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治疗仪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2-12-29 03:29范忠晓宋明辉汤俊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福建三明365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22期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仪光子

范忠晓 宋明辉 汤俊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 (福建 三明 365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光子治疗仪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与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本院接受对症干预处理的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40例进行常规对症处理的类风湿性关节患者设为对照组,40例在常规对症处理同时还辅助光子治疗仪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对比两组不同方案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经过仪器治疗后的相关炎症指标水平值和治疗后4周、8周时的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均值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光子治疗仪可有效提升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效果,能促进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降低和疼痛症状的减轻,可进行临床应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青壮年女性,患者的主要患病年龄为20~55岁,且女性发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概率要明显高于男性,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4,该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为0.28%~0.41%,现有患者人数约为500万人[1]。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以“早期并且规范治疗、定期检测与随访”为主,通过药物干预或辅以手术治疗等疗法,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有助于患者正常生活的保障[2]。但是,因手术治疗方案主要针对存在关节畸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而长期单纯依靠药物治疗会导致药物蓄积发生副作用,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辅以非药物类的临床仪器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医学研究发现[3],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对症干预治疗过程中辅助应用光子治疗仪可有效促进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并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为此,本文便针对性研究光子治疗仪辅助应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响,希望能够为广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健康提供一定的帮助,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同意此研究的开展,纳入研究的对象为本院诊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所有纳入临床研究对象均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本院接受对症干预治疗,为便于临床研究的顺利施行,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80例患者归纳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纳入实验组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男性12例、女性28例,年龄24~67岁,平均(43.28±5.35)岁;病程1~7年,平均(4.27±1.22)年。纳入对照组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男性10例,女性30例;年龄22~68岁,平均(43.57±5.36)岁;病程1~7年,平均(4.32±1.21)年。将两组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本次纳入临床研究的所有患者均临床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②本次纳入临床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同时签名同意书;③所有参与临床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体现真实以及完整性;④所有参与临床研究患者均年满18周岁,同时年龄<80周岁;⑤所有参与临床研究患者的病程均≥6个月。

排除标准:①排除存在过敏体质者;②排除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③排除存在精神疾病病史、沟通障碍和认知障碍者;④排除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⑤排除具有血液系统疾病以及皮肤病或者恶性肿瘤的患者;⑥排除研究开始前半年接受过手术治疗者。

1.2 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确诊入院后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患者联用甲氨蝶呤片(生产厂家: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2022674)和益赛普[生产厂家: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S20050059],甲氨蝶呤片采用口服治疗,患者每次服药12.5mg,每周服药1次。叶酸5mg,每周服药1次,在服甲氨喋吟后的次日服,防甲氨喋吟副作用。益赛普采用皮下注射给药途径,患者每次给药剂量为50mg,每周注射1次,该治疗方案每4周一疗程,患者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实验组研究对象在上述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应用光子治疗仪,仪器选取深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Carnation-22型号光子治疗仪,仪器治疗时照射部位与仪器的间隔应该在30~40cm,仪器治疗时间为20min,仪器调设温度以患者自觉温热为宜,1次/d,持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临床效果:显效为临床干预后症状以及体征显著改善,各个关节功能以及相关指标恢复;有效为临床干预后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各个关节功能以及相关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为临床干预后症状和体征及相对应的临床指标无改善,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纳入研究总例数×100%。

相关炎症指标:两组临床试验的患者临床干预前后采取ELISA试验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在血清中的含量。

疼痛评分水平: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处理前后通过视觉模拟法(VAS)进行疼痛程度测定比较,视觉模拟法的评分标准为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高[4]。

1.4 统计学分析

临床研究中的统计均采用SPSS 13.3软件,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分别用[n(%)]和±s体现,所采用的统计方法分别为χ2检验以及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效果差异比较

实验组患者干预有效率为97.50%(39/40),对照组患者干预有效率为82.50%(33/40),前者的干预后有效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处理效果分析比较[n(%)]

2.2 两组研究对象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差异比较

两组患者处理前各项相关炎症因子值相对高,但两组指标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实验组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研究对象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差异比较(±s)

组别 n IL-4(ng/L) IL-10(ng/L) CRP(mg ·L-1) TNF-α(n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40 0.72±0.15 0.23±0.05 0.60±0.12 0.25±0.05 78.27±11.58 52.88±10.36 48.36±5.74 26.84±4.12对照组 40 0.75±0.15 0.47±0.09 0.61±0.11 0.41±0.07 78.51±11.54 67.42±10.84 48.57±5.75 31.57±4.35 t 0.8944 14.7431 0.3885 11.7634 0.0928 6.1328 0.1635 4.9930 P 0.3738 0.0000 0.6987 0.0000 0.9263 0.0000 0.8706 0.0000

2.3 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差异比较

两组患者处理前疼痛评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4周、8周时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差异比较 (±s,分)

表3.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差异比较 (±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4周 治疗后8周实验组 40 7.68±1.22 5.02±0.93 2.14±0.86对照组 40 7.75±1.19 5.88±1.05 3.31±0.97 t 0.2598 3.8778 5.7082 P 0.7957 0.0002 0.0000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经过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

表4.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n(%)]

3.讨论

在临床上,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患者以手腕部、脚趾、肩膀、膝和肘等部位的疼痛为早期症状,疾病如果未控制,患者双侧多个关节受累,且具有并最终会出现晨僵和肿胀等典型的关节炎症性改变症状,甚至会导致患者发生关节严重畸形,对患者的关节功能和肢体运动能力造成严重的阻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5,6]。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其自身隐蔽性及疾病发展缓慢的特点,患者在确诊就医时往往病情较重,这便对临床治疗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不利于患者的病情缓解。并且,因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导致该疾病常同滑膜炎和骨关节炎等疾病所混淆,易导致治疗的延误,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所以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寻求新的手段,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而言十分重要[7,8]。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疼痛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得出该研究结果的原因在于:光子治疗仪主要通过红外线照射人体经络穴位,从而能够起到温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物体在受到红外辐射后温度会随之上升,其作用于人体时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情况的发生,从而起到代谢增强和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并且,红外线的穿透作用较强,能够作用于皮肤下的组织,能够促进人体细胞的活化,从而有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灶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并能够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进一步帮助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和缓解,使患者能受益[9-11]。本研究还发现,实验组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红外辐射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吞噬细胞的能力,有助于人体体内炎症物质的吸收,从而能够促进炎症介质的吸收与消散,有助于机体炎症症状的减轻[12]。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意义(P>0.05)。这是因为光子治疗仪的使用时间和剂量有着严格的控制,故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存在安全性高的优点。国内李能等[13]学者分析光子治疗仪辅助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处理。将研究对象88例患者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通过予甲氨蝶呤药物处理,而观察组在药物处理同时还进行光子治疗仪理疗,对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分析,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在药物联合仪器理疗处理后疼痛评分仅仅为(3.88±0.85)分,对照组患者在单用药物处理后疼痛评分为(5.03±0.31)分,得出结论为光子治疗仪器处理此类患者能明显降低痛感,与本研究结果大致相同。

综上所述,光子治疗仪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可起到提升疗效、缓解疼痛和降低炎症反应的作用,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应用光子治疗仪可促进患者康复,且不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提升,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仪光子
纠缠光子的量子实验获得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左振素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思路与特点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偏振纠缠双光子态的纠缠特性分析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颈椎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