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心脏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2022-12-29 03:30张强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人民医院影像科辽宁沈阳1103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22期
关键词:分辨率冠脉造影

张强 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辽宁 沈阳 110300)

内容提要: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应用CT心脏成像技术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5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与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在左前降支、左主干支、右冠状动脉及左回旋支中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冠脉造影与CT检查结果在疑似冠心病患者诊断中应用,结果显示冠脉造影检查中,左前降支检出率为47.37%、左主干支检出率为7.02%、右冠状动脉检出率为15.79%、左回旋支检出率为19.30%,而CT检查中各指标检出率分别为50.88%、8.77%、19.30%、21.05%,显示CT检查略优于冠脉造影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诊断中,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与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诊断效果均比较理想,但由于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有效的优势,且CT检查费用相对较低,患者更容易接受,因此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内科常见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可构成直接威胁[1]。因此,对冠心病应尽早诊断与治疗,在冠心病诊断中,长期以来临床中主要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方法进行诊断,并且将该诊断方法作为“金标准”来应用,但该检查方法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检查存在创伤性,检查费用高等,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限制[2]。随着CT检查技术的发展,在冠状动脉疾病、无创性心脏疾病诊断中,CT心脏成像技术逐渐应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基于此,本文对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科室5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对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与CT心脏成像检查的效果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科室5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与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检查。患者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36~78岁,平均(57.17±3.15)岁。就诊时,患者伴有不同程度胸前区不适、胸闷、心绞痛、心悸或活动受限等症状,其中26例伴高血压、22例伴高血脂、8例伴糖尿病;入选患者排除伴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心脏起搏器安装史者及对碘剂过敏者。

1.2 方法

冠脉造影检查:给予患者常规消毒后,准备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取1%利卡多因给予患者局部麻醉,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采用Swldinger法进行穿刺处理,将造影导管、动脉鞘置入,同时将造影剂推注入导管,然后进行冠脉造影检查,通过不同体位变换,获取冠状动脉各主干支血管造影情况。

CT检查:准备128层螺旋CT机(东软NeuViz),对患者冠状动脉进行成像,并进行三维重建。经患者肘正中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70mL及生理盐水40mL,按5mL/s速度注入。在CT扫描过程中,对主动脉起始部位造影剂浓度进行监测,指导患者先吸气,然后屏气,CT密度值在ROI区域内升至100HU后开启CT增强扫描。扫描区域为气管隆嵴处至心脏隔面下1cm处。参数设定:管电流160mAs、管电压120kV、扫描时间10~13s、螺距0.2~0.24、旋转时间0.33s/360°。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不同诊断方法在左前降支、左主干支、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等主要血管狭窄中的检出率进行对比。血管狭窄判断:无狭窄:<50%,中度狭窄:50%~75%,重度狭窄:>75%,>50%即可诊断为血管狭窄。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57例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检查后,在各主要血管狭窄检出率方面,两种检查方法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种检查方法血管狭窄检出率对比

3.讨论

心内科临床中,冠心病属于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升高的趋势[3]。导致冠心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心肌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后,导致心悸、心绞痛、胸闷等症状出现,如对冠心病患者未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生命可直接受到威胁[4]。所以,在患者出现疑似症状后,需尽早采取有效的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

长期以来,临床中对冠心病诊断时,冠脉造影是首选诊断方法,但由于该诊断技术在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创伤性,部分患者的耐受性较差,对检查的顺利进行也产生影响[5]。近年来,随着CT心脏成像技术的发展,在冠心病检查中该检查技术也得到应用,表现出较高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检查准确率较高,其优势表现如下:①空间分辨率。尽管CT心脏成像技术在时间、空间分辨率方面比较高,对医师肉眼诊断的要求能够满足,但为降低误诊率,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将心脏成像的空间分辨率进一步提高是有必要的,尤其在冠脉粥样斑块、冠脉支架等疾病诊断中,因对空间分辨率要求较高,因此CT心脏成像技术应用价值更高[6];②时间分辨率。指的是在同一扫描区域内,仪器扫描的最小时间间隔,时间间隔越大,分辨率越低,反之分辨率越高。现阶段,在先进的CT机器中,扫描360°花费的时间已经控制在0.28s以内,与最初的CT相比,高端CT在心脏扫描物理单扇面区时间分辨率已经控制在100ms内,能够实现检查过程中不用服药也能得到无伪影的高质量图像[7];③低剂量技术。多层螺旋技术在目前多数CT中已经应用,为使图像清晰度进一步提升,往往通过增加辐射剂量来实现,一般辐射剂量可超出正常范围的3~5倍,导致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经常出现不良反应,不仅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带来影响;④门控技术。现阶段,CT冠脉成像看而分为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后者辐射剂量高于前者。而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是目前CT冠脉成像的主要技术,该技术以R波为触发扫描的标识,扫描期间探测器与球管连续旋转,扫描床连续移动,对心动周期数据完整采集[8]。而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则是一种辐射剂量可降低的方法,在图像质量得以保证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少辐射剂量,但该诊断技术对心率要求较高,通常要求将心率控制在65次/min以内[9]。所以在冠状动脉疾病无创诊断中,心电门控技术的应用使诊断方法得到了改进。而目前在CT心脏成像技术检查中,也正在通过调整螺距、管电流、管电压等方法,实现降低辐射剂量的目的,并且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现阶段,CT的心脏成像主要在冠脉钙化评分、综合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冠脉支架通畅、冠脉畸形变异及心肌缺血等方面[10]。在对重度狭窄的冠脉检查时,多层螺旋冠脉CT成像具有高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是一种简单、可靠、安全的检查方法[11]。在冠心病诊断中,CT冠脉成像技术在冠脉狭窄、钙化诊断中,诊断效果高于冠脉造影。而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在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评估中,CT冠脉成像检测准确率更高,对冠脉支架置入情况判断更有利,同时对后续治疗及预后评估有指导作用。临床中在对双源CT心肌灌注成像研究中,重点是测定碘含量及心肌内心肌成分的辨别[12]。对图像进行观察时,主要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的标准进行观察。CT图像表现中,心肌缺血表现为直接与间接征象,直接征象以心肌内灌注缺损及低密度为表现,而间接征象以冠状动脉严重闭塞或狭窄、腹壁血栓形成、心肌钙化、梗死区不成比例心肌层变薄、心包炎、肺内斑片影及胸膜炎为表现。双能量CT技术在应用中,优势在于图像质量不降低的同时,对有效辐射量能适当降低,因此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当前,在高心率1-Beat心脏成像、房颤1-Beat心脏成像、心律不齐1-Beat心脏成像及动态心肌灌注成像诊断中,Revolution CT诊断有其特有的优势:首先,在心肌灌注及冠脉检查中,一次检查即可完成;其次,全心覆盖轴扫每次扫描可处于同一时间点及时相,不会出现灌注误差;扫描参数可分组设定,冠脉检查质量不但能够得到保证,总扫描剂量也能降低。随着CT诊断技术的发展,技术成熟度不断提高,多层螺旋CT、双源CT等技术越来越成熟,对CT成像的图像质量及分辨能力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尤其是超高端CT的出现,在任何心律及心率条件下,心脏冠脉成像一次心跳即可完成,对心律不齐患者、高心率患者及房颤患者,都能实现高质量心脏CT成像。通过本次研究来看,对疑似冠心病患者诊断中,采用冠脉造影方法的检查结果与CT心脏成像技术的检查结果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表明两种检查方法在冠心病诊断中均有应用价值。但CT检查方法由于在检查过程中增加了血管三维重建数据,进一步提高了Z轴的时间与空间分辨率,保证了图像的清晰度,对较大的冠状动脉能够清晰显示,同时对冠脉远端的细小分支也能充分显示,进而保证了诊断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诊断中,CT心脏成像技术的应用,对疾病能够准确检出,具有操作简单、图像清晰、患者依从性好等优势。

在应用CT心脏成像技术时,也要关注各注意事项:①心脏CT检查时,需要为患者注射含碘造影剂,此种造影剂可能会危害人体,比如产生肾毒性、过敏反应等,因此要由家属陪同检查。在检查之后,患者应当饮用大量水,促进身体内的造影剂排出,以免危害身体健康。②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者、碘过敏者,则不能使用碘造影剂。患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过敏性哮喘、高胱氨酸尿症状,则要谨慎使用碘造影剂。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类药物时,实行心脏CT检查前,应当停药48h,检查后48h,肾脏功能才能恢复,重新服用二甲双胍类药物。③部分CT对患者的心率要求高,检查时保证心率小于70次/min。如果心率比较快,则会影响CT成像的清晰度。患者在检查之前,如果心率比较快,则要口服控制心率的药物。④需要接受CT心脏成像检查的患者,则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防止心率加速。在检查之前,患者应当保持饮食、休息的合理性,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量,避免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⑤积极配合治疗:如果患者的检查结果存在异常,则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从而降低不良损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当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日常注重身体锻炼,加强身体的免疫力。在服用任何药物时,都要先询问医生,以免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加剧身体的不良影响,反而造成不良的后果。同时,患者服药时,也要严格遵循医嘱,保证服药次数、剂量、时间的合理性。

猜你喜欢
分辨率冠脉造影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原生VS最大那些混淆视听的“分辨率”概念
一种提高CCD原理绝对值传感器分辨率的方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从600dpi到9600d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