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圈套与冷圈套用于结肠镜术中4~10mm结直肠息肉切除的比较

2022-12-29 03:30邓唐华刘志刚明溪县总医院福建三明35042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22期
关键词:圈套结肠镜息肉

邓唐华 刘志刚 明溪县总医院 (福建 三明 350421)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4~10mm结直肠息肉应用热圈套与冷圈套结肠镜手术切除的疗效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4~10mm结直肠息肉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用热圈套结肠镜手术切除,观察组用冷圈套结直肠镜手术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切除息肉情况、并发症情况、患者对操作/预后满意度情况,以及随访1年时复发率。结果: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内镜操作时间与息肉切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切除息肉情况比较,两组在人均息肉数、息肉直径、息肉位置、息肉形状及组织学分类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比较,两组术中出血、术后出血、术后穿孔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操作满意度评分与对预后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复发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10mm结直肠癌息肉采取冷圈套结肠镜手术切除,与热圈套结肠镜手术切除治疗,在切除息肉情况、并发症、随访复发率上无显著差异,但前者可明显缩短手术操作时间,促使患者对操作、预后更满意。

结直肠息肉是常见症状,指的是结直肠黏膜面突向肠腔的一种隆起现象,属于形态学诊断范畴,无法具体说明病变性质。虽然对结直肠息肉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对其发病率并不清楚,而关于结肠镜检查显示结直肠息肉检出率可达到30%左右[1]。近几年,结肠镜的不断普及,使得结肠息肉检出率有所升高。结直肠息肉无典型症状,多数患者在其他检查时偶然发现,有症状者可表现出腹泻、便血、脓血便、腹痛等。对于结直肠息肉多采取结肠镜手术切除治疗,但对于4~10mm息肉而言,传统方法为热圈套电切术,而近几年则逐渐出现了一种新型技术,即冷圈套切除[2]。为了比较冷圈套与热圈套结肠镜手术切除4~10mm结直肠息肉患者的效果,本文对收治的280例患者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4~10mm结直肠息肉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0例。纳入对象临床资料无缺失,确诊满足结直肠息肉标准(且为隆起型息肉,即Ⅰ型,形状为ⅠP、ⅠS、ⅠPS),愿意配合研究且有手术指征,同时排除其他息肉疾病、合并感染、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心肝肾等脏器病变、息肉直径<4mm或>10mm、平坦型息肉,以及入组前已有药物治疗史。该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75例,女65例;年龄18~65岁,平均(45.05±8.14)岁。观察组:男79例,女61例;年龄18~65岁,平均(45.16±8.42)岁。基线资料对比,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用结肠镜手术切除息肉,对照组用热套圈,观察组用冷套圈。交由专门的护士指导患者完成肠道准备,检查前要求患者半流食3d、流食1d,检查前至少禁食10h,检查前1d予以酚酞片100mg,2次服完;检查前8h,采取复方聚乙二醇口服,将12包溶于200mL水后,1h内服完。肠镜操作交由院内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完成,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检查时要求患者面部背对显示器,两组切除息肉时均不予以黏膜下注射,切除后均不预防性夹闭。对照组发现小息肉后,经活检孔道送入热圈套器,完成套取息肉后,将圈套器收紧,再用高频发生器连接圈套器,混合凝切法将息肉切除。观察组发现小息肉后,经活检孔送入冷圈套器,完整套取息肉,收紧圈套器,直接勒除息肉。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切除息肉情况、并发症情况、患者对操作/预后满意度情况,以及随访1年时复发率。

满意度情况参考院内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量表,量表评分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越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 22.0 for Windows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手术情况

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内镜操作时间与息肉切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手术情况对比

2.2 比较切除息肉情况

切除息肉情况比较,两组在人均息肉数、息肉直径、息肉位置、息肉形状及组织学分类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切除息肉情况对比

2.3 比较并发症情况

并发症比较,两组术中出血、术后出血、术后穿孔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并发症情况对比[n(%)]

2.4 比较患者对操作/预后满意度

患者对操作满意度评分与对预后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患者对操作满意度评分与对预后满意度评分(分)

2.5 比较随访复发率

随访1年复发率比较,观察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2.14%,对照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4.2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9,P>0.05)。

3.讨论

结直肠息肉中有部分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比如腺瘤性息肉,需尽早明确诊断与治疗[3]。临床治疗结直肠息肉多采取手术切除,虽然其切除方法较多,但不同方式下效果有所差异,而临床多根据息肉数目、大小、形态等选择手术方式。随着结肠镜手术逐渐成熟开展起来,对于结直肠小息肉均可采取结肠镜手术切除,比如传统切除中采取热圈套电切除,有一定的效果,但其操作时间较长,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升高[4]。随着冷圈套技术在近几年开展起来,本院将其应用在临床,初见成效[5,6]。

本文对收治的4~10mm结直肠息肉患者280例进行研究,对照组用热圈套结肠镜手术切除,观察组用冷圈套结直肠镜手术切除,结果显示:两组在人均息肉数、息肉直径、息肉位置、息肉形状及组织学分类,术中出血、术后出血、术后穿孔,以及随访1年复发率上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内镜操作时间与息肉切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操作满意度评分与对预后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热圈套电切术治疗大息肉有不错的效果,这主要在于结直肠大息肉基底部可能有较大血管,电凝电切除处理,可减少出血。不过,对于低于4mm的小息肉而言,血流供应多源自黏膜层毛细血管,直接钳出后可自凝,且经肠活检孔置入器械便可完成切除。但在临床上有部分会介于二者之间(4~10mm),传统方式为热圈套结肠镜切除,虽然可有效切除息肉,但烧灼会影响组织结构诊断评估,安全性欠妥[7,8]。冷圈套结肠镜手术切除治疗在大部分结局上与热圈套相似,但是冷圈套结肠镜手术切除可明显缩短内镜操作时间与息肉切除时间,这主要在于冷圈套息肉切除无需准备电凝电切装置,从而缩短了诊疗时间[9-14]。此外,在研究中虽然两组均有不良反应,但冷圈套手术治疗可稍微减少并发症,足见其安全性好[15-20]。

综上所述,4~10mm结直肠癌息肉采取冷圈套结肠镜手术切除,与热圈套结肠镜手术切除治疗,在切除息肉情况、并发症、随访复发率上无显著差异,但前者可明显缩短手术操作时间,促使患者对操作、预后更满意,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圈套结肠镜息肉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狼的圈套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小小数迷泽西之时间圈套
篮球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