,她已经悄悄担起年轻文艺工作者应该肩负的传承与创新的文化使命。

四、结语

“中国戏曲史”是戏曲戏剧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中国戏曲史”的课程思政实践也刚刚起步,但放眼全国艺术类高校、放眼全国综合类大学的美育教育,有些内容是相通的:从教学目标来说,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要求告诉青年学子,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把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责任、把进入相应领域的技能教给青年学子,让他们快速成长为国家各项事业的生力军。从前瞻发展来说,作为近年来才开始实施的教育改革任务,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还是一个正在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过程,需要更多互相学习借鉴、共同完善提高的平台。宣传文化、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从更高层面整合资源,打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门类,打通专业课与公共课,主课堂和第二课堂,搭建全国或者省域的课程思政交流平台,形成“头脑风暴”,提升工作水平,更好地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让更多青年学子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猜你喜欢
戏曲思政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戏曲从哪里来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