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理论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2022-12-31 03:58黄玉龙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四史协同育人

黄玉龙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四史”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四史”教育作出重要论述。2020年6月,教育部发布通知(教思政厅函〔2020〕7号),明确要求要把“四史”教育贯穿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1]可见,推进“四史”教育已成为当下各高校的重点工作,需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是一项复杂开放的系统性教育,涉及到多重要素。协同理论强调通过系统内部各要素协同联动和相互配合,使系统自身达到有序的状态,这与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具有高度可适性和契合度,为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指明了方向。将协同理论运用到大学生“四史”教育对于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各子系统互补合作、协调系统内外关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协同理论与高校“四史”教育

(一)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首次提出。哈肯认为,协同理论是一门研究普遍规律支配下的有序的、自组织的集体行为的科学。[2]协同理论主要研究一个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子系统间的协同运作和相互配合,在宏观上呈现一定有序的状态。协同理论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由于协同作用而产生,是在复杂开放的大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相互协作而产生的整体效应。二是支配原理。支配原理指的是在这个系统中,快变化的参量服从慢变化的参量,慢变化的参量表征着系统的有序化程度,被称作序参量,序参量支配着其他子系统行为。三是自组织原理。自组织原理指的是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情况下,系统内部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发形成特定的结构和功能。[3]

(二)协同理论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四史”是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必修课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结构复杂的系统,需要系统规划,整合“四史”教育系统的各要素和资源,实现各子系统的协同联动,发挥“四史”教育各子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协同理论研究的对象是复杂开放的系统,通过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协同配合,围绕目标齐心协力,产生“1+1>2”的协同效应。高校“四史”教育系统蕴含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多个子系统,主要包括管理、主体、内容、手段、生态等要素,其教育效果的好与坏,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需要充分发挥这些子系统的协同联动作用,共同推进“四史”教育,提升育人实效,达到育人目的。

协同理论视角下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应坚持以下三个方面原则。一是目的性原则。在高校“四史”教育系统中,教育目的是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对于整个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具有全程性指导作用,是“四史”教育系统有序演化的关键变量。因此,整个“四史”教育系统要始终把握育人导向,坚持育人原则。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在“四史”教育实施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这一根本任务和导向,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自觉为实现中国梦注入自己的青春能量。二是开放性原则。高校“四史”教育系统具有开放性,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依据协同理论,高校“四史”教育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体系,它与其他各系统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在学校“四史”教育系统内部,除了开设“四史”教育相关课程,还涉及到学校宣传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处、校团委及二级学院党团组织等部门,需要各组织部门统筹规划、紧密合作;在学校系统外部,政府、社会等对“四史”教育的效果也有着重要影响。整个“四史”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体系,包含诸多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影响着高校“四史”教育的效果。三是协同性原则。从协同理论视角观照高校“四史”教育系统,它具有一般系统的特性,即各子系统存在自发无规则的独立运动,同时,各子系统间又彼此联系,相互协作,形成协同运动。在开展“四史”教育时,在学校内部要构建一个由教学单位和其他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四史”教育体系,各司其职,多方联动,共同助推,确保“四史”教育效果和质量;在学校外部,要积极寻求与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合作,形成“四史”教育的外部协同合作育人体系。

二、协同理论视角下高校“四史”教育面临的困境

当下各高校在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方面进行了多方探索,但囿于主客观因素影响,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从协同理论视角审视这些问题,有助于提升“四史”教育协同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协同育人规划相对薄弱

“四史”包含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内容庞大、覆盖面广,“四史”教育更是一项系统化的大工程,涉及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众多环节。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要真正显效果、出成效,需要从学校层面加强顶层设计,进行整体规划,优化过程管理,实现各级教育部门和教育主体间协同配合。然而现实生活中,部分高校在“四史”教育方面并没有及时进行系统设计,出现整体规划不健全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部分学校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并没有在学校层面组建“四史”教育领导小组,缺少“四史”教育的整体实施方案,对“四史”教育的领导和组织协调不够;在“四史”教育的任务分工上较为分散,各职能部门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合作,协同育人效果并不明显。

(二)协同育人职责相对模糊

高校“四史”教育需要在学校层面系统规划下,各教育主体加强彼此沟通交流与合作,协同推进,形成育人合力。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的职责由学校各职能部门分担,主要由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处、校团委、各二级学院及其党团组织等部门具体落实,与之相对应高校“四史”教育主要由管理者、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等协同分担,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涉及部门和人员较多,部分高校“四史”教育工作者对“四史”教育协同育人认知不统一、行动不一致,出现“各管一段”“界限分明”的情况,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配合,影响主体合力育人的效果。

(三)协同育人内容相对零散

“四史”教育内容是“四史”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层次性等特点。“四史”教育内容的相对零散影响着“四史”教育的育人效果。当下诸多高校主要依托思政课程对大学生开展“四史”教育,但思政课程中所包含的“四史”教育内容是从各门课程自身特点出发的,各门课程之间未能形成有效衔接和配合,缺乏整体规划。此外,“四史”间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具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需要在内容层面构建“四史”教育的协同育人课程体系,然而,在实践操作层面,部分高校并没有专门开设“四史”教育课程,其他课程中对于“四史”教育相关的课程思政内容也很少涉及,这些都影响着大学生对“四史”之间关系的清晰认识,不利于新时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四)协同育人方式相对单一

“方法,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所采取的活动方式、程序和手段的总和。”[4]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提升教育效果,必须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一些学校过度依赖课堂教学,没有嵌入到日常管理和服务中去,没有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等,在“四史”教育实践中,往往把“四史”教育等同于知识教育,专注于概念、内涵、原则等理论层面的灌输,忽略了把“四史”教育的相关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融合,从而出现了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同时,当下网络空间已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四史”教育中,部分学校没有主动适应这个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四史”教育力度不够,从而出现了“四史”教育线下与线上相分离的现象。

(五)协同育人氛围相对缺乏

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四史”教育可以利用的资源有很多,如何把诸多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环境协同育人的效果,这一问题目前来看并没得到有效解决。从校内资源来看,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较多以思政教师和辅导员为主,未能有效整合校内其他育人资源,形成全员、全过程育人氛围;从校外资源来看,网络、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优劣不齐,没有与学校资源进行有效对接,呈现出资源分散、专注力偏移等现象,教育效果无法保障。

三、协同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实践路径

在诸多现实困境面前,高校在开展“四史”教育过程中需要借鉴协同理论,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分工协作、构建课程体系、创新教育形式、优化育人生态,协同推进高校“四史”教育落小落细、走深走实,增强育人实效。

(一)加强顶层设计,聚力“四史”教育管理协同

“四史”教育管理协同是指高校“四史”教育在统一的领导机构统筹规划下,各职能部门职责明晰,相互配合,增强育人实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暨推动“四史”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高校党委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加强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充分整合党委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教师工作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等机构力量,加强分工协作。[5]高校推进“四史”教育的管理协同需从以下三方面努力。首先,加强顶层设计。高校要把“四史”教育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组建“四史”教育领导小组,统筹“四史”教育工作,负责“四史”教育的系统规划、组织协调、过程管理、总结评价等。其次,明晰职责任务。领导小组将任务进行分解,制定任务清单,督促各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及时评价反馈,根据教育效果和履职情况对任务清单进行动态调整,保证协同育人效果。最后,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四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功能,推动各职能部门与“四史”教学部门协同工作,根据“四史”主题,定期进行专题研讨,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落实。

(二)促进分工协作,聚力“四史”教育主体协同

“四史”教育主体协同是指“四史”教育诸多主体在相关制度与措施的保障下进行沟通、合作、联动,以提升“四史”教育实效。高校“四史”教育主体主要包括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管理者、校外实践基地指导教师等。只有多元主体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优势互补,才能克服“各管一段”“界限分明”的困境,提升“四史”教育的协同育人实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要承担起“四史”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去。专业课教师要主动将“四史”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开展“四史”教育的课程思政教学。专业课教师要认识到,“四史”教育是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面,在专业课教学中要根据授课内容自然融入“四史”内容。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师资培训,引导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围绕“四史”相关内容进行研学,开展相关的实践研修,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理解,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自觉将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另一方面,高校要打破教学队伍与学工队伍、学院与学院之间的壁垒,围绕“四史”教育聚合各方面教育力量搭建平台,召开“四史”教育协同育人研讨会,组织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就“四史”教育协同育人展开交流与合作,为多主体协同育人创造条件。

(三)构建课程体系,聚力“四史”教育内容协同

“四史”教育内容协同是指开设“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同时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和其他专业课教学中,实现各门课程的协同育人。高校开展“四史”教育需要构建“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思政课程、其他专业课程相结合的三位一体高校“四史”教育课程体系,改变高校“四史”教育的“孤岛”困境、“四史”教育内容相对分散的现象,发挥“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和专业课等课程的拓展作用,推动不同课程之间内容互补,发挥协同效应。高校整体规划“四史”教育教学内容,构建“四史”教育课程体系,一是要按照教育部规定围绕“四史”内容设定课程模块,开设“四史”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二是要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在做好整体规划基础上,结合各门课程特点,自然融入“四史”内容。三是将“四史”教育有机融入到其他各门专业课程中,实现“四史”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化,实现各门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四)创新教育形式,聚力“四史”教育方式协同

“四史”教育的方式协同指的是高校加强“四史”教育除了常规的线下理论教学外,还要不断创新形式,将线下教学延伸至线上,理论教学延伸至课外实践,促进线上与线下相衔接,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相融合,在学生思想深处产生同步同频、共鸣共振效果。一方面,面对大学生网络化生存现状,高校在推进大学生“四史”教育上应深刻把握网络传播规律,注重运用新媒体和信息化育人手段,从优化供给的角度,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B站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平台以短视频、微电影等形式展现“四史”教育内容,汇聚线下、线上育人合力,切实提升“四史”教育传播力。另一方面,创新“四史”教育形式还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一起来,高校通过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与红色纪念馆、伟人故居、党史陈列馆等共建“四史”教育实践育人基地,充分发挥红色基地育人作用,提升“四史”教育实践育人成效。此外,高校还可以利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四史”教育,从而进一步认同中国共产党的“能”、马克思主义的“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好”。

(五)优化育人生态,聚力“四史”教育环境协同

“四史”教育环境协同是指各主体齐心营造“四史”教育的良好生态,为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6]良好的“四史”学习文化环境,对高校“四史”教育有着正向的影响作用。协同高校“四史”教育育人环境,首先在学校层面要对“四史”教育文化进行通盘考虑,总体设计,发挥文化育人的整体效能。其次,实现线下传统媒体与线上新媒体育人环境的协同。线下具体可通过运用海报、广播、宣传栏等传统媒介宣传“四史”内容,线上应关注并充分发挥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新媒介的作用,形成线上线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校园宣传“四史”新格局。此外,通过协同各部门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读经典”“四史”知识竞答等活动,不断营造“四史”教育的良好育人生态,各部门齐心协力营造“四史”学习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为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持和保障。最后,实现学校与社会“四史”育人环境的协同。高校要充分开发、利用本区域“四史”教育育人资源,形成内外互通的育人生态。

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性工程,协同理论蕴含的协同理念对于解决当下高校“四史”教育中面临的规划相对薄弱、职责相对模糊、内容相对零散、手段相对单一、氛围相对缺乏等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要站在协同理论的高度,进行整体规划,协同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四史”教育。

猜你喜欢
四史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举队旗学“四史” 红色基因我传承——“四史”教育教你一招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队史连“四史”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