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羊群生理习性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2022-12-29 07:58赵德浩山东省烟台海阳市发城镇畜牧兽医站
中国畜牧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羔羊断奶山羊

文│赵德浩(山东省烟台海阳市发城镇畜牧兽医站)

羊属于草食动物,原始的饲养方式均采取放牧饲养,因此羊群的适应能力较强,能够适应大自然环境,在放牧饲养中可以充分利用荒山草坡区域的资源,节省大量的饲草成本。同时羊只的繁殖能力也较强,如果合理饲养管理,就会提高母羊繁殖性能或羔羊成活率,进而获取较好的养殖效益。在此简单叙述一下羊的生理习性,根据这些习性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帮助广大养殖朋友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一、生活习性

1.适应能力较强。在一些荒山草坡地区,羊群都可以很好地生存和发展,这样就可以说明羊群的适应能力较强,尤其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能够动用自身的体温调节能力来适应外界温度突变,并且可以维持正常体温和生长。在日常生产中,牛群很难忍受蚊蝇的叮咬,常常会受到这些有害昆虫的骚扰而影响生长和发育。而羊群在蚊蝇较多的季节可以很好地生活,忍耐蚊蝇骚扰的能力较强,这也是羊群适应能力较强的一大优势。

同时山羊不仅生长一副尖嘴和薄唇,而且牙齿还很锋利,能够将石头缝隙中的野草、青草或地面的落叶、秸秆等采食干净。山羊还可利用后肢进行站立采食高处的灌木或者啃咬树皮类饲草,相对其他草食动物来讲更充分地利用自然界的各种饲料,由此可见饲料资源更加广泛。这也是对羊群进行放牧饲养的主要原因和一大优势。尤其是北方辽阔的草原进行放牧饲养,可以节省大量的饲料成本,达到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

2.群居性较强。羊群之所以容易驱赶放牧饲养,是因为羊群具有群居性。另外,羊神经敏锐,易于领会人的意图,便于训练。许多羊只可以跟着头羊去寻找饲料和饮水。这样在放牧饲养时,可以先对头羊进行训练,然后用口号指导头羊带领着全群走向指定的牧场进行放牧。可选择体型较大、灵活的羊作为头羊。有羊只发生掉队现象时,它会发出呼叫声音,放牧人员可以及时将掉队羊只赶入大群。晚上放牧结束后,驱赶号令头羊将羊群领到圈舍内休息。在冬季可以利用羊群的群居性来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减少养殖投入成本,达到增加收益的目的。

3.活泼好动性强。山羊性情活泼,行动较为敏捷,喜欢在高处游走。在放牧饲养过程中,羊群善于行走,可以跳跃和跨过小山沟或沟壑,行动非常敏捷,喜欢攀登山坡,这些都体现了羊群的活泼好动特性。利用羊群好动胆大的这些生理习性,可以驱赶羊群到其他家畜无法上去的山坡进行采食杂草,充分利用牧草资源。

4.喜欢干净干燥环境。羊群在采食前可以利用敏感的嗅觉来辨别饲料味道,如果饲料或饮水有异常气味就会拒绝采食或饮水。所以在采食前需要将饲料中的发霉变质饲料清理出去,定时清理料槽或水槽,避免饮水或饲料受到污染,保证羊群采食或饮水充足,满足机体生长发育需要。

放牧饲养时应远离低洼区域,减少寄生虫疾病的发生,避免羊群饮用到雨水或河沟死水。同时保持圈舍干净干燥,在梅雨季节需要修缮圈舍,防止发生漏雨现象而增加圈舍湿度。适当增加通风量来降低圈舍湿度,减少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降低羊群感染发病概率。

在日常生活中羊群也喜欢在地势高燥的地方休息,如果羊群长期生活在地势低洼或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最容易发生蹄部病变和感染肺炎。严重危害羊群的健康状况。所以在建设羊场时,需要选择地势高燥的区域,保证排水系统良好,给羊群创造一个干燥的生活环境。

同时每天定期清理粪便和尿液,避免环境潮湿或污浊。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搭建20~30厘米的羊床,这样羊群可以在羊床上面休息,减少与地面病原微生物接触的机会,降低羊群发生疾病的风险。尤其在梅雨季节采取这种饲养方式对防控疾病非常有利。

二、生理特点

1.消化吸收性能较强。羊具有体积较大的瘤胃,并且瘤胃内富含各种微生物,不仅能够很好地将粗纤维进行分解,还可以合成维生素,把非蛋白氮转化为菌体蛋白,促使羊只摄入大量的营养。同时羊的肠道发达,总长度是身体长度的27倍,这样就会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饲料营养成分,消化能力远远高于其他家畜,所以说羊群的消化吸收性能较强,在野外也可以抵御饥饿的威胁。但新生羔羊肠道消化能力弱,胃肠尚未发育完全,乳汁可经食管沟直接进入真胃消化,且各类消化酶不健全,肠神经反射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利用成年羊消化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将羊群驱赶到远方进行放牧饲养,到达一些其他家畜无法到达的地方来放牧,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牧草资源。在冬季饲草缺乏季节,可以将玉米或豆科秸秆进行青贮来饲喂羊群,补充青饲料的不足。羊群可以很好地将秸秆中的粗纤维进行消化和利用,进而提高秸秆的饲喂效果。

2.抗病能力强。由于羊只的体温调节能力和适应性强,能够很好地适应外界温度变化,相应地体质比较健壮,增强了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的能力。进而降低羊群感染发病的风险。但是放牧饲养过程中,容易接触病原体,尤其是容易感染寄生虫病,并且在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引起羊群生长缓慢、增重不足,饲料转化率降低等。如果管理不善,还会诱发其他疾病。羔羊由于肝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因此机体的解毒和代谢能力弱,且体温调节能力不完善,因此容易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易出现感冒等症状。

所以在日常管理中需要认真观察羊群精神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上报兽医人员进行妥善和有效措施进行救治。避免病情向严重处发展,减少疾病给羊群带来的危害。对于刚出生的羔羊,体质弱小,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较弱,需要更加精细护理,帮助其尽快吸吮足够的初乳,及早诱导和训练采食饲料,增强机体消化功能,帮助机体各个组织器官发育完善,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

三、饲养管理措施

目前已知山羊品种100多种,根据使用途径可分为奶用、毛用、绒用、羊皮用、肉用以及普通地方山羊。任何品种的山羊均可进行育肥,但由于品种不同,因此育肥效果差异较大,其中,肉用山羊的育肥效果最好。常见的肉用山羊品种为波尔山羊、南江黄羊等。通常肉用品种山羊的杂交后代育肥效果也较好。

1.育肥前处理。育肥期是指断奶后至上市期间。做好育肥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肉用山羊瘦肉率、减少脂肪、保持肉质鲜嫩、减少膻味等。

育肥进行前首先需做好育肥前的准备工作。第一,做好羊群整理。将不可作为种用的断奶公羔羊和淘汰的老年羊根据羊群的年龄、性别、体重等进行分群育肥。第二,做好育肥公羊的去势工作。去势后的羊肉品质好、肉质细嫩、膻味小。公羊在出生15~20天左右时可进行去势。成年公羊可在早春季节进行去势。去势后的公羊应置于干净卫生的羊圈内饲养,以防出现细菌、病毒感染。第三,做好驱虫和药浴工作。舍饲育肥或放牧育肥前均需对整个羊群进行体内外寄生虫驱除。通过驱除寄生虫,从而减少对羊机体营养的消耗,提高胃肠道消化功能,保证育肥效果良好。第四,提供清洁饮水。育肥期间养殖人员每天应提供1~2次清洁饮水。冬季应注意水温,避免水温过低造成胃肠道刺激。另外,应保证饮水清洁卫生,避免出现寄生虫或细菌病毒感染。第五,控制羊舍内温度,冬春季节环境温度较低,羊舍内应保持温暖干燥,同时注意通风,但需避免寒风侵袭。夏季和秋季应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应保持舍内通风凉爽,同时做好室内的卫生清洁工作。

2.饲养要点。

(1)及时断奶,合理分群。新生羔羊在8~12周龄后可进行断奶。及时断奶可保证母羊机体快速恢复,正常发情,从而保证其高产、多产。另外,及时断奶还可以有效提高羔羊的生活能力,对断奶后的羔羊按照性别、年龄、体质强弱进行合理的分群饲养,保证羊群整体发育水平一致。

(2)适时配种,提高母羊繁殖性能。适时配种可提高母羊繁殖率,进而保证养殖效益。过早配种会影响母羊自身机体生长发育,降低繁殖性能。根据发情时间确定后续配种时间,若母羊下午发情,可次日清晨进行配种。初次配种后间隔8~12小时可再次配种,同时做好配种记录,避免误配。

(3)合理调整饲料配比。根据羊只年龄、性别、用途等调整饲料配比,可有效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秸秆、稻草等农区成熟作物由于含有较多的木质素,适口性差,因此养殖人员可通过提高青贮饲料含量等进行适当调整。另外,应加强对饲料的储存,避免出现发霉变质现象。另外,一旦饲草出现发霉变质,应严禁饲喂,同时进行处理。粗饲料加工过程中应严防粉碎过细,长期饲喂过细的粗饲料可引起羊机体反刍障碍,造成前胃迟缓、积食、臌气等。粗饲料长度应保持在1~3厘米左右为宜,对于精饲料的使用应根据当地饲料资源以及羊群品种生长阶段进行合理配比,从而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羊只的营养需求。

(4)合理补饲。可通过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方式对羊群进行补饲。冬季通常以舍饲为主。不合理的补饲很难满足羊群机体的生长发育需求,因此应根据生长季节及羊只膘情状况,进行适量补喂精饲料或粗饲料。

四、小结

总之,羊群的适应能力和消化吸收功能较强,可以很好地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充分利用秸秆类饲草,在秋天收割玉米或豆类秸秆后可以进行青贮饲喂羊群,能够消化粗纤维和合成维生素,增加机体摄入更多的营养物质,填补冬季饲草不足的缺陷。并且还可以增加羊群耐受饥饿的能力,可以到偏远的地方进行放牧饲养,充分利用牧草资源。羊群的抗病能力强,喜欢群居和生活在干燥干净的饲养环境中,根据这些生理习性,需要在建设羊舍时选择地势高燥,水源充足,排水能力强的地方,让羊群能够更好地生活。定期清理圈舍环境,保持干净干燥,减少湿度对羊群造成的危害。

另外羊群还具有繁殖能力强的习性,一般每年可以分娩2~3胎,每胎能够分娩1~3只羔羊,有的可以分娩5~6只羔羊,由此可见,羔羊的繁殖能力较强,并且生产周期较短,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整个羊群进行增群或扩繁。

猜你喜欢
羔羊断奶山羊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羔羊早期如何诱食
夏季如何让山羊增膘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Hunter—Gatherers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
山羊受骗
羔羊的试图(外三首)
聪明的山羊
孤独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