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法教育基本理念看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得与失
——兼谈江苏省泗阳县致远实验学校的书法教育

2022-12-31 10:17周善超
江苏教育 2022年85期
关键词:纲要书写汉字

周善超

一、深刻领会开展书法教育的核心要义

1.书法是法定课程,体现国家意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要实现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条必由之路。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因此加强书法教育十分必要而紧迫。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书法进校园、进课堂,每周开设一节书法课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书法教育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举措。

2.书法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意见》指出,书法教育对于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学生个体而言,通过书法教育,能促进其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而不只是“会写字”“写好字”。应正确理解文件中“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与“会写 字”“写好字”的异 同。“会写字”“写好字”侧重的是结果,强调把字写正确、写端正,体现书写是一种工具。而对“书写能力”的培养,是要让学生在书写中体验用笔(用锋)、用墨等的不同,如提、按、顿、挫,中锋、侧锋、露锋、藏锋等,学生在行笔中感受笔画的松紧、强弱、刚柔等的丰富变化,以及在临帖过程中,通过观察字形结构的开合、聚散发现汉字造型的多姿多彩,进而对书法美产生启蒙的认识。也正是在这样的学书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表现力、创作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由此我们认为,书法教育可以延展到培养学生方方面面的能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从《纲要》的基本理念看当前学校书法教育的得与失

1.学校书法教育的普及性尚需提高

书法教育要求人人参与,整体推进。《纲要》明确指出,书法教育要“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学校书法教育不是书法培训班,而是普及教育。要通过书法教育提高所有学生的书写技能,让所有学生获益,这是《纲要》的基本理念。据笔者了解,当下不少学校也开设“书法课”,但只是把“书法”二字列在课程表上,重点放在培养少数人身上。为了“面子工程”甚至还依托校外专业培训机构培养书法尖子生,结果是少数学生硕果累累,大多数学生成绩平平。这背离了国家关于加强书法教育的基本精神。

2.书写技能有所提高,审美教育有待加强

《纲要》规定了书法教育的总体目标主要有三点:一是提高书写能力;二是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三是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从文件要求看,提高书写能力在书法教育总体目标中是最主要的一点,但毕竟不能代表书法教育的全部,书法教育还有其他目标任务要完成。从笔者所了解的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现状看,书法教育基本上还停留在书法技能训练的层面上,在其他方面,特别是在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方面有待加强。原因有二:一是书法技法训练操作性强,见效快(参加展赛容易拿奖);二是书法审美在一般人看来是很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教起来总觉得没有抓手,教学难度大,况且对学校也没有这方面的考核,于是乎就干脆放弃。实际上书法美是具体的,是可视、可触、可感的。课堂教学中不但可以进行审美渗透,还完全可以有其独立的教学环节,这就要看教师愿不愿意深入钻研,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如书法的形式美(笔画美、结构美、章法美)是很直观的,其内容还是很好教学的。书法的意境美、意象美也是可以教学的,这取决于书法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当前学校的书法教师一部分是从其他学科临时转岗过来的,一部分是从社会上聘用来的书法家,他们一般都是书法技法的能手,对培训书写技能的确很有一套方法;但对于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以及国家关于书法教育的文件精神却不够深入。

三、探析致远实验学校书法教育成功的秘诀

泗阳县致远实验学校书法教育取得了大面积丰收,是区域推进学校书法教育的时代典范。笔者通过多次走访调研探秘,认为该校的成功秘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把准文件精神,推行“三全”策略

2011 年、2013 年国家相继出台《意见》《纲要》。校长卜玉龙组织带领全体教师多次学习、研讨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的核心要义,践行《纲要》的基本理念。在“书法特色学校”的基础上,确立了学校新的书法教育奋斗目标——努力创建区域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示范校。在国家文件指导下,该校提出推行书法教育的“三全”策略,即全员参与、全科参与、全程参与。

全员参与。推进书法教育不只是几位书法教师的事。《意见》强调:“学校全体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书写技能和书法欣赏水平。”《纲要》指出:“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结合文件,该校要求在充分发挥书法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的同时,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都要行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一个不落。学校不仅建有专门的学生书法教室,还建有教师书法“练功房”,免费为教师提供笔墨纸砚等用品,教师课余时间随时可以进来“练功”。

全科参与。推进书法教育不只是每周一节书法课的事。《纲要》指出:“要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各科教师都要在板书、作业批改和日常书写中发挥表率作用,成为学生认真书写的榜样。”同时还指出:“各学科教师都要注重对学生书写实践的指导,对日常作业要有明确的书写要求。努力把练字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要通过课堂练习和各学科书面作业等多种方式保证学生的书写实践活动。”正是基于文件的要求,该校全力打造全科书法课堂,动员所有学科教师参与课堂书写指导,并把学生书写质量评价纳入学科试卷总分,这样,全科教师都重视了书写质量,真正提高了学生的书写水平。

全程参与。推进书法教育不只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事,必须付诸长期努力,要把书法教育贯穿学生学业的全过程。《意见》要求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书写训练教学,小学三年级起学校开设毛笔书法课,一直要坚持到高中阶段。同时,硬笔书写教学也要贯穿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全过程。致远实验学校的书法教育课程设置已完全落实了国家文件精神。

2.注重课程建设,创新书法课堂

优化课程设置,明确课程目标。一般认为,开展书法教育,就是上好书法课,搞些书法活动。这是十分偏狭的认识,是基本上没有领会书法教育是课程教育的陈旧观念。自《意见》《纲要》颁布后,书法教育就是基础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程,与语数外、理化生等一样是国家法定课程,要有完备的课程体系。致远实验学校早在几年前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在以《纲要》为标准的前提下,反复讨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明确课程目标,结合学校实际,拟定了各年级书法教育课程目标。笔者特别注意到该校在研究制订课程目标时,不仅严格执行《纲要》要求,还能结合学校师资实际制订了较为专业化的课程细则。值得赞赏的是,该校研制了汉字书写用格上的坡度训练方法,规定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别使用米字格、田字格、方格(空白的方格)、横线格以及无线格(大白纸)。如一二年级学生使用米字格、田字格练字,因为米字格、田字格内有许多辅助线,利用这些辅助线在格内书写有助于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而中高年级学生渐次使用方格、横线格和无线格。在横线格上书写是有许多技巧的,在无线格上书写要做到“表面无格,心中有格”。这样的汉字书写坡度训练过程的设计,显得非常专业。

创新书法课堂,提高育人质量。致远实验学校在探索创新课堂方面走在了大多数学校的前面,其成功经验,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点:一是在激发兴趣,培养习惯上的创新;二是在课堂导入方式上的创新;三是在学习评价方式上的创新。如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用“汉字演变过程”作为课堂导入的方式,利用动画动态展示,加上教师串讲,很容易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在技能技法教学方面,有些字的结构很难掌握,于是借助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来讲解,比如教学“马”这个字的写法时,学生往往会把“马”上下部分写得一样宽,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马脸(“马”字的上半部分)是又圆又胖还是又长又瘦?”学生一看便知教师的意思,自然把马脸部分写得窄长些,而将马背部分写得宽一些,类似于这样贴近生活的教学案例很多,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被大大地调动起来,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纲要书写汉字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用什么书写呢?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养成书写好习惯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书写春天的“草”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