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声乐教学法对声乐学习者的重要性

2022-12-29 06:19肖俊霓
轻音乐 2022年3期
关键词:歌唱声乐学习者

肖俊霓

声乐教学法就是探寻如何让理解能力不同、艺术修养不相同、具有个性的声乐学习者,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既能保留自己原有的音色,又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歌曲演唱,从而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声乐作品的理性内涵,促进自身演唱能力和艺术素养提高的详细实践过程。声乐教学法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其任务在于:教师认真而仔细地设计教学过程,运用简单易懂的教学语言,使用正确的、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制定的教学手段和充分尊重学生的态度,来为学生作指导,使其逐渐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在教师由浅入深的指点下,尽可能激发学生在歌唱上的潜力。

从声乐教学法的性质、对象以及任务来看,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出更多声乐专业的人才,因此声乐教学法对于声乐教师而言无疑是让教学更加科学、规范的方法。但教学分为教与学,教的主体是老师,学的主体则是学生,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只有两者积极配合才能使效果最大化,两者缺其一都是无法达成最终目的的。因此声乐教学法不仅仅是针对老师而言的,同时对进行声乐学习的学生也具有指导作用。学生可以从理论上了解科学的声乐教学过程是如何由浅入深进行的,通过理论学习运用到自己的声乐学习实践中,进行自查自纠,找到还未完善的问题所在,从而解决在声乐学习中存在的疑点。因此从声乐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学习声乐教学法是至关重要的。原因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一、声乐教学法能从理论上指导声乐学习者的技能训练[1]

首先从自身的课程经历来看,在声乐教学法课程的学习中,开篇就对发声器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歌唱者是以人本身作为乐器,通过对自身发声器官的了解,便可直观地体会到声音是如何通过器官、肌肉协调合作而唱出的,从而在声乐的学习中形成初步的理论认识。

其次声乐技能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要形成系统的歌唱理论,便要把握每一个歌唱训练的环节,这一环节就是声乐教学法中针对教师提出来的教学环节。歌唱训练的环节中掌握歌唱的四大基本要素尤为重要。它们是:呼吸、发声、共鸣、语言。1.呼吸:呼吸是歌唱时动力的来源,掌握正确的呼吸便可让声乐的学习事半功倍,但不是所有的呼吸方式都适合歌唱,多被肯定的呼吸方式为胸腹式呼吸,随着研究范围不断扩展,逐步形成了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新观点,如声乐教学法中提到的鼻口腰腹式呼吸法。这种呼吸方式比起胸腹式呼吸更加具体地强调呼吸器官口和鼻之间同时的配合,以便于学习者更为直观地感受歌唱时的呼吸。呼吸器官由腹肌、横膈膜、肺脏、胸肋、支气管、气管、喉、鼻、口等组成。歌唱时经过这些器官的协调配合进行空气的吸入与呼出[2]。呼吸过程主要集中在肺部完成,横膈膜是交汇于腹部和肺部的重要呼吸器官之一,在鼻口腰腹式呼吸中并没有把横膈膜列入标题中,而用腰腹式来代替横膈膜,是因为横膈膜无法从人的外观看到,却能够从腰腹感受到其运动方向。2.发声与共鸣:呼吸的气流吹动声带而产生振动便可发出声音。此时产生的声音称为基音,而基音在声带里振动是微弱的[3],如何让发出的声音变得圆润饱满并且能向远处传送,则要充分利用好共鸣腔体,因此共鸣在歌唱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歌唱时最为重要的三个共鸣腔体是头腔共鸣,口腔共鸣以及胸腔共鸣组成的。口腔共鸣是由基音的产生而获得,由于歌唱时胸腔、口腔、头腔连成一个整体,所以口腔成为了连接头腔和胸腔的过度区域,因而口腔共鸣不可忽略。如何获得胸腔和头腔共鸣,就要从声乐教学法中声音的两个支点来进行学习。获得胸腔共鸣最为重要的是在感觉上鸣响人体的第八胸椎处,此时学习者可以感受到胸部有明显的振动,这就是声音的第一个支点,支点找好,唱歌时能使力量有所依靠。但在体会胸腔共鸣时必须注意用半打哈欠的方式让喉咙打开,不可挤压,并且要保持气息的流动性,不要僵硬。获得头腔共鸣要用好后鼻管处(后鼻管在小舌头上方),即为声音的第二个支点,这两个支点的同时运作发声,便能获得头腔与胸腔共鸣,声音自然而然能够传送更远。3.语言:语言器官有:唇、齿、上颚(硬腭与软腭)、下颚等。当声音气流经过口腔时,它们协调配合产生一定的阻碍力量,利用唇齿根据歌词咬成相应的嘴形,从口腔唱出而形成语言。外国歌曲的语言中元音较多,歌唱时相对中国歌曲而言咬字会容易些。要把中国语言唱清楚,就要了解“字点”和“声位”的不同作用,字点是歌唱中声母发音的着力点,声位则是韵母发音的着力点。声乐教学法中明确指出,声母发音的着力点在唇、齿、喉、舌等部位,韵母发音的着力位置均在后鼻管处,因此形成了发声的语言字点和声位的剥离。

最后声乐技能的训练环节除了对歌唱的四大要素进行训练外,因人的不同,理解能力不同,会在声乐训练时出现各种不好的习惯,如舌根音重、高喉器、音域窄等问题,声乐教学法里均有指明如何解决这类问题,从而学习声乐教学法对声乐学习者进行歌唱实践的引导作用意义巨大。正确的思维能够形成正确的结果,反之错误的思维必然会形成错误的动作,最终导致结果也是错误的,这就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在过去的声乐教育中,常有根据经验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着声乐的传承,科学而系统的理论传承是缺乏的,这会增加在学习中产生误区的可能性。虽然这与课程的特殊性有关,声乐的抽象性必然会导致理论形成的难度增加。但学习声乐的过程,远远不只是简单的练嗓就可以达到训练目的的,它还是一个理顺思想、思维、意识的理论教育过程。因此声乐教学法于声乐学习者而言至关重要。

二、声乐教学法对声乐学习者的意义

声乐教学法本身是对声乐教学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分别从声乐教学理论和原则到声乐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十个方面分章进行详细的介绍。其中声乐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均为实施教学计划和获得教学成果的方式,声乐学习者在学习这类知识时能够对日后的教学模式形成概念,可以为想要走向教学岗位的学习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声乐教学的内容从声乐教学计划来看有培养目标,学制年限,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内容。声乐教学大纲包括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及教学的内容与进度。声乐教材则包括教材的作用和教材的选用两点。这些安排都是对学生学习的整体规划,每个年级声乐教学的内容都不相同,难度逐渐增加,完全符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

声乐教学组织形式有:声乐个别课、小组课、大课及艺术实践与实习课。声乐大课的主要优势在于对学生歌唱能力的普及范围较广,从具有共性的基础知识入手,较广泛地促进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提升,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扩大理论知识储备,但声乐大课的短板就是无法解决学生歌唱的个性问题,声乐演唱是极具鲜明个性的,所以声乐大课可以成为声乐个别课的辅助和补充手段。声乐小组课和声乐大课的共同点在于解决共性问题,但比起大课更为细致,这是介于大课与个别课之间,既能把握共性也可兼顾特殊性,教学的面被拓宽。声乐个别课是针对深入学习声乐而开设的,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系统的声乐教学,从而提升歌唱水平,为培育出更多专业人才创造条件。它可以使歌唱训练稳步进行,在歌唱技能与歌曲的情感表达上符合循序渐进的规律,也为因材施教提供了环境。这三种教学组织形式中声乐个别课属于最为重要的一种。

声乐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它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独立性和个性,教师是此过程的主导者,从而区别于其他学科。在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中,教师需要备课,仔细研究教材,制定出因人的不同而不同的教学方案。给学生上课并布置作业。在课时的安排上,需要通过了解学生身心和作业完成情况后进行发声训练,分析和处理演唱作品的步骤来合理安排课程的时长。最后进行教学实践,声乐作为表演艺术,学习的成果最终都要体现在实践中,这是有效提高学习者歌唱能力的方式。

声乐教学评价是根据已制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合理且可行的方法对声乐教学的过程和成果进行价值判断。声乐教学评价可以得到相应的信息反馈,可以对声乐教学进行考察和鉴别,并且具有强化教学与学习积极性的功能。客观地对声乐教学作出评价,可以让教师找到教学工作中还需要努力的方向,同时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还欠缺的地方,并继续填补自身的不足,争取更大的进步。

对于声乐学习者而言,了解和把握以上声乐教学的构架,有助于形成系统的教学概念,清晰地认识声乐教学的整体步骤,推动声乐学习者在未来走向声乐教学岗位时有着良好的理论支撑,提高声乐学习者向教学岗位过度时的整体素质。

三、声乐教学法对声乐学习者舞台实践的启发

声乐教学法中讲述了声乐学习的心理过程和心理因素对歌唱的影响,一位演唱者在声乐技巧的表现和歌唱情感的表达上,从始至终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从心理学得知:人脑是产生心理感受的本源,它与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心理又是人脑进行思维活动的现实反映。在生活中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大脑的调控,活动时的心理状态要靠大脑思考才能形成,则声乐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大脑从感知、记忆到思维与想象等一系列活动而反映出来的心理过程。以下对这三个方面进行阐释:1.声乐学习的感知能力:学习者认识和把握声音必须要经历的心理过程。这种能力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强有弱,但无论能力的高低都需要在声乐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感知能力,在一定时间的培养后,会逐渐让学习者提升对声乐的灵敏度,感知能力也随之增强。这是学好声乐必须要经历的过程。2.声乐学习的记忆能力:声乐的学习不主张疲劳练习,若发声不正确,反复的练习只会加深错误声音的记忆,从而导致声音训练的失败。因此记忆能力是指记忆正确声音的能力,包括对呼吸、共鸣、咬字等支点的记忆,也包括声音色彩的美感记忆。记忆能力与感知能力一样,不同的人能力不同,只有下功夫认真思考,不断磨练,才能得到好的效果。3.声乐学习的思维与想象:声乐思维是从感知审美经过想象形成审美意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则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它存在于音乐表演的全部过程里。在学习中,许多教师会用画面联想的办法让声乐学习者将思想沉浸在歌曲营造的画面中,感受声乐作品所表达的感情思想。这能够让学习者将其感受到的歌曲内容呈现在舞台上时,声音更为生动且富有画面感。

影响歌唱的心理因素有:1.性格:性格是一个人最特殊的心理特质,能够体现心理的个别差异,还是区分于别人的根本特征。对于声乐演唱来说,外向、独立的性格在舞台上更会形成灵动的表演。而顺从、内向的性格常常会表露出对舞台的胆怯,这十分影响演唱的效果,甚至连平时练习的水平都无法完整表现出来。所以声乐学习者应该不断地、长期地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多上舞台磨练自己,总结每一次的不足,但同时也肯定自身每一次舞台锻炼的进步,久而久之找到自信便能够临场发挥出自身正常水平。2.情绪:歌唱者的情绪对歌唱时的影响是很容易被感知的。情绪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积极的情绪可以使声乐学习者活动能力增强,身体机能更为活跃,消极的情绪会让活动力减弱,身体机能的调动变得困难。在声乐学习中应充分利用积极情绪,让全身的器官处于积极状态,有助于找到发声歌唱的平衡。3.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客观反映,歌唱中存在着两种大脑对动作的控制:有意识和潜意识。我们需要用有意识地控制,把主要动作在声乐学习中完成,其余动作则交给潜意识来完成即可,这就对平时声乐技能的训练量有较高的要求,只有通过不断地正确练习,让肌肉形成记忆,而这些正确的记忆都可由潜意识来调动,最后达成有意识与潜意识的合理分配。

从影响歌唱的心理因素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心理因素对于声乐学习和舞台表演来说有着巨大影响,但声乐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综合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声乐学习者需通过多进行舞台实践方能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还要多下苦工克服不良的心理因素,让每一次舞台演出都有更大的收获。

结 语

文中分别从声乐学习者的视角对声乐教学法能从理论上指导声乐学习者的技能训练、声乐教学法对声乐学习者在未来走向声乐教学岗位有着重大意义、声乐教学法对声乐学习者的心理影响及舞台实践的启发三个部分作分析,通过此探究发现,声乐教学法对声乐学习者而言具有不可替代作用,既能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建构系统的框架,也能让想要走向声乐教学岗位的学习者对教学实施的步骤有更全面的了解。还能从理解心理因素对声乐学习和声乐舞台表演的影响中获得启发。这些都证明了声乐教学法对声乐学习者是尤为重要的。因此作为声乐学习者的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声乐教学法的学习并将其融会贯通。随着时间的发展,声乐教学法也在符合历史规律地不断发展,教学的方法必定会越来越先进,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进行探究,进而挖掘出声乐教学中更加行之有效的方式。

注释:

[1]尹国峰.如何改进我国高校声乐教学方法——评《声乐教学法》[J].中国教育学刊,2015(04):122.

[2]杨 辉.声乐教学中的能力培养技巧[J].文教资料,2011(23):119—120.

[3]杨立岗.声乐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71—265.

猜你喜欢
歌唱声乐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歌唱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