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2-12-28 10:14杨超杰
关键词:爱国主义精神时代

杨超杰

(上海大学,上海 20044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1]”抗美援朝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对标先辈,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新时代高校需要将抗美援朝精神同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构建红色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引导大学生学好以党史为代表的“四史”,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成为热爱祖国、砥砺奋斗、自强乐观、忠于党和人民、维护全球和平稳定的时代追梦人。

一、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

抗美援朝精神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保家卫国的民族情感,是中国及中国人民在新时期“富起来”、新时代“强起来”的不竭动力。新时代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并将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合,关键是要正确领会该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

爱国主义是抗美援朝精神的根本。爱国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不竭动力,这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总体要求是一致的。爱国主义是新时代的主旋律,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革命英雄主义是抗美援朝精神的精髓。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用生命唱响了英雄赞歌,“杨根思、黄继光、罗盛教、邱少云等30 多万名英雄和近6 000 个集体,铸就了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中国青年敢于斗争、不畏牺牲、消灭不平等的精神延续至今。战争之所以被铭记,不仅是惊心动魄的英雄故事,更是以年轻的生命诠释人类最宝贵的生命价值。“激发精神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3],高校更应通过英雄人物的榜样激励作用,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宣传教育。

革命乐观主义是抗美援朝精神的特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悬殊的实力并没有打倒志愿军战士,反而磨砺并发扬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4],是继抗日战争以来,再一次取得对外战争中以弱胜强的典范,表现出志愿军战士心怀希望、不懈追求,勇于面对困难并打倒困难的自强、乐观品格以及必胜信念,有利于“帮助受教育者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3],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培育的基本途径。

革命忠诚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底蕴。只有“革命忠诚”于伟大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人民,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和毅然决然的伟大壮举才会永怀于心,这是中国共产党所缔造并领导的钢铁长城应有的革命本色。“忠诚”于新时代大学生而言,就是坚定远大理想、勇于自我革新的精神。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加强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信念以及对实现中国梦的信心。这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核心与本质。

国际主义是抗美援朝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还坚持为世界谋大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然而我国外部环境风云变幻,国际形势依然严峻。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年大学生,应该要做到“以更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以更宽广的胸襟拥抱世界,以更积极的心态参与全球化的过程”[5],充分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

二、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归

抗美援朝精神不仅是历史的,也是属于现实世界的,更是面向未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抗美援朝运动的‘生命线’”[6],将该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对于培育时代新人具有重要价值。

(一)历史方位中的抗美援朝精神

从历史层面看,抗美援朝精神对新中国和平、稳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70 年前,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影响到我国东北地区的安全,严重侵犯了新中国的主权。这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义战争让中国人民找回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丧失的民族自尊和自信。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更应该坚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进入新时代,大学生必须要认真传承好、弘扬好、运用好红色文化,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奋斗中砥砺前行。抗美援朝精神是促进大学生历史思维形成、提升文化自信、增强爱国主义精神的有力思想举措。

(二)现实世界中的抗美援朝精神

2018 年6 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7]”抗美援朝精神的核心内涵和意义就是爱国主义。生动化、具体化的“精神”正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因此,将抗美援朝精神的核心,即爱国主义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契合点及现实意义。这也是新时代高校围绕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目标的基本要求,更是创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路径。

(三)面向未来的抗美援朝精神

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而言,抗美援朝精神对其未来的全面发展具有指导意义,需要以长远的、发展的思维去传承和弘扬。2020 年10 月26 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经研究,大会公报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转变[8]。抗美援朝精神为伟大斗争提供了强大动力,高校应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做到落细、落小、落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只有在自强乐观、革命忠诚的抗美援朝精神指导下,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年一代,在精神上才能站得住、站得稳,才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三、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抗美援朝精神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底蕴,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品质。新时代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发展,关键是要紧紧抓住“时代契机”,研究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构建“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等方法及路径。

(一)体系之核:抗美援朝精神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纲要》指出:“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引导人们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进行伟大斗争中更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9]”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要紧扣时代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美援朝精神对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1.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大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过程。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力量源泉。“在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感召下,志愿军战士们‘人人争当英雄’,国内民众‘人人爱英雄,人人学英雄’,举国上下,政治觉悟与爱国热情被极大地提高”[10]。引导大学生认识并理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地位,凸显新时代爱国主义内涵中热爱中国共产党的主体地位。

2.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大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过程。抗美援朝精神第一条就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精神。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正义之战、立国之战。战争的胜利维护了新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稳定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通过讲述抗美援朝战争及其精神,深刻教育大学生:祖国的“站起来”来之不易,树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热爱伟大祖国的第一要义。

3.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大学生热爱社会主义过程。爱国主义就是爱社会主义新中国。在当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既是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也是爱国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举国上下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情空前高涨,并向着共产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同时,出国作战,抗美援朝,正是为了维护社会主义阵营,保卫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土完整,对社会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高校大学生,只有热爱社会主义,弄清社会主义发展史,才能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理性认识,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二)体系之基:抗美援朝精神融入思想政治课程主阵地

1.注重课堂教学,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政治性、学理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落地、落实的重要前提。高校在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需要寻求师生思想契合点,围绕“精神”的产生背景、发展脉络、核心要义、当代价值等方面开展系统分析研究,特别是要精心挑选教学内容,如由西南交通大学(唐院)134 人组成的抗美援朝工程队先后三次奔赴朝鲜,在战场上奉献专业所学,以优质工程书写战争胜利篇章;要注重对“精神”内涵与价值的研究与阐释,并将其传承现状传授给学生,引导大学生将伟大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聚焦协同教学,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思政教师应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课堂教育教学过程,同时附加教师的学识魅力、人格魅力和教学掌控力,充分发挥其立德树人的主导作用;注重引领大学生在传承与弘扬该精神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搭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桥梁,激活学生主体学习,增强对该精神的认同感。除了课堂讲授外,还需要注重发挥辅导员、专业教师、群团组织对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协同助推作用,通过开展有关主题班会和红色研学活动等,实现学思结合、知行转化。

3.助推实践教学,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促进该精神资源及其教育功能转化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抓手。通过引导学生探寻所在城市中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历史故事、教育基地等,切身体会抗美援朝精神的历史及其内涵,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感悟该精神的伟大意义和时代价值,使得“精神”循序渐进,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作用。

(三)体系之魂:抗美援朝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及制度文化建设,宣传抗美援朝精神。

1.抗美援朝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层面。高校需要将抗美援朝精神元素融入到校园环境建设中,让该精神文化能在校园里“看得见”“摸得着”。如在教室、寝室等场所或校报、电子屏幕等平台,定期张贴或发布有关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模范人物画像;校园设立抗美援朝等中国精神系列主题读书角。再如,综合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网络载体,整合多媒体资源,创新话语体系,让学生充分涵养浓厚的精神文化,促进大学生的学习、领悟与掌握。

2.抗美援朝精神融入精神文化建设层面。高校需要将抗美援朝精神元素融入到学校学风、教风、校风建设中,营造尊崇红色文化的价值追求,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如通过建立高校青年学生讲师团,引导大学生自主自发地研究、宣讲、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再如,在校园开展抗美援朝相关的纪念仪式活动,加强红色仪式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感染力,引起大学生的情感碰撞与共鸣,进一步达到强化育人的成效。

3.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制度文化建设层面。高校需要依托教务处、共青团组织构建“第二课堂”学分制及其考核形式;定向设立抗美援朝相关主题活动。如专家学者开设相关精神主题讲座、研讨会,从专业视角深入剖析抗美援朝精神内涵。再如,发布相关精神主题演讲、辩论、主题征文、历史情景剧、Vlog 拍摄等形式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身选择参与其中,以亲身实践视角领会抗美援朝精神,并入脑入心。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精神时代
虎虎生威见精神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