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培训:区域书法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2022-12-31 10:17
江苏教育 2022年85期
关键词:苏州市师资书写

周 燕

2011 年以来,教育部陆续出台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重要文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发文推进书法进校园、进课程,全国各地掀起了重视书法教育的热潮。2017 年7 月,苏州市教育局发布《苏州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修订版)》,方案明确规定:小学1 至6 年级要在语文课程或地方课程中每周安排1 课时的书法课;初中阶段可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中小学还可在美术、艺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

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全面开展,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书法教师队伍。为此,学校或专业学术团体应多渠道分层次开展师资培训,使书法教师成为集专业技能、理论知识、人文修养于一身的专业人才。做好书法师资培训,也必将成为区域书法教育发展有力的助推器。

一、提升书写专业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1.提升书写专业技能

书法是实践性极强的艺术门类,书写能力是书法教师首要的专业素养。一名优秀的书法专职教师,可于书写示范中使学生直窥书法之堂奥。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强,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所以书法教师的用笔方法、书写习惯、结字特点等都会对学生起到影响作用。为此,各中小学都十分重视书法教师书写专业技能的培训。很多学校对刚工作的新教师都有常态化的“三笔字”培训,也会对语文学科、美术学科的所有教师进行书写基本功的培训和考核。

由于以学校为单位的书法师资培训存在着师资配备、规模效应上的局限,区域书法师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苏州市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自2015 年3 月27 日成立以来,每年都举办各级各类书法师资培训班。从基本的书写技能入手,又以苏州市三到六年级学生使用的《书法练习指导》中的例字学习为开端,楷隶先行,循序渐进,辅之以书法文化、书法审美的培训课程内容,并聘请高校教授、全国及江苏省书协会员以及一线优秀书法教师、书法教育专家为学员授课,培养了一大批书法骨干教师。苏州市书专会还积极主办各项书法比赛,开展各种书法展览,以赛促练,以展提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一次次的比赛和展览过程中,教师们的书写技能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为区域开展书法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也高度重视苏州地区书法教育的发展,专门成立了教育委员会,派遣专家担任中小学书法师资培训导师,有力推动了苏州地区中小学优秀书法师资培养。

2.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中小学生自控力、自主性都处于较低水平。书法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书写时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教学中还起着重要的组织管理作用。书法教师不仅要“写得好”,还要“教得好”。因此,课堂教学水平也是书法师资培训的重要内容。

苏州地区的很多学校都成立了书法学科备课组、教研组,大家抱团学习,一起实践、交流、研讨书法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教学时,既要考虑到书法学科内在的教学规律,还要时刻关注教学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苏州市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也高度重视提升书法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在各级各类书法师资培训和书法教育推进会活动中,都开设有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课程,通过骨干教师教学示范、培训学员实践教学、书法教育专家讲座指导等形式帮助教师们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同时,还积极组织开展书法课堂教学展示评比和观摩研讨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提高教师的书法课堂教学水平。

二、重视书法理论学习,加强教育科研引领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书法师资培训还应该重视书法理论修养的提高。“书法是中国艺术的最高代表”(丰子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之核心”(熊秉明)。书法中蕴藏着很多哲理,比如和而不同、计白当黑、虚实、方圆、动静、收放等。中国传统书学中有大量精辟的见解可供学书者学习参悟。如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苏轼、黄庭坚的《论书》、米芾的《海岳名言》等属于书家心得;卫恒《四体书势》是书体研究;袁昂《古今书评》、庾肩吾《书品》、李世民《王羲之传论》、包世臣《艺舟双楫·国朝书品》等是对书法家和法书的品评;孙过庭《书谱》讲技法理论;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则是传统书学中最集大成者……在苏州市中小学、苏州市书专会、苏州市书协组织的书法师资培训中,这些书学理论经常被作为培训内容。

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也需要教育科研理论的引领。为此,在书法师资培训中,我们也高度重视书法教育科研培训,鼓励教师把工作中遇到的教学案例、心得体会汇于笔头,分析沉淀,共同探讨各自在书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分享好的经验做法,并通过专家讲座来指导教师们将书法教育经验提升为书法教育论文。我们还大力倡导教师订阅和学习《江苏教育》(书法教育)等书法教育类期刊,及时了解书法教育政策、动态,把握当前书法教育脉搏,提升自己的书法教育科研水平。

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担当文化传承使命

书法教育作为一项提升心灵境界、提高人生价值的事业,教育者应重视提升道德情操和人文修养,内外兼修进而以美育人,做好道德情操涵养以及文化思想传承。简言之,书法教育是人格教育,也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近年来,苏州地区很多德艺双馨的书法艺术家为传承、普及书法文化开办了不少书法教育公益班,如顾工书法公益班、张斌书法公益班、秦健书法公益班等。艺术家们在传播文化技艺的同时,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魅力也影响着许许多多书法爱好者,其中有很多是学校的书法教师。受这些艺术家影响,苏州书法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有思想觉悟、有道德良知、有人文情怀、有专业技能”的“四有”书法好教师。如昆山的“鹿城书法讲师团”,这是一个由昆山市爱心学校王敏华副校长担任团长的书法教师团体。这个团体吸引、团结了一大批昆山地区的书法教师,组织开展了很多公益讲座、技能交流活动。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经常聚在一起切磋技艺,交流思想,积极互动,共同成长,形成了很好的学术交流和专业成长氛围。苏州市书专会每年都会认定和表彰一批“书法教育工作室”。在评审过程中,书专会也把工作室主持人的道德情操、使命担当作为重要的评审标准,以此来引领书法师资培育、成长的正确导向和良好风尚。

目前,苏州地区的书法师资培训在培训导向和内容上呈现出以上三种积极形态,在培训主体和途径上又呈现出学校、专业学术团体、民间团队三足鼎立的积极样态。书法师资培训在助推书法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得以呈现。

猜你喜欢
苏州市师资书写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用什么书写呢?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养成书写好习惯
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师资培训体系的构建
书写春天的“草”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
“假”师资培训之平台,析专业发展之成效——论参与体育师资培训的体会与思考