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2022-12-29 03:30王琼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辽宁沈阳11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22期
关键词:性肺炎支气管镜力学

王琼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 (辽宁 沈阳 110000)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8月60例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并使用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给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的为参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血清炎性因子含量均低于参照组;观察组的呼吸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感染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为9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能够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得到有效改善,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于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尽快恢复是非常有利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临床在对患者实行呼吸机辅助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在产生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之后,患者的病情会迅猛发展,并且其气管中的分泌物会集中于肺组织,很容易产生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发热以及血氧饱和度降低等症状[1]。以往常规治疗一般都是通过吸痰、排痰以及抗感染治疗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肺功能的尽快恢复,但是并不能获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成效。纤维支气管镜在最近几年是临床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治疗方式,其对于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临床中能够取得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分析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8月60例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并使用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参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0~77岁,平均(49.58±3.06)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1~77岁,平均(49.45±3.20)岁。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并未发现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一定的可比性。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已经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所有患者的依从性均相对较高,可以耐受本次治疗,并且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排除肺结核患者;排除肺不张以及肺部肿瘤患者;排除支气管纤维镜检查禁忌症患者以及配合性较差患者;排除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排除无法耐受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患者;排除临床基本资料不全患者及拒绝参与研究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实行常规吸痰以及灌洗治疗。并对其实行化痰、解痉以及抗感染等基础性治疗。

观察组实行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患者保持仰卧位,使用5mg咪达唑仑对患者实行静脉注射,并使用2%利多卡因(生产厂家: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072)对患者喉部实行局部麻醉。经鼻在患者支气管病变部位置入纤维支气管镜,并在活检孔注入20mL生理盐水,共注射5次。操作结束后要及时清除分泌物以及灌洗液,之后注入20mL敏感性抗菌药物稀释液[2]。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分析两组的呼吸力学指标,主要包括气道分压、气道阻力、呼吸做功、动态顺应性。观察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血清炎性因子含量;并且对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详细记录。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治疗后,其呼吸力学指标得到了显著改善;有效:患者通过本次治疗,其呼吸力学指标有所变化;无效:患者经治疗其呼吸力学指标并没有产生任何改变。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开展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开展χ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含量

对比参照组,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血清炎性因子含量均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血清炎性因子 (±s)

表1.对比两组血清炎性因子 (±s)

组别 n IL-6(pg/mL) IL-8(pg/mL) TNF-α(pg/mL)参照组 30 241.33±28.70 136.21±15.94 60.85±7.32观察组 30 142.91±21.30 80.51±10.26 35.94±4.12 t 15.082 16.093 16.242 P 0.000 0.000 0.000

2.2 对比两组呼吸力学指标

观察组的呼吸力学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呼吸力学指标(±s)

表2.对比两组呼吸力学指标(±s)

组别 n 气道分压 气道阻力 呼吸做功 动态顺应性参照组 30 22.76±2.93 12.38±1.65 0.67±0.05 27.35±3.96images/BZ_132_212_867_2303_1024.png

2.3 对比两组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控制以及住院时间

相比于参照组,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感染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对比两组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控制以及住院时间(±s)

表3.对比两组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控制以及住院时间(±s)

组别 n 机械通气时间(d)肺部感染控制时间(d)住院时间(d)参照组 30 10.22±1.25 10.77±1.52 22.27±2.33观察组 30 6.14±1.47 6.05±1.27 17.34±2.48 t 11.581 13.051 9.283 P 0.000 0.000 0.000

2.4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参照组中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中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P<0.05)。

3.讨论

在机械通气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当前临床对于其发病机制尚无定论,通常认为其和自身免疫力、年龄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等有着一定关联。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其呼吸功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对于重症患者来说,其多器官衰竭以及呼吸衰竭风险较高,不管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还是生命安全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机械通气过程中,由于上机时间较长,再加上受到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较高,通常以呼吸功能损伤等为主要表现,严重的甚至还会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对患者脏器功能产生不利影响[3]。临床中,对该病症进行治疗的重点在于及时清除呼吸道痰液、脓性分泌物等,降低肺部感染风险,进而促进肺复张。灌洗、吸痰以及抗生素治疗等都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方式,在患者支气管处采集痰液样本,培养致病菌后展开药敏试验,之后依照研究结果进行灌洗并合理应用抗生素,能够取得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单一常规灌洗并不能对吸痰过程进行有效观测,会影响痰液吸取,进而使致病菌在支气管中残留,影响临床治疗成效[4]。

最近几年,纤维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痰液取样结束后在患者支气管部位置入纤维支气管镜,并依照临床影像学检测结果严密观察患者的支气管黏膜,能够提高灌洗、吸痰视野的清晰度,有利于辅助医务人员操作,进而提高准确性,保证患者支气管痰液能够获得尽快清除,降低病灶部位分泌物以及脓性液体聚集,对于控制炎症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与此同时,在纤维支气管镜操作过程中,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局部气道黏膜起到促进作用,能够进一步强化患者的咳嗽以及吞咽生理反射功能,进而促进其肺内分泌物的尽快排除,强化患者的肺部通气功能,进而促进其机体缺氧状态的尽快改善[6]。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不但可以在直视下对分泌物进行及时有效的抽吸,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在通畅状态,还可以实现对痰液标本的有效检查,进而为抗生素的应用提供有利条件,以便对肺部感染进行控制,提高临床治疗成效[7]。另外,因为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情发展速度快并且病情较为严重,如果只是单一依赖医生经验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则可比性以及客观性都相对较低,所以,创建出客观、统一并且科学有效的标准对于患者的并请评估是非常必要的。在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治疗中,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可以使患者的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其还可以促进患者呼吸力学参数的有效改善。通过对患者的呼吸力学参数进行严密观察,不但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还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8]。传统常规治疗一般都是对患者实行抗感染、解痉以及吸痰排痰等治疗,虽然可以使患者的呼吸功能得到有效缓解,但是其并不能取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预后较差。而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对于促进患者机体的尽快恢复是非常有利的。在治疗过程中,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钳能够有效取出气管中的异物,对于改善患者通气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治疗能够及时清除气道中的误吸物、分泌物以及粘液栓,缓解呼吸道阻塞,提高肺泡通气量,进而实现改善肺顺应性的目标;此外,在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能够对病变位置进行直接观察,并且通过活检孔局部给药治疗,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杀菌作用,进而对患者感染现象的产生进行有效控制。和常规吸痰治疗相比较,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这主要是因为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气泡灌洗,能够使患者气道分泌物获得有效清除,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机械通气效果,所以其应用不但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呼吸力学参数,还可以对患者的感染症状进行控制,进而实现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的目标。纤维支气管镜在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治疗中的有效应用,通过对肺内淤积分泌物进行及时清除,能够减轻患者的气道阻塞症状,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成效,与此同时其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其机体中血清炎性因子含量,同时对于强化患者的呼吸功能以及缩短其治疗时间都是非常有利的,临床中存在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借鉴。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含量均低于参照组;观察组的呼吸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感染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参照组中,其治疗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为9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能够使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得到有效改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对于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尽快恢复是非常有利的,能够降低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应用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
性肺炎支气管镜力学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弟子规·余力学文(六)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