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背景下肇庆文商旅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

2022-12-29 11:34高小丽黎传熙通讯作者郑妙铃李智鹏
全国流通经济 2022年5期
关键词:商旅肇庆市肇庆

高小丽 黎传熙(通讯作者),2 郑妙铃 李智鹏

(1.广东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肇庆 526100;2.暨南大学,广东 珠海 519070;3.广东理工学院会计学院,广东 肇庆 526100)

一、引言

文商旅融合一体化发展是近年文旅项目开发、城市更新、产业调整的目标之一,大多数城市都期望通过项目迭代升级、调整改造来建立城市新地标或新名片。我国消费者正从目的性购买转向体验型购买,需要更加注重对消费者“功能性+情感化+精神化”全方位需求的满足。其中有灵山小镇·拈花湾,通过建设集旅游、观光、住宿、度假、体验于一体的旅游度假综合体,首创了国内以禅意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小镇。也有长沙超级文和友以怀旧为主题,复原了老长沙街景,构筑“复古沉浸式美食城”,通过以品牌IP为方向构建文化“IP+大型综合餐饮文化”的消费新业态,其已然成为经济多元发展大势所趋。同时释放出积极信号:政府积极提出优化发展结构、不断扩大内需、发展“双循环”经济新格局是内需驱动战略的重要升华。在休闲旅游业态和产品创新的背后,巨大消费市场涌动着无穷的内生力量。

二、肇庆市的建设文商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优势

1.区位优势

肇庆位于广东省肇庆市,位于鼎湖区中部,东邻肇庆国家高新区和佛山市三水区,南靠高要市,西倚端州区,北接四会市,连接了肇庆市各区,是肇庆市各功能区的主要纽带,是广佛肇经济圈的重要发展腹地,是珠三角联通大西南各省区的重要交通节点,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并在珠江西岸起着引领支撑的作用,逐渐成为新的增长极。

肇庆以鼎湖区为依托,紧密连接端州区、高要市、四会市和肇庆国家高新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独特开发优势。肇庆新区山水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文化底蕴深厚。鼎湖山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和生物圈”生态定位研究站。诸多的旅游资源极大地助力其打造成为大湾区内健康养生旅游城市。

2.特色优势

肇庆市依托山地、河谷、森林等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古迹、传统文化传承地区以及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可借鉴三亚的亚特兰蒂斯,亚特兰蒂斯通过迪拜和巴哈马亚特兰蒂斯的实践,只选择优质资源地区,针对市场进行精确定位,打造炫酷的度假方式。结合人文历史实现“自住+经营”,一站式托管。这样可以达到闲时度假、忙时收益的效果。

依据肇庆市自然人文资源和优质的特色风景,抓住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机遇,深入研究肇庆的特色景点、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坚持健康的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大力发展森林、田园生态农业圈。

同时可根据其建设模式和经营方式,充分利用肇庆丰富森林、乡村资源再加上特色的IP代表形象,打造出肇庆市特有的旅游景区。

3.商圈协同发展优势

肇庆市商圈的规划建设,离不开良好生态环境的支持,肇庆市生态环境质量高,文化底蕴雄厚,为肇庆市商圈的建设提供了文化的赋能,也有助于肇庆市文化、旅游、商业等多种业态组合布局。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肇庆市的现有核心商圈主要位于端州区内,属于老式的商圈模式。因此,可以选择鼎湖区承接老城启动新城区,将肇庆自然资源搬进商业中心,多开发一些尚未开发的地区,打造区域商圈。

三、肇庆市文商旅一体化发展的推动因素

1.商业驱动因素

(1)建设商圈对消费的推动作用

商圈经济在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上,对生活品质和消费升级的需求上都有着极大的激发助力,能够刺激城市消费,推动消费档次和层次的转型升级。在国家构建“内外双循环”格局下,商圈建设无疑是激活内循环的发展潜能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投资、外贸和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由于新冠疫情突发,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受到冲击,我国在出口贸易方面受到阻碍,“三驾马车”不能同时发力的时候必然影响经济发展。此时面对国内14亿人口的全球超大规模市场,稳定和激活内需更加刻不容缓,商圈的推动作用日益重要。

(2)建设商圈对经济收入的促进效应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商圈建设形成的经济资源集聚效应成为城市化的一个动力机制,商圈所形成的空间集聚效应对城市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而商圈所起到的集聚效应可以集聚起城市内甚至全国各地的人才、生产资料、科学技术、创新资源等使各种生产更加高效,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城市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促进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的建设、发展和充分利用的资源。

商圈本身具备很强的经济驱动功能。随着商业聚集规模的扩大,必定引起周围环境或消费结构的转变,甚至引起所在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如带动和推动本地区金融业、建筑业、房地产业、旅游业、交通运输和娱乐业的发展。

商圈的带动作用也体现在社会绩效上。一方面,商圈为城市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了政府税收,改善了民生,提高了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一般商圈的建设会将特意引入的文化定义内容与商业相融合,这不仅有助于城市功能的划分,还使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改善了城市窗口形象,提升了城市价值,增强了城市竞争力。

2.旅游驱动因素

对于文商旅的融合发展模式,三者本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旅游是文商旅一体化发展的枢纽,旅游业的发展解决了本地区覆盖范围内流量的问题。根据近年来全域旅游备受青睐可以看出文化旅游业不仅促使消费进行大规模的升级,也拉动了内需。2016年“全域旅游”应运而生。肇庆市是一个旅游资源大市,红色历史自然文化资源交织在一起,而近年来肇庆市一直在探索打好文化牌,形成规模,科学合理配置相关资源用旅游带动文化,这种将文旅融合相互推进的方法,不仅可以使肇庆的文化资源找到新市场,获得新发展,还为当地的商业增加了新的内涵,有助与肇庆市打造自主IP,增加旅游地的吸引力,也将文商旅产业推动并转型升级。

在旅游资源方面,要以旅游度假区为核心,打造旅游标杆,实现全域旅游布局,以商业综合体为核心,绑定优质商户品牌资源,以点带面,盘活肇庆市内所有的文化、商业、旅游资源。同时旨在树立自营的商业文旅品牌,加强覆盖全产业链的核心能力。

3.文化驱动因素

文化是底蕴,可以提高流量的黏性,肇庆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应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能之一。

要以文化企业为主导,可以在立足与消费者的需求上融入文化元素,推出文创产品,挖掘潜在客户和资源。赋能产业优势,设计出富有肇庆文化底蕴且巧妙的文创产品。在七星岩旅游景区,肇庆首次尝试推出七星岩特色雪糕,作为肇庆市首次作出尝试的景区,初衷应是打破景区内同质化严重的局面,在感受上赋予消费者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同时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打造文商旅融合的典范,在城市规划中要不断发掘文商旅融合潜力,让丰厚的文化资源成为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的推动剂。要在全方位内部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不断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在现在这种发展下,提升文化创意,才能带来商业、旅游业的增长效应,在肇庆文化的老底子上,肇庆仍然能大有作为。

四、双循环下肇庆市的文商旅一体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无大产业支撑,仅依靠旅游业独木难支

长期以来肇庆市的产业都没有突破“小、散、困”的局面,既没抓好存量也没抓好增量。肇庆市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生产巨大,多数供出口,少数供内需,但是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层次较低。各区、市产业发展定位不明确。主导产业选择随意性大,招商引资在某种程度上“来者不拒”,间接导致各区、市产业出现同质化现象。产业的前后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互补效应不强,产业聚集功能不明显,尚未形成有效产业链。传统产业落后,创新性低,不改革、不寻求合作,产业发展技术含量低。

2.旅游业发展落后,与商业文化产业联系弱

肇庆市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显著,景区缺乏特色,景区建设脱离文化略显空洞,旅游业开发不彻底,很多都还只停留在几十年前观光类的风景,景区没有创新。如七星岩景点,仅呈现密密麻麻的岩石,却不知道其历史文化含义。旅游业、商业发展和文化产业三者发展割裂,流于表象。在双循环的发展背景下,肇庆市却试图单独大力发展旅游业来拯救经济发展,忽视商业、旅游业、文化产业三者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了肇庆市旅游业不尽如人意、经济也落后的局面。

3.人才以及劳动力外流情况严重

肇庆市的产业结构单一,新兴产业得不到重视,大部分仍是传统服务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对于专业技术性人才需求小。在电商快速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冲击下,肇庆市的劳动力需求下降,出现劳动力外流情况。优质企业少之又少,岗位紧缺。专业高技术人才供应不足导致肇庆市经济发展缓慢,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差,发展机遇少,上升空间小,对人才的待遇普遍偏低。人才吸引力弱,与经济落后形成恶性闭环。

4.文商旅融合体系不健全

虽然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属于两个不同的行业,但许多类别是整合的、相辅相成的。在文旅融合的开发研究中,肇庆市只停留在分析整合现状的基础上,没有对文化旅游产业整合的思路、方法、结构等方法论体系进行深入分析。要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必须探索一条科学系统的整合之路。

五、促进肇庆文商旅一体化发展的措施与对策

1.增强商圈消费效应的措施

提高消费者的参与感,可以采取实体的商铺推广社交的营销、直播带货、云逛街等新模式。开展具有观赏性、参与性和表演性的商场系列活动。促进商圈供给侧改革,厂家制造出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招商引资,不断收集新型影响力大的商家进驻商场,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对符合条件的商铺资金支持,推动新店进驻,也有助于商圈的转型升级,推动商圈的提质。利用线上平台吸引消费者主动扩大自己的消费能力,举办文化活动,提高文化渲染力,加深城市印象。商圈要更加细节化和主题化,与当地特色文化相结合,售卖城市特色商品手办。

2.推进肇庆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以肇庆文化民俗及特色餐饮为支撑,合理 布局,突出特色,精心打造“一地一品”的个性化乡村美食和“肇庆寻味之旅”。利用西江、贺江、绥江丰富的水产品,重点打造 “人以食为天,肇庆尝河鲜”品牌;深入挖掘翡翠文化,推动玉博城和玉器文化小镇等项目,开发玉器采购、玉器鉴赏、玉器展销、玉器会议等商务旅游产品。将肇庆的端砚文化,以及裹蒸粽特色打造DIY体验馆,通过动手将文化输入输出。

3.进一步开发肇庆市旅游资源

旅游景区的出圈要依靠高质量的宣传手段,在宣传的时候多带上本市的名称,潜移默化的吸引游客。可以在景区周围建立大型的影视IP主题乐园,例如北京的环球影城、珠海的长隆的海洋王国、上海的迪士尼,都是十分成功的案例,并建立出了自己的IP主题,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也是十分有效。乐园联合景区再协同商圈,建立吃住行玩一体的旅游区。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民宿、酒店行业的发展。由于景区的服务水平低,基础建设都需要改进,软件设施仍需跟上,以提高景区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综合体。策划多类型、多层次的“田园乡境”乡村旅游线路,建设全省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德庆县依托现有19.5公里的农业休闲观光游走廊,打造集乡村休闲、民俗娱乐、农庄采摘等体验于一体的庄园式乡村休闲旅游新名片。

4.推进文商旅产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积极引进先进人才

建设数字化文商旅产业,利用VR、AR、互动投影等前沿技术,打通数字文旅、影视动漫等。让文旅商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科技所带来的新供给,建立肇庆市特色景区小程序,小程序包含的内容可以是涵盖着衣、食、住、行、游、玩、娱、文旅等信息,连接互联网技术和线下实体店的实际情况,根据游客反映程度不断创新改进,使肇庆市的传统景点景区转型升级。肇庆市应大力引进优秀企业和人才,给予企业政策优惠和人才落户优惠。《肇庆市关于进一步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配套政策》,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从事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进一步深化该市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改革发展模式,全程信息化处理,可以将5G与文商旅产业结合起来,为肇庆市的旅游局提供全国各地游客的大数据分析,积聚全国各地优秀的模式和经验教训,充分发挥优势,持续推动当地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的改革和利用信息技术能使服务效能的提高,同时也能让游客更有获得感,旅游部门执行力也更高效,三者融合效果更佳。

5.健全文商旅融合体系、完善文商旅协调发展的机制

专注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景区提升、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三大消费场景下的文旅资源,以资源价值盘活与开发为导向,以“运营前置”的思维,构建起涵盖规划策划、品牌创建、空间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新媒体运营等服务内容的文商旅融合整体解决方案服务体系。

坚持合作共赢,统筹兼顾的原则,要做到文化、商业、旅游业协调发展就要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推进三者产业的相互促进,互助协调,达到可持续发展

坚持不断创新进步,追求质量发展。不断发掘文化的内在涵义,商业的潜在动力,突出文旅的地方特色,引导创新文商旅融合的特色产品,创新文商旅融合发展机制、产品、行业模式和路径。推动文商旅走向高质量融合发展道路。提升三者相结合的品质,创造品牌效应。坚持以文促旅,以商带旅。

猜你喜欢
商旅肇庆市肇庆
大型集团企业综合智慧商旅平台构建研究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星科学校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幸福街道中心小学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第二小学
“深圳蛇口—肇庆高要”组合港正式启动
嘉惠国际:商旅管理业迎来变革新形势
文化商业街区的导视形象设计思路剖析
奇伟的肇庆(外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