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头痛古方辨治初探*

2022-12-29 04:22司晋峰郭海燕王文靖
光明中医 2022年22期
关键词:古方温胆汤指征

司晋峰 郭海燕 王文靖

特发性头痛指不能归因于某一确切病因的,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特发性头痛为神经内科或头痛门诊中最常见的类型[1]。特发性头痛常见的有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三叉自主神经头痛等[2]。特发性头痛在中医属于“头痛”范畴。近年来,笔者用古方辨治特发性头痛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将介绍典型验案,并初探古方运用体会。

1 医案举隅

1.1 川芎茶调散治疗偏头痛任某,男,26岁,程序员。2014年6月5日初诊:患者于2010年1月开始出现反复发作左颞侧太阳穴处疼痛,疼痛性质为胀痛或跳痛或抽搐样痛,疼痛基本为持续性,自诉入睡后方可缓解,多于在外吹风或受寒或室内吹空调后诱发或居处寒湿之地加重。曾服止痛药物(具体不详)或其他治疗头痛药物,多于服药后1~2 d见效,之后逐渐无效。形体偏瘦,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腻。处方予川芎茶调散:川芎30 g,荆芥10 g,防风10 g, 细辛3 g,白芷6 g,薄荷6 g,羌活10 g,炙甘草5 g。9剂,颗粒制剂,嘱其每日1剂,早晚2次冲服,早用绿茶水冲服,晚用白开水冲服。

2014年6月14日二诊:患者已无头痛,仅有轻微头胀,持续时间较前明显减少,约1 h/d,近日出现咽痛。自觉头痛症状好转近八成。嘱患者继续服用前方,并予冬凌草片 3片/次,口服,每日3次。

6月21日三诊:患者已无头胀头痛,或偶有头胀不适,经局部梳理即可缓解。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偏头痛是一种以偏侧头痛为主的原发性头痛类型,发病率为14.7%,位列全球常见病第3名,致残性疾病第6名[3]。川芎茶调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能主治:“丈夫、妇人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疼,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隔热痰盛,妇人血风攻注,太阳穴疼,但是感风气,悉皆治之”。其中,“但是感风气,悉皆治之”扼要指明此病病因在于感风气。结合临床经验,笔者认为川芎茶调散的用方指征关键所在为:感风气所得之头痛。本案患者为偏侧太阳穴疼痛,且明显与风或寒或湿关系密切,符合 “感风气”头痛之用方指征;因此4年多的反复缠绵的偏头痛投药而应。考虑到午后饮服绿茶可能会导致部分敏感患者失眠,故而早用绿茶水冲服,而晚用白开水冲服。

1.2 小柴胡汤治疗紧张型头痛魏某,女,49岁,湖南籍。2014年5月8日初诊:患者右侧偏头痛,跳痛或钝痛,伴眩晕、头蒙间断发作,伴左侧肩颈痛,大便干稀不调,眠差,入睡困难,梦多,怕热,口干咽干,纳差,因其子患慢性肾炎十分焦虑。头痛与疲劳相关,其子住院,日夜照料。舌淡黯,苔白,脉弦细。查体:左侧肩颈部肌肉压痛。处方以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5 g,法半夏9 g,党参15 g,炙甘草6 g,黄芩12 g,葛根20 g,生姜3片,大枣6 g。14剂,日1剂,早晚温服。

5月22日电话随访,患者诉服药3剂见效,7剂后上述症状已减九成,但因其子近期做肾小球穿刺术未再顾及自己。嘱其若再发,原方继续服用14剂巩固疗效。

按:紧张型头痛(Tension type headache)又称肌肉收缩性头痛、压力性头痛、心因性头痛等,表现为双侧头部紧箍感、束带感,呈压迫性而非搏动性疼痛,为原发性头痛中最常见的类型[4,5]。小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关于小柴胡汤的使用指征,除了传统的理解及使用外,亦有充分演绎扩展了其症状及内涵灵活运用于临床的。《伤寒杂病论》中有“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这里的“柴胡证”即“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尚可延伸理解为对环境、气味、气候、温度等的敏感;“胸胁苦满”所谓胸胁的部位来说,还可做适当延伸,如头面肩颈身体两侧部位的疼痛等,如偏头痛、肩颈部的酸痛等,都可以考虑用柴胡剂来解决[6]。

本案中将头痛、肩颈痛间断发作延伸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其中,疼痛发作休作有时,符合“往来”延伸之意;紧张型头痛,现代医学认为,中枢性疼痛机制可能是引起慢性紧张型头痛的重要机制,由于脊髓后角、三叉神经核、丘脑、皮质等功能和结构异常,对触觉、电、热等刺激的痛觉阈明显下降,易产生痛觉过敏[1],故可将此痛觉过敏延伸为“寒热”;将其偏侧头痛、肩颈酸痛延伸为“胸胁苦满”。口咽干、眩晕、焦虑纳差、脉弦细,分别对应小柴胡汤用方指征中的“口苦咽干、目眩、嘿嘿、脉弦”,故而,选用小柴胡汤方,一击而中,3剂而效。

1.3 温胆汤治疗丛集性头痛赵某,男,53岁,山东籍。2014年6月5日初诊:患者右侧头痛反复发作10余年,再发2 d,患者右侧头痛,伴右眼流泪,右侧鼻腔流清涕,发病有定时,反复发作,曾在三级甲等西医院诊断为“丛集性头痛”,目前上述症状再发,伴情绪低落,烦躁,右胁肋胀痛,口干苦,胃纳差,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既往高血压病病史,目前血压控制良好。处方予温胆汤加减:黄连6 g,茯苓20 g,法半夏9 g,枳实20 g,竹茹12 g,陈皮9 g,石膏(先煎)30 g,生龙骨(先煎)30 g,生牡蛎(先煎)30 g,栀子9 g,连翘9 g,生姜9 g, 牡丹皮15 g,生甘草6 g。21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2014年6月26日二诊:患者诉服药1周后头痛即止,目前仍有口苦、口干,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裂纹,予龙胆泻肝汤14剂加减善后。随访2年,未再发。

按: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是一种三叉神经自主性头痛,其急性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密集、剧烈的头痛,且主要位于一侧眼眶及周围组织,伴有眼球结膜充血、流泪、鼻塞等自主神经症状,可持续数周至数月,大约每1000人中就有1人患有丛集性头痛,是临床多发性、难治性疾病[7,8]。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惊悸证治》:“温胆汤,治心胆气虚,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症……”。温胆汤原用于治疗惊悸、虚烦。刘渡舟教授认为温胆汤证的病机为“胆气虚怯于内,痰热浊邪上扰于心”[9]。根据临床经验笔者认为,温胆汤的使用指征应为:胆小易惊、虚烦不寐、舌苔腻或黄或白、脉或弦或滑或缓或兼而有之;或有足少阳胆经巡行部位症状。如:赖良蒲温胆汤治疗呕吐溏泄,可见脉象右缓左弦,舌苔黄腻;程原仲用温胆汤治疗惊悸不寐,两关脉甚滑;刘渡舟用温胆汤治疗唇舌感觉异常,舌苔白腻,脉弦滑有力;董廷瑶用温胆汤治疗小儿下肢抽搐,脉弦数,苔白腻[9]。

本案患者右侧头痛、右眼流泪、右鼻腔流涕、右胁肋胀痛,病变部位皆属足少阳胆经循行所属;口干苦、舌苔黄腻,提示胆腑痰热浊邪上扰,皆属于温胆汤的使用指征。故选用温胆汤加减治疗,10余年的顽固性头痛,霍然而愈。

1.4 川芎茶调散治疗三叉神经痛并舌咽神经痛李某,男,50岁,四川籍。2016年2月25日初诊:患者春节期间,回南方老家(成都),时值今年冬季为寒冬,南方无暖气,初起自觉身上发冷,小颤,遂招呼朋友运动,出汗后又着凉风。2 d后出现左侧下颌痛、左侧咽部痛、连及左侧外耳道痛、左颞侧头皮痛至不敢用手碰触或梳头;疼痛为电掣样、阵发性,反复发作2周。舌苔黄腻。查体:左侧三叉神经下颌支分布区皮肤痛觉过敏。辅助检查:头颅CT:未见异常。西医诊断:三叉神经痛(下颌支);舌咽神经痛。中医诊断:头痛(风邪外袭)。处方予:川芎茶调散加减,药物组成:川芎 30 g,荆芥10 g,防风10 g,细辛3 g,白芷10 g,薄荷10 g,羌活6 g,黄芩12 g,连翘30 g,茵陈30 g。7剂,颗粒制剂,嘱其每日1剂,每日2次,早晚温服。

2016年3月3日二诊:患者诉上述头面痛症状已去十之八九,头皮已无触痛,补诉多年失眠史,一直服用劳拉西泮片。处方:上方加石菖蒲10 g,生龙骨、生牡蛎各30 g。7剂。随访服完2诊7剂药物后头面痛完全消失。3个月头面痛未再发。

按: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是一种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障碍,其特征是面部某个区域自发并引起突发性电击样疼痛或刺痛[10]。此案患者的三叉神经痛,病因明确为“出汗后又着凉风”,符合川芎茶调散用方指征“感风气”,因此病症虽非单纯的头痛,而是头面痛,依然取效良好。

2 讨论

特发性头痛,病因尚未明确,现代医学的治疗基本原则为对症治疗、预防性治疗[1]。特发性头痛属于中医学中的“头痛”“头风”“偏头痛”等范畴,除较常用的辨证分型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外[11],用古方治疗头痛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如:葛根汤[12]、当归芍药散[13]、益气聪明汤[14]、柴胡舒肝散[15]等。古方的运用,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免晦涩难懂,笔者认为,古方在特发性头痛的运用以下2个方面殊为重要:①切准用方指征。有相当一部分古方在古籍记载中,其适应证复杂繁多,给后人学习应用此方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临床应用无从下手。此时切准用方指征的方法应运而生,切准用方指征必然如执牛耳,方能纲举目张,目前已有很多学者注重其运用,如:史欣德教授[16]在临床运用古方治疗失眠时,就结合临床经验,对相关古方的使用指征做了阐释;黄煌教授从方证的角度对经方的使用指征进行了明确说明[17]。②灵活运用古方,恰当扩大某些用方指征的内涵与外延。在古方运用过程中,如果过于严苛对照原文记载的适应证,不懂灵活变通,古方的效用不免蒙尘,毕竟临床疾病复杂,能够严丝合缝对应古方适应证的疾病实在少数。因此,在运用古方过程中,必须懂得灵巧思辨,临证变通,恰当扩大古方适应证的内涵与外延。如黄煌教授[6]对“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的内涵与延伸,做了恰当的扩充。

3 小结

特发性头痛所涵盖头痛分型较多,不同分型的头痛症状又有不同,临床症状错综复杂,单用辨病-辨证的方法分型治疗,常见头痛证型难免涵盖不全临床上所有头痛。如曾有学者提出:从常见病中的常见证型入手对于一些病情较单纯、证型单一的疾病效果还可以,但是对于稍微复杂一点的疾病,这种对号入座式的看病就有非常大的缺陷,有效率往往很低,因为常见证型缺乏辨证的完整性,对于复杂的病症容易遗漏一些重要的病机[18]。笔者对此深感认同,且认为医者在临证时,往往应具备更多的古方储备来应对错综复杂的病症。因此,拓展选用古方治疗特发性头痛,为单纯从辨病-辨证治疗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补充,而运用古方取效的关键即在于:切准古方的用方指征,执简驭繁,纲举目张;且要灵活运用,恰当扩大某些用方指征的内涵与外延。

猜你喜欢
古方温胆汤指征
温胆汤在明清时期类方的衍化发展❋
含杜仲古今方剂的对比研究
加大对中医经古方保护的建议
25+
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我院2012年剖宫产临床分析和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40例临床观察
小针刀配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我院近5年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分析
剖宫产指征1603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