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慕课的几点思考

2022-12-29 06:19
轻音乐 2022年3期
关键词:名师声乐课程

董 颖

传统声乐教学秉承自身学科特点,口传心授、面对面教学、一对一授课曾经是其最为有效的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出现,以其“大规模在线、资源共享、超时空限制”等优势,使传统教育模式受到了冲击,声乐教学亦迎来了不小的挑战。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中提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英文缩写‘MOOC’)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兴起,正在促使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发生变革,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1]面对时代的发展,以“戴你唱歌”和“美声之林”为代表的声乐慕课课程应运而生,并得到了业界和广大声乐爱好者的广泛好评。2020年的春节,“新冠疫情”突发,所有的线下教学全部被迫改为了线上教学,很多高校教师选择优质慕课课程或自行开发慕课课程进行线上教学,使慕课课程在国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广应用,让大家切实体验了“慕课”带来的巨大教学变革,声乐慕课课程在此背景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壮大。

一、声乐慕课课程

慕课即“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即“大规模公开线上课程”。“MOOC这个名称是2008年由加拿大学者Da ve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提出的。”[2]2012年,由于慕课迅猛发展,《纽约时报》将这一年称为“MOOC元年”。以Coursera、Udacity、edX为代表的三大慕课平台,聚集了大量的名校名师在线课程,其影响力迅速席卷全球,“慕课”时代已经来临。在中国,“2013年9月23日起,北京大学推出首批七门全球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10月,清华大学也将陆续推出系列‘慕课’。上海交通大学紧随其后。”[3]以清华大学研发的学堂在线为例,该平台于2013年10月10日正式启动,“运营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以及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内外一流大学的超过3000门优质课程,覆盖13大学科门类。”[4]有学者将2013年称为中国的慕课元年,同时,中国大学MOOC、智慧职教、超星尔雅等课程平台也相继研发和使用。

在“慕课”热潮的引领下,声乐慕课近几年发展迅猛。“互联网声乐慕课课程,是脱胎于其他慕课课程结构和模式的原始定制,是结合音乐的传播特点和声乐教学方式的、具有普及性和大众性的教学平台,它使专业学习者和业余爱好者兼可接受的内容和形式的传输得以实现。”[5]2015年,由中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首开声乐慕课“戴你唱歌”,随后2016年,扬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美林教授开设“美声之林”,两大慕课课程成为了中国声乐慕课的急先锋,课程影响力非常大,“美声之林”开课第一天,点击量就突破了50万,并还在不断地攀升,“戴你唱歌”目前的点击量已过亿,而且,到目前为止,依托各大学的名师名家的声乐慕课课程还在持续更新,可以说,我国声乐慕课正以不断发展的态势昂首前行。

二、声乐慕课课程的特点

慕课从其开创之初,就以“大规模在线、资源共享、超时空限制”等特点得以快速发展,声乐慕课除了具备作为“慕课”的共性特点之外,还具有一些自身特点。

(一)名师授课——权威性

传统声乐教学“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模式,名师授课的学生人数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能得到名师的指导或点拨是所有声乐学习者都梦寐以求的事情,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足不出户就可以聆听大师的课程,而且这些慕课大多都是免费的,可以说,名师授课是目前声乐慕课课程的一大特点也是最大亮点。“目前上线的绝大多数慕课课程都是国际国内各高校的顶级优质教育资源,或是学科领域内的大师所开设的课程”[6]。如前所述的“戴你唱歌”的主讲戴玉强老师,是我国家喻户晓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丰富的舞台表演实践经验和极为优秀的个人从业经历使其慕课课程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众多受众,“戴你唱歌”可以说是歌唱家开设声乐慕课课程的代表。再如“美声之林”的主讲张美林教授,作为扬州大学艺术学院的院长,是一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声乐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美声之林”可以说是高校教师开设声乐慕课课程的代表。目前,像这样名师开设的声乐慕课课程还有很多,如中国音乐学院周强教授开设的“强哥声乐课堂”、中央音乐学院王传越教授和常思思教授开设的“声乐专家讲堂”、湖南师范大学陈刚教授开设的“声乐演唱基础”、浙江师范大学郭克俭教授开设的“声乐”等,这些声乐慕课课程的主讲都是国内顶级的声乐教育家,不仅具有丰富的声乐教学经验,同时还具有丰富的声乐演唱实践经验,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业界专家,其权威性毋庸置疑。

(二)优秀学员——有效性

优秀学员是目前声乐慕课课程的又一特点。以声乐慕课课程“美声之林”为例,从2016年开始,它已累计开展40余次的线上授课,并于2017年3月,在“中国大学MOOC”上以“声乐作品赏析与演唱”的课程名称开展慕课教学。“美声之林”的授课嘉宾(学员)主要以青年歌手、青年教师及声乐专业的学生为主,是从报名者中筛选出的优秀歌手,他们的歌唱能力都很强,如其中一节慕课《两地曲》,授课嘉宾是扬州大学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夏炎,夏炎老师是意大利帕尔马音乐学院的声乐表演专业硕士,斩获国内和国际各大声乐奖项无数,本身就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青年歌唱家,作为慕课嘉宾,经过张美林教授的指导,他对《两地曲》的演绎堪称完美,音色漂亮,咬字行腔非常准确,并且对作品的情感处理更加细腻和到位,整节课下来,让人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得到了非常好的审美享受。还有中国音乐学院的“强哥声乐课堂”、中央音乐学院的“声乐专家讲堂”等声乐慕课课程,授课学员一般是在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歌唱基础,在慕课课程中学员对主讲教师的授课内容学习和掌握的都非常快,通过主讲教师的指导,授课效果都非常好,可以看出线上的慕课是对线下教学优质内容的一种呈现。

(三)优质的视听体验——审美性

声乐艺术是集歌唱和表演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优秀的歌唱表演艺术可以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等全方位的审美享受。目前的声乐慕课课程,授课主要围绕两个核心点展开线上教学,一个是以一首歌曲为核心点,另一个是以声乐理论知识点为核心点,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围绕具体的声乐作品展开。如以声乐理论知识点为核心的声乐慕课课程,会以一首作品为例,将知识点和作品结合起来,这也是声乐学习的需要,这样的慕课如中国音乐学院的“强哥声乐课堂”,每节慕课所讲授的知识点都会运用到一首声乐作品中,在周强教授的指导下,授课学员对作品的演绎都很完美。再如典型的每节课都以一首歌曲为核心内容的“美声之林”,每节慕课大约在20分钟左右,授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讲解作品本身内涵和如何准确完美地演绎作品,由于张美林教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声乐作品的完美解读,加上授课嘉宾非常好的理解和消化能力,每节慕课都是对一首声乐作品完美的演绎,广大声乐爱好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得到了完美的视听享受,对学习者歌唱审美性的培养帮助很大。

三、声乐慕课课程的思考和启示

(一)慕课和公开课

目前慕课大体分为三种模式,一种是将传统授课模式搬入慕课,另一种是以完成一个或多个项目为教学目的的慕课模式,还有一种是以关联主义为理论支点的连接性学习慕课模式。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制作的慕课,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每节课的重点、难点易于把握,对知识的掌握、传播和复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同时,这种模式和传统的课堂教学十分接近,学习者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声乐慕课课程基本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那么,在传统声乐教学中有一种名师公开课,声乐爱好者应该都比较熟悉,将名师公开课做成教学视频也是早已有之的,如著名的郭淑珍教授、金铁霖教授、周小燕教授等都制作过这样的教学视频,只是由于当时没有这么便捷的网络,所以传播力度远不如现在的慕课,但是,二者的教学模式是非常相似的。

慕课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型教学载体,是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新型的载体不应该是对传统课堂的复制,“美国莫瑞麦克学院的丹·布汀(DanBu-tin)教授指出,当前MOOCs中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在Web2.0的世界里仍然提供着‘Learning1.0’的教学产品。MOOCs课堂沿袭了传统工业时代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和测试模式,同时也复制了这种模式的所有问题。”[7]无论是传统声乐教学课堂还是名师公开课,都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优质教学手段,网络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慕课,“慕课并不是单纯的传统课堂内容的复制和载体的更新,在本质上,音乐慕课能够为教与学提供传统课堂所不可比拟的价值与优势,是教育与互联网充分融合后产生的新的教育形态和‘学型’变革,”[8]慕课是技术革新的产物,是新的“教育形态”和“学型”,技术已经更新迭代将“慕课”推到了我们的面前,如果,我们不能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不能拿出与之匹配的教学方法,那么,“慕课”与“名师公开课”又有何异?

(二)共性和个性

声乐是用歌唱来进行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声乐学”,“是将声乐艺术现象与艺术形态,作为一种专门的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声乐学是根据声乐艺术悠久的历史传统积淀与丰富的艺术实践创新,研究声乐艺术的内涵与外延的本质规律的科学。声乐学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研究领域涉猎广泛,包含声乐理论、声乐技能、声乐修养、声乐文化、声乐教学等多个方面,并以纵横交错的形式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多个学科相交叉。”[9]从学科本身来看,它是集理论性、训练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训练性和实践性在该学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中,声乐相关理论问题和基础性训练问题属于共性问题,而每个学习者自身的问题则属于个性问题。声乐慕课课程在解决共性问题时与其他学科相似,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但是在解决个性问题时就力不从心了。我们都知道每个歌者的歌唱乐器是独一无二的,在歌唱学习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传统声乐教学一对一的模式,就是因为这种差异性才被长期沿用。声乐慕课课程虽然也是一对一教学,但这个“一”就是万千学习者中独特的“一”,并不能等同于学习者,因此,聆听别人上课对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是有帮助的,它对自身的声乐学习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但是如果想通过听别人的课来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恐怕是不太可能的。目前的声乐慕课课程主要以讲授共性问题为主,虽然也会有一些互动、答疑等环节,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需求,但是,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个性”问题,而这在声乐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是不容忽视的。

(三)技术性工具和教学方法

从创造第一件工具开始,“人”诞生了,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人类的进步史就伴随着工具的进步史,人类创造工具、使用工具,实现了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慕课就是科技进步人类创造的技术性工具,是网络教育的载体,作为一种教学工具,与教学方法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慕课首先是一种网络技术教学,是种教学工具”[10],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各种APP、公众号等,这些都是教学工具,却不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思想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组织课堂的方法,如提问、举例、讲述、讨论、案例分析等,也就是说,当我们没有那么先进的技术支持时,授课方式比较单一,如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没有什么教育载体,而慕课是技术进步带给我们的一个先进的教育载体,这个载体本身可以带给我们很多优质的使用体验,但是最终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载体里装的内容(如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而恰恰不取决于载体本身。

(四)声乐慕课之启示

声乐慕课教学最大的瓶颈是很难满足声乐学习中训练性、实践性和个性的需求,而这对于声乐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基于此,笔者认为目前探索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可以提供一些帮助,混合式教学就是将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基于此,一方面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如利用优质慕课课程,同时配合线下教学辅导和实践环节,使声乐课程既可以享受到名师慕课课程的辅导,同时通过线下的训练辅导,还可以解决不同学生差异性技能训练的问题,这对于声乐课程来讲,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选择。

另外,我们要看到,慕课本身是一个载体,是一种教学工具,而实现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人”,是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是教师“教”的改革和学生“学”的改革,而不是将传统课堂复制到慕课中就等于教学改革。教学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更新,从而匹配出适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实现学生学习理念的更新转变,只有这些实质性的内涵丰富和扎实了,才会真正的使慕课插上翅膀,才会真正实现教育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输送文化软实力的重地,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也在不断改革进取,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显示出众多弊端,为了适应社会的转型,为了能培养出更多和社会需要相匹配的人才,高等教育改革可谓是迫在眉睫并势在必行。慕课的出现可谓是为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一线曙光。其实,在线教育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出现的电视大学就属于在线教育范畴,但是曾经的电视大学远没有今天慕课的辉煌,为什么?究其根本原因是技术的不断进步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互联网联通了世界,也打开了一道大门,对教育来说,互联网联通了海量的知识储备,只需一个鼠标,一点即来,慕课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乘势而来,借着名校的光环,名师的影响力,更为重要的是便捷的获取和免费体验,使教育的公平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使优质教育资源发挥了最大限度的效能,由此,慕课成为实现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契机、一个新的起点。声乐慕课亦是如此,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契机、一个新的起点,声乐慕课要发展,必要取自身之长,克自身之短,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以“人”为核心,确定教学理念,制定教学方法,真正实现“教”和“学”的双向创新,如此,声乐慕课,未来可期。

结 语

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教育的进步,历史上已经经历了两次教育革命,“第一次是从古典大学到近代大学,高等教育在原有的人才培养功能基础上增加了科研职能;第二次是从近代大学到现代大学,进一步满足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信息化与科技变革带来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可能正孕育着大学历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在这一从现代大学迈向未来大学的进程中,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将被普遍和牢固地确立”[11]。

慕课作为信息化和科技变革的产物,以其灵活的学习方式,准确的大数据支持,实现教育的公平性等优势,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声乐慕课除了具备慕课所具有的优势,还具有名师教学的权威性、优秀学员的有效性和优质视听体验的审美性等特点,为传统声乐教学开辟了新思路,赋予了新内涵,指出了新方向,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教育的革新总是以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的革新为引领,从而引起基本形态上的深刻变革,“慕课”来临,科技已经引领了教学基本形态上的变革,作为教育真正核心的“人”,“变”才是永恒,面对变革,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它、拥抱它和驾驭它,历史的脚步从不会倒退,面对时代的进步,我们要立足当下,更要展望未来。

注释:

[1]http://www.gov.cn/xinwen/2015-04/28/content_2854089.htm.

[2]http://davecormier.com/edblog/wpcontent/uploads/MOOC_Final.pdf.

[3]方鸿琴.“慕课”能否引发大学教学模式变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9-30.

[4]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D%A6%E5%A0%82%E5%9C%A8%E7%BA%BF/12009263?fr=aladdin.

[5]于贵祥.网络声乐慕课意义几何[J].歌唱艺术,2016(09):17.

[6]任 凯.“互联网+”思维下的音乐慕课与音乐教学创新[J].中国音乐,2018(03):146,68.

[7]高 地.美国高校MOOCs的特点、争议与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5(03):53.

[8]同[6].

[9]肖黎声.声乐·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3.

[10]孟庆宁.“慕课”热潮重释:现实困境、行动逻辑与文化反思[J].江汉学术,2014(04):68.

[11]吴剑平,赵 可.大学的革命:MOOC时代的高等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29.

猜你喜欢
名师声乐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初·名师 施建东
名师风采
名师直播课
向名师致敬 ROTEL CD11 TributeCD播放机 A11 Tribute合并功放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